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編輯媽媽這樣帶小寶寶認識動物

2020-12-04 澎湃新聞

動物是嬰幼兒的好朋友,它們讓孩子了解到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各樣值得認知和尊重的生命。一位童書編輯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帶寶寶探索動物世界的。

認知動物,貫穿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我家閨女小花生從小就喜歡動物。一開始,她只是接觸一些卡通形象的動物,但慢慢地,她就能把卡通形象的動物和實物對應起來了。現在認識動物的素材也真不少,我遵循她認知發展特點,一步一步地認識動物:從玩動物玩偶到看動物繪本,到看視頻,再到接觸小動物。另外,也藉由朋友和她閨女童童逛動物園的經歷,探討一下逛動物園對童童認識動物有什麼樣的幫助。

1 動物玩偶

毛茸茸的玩偶、發聲玩偶是小花生的最愛。其中,有一個小雞球球的玩偶,長得毛茸茸的。有一天早晨,小花生剛醒來,在伸懶腰的時候,剛好觸摸到了她枕邊的小雞球球。她順手一捏,燦爛地對我笑起來。那一刻,我的心都融化了。從睡夢中醒來的她,手裡抓著毛茸茸的東西,內心一定會特別溫暖、有安全感!小雞球球在她看來,是她的好朋友,是陪伴她一起睡覺的同伴。

小花生抓著小雞球球,燦爛地笑了

她還有一個玩偶小豬豬。有一次外出,小花生坐在安全座椅上,很緊張,總是想要媽媽抱。但考慮到她的安全和情緒,我繼續讓她坐在安全座椅上,同時把小豬豬放她手上,看能不能幫助她轉移下注意力。果然有效果,她有時捏著小豬豬,有時候又把它含在嘴裡,舔著舔著,慢慢地就放鬆下來了。

2 看動物繪本

從小花生3個月開始,我和她會堅持做的睡前互動,主要是讀繪本。我發現,小花生喜歡讀的書,主要是動物方面的。有時候,一本書只要有一兩頁有動物的,她的視線就會在那裡停留很久。看著看著,她的睡意就來了。

她最喜歡的就是小雞球球系列。其中有一本《翻一翻,哇!》翻翻書,可以邊玩邊看動物,她經常會主動翻開來看。書裡有軟綿綿的、鮮豔的布料,她特別喜歡抓。每次翻一翻,她可以看到很多小動物,比如小貓、小雞球球,還有小螞蟻、小刺蝟、毛毛蟲。

小花生最喜歡的《翻一翻,哇!》。

慢慢地,睡前讀書就成了她的習慣。即使有時候我回家稍微晚些,她也會一直等著我,等著和我一起讀動物繪本,才肯睡去。這真是讓我這個老母親太感動了!其實,在孩子看來,這並不是書,是和動物一起玩,是和媽媽一起玩。

3 看動畫片/紀錄片

小花生喜歡聽節奏性比較強的兒歌。有一次,我給她播放《兩隻老虎》視頻。她看著視頻裡老虎的畫面,同時聽著《兩隻老虎》的兒歌,她一下子知道了兒歌裡的「老虎」是什麼了。還有一次,我偶然打開《小豬佩奇》,沒想到一下子就吸引了小花生的注意力。她雖然看不懂,但卡通動物的鮮豔顏色、可愛形象以及會動的小動物,都能讓她駐足觀看。家裡也有小豬佩奇和小豬喬治的玩偶,我會讓小花生在看動畫片時,把兩個小玩偶放在她面前,這樣她就能把玩偶和動畫片聯繫起來了。在保證視力健康的前提下,我們並沒有限制她看電視。

小花生被小豬佩奇吸引

還記得當時BBC的《七個星球一個世界》紀錄片正火的時候,我在帶娃的時候忍不住打開來看。這時,鄰居家小寶寶豬豬剛好過來玩。紀錄片裡講著紅猩猩在爬樹,豬豬和小花生同時都放下了手中的玩具,看著紅猩猩。後來,她們兩個小寶寶還一起看著鯊魚吃磷蝦的畫面。這讓我有些驚訝。因為小花生之前一直看卡通形象的動物偏多。但沒想到,實物形象的紀錄片,她也喜歡看呢。小寶寶對世界的探索力是沒有成人的界限呢!

4 跟小動物玩

家裡有隻橘貓叫bong bong(就是英語裡的candy)。小花生非常喜歡bong bong,特別想和小動物交朋友。但她還不知道怎麼和貓相處。

大多數時候,貓會主動靠近我們,只是有點怕小花生,因為它會被小花生使勁兒揪住尾巴、動彈不得。家裡的貓其實每年有做健康檢查,性格也挺溫順。但我們擔心貓會在被揪疼的情況下,咬傷小花生以「逃脫」。所以我會讓小花生讀動物觸感玩具書,以滿足她對小動物的親近欲望。她喜歡摸書本裡頭小貓毛茸茸的肚子裡。相比去「揪」小貓的毛,這種代替方式會更加安全。我想正是因為有了bong bong存在,小花生才會在讀繪本的時候,會特別喜歡小動物。

用觸感玩具書,滿足孩子親近小動物的欲望

另外,我還會在bong bong主動靠近我們的時候,給小花生做示範和引導。比如,我會抓著小花生的手,讓她輕輕撫摸bong bong的頭,讓小花生感受毛絨絨的感覺。如果小花生要用勁兒,我會馬上發出「NO」的指令,在媽媽的引導下,大多數時候,小花生慢慢知道了什麼可以對貓做,什麼不可以做。

5 去動物園水族館看動物

現階段,相比於去野外,動物園、水族館要安全些。考慮到小花生還小,我就先蹦住逛動物園的衝動……接下來分享朋友帶她閨女逛動物園的經歷。

朋友楠喜歡帶娃兒逛動物園,也辦了年卡。作為童書編輯的我,剛好做了一套關於動物的書,於是我就大方給她送上了一套:《不可不知的動物園》、《不可不知的水族館》。

讓我沒意料到的是,朋友居然帶了《不可不知的動物園》這本書逛動物園。其實家長帶娃兒出門挺不容易,隨身物品很多,特別是現階段還有口罩!後來問朋友,才知道是因為童童看了這本書後,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動物園,多以她才不怕麻煩地捎上的。

這兩本書成了朋友溜娃兒出行的必備物品

我很好奇,2歲多的童童,看了這本書後,她對動物的興趣和認知會不會有變化、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之前到動物園看大象,童童對大象的認知停留在它喜歡吃胡蘿蔔:大象是用鼻子抓住胡蘿蔔,送到嘴裡,一口一個吃掉。大家圍在大象旁邊,人擠人地看著。想到疫情時期,還是要注意點距離好。所以沒觀察多久,朋友就帶著童童離開了。但她們並沒有觀察到大象的更多生活細節。

小朋友看大象吃胡蘿蔔很高興

在看書之前,童童還以為大象也是像吃胡蘿蔔那樣喝水的。看了這本書後,童童才真正解除了對大象喝水的誤解。大象是怎樣喝水的呢?和媽媽一起看《不可不知的動物園》時,媽媽讀給她聽了大象是把水吸到鼻子裡,儲存起來,再送到嘴裡的。是這樣的嗎?童童這次來動物園要好好觀察一下。

這一次,朋友和童童做了更仔細的觀察。她們找了個陰涼地兒,避開了人流,和娃兒坐著。她們邊看著書,邊觀察著大象。

朋友楠:「寶貝,我們來回憶一下,大象是怎么喝水的呢?」

童童:「我知道呀!大象把水吸到鼻子裡,再送到嘴巴。」

朋友楠:「呀,你都知道呀!那我們來看看它喝水的樣子是不是這樣的!」

不用和別人扎堆看說明牌,這裡有趣味觀察點

童童認真觀察著,終於等到了大象喝水。是的,跟書上講得是一樣,童童對大象的認識更加深入了。

回到家後,童童還不時和媽媽聊起逛動物園的事兒。朋友說,這要是在之前逛了動物園,她們都沒怎麼聊,過了不久大家也就不太記得逛了啥。但這次,她自己也漲知識了,孩子收穫也大!

童童認真看動物繪本

顯而易見,童童通過逛動物園,印證到了她所知道的知識,也觀察到了大象的自然行為。她對大象的認知不斷加深,她對世界的探索同時也在不斷進行著。

認知動物,或者說認知世界,是孩子一生的主旋律。除了以上我所提到的認識動物的方式,其實還有很多方式。比如和同齡小朋友一起去國外遊學、報名參加南極探險遊學營、去身邊的自然觀察夏令營等等,都可以讓孩子有收穫。

歡迎你也來分享自己帶娃認識動物的經驗。你可以關注《澎湃親子》公眾號,有機會獲得心喜悅童書推出的

《不可不知的動物園》和《不可不知的水族館》繪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推薦| 《環球科學》編輯部的這份科普童書
    《地球通史》(牆書系列)出品:耕林童書適合年齡: 7-10歲科學領域:百科一句話點評:帶孩子漫遊地球137億年的歷史!長按二維碼查看購買3.《大揭秘最酷3D兒童立體百科》出品:樂樂趣童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適合年齡: 7-12歲科學領域:百科一句話點評:帶孩子看立體的科學!7.
  • 【四月親子季】閱讀之《動物寶寶成長圖畫書》
    作者:寶寶知道安萌妞這一套《動物寶寶成長圖畫書》是安爸買回來給安妞的,那時才買回來時,我還對安爸說怎麼買這個書呢,買那些有故事意義的書不是更好嗎?之後,帶著安妞閱讀,感覺安妞還挺喜歡看的,總是尋著書本中的內容來問東問西,而有時我們在忙時,她會自己一個人翻閱,或自言自語說些「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崽崽」的話語。後來,我認識到,安妞這個年紀正是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年紀,而我就是因為自己對動物的不好奇,而質問了安爸為何會買這一套書籍,也差成了阻擋安妞認識動物,學習動物知識的那一扇大門。
  • 丹·布朗也寫童書了,《動物狂想曲》中文版明年初出版
    孫玉虎加盟九久讀書人,執掌「99童書」大旗今年,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得主、資深童書編輯孫玉虎加盟九久讀書人,擔任副總編輯並執掌「99童書」大旗。孫玉虎是青年童書編輯中的佼佼者,2014年獲「中國好編輯」稱號,他責編的六部(篇)作品曾連續五屆在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評選中獲獎,並策劃、出版了《顏料坊的孩子》《城牆上的光》《海龜老師》《奇域筆記》《香山慈幼院》《燃燈者》《一根狗毛一首詩》等多種雙效圖書。
  • 童書綠薦:《海洋寶貝系列故事》,為兒童打開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的...
    前不久,綠會「綠少」收到由上海浦東一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上海峻鼎漁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編輯,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童書《海洋寶貝系列故事》。這是一套有關海洋瀕危動物的科普系列叢書,共有五本,分別介紹斑海豹、鸚鵡螺、海馬、白海豚和小海龜。本期「童書綠薦」就來向大家介紹這套系列叢書。
  • 「動物教育」通過陪寶寶看動物繪本,模仿它們走路,寶寶也學會了...
    我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寶媽,沒事就喜歡蹦蹦跳跳的,我認為人就應該每天快快樂樂,我兒子現在一歲十一個月了,他遇到我這樣的媽媽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有了我的外向,他沒認識一個小動物,我都會給他模仿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他在我模仿中不但得到了快樂,還學會了這些動物的走路方式
  • 你沒有看錯,童書裡竟然教你吃蝙蝠!
    童書,也是孩子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孩子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初次印象,很多觀念也會在閱讀時,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是童書的一項主要功能,動物作為自然界的主體,顯然成為自然類童書出版的一大類。
  • 0-3歲童書第一名的捉迷藏洞洞書,真的伴隨了我娃整整3年
    這套書暢銷全球,銷量過億,不僅能幫助寶寶趣味認知、提高記憶力和觀察力,而且還撕不爛哦~它是歐美父母首選的寶寶互動益智玩具書,被全球最大的少兒出版機構Scholastics集團評為『全球100本最偉大的童書』。
  • 童書出版人帶領您和孩子賞析優秀繪本《月亮婆婆講故事》
    今天有幸邀請資深童書出版人王豔芳老師,帶領熱愛親子閱讀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鑑賞、品味《月亮婆婆講故事》。她要用溫柔的愛意,把幸福的種子,播進你的心裡……封二上小詩是一樣的,由資深編輯龔慧瑛老師創作。她也是一個圖畫書的文字創作者,筆名心瓏,有很多好作品,大家可以上網搜,留心下。皎潔的月光下,夜晚寧靜祥和,萬物皆進入夢鄉,寶寶躺在媽媽的臂彎裡,聽媽媽用柔和、甜美的聲音講溫暖、動人的故事。
  • 童書·新書|本雅明先生的神秘行李箱
    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但是爸爸媽媽只給喬治準備了襪子和吐司。喬治希望這個生日不再普通,在他許願完之後,他的酷外婆騎著摩託車驚喜現身!他們一起出去經歷了一場天馬行空的冒險,酷婆婆還給喬治辦了一場非常棒的生日派對。回到家後,喬治開始對每一天都有了新的期待,生活不再乏味。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澳大利亞童書協會新銳插畫家獎獲獎作品。
  • 童書·新書|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
    1月23日上午,根據噹噹童書新書榜近24小時榜單顯示,發布不到48小時的《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已經躍居榜首。美國《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童書,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童書。《女巫的孩子》[美]凱莉·巴恩希爾著,[加]喬恩·克拉森繪,寧宇譯,貴州人民出版社紐伯瑞金獎得主凱莉·巴恩希爾奇幻文學奠基之作,凱迪克金獎、凱特·格林威獎雙料得主喬恩·克拉森插畫。用文字的魔力,為孩子打開通往想像世界的大門,注入成長的勇氣。
  • 童趣爆棚的動物「屁股書」,孩子邊玩邊漲知識!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適合3-6歲孩子的書。 《小犀牛找屁股》, 就像帶孩子去動物園看各種各樣的屁股! 總是跟在媽媽後面的他,只記得媽媽屁股的樣子,他遇到動物就要看屁股,想通過屁股找到媽媽。
  • 童書·新書|我沒做作業是因為……
    該系列先後榮獲13項國內外大獎,暢銷19個國家,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童書佳作。「大象家族」(《終於完美脫身啦》《我來搞定一切》《今晚不想被打擾》《只剩一塊蛋糕了》)[英]吉爾·墨菲文/圖,日誦辭畫間譯,河北教育出版社英國童書作家吉爾·墨菲暢銷30餘年的經典之作「大象家族」系列中文新品四種。
  • 武漢大學《動物小百科》童書野味風波
    武漢大學《動物小百科》童書野味風波正當疫情仍在中國各省肆虐之際,2月12日中國的各大媒體卻接到了網友舉報,指控由武漢大學出版的童書系列《動物小百科》,出現了嚴重且致命的編輯倫理瑕疵,因為童書內容「公開鼓吹吃野味」,在疫情不明原因爆發失控、且高度與非法野味相關之際,誇張的地緣與圖書內容,也引發了中國網路的一陣譴責、嘲諷與騷動。
  • 童書·新書|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年生於瑞士,後在蘇黎世當心理治療師,並從事寫作,被稱為「瑞士童書作者中的哲學家」。》《揭秘紅樓夢》《揭秘水滸傳》《揭秘三國演義》四冊,書中不僅梳理了原著中的主要故事情節,並且通過精美的插畫,趣味的翻翻頁設計,幫助小讀者快速了解原著的故事背景、創作經歷、書中的精彩故事、相關主題、語文知識等。
  • 你以為的經典童話其實是暗黑故事,童書發展史,了解不一樣的經典
    幾年前,我買過一本經典中的經典書給小勳看,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會有那麼一本,那就是——《一千零一夜》。我告訴小勳,這本書媽媽小時候也看過,裡面的故事可好玩了。我小時候是看過這書,但內容卻大都忘記了。所以當我給他讀到那個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時,我被劇情給驚呆了。裡面那些陰險狡詐的人心就先不說了,光說那個描述。
  • 首屆WOW人氣童書「品牌」大賞第三波來襲!
    除了溫暖的插畫,《繪本窗邊的小豆豆》還給讀者帶去許多全新的體驗。在簡體中文版的引進和策划過程中,颶風社的編輯們投入了很多心血,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繪本窗邊的小豆豆》,從翻譯到版式和印刷,無一不原汁原味地還原了日文版的風貌。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01.童話有毒,是童書三觀不正還是家長矯枉過正?    《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從父母選書、孩子讀書、出版者做書、評論家評書多個角度提供借鑑和參考,最終回歸本質:生產更多適合兒童閱讀的好書,讓家長們學會選擇適合孩子的童書,讓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 童書·新書|給世界寫清單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鵝媽媽童謠作為英語音韻啟蒙的經典素材,內容簡單有趣,韻律朗朗上口,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本書所選取的童謠範圍頗廣,其中不乏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如Sing a Song of Sixpence(《唱一曲六便士之歌》)、Mary Had a Little Lamb(《瑪麗有隻小羊羔》)等。
  • 2020年,值得關注的原創童書
    除此之外,今年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還將推出不少精品好書,涵蓋文學作品、科普人文、動漫繪本、常銷品牌等多個種類,如資身出版人劉海棲的長篇小說《街上的馬》、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的兒童詩集《大咖拉布拉多和它的朋友們》、兒童文學作家李東華的戰爭主題作品《環形城堡》、「辮子姐姐」鬱雨君的《我最喜歡下課了》,以及兒童文學評論家、作家趙霞與畫家黃纓合作的圖畫書《一隻螞蟻爬呀爬》等。
  • 童書·新書|關於小精靈的幾乎全部真相
    「漢聲數學圖畫書」(41本精裝書+1本《媽媽手冊》)[美]約翰·特裡維特,詹姆斯·費等,漢聲雜誌社譯,天地出版社本套書分五大類內容,四十一個單本,適合5歲-12歲孩子,18位國際知名數學家聯袂創作,數學圖畫書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