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中有動物異性相吸圖片,到底該給孩子看什麼

2020-11-23 騰訊網

8月17日,據媒體報導,在上海書展分會場上圖書店,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介紹了他的新作《最後的中國戰象》漫畫版。前不久,作品中一些描寫動物「異性相吸」的片段引發爭議。對此,沈石溪表示,有這樣的描寫,他認為無傷大雅。「當然有的家長有的老師可能覺得,這個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孩子閱讀。那我們也會做一些更正,比如出版社會要求我做一些修飾,模糊一點或者把敏感的句子去掉。」

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漩渦,比如「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兒童性教育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面對家長的擔憂,有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涉及敏感話題,作家要慎重,用合適的方式表現;作為家長,也不必在選書時過分焦慮,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環境中。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不同認知能力為他們推薦合適讀物。如何讓孩子更好地閱讀,是家長、老師、作家和出版從業者面臨的共同課題。

創作者要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對於家長的擔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泉根表示理解。他表示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年齡越小越無法分辨作品裡的形象、詞彙、句子所表達的含義。如果童書作品中經常出現爆粗口的話,就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兒童文學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倫理意識、社會文化擔當意識,拿起筆為孩子寫作的時候,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要字斟句酌。」王泉根說。

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社長王泳波認為,少兒讀物與其他讀物最大的差異就是面對的讀者是未成年人,因此在題材上必須有禁忌,一些社會廣泛認為不適合兒童接受的題材如自殺、性等,不應該出現在兒童文學作品中。他指出,自殺與死亡不同,後者是自然現象,前者卻是負面行為,很容易誤導青少年,少兒讀物傳遞的,應該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兒童文學評論家李東華表示:「童書不能把有些容易引起少兒不適的內容諸如性、暴力等直白地、不加遮蔽地呈現出來,同時,它又要能夠直面成長過程中的所有難題,包括性教育、死亡教育等,給予兒童溫暖的撫慰和真切的指引。」

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有的家長表示要給孩子閱讀「排雷」,有的大發感慨兒童文學粗製濫造,但也有家長相對冷靜。山西的梁女士認為,孩子對書中「自殺」的理解還是與家長的引導有關。她告訴記者,女兒從小就看了很多書,打打殺殺、自殺等情節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她自己知道那些是不好的,自己也不會去模仿」。

對此,李東華表示,家長的批評有時候對寫作者和出版者來說是有益的提醒和有效的制約,但也要避免以偏概全。她認為,一些經歷過時間檢驗、在孩子們中間口碑很好的作品,如果對某些部分某些文字有異議,可以通過修訂的方式去完善它,而不是簡單地整體唾棄。「兒童不是活在真空裡,童書也不是蒸餾水。如果一部作品把兒童成長過程的豐富性、複雜性都簡化了,變得一塵不染、無憂無慮,毫無衝突與矛盾,那麼它所書寫的也就不是一個真實的生命和真實的童年,很可能是成年人一廂情願的臆想。但敏感題材的處理,對作家的兒童觀和寫作功力都提出了挑戰,下筆應慎重。」

為孩子選擇可讀又適讀的書

也有家長呼籲,童書應該像電影一樣,從內容上進行分級,在封面上標明內容和題材適合的年齡。

對此,兒童文學作家孫玉虎認為意義不大,「電影分級」可以禁止不符合年齡的觀眾進入電影院,但是「童書分級」操作起來難度太大,「只要你無法做到阻止一個兒童接觸到《洛麗塔》,『童書分級』就是一個偽命題」。

「操作起來難」,這正是童書內容分級面臨的困境。但王泳波認為,如果能在行業內形成指導性意見,甚至在理論上有法律支撐,就能從源頭上規範童書寫作,形成「作家創作慢一點,少兒出版精一點」的行業氛圍,讓童書出版更健康。

分級閱讀的概念最早由一些西方國家提出,在中國,「分級閱讀」概念的提出與實踐也已起步,2008年廣州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北京召開「中國首屆分級閱讀學術研討會」,但對於「分級閱讀」有無必要,社會上依然有不同的聲音。

「如果只是按照孩子的年齡推薦讀物,這樣的分級意義不大。」湖北柯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四年級,由於從小就注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女兒現在已經能讀很多成人看的書籍了。她認為即便是同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如果單純告訴孩子只能看適合她年齡段的書,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思維發展。

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王林表示:「分級閱讀的核心是讓孩子的閱讀更加科學化,雖然不能保證完全科學化,也不能保證覆蓋到所有孩子,但是能做到儘量科學化,儘量貼近大部分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

那麼,如何制定科學的分級標準,為孩子有效率地選到合適的書?

王林指出,閱讀分級是一項複雜工程,制定分級閱讀標準需要考慮語言要素的難易、讀者的不同背景等,涉及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兒童文學等多個學科,還要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因此還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目前市面上標明分級閱讀的書不少,但是其背後的邏輯是否科學有待驗證,國內對分級閱讀還處於摸索階段。

王泉根提出,分級閱讀應該遵循「服務大多數」「群體性差異」「量身定做」「兒童本位」四大原則,調動包括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兒童編輯出版、兒童閱讀推廣、兒童圖書館、兒童圖書營銷等方面專業人才的積極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做大。

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童書中動物「異性相吸」引爭議,無菌式教育,是父母最大的罪惡
    久而久之,孩子將失去適應這個複雜社會的能力。 01 O N E 最近,以寫動物小說著稱的作家沈石溪,其作品中「異性相吸」的內容再次引發了爭議。 有家長表示,這些內容「簡直不忍直視」,「幸虧沒給孩子買」。
  • 你沒有看錯,童書裡竟然教你吃蝙蝠!
    有網友發現,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出現「果子狸全身都是寶,肉可以吃」的內容,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登上當日微博熱搜,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報導。該書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發出聲明,對相關圖書作出下架處理。童書與童年,聽起來就是兩個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詞。童書裡有童年。
  • 童書編輯媽媽這樣帶小寶寶認識動物
    動物是嬰幼兒的好朋友,它們讓孩子了解到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各樣值得認知和尊重的生命。一位童書編輯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帶寶寶探索動物世界的。認知動物,貫穿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我家閨女小花生從小就喜歡動物。一開始,她只是接觸一些卡通形象的動物,但慢慢地,她就能把卡通形象的動物和實物對應起來了。
  • 輕鬆一刻:童書出現異性相吸片段,有些家長抓狂了
    前不久,作品中一些描寫動物「異性相吸」的片段引發爭議。對此,沈石溪表示,有這樣的描寫,他認為無傷大雅。可能家長老師覺得這話不夠嚴謹,畢竟同性也可以相吸。小聲BB:世間萬物都可相吸,是男的還是女的並不重要,是不是人也並不重要,人一般喊老婆的時候不會考慮那麼多的。
  • 丹·布朗也寫童書了,《動物狂想曲》中文版明年初出版
    孫玉虎是青年童書編輯中的佼佼者,2014年獲「中國好編輯」稱號,他責編的六部(篇)作品曾連續五屆在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評選中獲獎,並策劃、出版了《顏料坊的孩子》《城牆上的光》《海龜老師》《奇域筆記》《香山慈幼院》《燃燈者》《一根狗毛一首詩》等多種雙效圖書。
  • 【圖片故事】LES,同性相吸
    【圖片故事】LES,同性相吸 (1/12) "← →"翻頁
  • 童書裡的性別歧視,我們都低估了
    結合此前童書界興起的「讓書成為書」運動,兒童讀物的性別書寫邊界又應該在哪裡?1862年版的《小紅帽》被從巴塞隆納的塔伯學校移除。照片來源:阿拉米(Alamy)/衛報撰文 | 新京報記者吳鑫 實習生鄭芩性別書寫歧視男性擔任主角概率是女性兩倍,而男性擔任反派概率是女性八倍童書有性別嗎?
  • 難得,我竟然想推薦一套童書
    雖然偶爾會被一些很乖巧懂事的小朋友萌到,但這種萌完全基於這孩子不歸我養這個層面上。所以,我日常的推薦,例如推薦書,都不會涉及兒童的需求。但這一次,我想推薦一套童書:就是這一套。先聲明利益關係:這套書是我審閱的。
  • 推薦| 《環球科學》編輯部的這份科普童書
    STEAM在線科學是一粒種子,會悄悄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這份科普書單來自《環球科學》編輯部的推薦,權威、值得信賴,編輯們的娃也看。《大揭秘最酷3D兒童立體百科》出品:樂樂趣童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適合年齡: 7-12歲科學領域:百科一句話點評:帶孩子看立體的科學!7.
  • 童書·新書|我剛吃掉了我的朋友
    「敘事」是圖畫書藝術中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一本圖畫書的本質所在。怎樣將獨特創新的巧思與傳統具象的敘事手法相融合,並保持兩者的折中平衡,正是本書要探討的。《當孩子遇見書》[日]中川李枝子著,[日]山脅百合子繪,陳翰希譯,海峽文藝出版社日本著名童書作家中川李枝子從兒時起就熱衷於讀書,在成長的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長大之後,她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在長達17年的保育工作中,她經常給孩子們朗讀繪本。她堅信「書籍帶給孩子們對人生的希望與自信」。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02.作為家長,應該早日學會選擇適合孩子的童書  經常有寶媽們苦惱:胎教時期、嬰兒時期、早教以及小學階段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擇童書,才能激發興趣,愛上閱讀,從而養成終身閱讀的優秀習慣?  最近,看了聯合低音圖書公司出版的《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完美解決了選書難的問題。
  • 兒童動物小說因「異性相吸」被下架,談性色變是父母最遺憾的不作為
    兩頭大象喪偶後,身體和精神狀況都每況愈下,拆除了隔牆後,分屬印度象和非洲象的它們,雖然因「異性相吸」有過社交的舉動,但最後還是出了問題,被迫隔開。 這是一篇引導孩子認識自然界動物樸素的兩性關係的小說,文章非但沒有「誨淫誨盜」,反而給想看愛情的人澆了一盆冷水。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同性相吸,異性相斥到底哪個對哪個錯?
    說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什麼?——這個時代是兩者都能看到的這些人可以如魚得水,未來更加是包容兩者的人會越來越好。為什麼會這麼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我的直覺。我現在是只能見到灰色和綠色,但我不會去說見到粉色和白色的人就是看錯了,就是錯的。
  • 一定要帶孩子看的15部經典童書改編電影
    3.繪本【小兔彼得的故事】→電影《比得兔》作者:碧雅翠絲.波特世界著名的經典童書故事《小兔彼得的故事》將「跳」上大銀幕囉!英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碧雅翠絲.波特,創造了「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為孩子撰寫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 同性相吸,異性相斥
    那麼事實究竟是什麼呢?附近的磁鐵會使得幹簧管常開節點吸和二、無線充電線圈及其電磁場節能組中用於傳送無線電能量的線圈在發射器的作用下通有高頻交流電流,因此會在線圈周圍產生交變電磁場強大的永磁鐵可以使用的幹簧管可靠吸和因此造成停車誤判的原因應該不是幹簧管吸和,而是另有原因。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離子鍵》試玩體驗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這款《離子鍵》就採用了類似的操作原理,邊看這是一款十分簡單的益智遊戲,但卻需要玩家通過縝密的思考,不斷的嘗試才可以順利的通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體驗一下吧。
  • 檢察官揭「問題童書」六宗罪!34萬網友在線圍觀
    一本名為《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的童書,竟然如此輕描淡寫地描述自殺話題,而且結果還這麼「美好」。《裝在口袋裡的爸爸》被質疑內容「孩子的人生觀尚未建立,是非鑑別能力弱,童書中扭曲的三觀,可能引發孩子模仿,後果不堪設想!」廣東省深圳市檢察院檢察官王棟華不無憂慮地說。
  • 別再讓7-9歲孩子讀爛書了!15套經典獲獎童書,讓閱讀有質有量
    書中大量的無字插畫組成的故事情節,更適合孩子以此來訓練看圖說話,而緊密結合的文字故事部分,有能滿足孩子對純文字閱讀的需求。這本書獨特的創作方式,是在向早期默片、早期電影的創始人喬治梅裡愛先生致敬。全書一共有六個章節:《天與地》《東西》《動物》《名字》《秘密和魔法》《不一樣的生活》,四十三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訴孩子如何認知事物,認識人,如何自處,如何跟周遭的世界好好相處。
  • 第五人格:同性相吸異性相斥?探勘員其實很「男人」!
    關於第五人格上期我們講到了《被嚴重誇大的四位角色》那麼本期又有哪些新奇看點呢?(關注小編查看其它歷史趣聞哦)快來一起看看吧!在第五人格遊戲中,目前也是曝光了全新的求生者勘探員,他的名字叫諾頓,職業是一名挖礦工人。
  • 蘇格蘭科學家發現「同性相吸」或許更為常見(圖)
    令我們覺得最有吸引力的臉,通常會和我們自己的臉有幾分相似,你可能一直在他人身上尋找你自己或者你父母的影子。老話常說,「異性相吸」。但是,蘇格蘭一名科學家最近發現,「同性相吸」或許更為常見!他的研究表明,令我們覺得最有吸引力的臉,通常會和我們自己的臉有幾分相似,你可能一直在他人身上尋找你自己或者你父母的影子。  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這種「看相識基因」的能力有助於人類把基因庫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讓自家的基因得以世代相傳。更有科學家因此得出驚人結論:如果結婚的雙方有著類似的背景和經歷,婚姻生活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