兒童讀物驚見「哪種自殺方式好」!家長嚇壞,專家:要防孩子模仿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隨後,該出版社編輯回應稱,目前該書已經全面下架,此後也會加強內容把關,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

有多家媒體報導稱:一些家長買到這些暢銷的兒童讀物後,確實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大跳!

最近,有不少家長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都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這其中就包括《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狼王夢》等,「《淘氣包馬小跳:天真媽媽》書裡有自殺情節,《裝在口袋裡的爸爸》裡也有跳樓自殺,這就說明不是個例」,一位王姓家長說:「我不敢相信,兒童讀物裡竟然會有這些不健康的故事情節。」

這裡我們再來看看,有關媒體提到的幾組可怕的數據: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自殺學生年齡佔比最大的是小學五年級,自殺原因排第一的是家庭矛盾,其次是學業過重。

看到這樣的數據我們都很驚訝,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為何這樣玻璃心?有人說是缺少挫折磨練,也有人說是缺乏死亡教育,雖然都有道理,但是廣東六一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主任凌先念認為:孩子自殺,或孩子與家長的劇烈衝突引發的家長自殺,和錯誤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凌先念說,家長要解決的不是孩子當時發生的問題,而是孩子當時的心理狀態,孩子自殺是因為心理防線已經被擊潰,孩子早就有了心理疾病,只是家長一直未察覺。

那麼我們日常教育中,該如何引導孩子?這些心理問題又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

1、 缺少陪伴,缺少愛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一年裡,有49%的留守兒童受過不同程度的意外傷害,而我國每年大約有5萬名兒童死於意外傷害,這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

2015年6月,貴州畢節有四名留守兒童集體喝農藥自殺!當時這則新聞受到很多人關注,還記得4名自殺兒童中,年齡最小的僅有5歲。然而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家中明明還有餘糧、有存款,為什麼這些孩子會選擇自殺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缺少「愛」!

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受到更好的教育,有多少父母正在拼命工作、拼命掙錢。有些人甚至已經3年沒有回過家,他們記得孩子的愛好,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可卻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陪伴孩子!

貴州畢節的四兄妹,因為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即使家裡有4個人,但內心卻非常孤獨,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在缺少「愛」的環境中成長,讓他們有一種被拋棄、被遺忘的感覺。

這讓不喜歡與人交流的他們,只能用自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父母的陪伴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會孩子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讓孩子能夠樂觀自信地成長!

2、「不打不成器」的舊觀念

生活在舊社會的父母,都堅信一個原則:「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的確,打孩子是能夠讓孩子快速屈服,讓孩子變「聽話」。但這種「棍棒教育」一旦消失,孩子曾經犯的那些錯又會變本加厲地找補回來!而且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易怒易衝動的極端性格。

一段少年犯的審訊記錄:少年從小在父親的打罵下成長,在父親身上少年看到了一個野蠻暴力的世界,並堅定地認為這個世界就是誰強誰說了算的世界。長大後的他不再束縛於父親的管教,跟著朋友到處打架鬥毆,最終犯下大錯,在一次打架中,犯下故意殺人罪。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孩子長大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應該摒棄那些「不打不成器」的舊觀念。

3、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有一個小女孩,在父母每次吵架的時候,就躲在門外偷偷地哭,她對採訪記者說:每次父母吵架的時候,她都很害怕,總覺得是自己犯錯了父母才吵架的,每次聽到媽媽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和你離婚了!」她的心裡就充滿了愧疚,就會想:要是沒有我該多好,要是我死了他們是不是就不會吵架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長期伴隨著父母的爭吵,家庭面臨一種隨時都會爆發爭吵的狀態。孩子的內心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生活在這種環境的孩子,常常會很自卑、缺乏安全感。

因此,凌先念提醒說:世界上沒有不吵架的夫妻,但要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關於有「自殺」內容的兒童讀物,凌先念表示:這類兒童讀物是完全不適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

「孩子都會有好奇心,會有獵奇心理,他們在看到書中描寫的自殺,跳樓等情節,就很有可能去模仿,最可怕的是還有可能群體模仿。」,凌先念主任說,他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小朋友推倒了一位孕婦,只是因為在書中看到推孕婦會流產,於是就想去推一下看看怎麼流產。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主任凌先念建議:家長在購買兒童讀物前,可以自己先讀一遍,看看是否適合孩子閱讀;另外,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這樣就可以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對書中內容進行正確的思考。

相關焦點

  • 討論哪種自殺方式好,爆粗、賄選……這些兒童讀物怎麼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淘氣包馬小跳》等著名兒童讀物中出現自殺、暴力等兒童不宜內容的詳細描寫,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網友整理發現,該書中具有爭議的地方不少,例如直白描寫自殺情節的內容:「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
  • 兒童讀物公開討論哪種方式更好?下面是一本「毒書」,扔在家裡吧
    兒童書籍是兒童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當父母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工作繁忙,又不能每天陪孩子出去成長見聞時,花錢給孩子買一些童書,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但近來童書界並不平靜。曾經,在網上有家長反映,一些兒童讀物內容少兒不宜。
  • 童書公然討論哪種自殺方式比較好?以下「毒書」,家裡有就扔了吧
    文|秘籍君童書是孩子接觸信息的一大來源。在家長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工作繁忙,且不能天天陪孩子出門增長見聞的情況下,花錢為孩子買些童書,算是明智之選。但是,最近童書領域並不太平。有一段時間,網上有家長反映,部分兒童讀物中有少兒不宜的內容。
  • 兒童讀物裡竟討論「哪種自殺方式好」?
    最近,網友爆料:知名兒童讀物《淘氣包馬小跳》漫畫升級版《天真媽媽》一書中,有詳細描寫小朋友上吊、跳樓自殺等內容,被質疑是否適合給小學生推薦閱讀。這兩天,記者也接到了市民類似的投訴。上海有家長稱,自己在買到一些暢銷的兒童讀物後,卻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大跳。
  • 兒童讀物內含殺人拋屍細節 圖書準確分級尚待探索
    「出版社和作者為了掙錢已經瘋了」……此外,有媒體也迅速發布了評論文章《別讓「恐怖童謠」搖落了童年的芬芳》,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書籍本來就是分類的,書店也不是童書店,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長有些小題大做,草木皆兵了」……  兒童閱讀市場時現爭議讀物  早前,網絡「邪典動畫」鬧得沸沸揚揚,家長們面對隨時可能進入孩子視野的暴力、恐怖、色情等內容均保持高度警惕。
  • 童書中有動物異性相吸圖片,到底該給孩子看什麼
    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面對家長的擔憂,有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涉及敏感話題,作家要慎重,用合適的方式表現;作為家長,也不必在選書時過分焦慮,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環境中。
  • 【關注】「恐怖童謠」,藏在課外讀物裡的「大灰狼」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書籍本來就是分類的,書店也不是童書店,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類似《恐怖童謠》這樣的讀物引發爭議,呼籲加強兒童讀物監管的事件並不是個例。早在10年前,英國漫畫書《找死的兔子》引進國內時,就引起過家長們的恐慌,家長甚至呼籲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封殺。
  •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我家大寶小時候就讀過很多分級讀物,像《國家地理兒童百科》《RAZ》《牛津閱讀樹》《麗聲英語故事》《安妮花英語故事》等,現在14歲,英語從來不刷題,初二就過了中考關。應家長的要求,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了。
  • 專家推薦 3 款美觀又實用的兒童防藍光眼鏡( 2020 年最新)
    特別是今年春節過後,全國的學生們都開始上網課,孩子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劇增,在坐姿方面也讓人擔憂,隨著孩子的使用時間越長,眼睛離電子屏幕也越近,專家將推薦三款好的兒童防藍光眼鏡供大家參考。,更容易造成視力下降或加深近視度數,玩起來也不知節制,尤其是 2 歲以前的嬰幼兒,不懂得與3C產品保持距離,他們的肌肉骨骼也尚未發展完全,眼睛還在發育階段,更難以抵擋電子藍光的傷害,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小孩觀看屏幕的距離和使用時間。
  • 防藍光眼鏡能防兒童近視? 專家:不建議!更多是噱頭
    防藍光眼鏡能防兒童近視? 專家:不建議!「隔絕藍光、防近視」的兒童專用防藍光眼鏡,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頗受家長追捧。防藍光眼鏡真的可防近視嗎?超長假期結束後,近視這事,還有救嗎?為此,新快報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相關專家,進行全面的了解。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每位家長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可能在很多家長眼中,開發孩子大腦潛能是育兒專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左右腦開發、鍛鍊記憶力、專注力、思維能力等等。但是,大多數出門的孩子,除了父母遺傳因素之外,跟家長後天培養也有著密切關係,只要家長抓住智力發育黃金期,效果不會比育兒專家的差。
  •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來源於《中國教育報》)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胡敏 最近,很多學校都放假了,家長們也得直面孩子的成績單了。當孩子的成績不太理想時,很多家長會因此而苦惱,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呢?學習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語天才,父母們要做一個「發現者」,把握正確的時機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渴望,學習就成功了一半。培養者:培養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去年在一次家長交流會上一位媽媽說,她女兒對英語的興趣始於4歲。
  • 家長們提高警惕,引導孩子自殺的「藍鯨挑戰」遊戲再次流行
    警方已經警告過父母要留心在線社交媒體上的一個自殺遊戲——這個遊戲鼓勵兒童自殺。諾森郡警方已經告訴家長們注意所謂的「藍鯨挑戰」,該遊戲正在Tik Tok、Snapchat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上流傳。這項挑遊戲鼓勵青少年參與50項所謂的挑戰,最終一項就是引導孩子自殺。
  • 童話充滿恐怖暴力 兒童讀物咋變成了「兒童毒物」
    兒童故事充滿「重口味」  昨天下午,程先生把這一發現發到了微信群、QQ群,不少同學、朋友都表示,曾買到過這類離譜的兒童讀物。  除了《快樂的兔子》,還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曾買到一本兒童讀物,其中一篇《兔子釣魚》的故事,充滿了語言暴力。內容是這樣:「第一天,小白兔去河邊釣魚,什麼也沒釣到,回家了。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邊釣魚,還是什麼也沒釣到,回家了。
  •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呱呱閱讀千本趣味讀物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呱呱閱讀千本趣味讀物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 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如果把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比喻成一顆大樹,啟蒙是主幹,用來激發孩子的興趣,畢竟學習一門語言,
  • 英孚教育騰訊「開課」 助力家長規劃兒童英語學習
    為響應疫期迫切的教學需求、提供更為多元的教育渠道支持,騰訊新聞不僅以最快速度上線「開課」在線課程專區,邀英孚教育等多家教育機構提供錄播「輕課」,更推出了面向3-18歲兒童及家長的英語啟蒙類直播課程「開課LIVE」,搭建家長和教育專家溝通和互動的橋梁。
  • 防藍光眼鏡防近視?給孩子配眼鏡要擦亮眼睛
    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網課時間較長、學齡前兒童看動畫片時間過長、上班族線上會議增多等用眼出現問題,給出指引和建議。需要頂尖專家在頂尖級別的發布會上專門講一講用眼衛生,由此可見,這個問題已經普遍和嚴重到了相當的程度。尤其令家長關注的是,專家還專門給最近火爆的防藍光眼鏡降溫。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服務解決了很多民生難題,網課更是承擔了停課不停學的重任。
  • 幼兒識字有方法 適合5-6歲孩子的兒童讀物推薦
    原標題:幼兒識字有方法 適合5-6歲孩子的兒童讀物推薦 幼兒識字通常指幼兒在智力發展時期的一種發展過程,給這個時期的孩子識字必須掌握方法,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圖像記憶的思維方式。成人式的學習方式不合適幼兒。其實相關專家認為學齡前兒童不宜過早地學習識字。
  •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
    因為繪畫是兒童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的表現,是孩子認知周圍世界的反映,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對喜歡畫畫的孩子,特別是剛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家長該做些什麼?有些家長表示讓孩子不要畫了;有些家長則表示會扶他(她)的手畫;還有些家長說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很生氣,覺得自己的小孩做事情不太認真,不是學畫畫的料等等。 我想告訴家長的是三四歲正是兒童形象知覺的敏感期,也是兒童造型教育的最佳期.兒童繪畫是孩子對外部世界和內心感受相結合的體現。
  • 兒童補鈣產品排行榜兒童補鈣產品哪種好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做父母的心願,而且兒童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要補充的能量也不同,那兒童補鈣的話有哪些產品,兒童補鈣產品排行榜上有哪些呢?其品牌有哪些?兒童補鈣產品嬰兒缺鈣會嚴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所以補鈣對於嬰兒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嬰兒補鈣並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鈣源好,易吸收。給寶寶選擇補鈣產品不僅要考慮到科學性,還要考慮口味寶寶是否能夠接受,那麼兒童補鈣產品排行榜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