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月11日,國內期市多數收跌,生豬連續兩日跌停,工業品集體重挫,滬銀跌逾9%,純鹼跌停,不鏽鋼跌停,橡膠、熱卷、瀝青、滬鎳跌逾4%,焦炭、滬鉛、短纖、PTA、滬金跌逾3%;農產品中,蘋果跌近5%,豆二漲近8%,菜粕、豆粕漲逾3%;此外,矽鐵漲逾3%。
首戰告負 再戰跌停 生豬跌勢一發不可收拾
跌勢一發不可收拾,生豬期貨上市首戰告負後,周一大跌勢頭延續,主力2109合約和遠月2201合約紛紛觸及跌停板。中央儲備凍肉投放市場,農業農村部預測2021年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將比2020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供應保障進一步增強。同時,國內生豬產能提速恢復,且養殖業巨頭擴張步伐不停,生豬產能繼續復甦態勢明顯,預期三季度產能將大概率恢復正常水平。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令豬肉需求備受衝擊。
美非農爆冷 萬億刺激計劃在路上 貴金屬為何反而暴跌?
周一盤初,貴金屬全線重挫,滬銀主力跌幅超過9%,觸及近一個月低位,滬金主力重挫近4%,觸及逾一個月新低。隨著民主黨控制了參眾兩院,市場對美國進一步刺激計劃預期大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稱其經濟一攬子計劃規模將高達數萬億美元。同時,上周五公布非農爆冷反而刺激美國國會儘快推出更大財政刺激的迫切感。這催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風險,當前10Y美債收益率破1%,美元指數創八個交易日高點,令貴金屬遭遇巨量賣盤的衝擊。
CBOT大豆期貨觸及六年半高位,受助於供應憂慮
大豆期貨上漲,因市場預期美國農業部(USDA)即將於1月12日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料顯示,美國大豆和玉米年末庫存將收緊。年末庫存指的是2020/21市場年度在2021年8月31日結束時剩下的並結轉至下一市場年度的庫存。
一些分析師預期,USDA也將下調2020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預估。
美國農業部周五證實,民間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204,000噸美國大豆,這是自11月6日以來美國農業部每日報告系統中宣布的首筆對中國大豆銷售。
該消息給大豆價格提供進一步支撐。
交易商繼續監控南美作物天氣發展,觀察未來幾日阿根廷和巴西南部乾燥的天氣是否將迎來明顯降雨,以避免進一步的玉米和大豆單產損失。
羅薩裡奧穀物交易所發布報告稱,阿根廷農業主產區亟需降雨來避免新作玉米產量受損。目前65%的玉米田處於嚴重乾旱狀態。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預計其2020/21年度玉米產量將為4,800萬噸。玉米播種工作目前處於收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