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中國為全球經濟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0-11-26 和訊

【解說】11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北京舉行,開幕式暨主論壇現場,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並實現經濟快速復甦,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可以說中國兩次拯救了世界經濟:第一次是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後,推出大規模投資計劃,第二次是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實現快速復甦。中國現在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儘管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 2020年三季度中國GDP增速仍達到4.9%,這對穩定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而遭受空前打擊的世界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說】會後,諾羅夫在接受採訪時,也稱讚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而談及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關係,他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同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經過40年發展,中國已成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全球最大經濟體,是世界領先的製造業和出口中心,以及全球貿易、經濟、金融體系的支柱之一。中國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互利共贏、普惠為原則的對外開放戰略,從世界各地汲取發展動力。而反過來,中國的發展也將惠及全世界。

【解說】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興起就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挑戰。對此諾羅夫認為,後疫情時代,國際社會不會允許單邊主義或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既定的國際法準則,各方應攜手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

【同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國際社會決不能允許單邊主義或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既定的國際法準則。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次表明,當今世界各方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具有超國家和跨國界的性質,例如國際恐怖主義、全球氣候變化、網絡犯罪、數位技術相關問題、重要自然資源的潛在短缺以及糧食安全等。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我們現在要採取積極立場,建立聯合陣線來恢復經濟,並且使其更加開放。

【解說】諾羅夫表示,上海合作組織展示了如何在不犧牲主權、不違背各自國家利益、不與各方外交政策中其他優先事項起衝突的情況下建立合作,為各方在國際舞臺上互動提供了有效借鑑。未來,上合組織成員國也將一如既往地維護世貿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

程宇 王恩博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外洽會現場」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未來將持續加深和中國的合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高歌 在11月25日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發表了演講。2020年是上合組織成立的第19個年頭,2019年1月1日,諾羅夫就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第六任秘書長,諾羅夫也是烏茲別克斯坦前外交部部長,此前還曾擔任烏茲別克斯坦駐歐洲多國大使,具有豐富和寶貴的外交經驗。諾羅夫到任後,很重視並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以及對話夥伴國之間的經貿與投資合作,特別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側記: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600餘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深入交流研討。與會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就和經濟復甦步伐,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表示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開出「藥方」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也贊同中國長期以來的信念,即發展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建立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利益共同體。應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實現了正增長。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表示,這是中國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第二次挽救全球經濟。他說,中國將更加積極地參與世界分工,擴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
  • 「大變局」「大考驗」下 世界需要更好的合作
    他強調,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與開放創新辯證統一,「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可以讓我們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參與國際開放合作,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侯夢菲)6、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廣東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不僅對中國,對整個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 國際在線:2020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亞洲)大會在京舉行
    中外與會人士表示,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實現能源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各國長期面臨的發展與減排的矛盾。亞洲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重點區域。推進亞洲能源合作的進程將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同時,也將充實地區雙邊和多邊合作內涵,促進地區安全與穩定。
  • 中國為落實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在促進南南團結與合作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南方中心——的執行主任卡洛斯·科雷亞的眼裡,中國在南南合作領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能力、培訓、文化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因此,我認為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應當了解,中國遵循南南合作原則,為其他國家提供幫助發揮著積極而巨大的作用。
  • 上合組織秘書長稱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成果豐碩
    中新社烏魯木齊九月二日電 (記者 閆文陸)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二日在此間舉行的中西南亞區域經濟合作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投資論壇上表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中亞和南亞國家相鄰,是復興「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在與周邊鄰國發展經貿和人文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昨日開幕 多國前政要呼籲:互助...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分種族、宗教。」她邀請國際社會要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方式解釋中國的崛起,讓中國有機會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世界作出貢獻。她認為,在歷史上中國就不是一個持擴張主義的國家,而是始終堅持促進互利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外交。「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的重創和衰退。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彼此幫助。」蘇加諾說,疫情結束後,世界應該開始構建新的文明。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的...
    「只有通過攜手合作、科學應對,才能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推動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需要腳踏實地的行動」中國為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作出重要貢獻,是落實《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多邊合作,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讚譽。
  • 讀懂中國 | 專家熱議疫情防控與健康中國,「廣州智慧」在大考驗中...
    日本眾議院前議長河野洋平:中國先進的數位技術對全球抗疫貢獻很大在21日舉行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午餐專題對話會上,日本眾議院前議長、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表示,正如中國領導人所指出的,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病毒的威脅,國際社會此時的協調合作至關重要
  • 「讀懂中國」在穗開幕:多國前政要呼籲互助互信共克時艱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分種族、宗教。」她邀請國際社會要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方式解釋中國的崛起,讓中國有機會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世界作出貢獻。她認為,在歷史上中國就不是一個持擴張主義的帝國主義國家,而是始終堅持促進互利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外交。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
  • 上海,為全球科學家合作創造機遇
    本屆論壇還有一大亮點:亮出了中國對全球科技合作的態度,讓與會全球頂尖科學家看到了中國,特別是上海,對人類科學技術合作的真誠態度與實際行動。開幕式上,上海特別為全球頂尖科學家送來厚禮:建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基金會正式揭牌;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正式啟動,科學家可以正式入駐。
  •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貢獻(環球熱點)
    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當前,全球環境治理面臨挑戰,國際社會矚目中國「成績單」。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由衷稱讚,「中國是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帶頭人。」
  •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的講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合組織成員國弘揚「上海精神」,攜手抗擊疫情,共同維護了地區發展穩定。前不久,習近平主席成功出席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希望各方落實好會議成果,穩步推進各項合作議程,積極開創後疫情時期上合組織發展新局面。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
  • 專訪: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新華社聯合國1月27日電 專訪: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訪第71屆聯大主席彼得·湯姆森  新華社記者史霄萌 胡友松  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2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對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承諾將為全球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 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詳盡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張,反映出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和進展,闡明了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積極貢獻。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MO)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最早加入的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1972年2月,中國恢復在WMO的合法席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加活躍地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為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世界自然基金會主管: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洛霍芬「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