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有盼頭 生活有奔頭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見聞

2020-11-28 澎湃新聞

日子有盼頭 生活有奔頭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見聞

2020-11-26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市一項重點工程。為了建好這一工程,我市庫區所在地的一批村民陸續告別了居住多年的老宅,在政府為他們規劃好的區域建起了新家,開始了新的生活。

11月16日,記者來到位於浮梁縣峙灘鎮的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部分移民安置點,感受庫區移民生活發生的變化。

峙灘鎮流口村曹新降移民安置點,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建成,共安置了2個村民小組,共70戶279人。走進安置點內,記者看到這裡一棟棟房屋整齊劃一,水塘旁安裝了不鏽鋼欄杆,路燈、健身器材等配套基礎設施齊全,一些空地上還鋪設了草皮,種上了樹……

今年58歲的張愛華,2018年12月搬進了曹新降移民安置點。現在的生活讓她非常滿足。「現在的變化真大呀。以前老屋外的路面坑坑窪窪的,家裡比較擁擠,水也不夠用,為此家裡還打了井。一到汛期下大雨的時候就擔心家裡被淹,現在幾個兒子都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來水,洗衣服方便了,到了汛期再也不用擔心家裡被淹了。安置點有水塘,不遠處還有青山,風景很漂亮!」坐在自家新建成的房屋客廳裡,提起這些年的新變化,張愛華十分高興。

除了家裡的生活條件改善外,張愛華一家的收入也提高了,享受到了健康、教育、安居、保障、產業等一系列扶貧舉措。如今,她在村裡的茶葉基地務工,還擔任了村裡的保潔員和護林員,家裡每年人均能有一萬多元的收入。

「以前我們一家7口只有2間房,水也不夠用,現在新建的房屋有13間房,真是想都想不到!生活條件提高了,自來水通了、路修好了,在家洗衣服、洗菜都非常方便。」2017年10月搬進曹新降移民安置點的68歲村民鄭志田告訴記者。

據流口村扶貧專幹張君霞介紹,為讓村民脫貧,該村主要採取了就業、產業扶貧和兜底保障等舉措,對沒有勞動力的家庭進行兜底保障。該村今年脫貧的兩個家庭就是靠兜底保障的。該村還設立了產業扶貧基地,在家的貧困勞動力可以去基地務工。浮梁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流口村種植了1000餘畝有機茶,讓當地貧困戶和農戶在扶貧產業基地務工,並讓貧困戶入股分紅。

流口村從2009年春開始移民搬遷工作,到2019年結束,先後安置移民255戶、1095人,建設完成移民安置點8個,外遷移民安置點1個,建檔立卡貧困移民戶共13戶、40人,徵收林地、旱地、水田1560餘畝,破拆房屋375棟。村黨支部還配合施工方完成了村內的龍坡大橋、峙龍公路、木塘公路等交通復建工程,以及流口村委會、流口小學、村醫療所搬遷重建工程和850畝抬田工程。

今年47歲的吳龍江,2016年搬進了位於峙灘鎮大河裡村的新毛塢移民安置點。他告訴記者,新安置點的道路和自來水都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大家人住在一間平房裡,現在一家三口住的房子有300多平方米。目前自己在打工,還擔任了村裡的護林員,水田也轉租給了別人,每年收入可達3萬多元。

「我是2019年3月份搬到這裡的。我們家以前住在木平房裡,現在住上了樓房、享受了低保,集體茶園還有分紅,黨的政策真的是太好了!」家住毛塢移民安置點的57歲村民盧桃菊如是說。

大河裡村扶貧專幹盧新水告訴記者,該村從2009年開始移民搬遷,2014年啟動全面建設,2020年完成了120畝抬田工程,目前工程正進入掃尾階段。該村還完成了學校、衛生所的異地重建工作,村委會辦公樓正在建設;累計安置移民357戶、1463人,建設完成8個安置點12個小組,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36人;通過向縣農業開發公司、鎮楊村茶廠購買和流轉茶園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增收渠道,預計2023年底可產生效益。該村還將通過發展種養和旅遊等途徑,安排17戶貧困戶就業。

據峙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是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主庫區,總面積194平方公裡,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林場,共109個村小組,人口1.38萬人;全鎮總耕地面積2.1萬畝、總山林面積22萬畝。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淹沒範圍涉及8個村委會、81個村民小組,淹沒總土地面積1.9萬畝,影響人口10852人,其中移民1978戶、8034人(含自謀職業173戶、759人),集鎮駐鎮單位和搬遷人員2818人。全鎮共有44個庫區移民安置點,其中集中後靠安置點26個、分散後靠安置點15個、外遷安置點3個。截至今年10月底,所有移民安置點已全部完成搬遷入住,安置移民1805戶、7275人。26個集中後靠安置點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

文章作者:甘 牧

責任編校:曹璇月 江 超

審 核:餘 珺

監 制:黃 勝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日子有盼頭 生活有奔頭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見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未來15天,幸福生活有保障,日子安穩有奔頭,福氣進宅的3個星座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星座主題是未來15天,幸福生活有保障,日子安穩有奔頭,福氣進宅的3個星座。第一,金牛座金牛座的人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憨厚,但其實他們很活躍,金牛座寶寶們永遠不會讓別人為自己擔心,他們也不會選擇被動的態度面對生活。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江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在研究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聽取不同聲音,廣泛徵求意見,充分吸納和包容各種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逐步轉變建設理念、完善建設方案。
  •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巍巍大壩保安瀾
    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八省區採訪報導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巍巍大壩保安瀾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治理黃河的重點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橫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與濟源市的黃河南北兩岸。記者在採訪途中圍繞大壩,來來回迴繞了許多圈,無數次地在兩市之間穿梭。據了解,小浪底的名稱來源於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勘探選址地——洛陽市孟津縣馬屯鄉(現更名為小浪底鎮)小浪底村,故而得名黃河小浪底。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新華社南寧5月1日電(記者何豐倫)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獲悉,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正式併入廣西主電網,預計工程全部投產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7.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2.8萬噸標準煤。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10時30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最後一臺機組接入廣西電網投產發電,標誌著左岸工程全面投產運行,樞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重助力。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幹流黔江河段,控制著西江流域面積的56.4%和西江水資源量的56%,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功能於一體。
  • 腳上有泥土、心中有感激、日子有盼頭!韶關南雄市珠璣鎮中站村堅決...
    曾經他不敢想像的日子變成了現實:自己在村子裡幹活,不但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還方便照顧家裡80多歲的老人。妻子郭明鳳是村裡的保潔員。村裡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聘請了6名幫扶對象為保潔員,分區域分地段實施保潔,不僅讓村莊長期保持乾淨整潔,還能為幫扶對象增加收入。眼下,村莊越來越美麗,日子越來越美滿,村民們已全面脫貧,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0-04-30 12:44 來源:澎湃新聞
  • 「飛閱」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洩洪盛況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最新進展來啦, 一段航拍帶你飛,鳥瞰項目概況, 感受閘口洩洪盛況。 近日,小軒來到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遠遠望去,閘口江水噴湧而出,如萬馬奔騰,湍急的水流奔湧向遠方,蔚為壯觀。
  • 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搶抓「黃金期」 拖快「進度條」
    近日《海南日報》刊發報導《搶抓「黃金期」拖快「進度條」》聚焦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邁灣水利樞紐主體工程
  • 涉縣林峰村:發家致富有奔頭
    地處太行深山區的涉縣鹿頭鄉林峰村,在黨支部書記趙愛平的帶領下,建立養豬場,鼓勵村民依靠自身努力發家致富,群眾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下一步,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再建個養豬場,在我們村豬圈對面有塊閒散地,適合建養豬場,下一步咱們就準備去辦這個項目,辦成了對咱村集體收入有很大保障,以後群眾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 文伏波院士: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的諸多創新是屈從於時代的產物,不值得提倡
    實習期間,他親眼目睹了長江洪災哀鴻遍野的慘狀,「深感作為一名水利工作者肩上的重任」,「搞水利工程……一定要有質量重於泰山的意識」。自此,文伏波開始執著地追求水利工程的質量,直至窮其一生。儘管林一山竭盡全力堅持工程質量,但由於受大躍進形勢的影響下,施工方一味強調施工速度而忽視施工質量;開工的次年即1959年,國家進入「三年困難時期」,生活物資和水泥、鋼筋等基本施工物資都極度匱乏;1960年夏,蘇聯撤走指導專家。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以至於1962年3月至1964年12月中旬停工近3年。
  • 奉化溪口千層餅
    寧波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奉化溪口的千層餅「天下第一餅」很有名氣。「天下第一餅」本名「千層餅」,原是當地生產的一種小餅,主要原料有麵粉、芋頭粉、白糖、精鹽、植物油、芝麻仁、苔菜等。做法是先把芋頭粉和麵粉和在一起,加上海藻,擀成薄片,再折起來用炭火烘烤製成,入口鬆脆香甜。說起這餅,不能不提富有創新精神的王毛龍。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鄱陽湖水利樞紐有三大作用無可替代
    針對近期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爭議,11月6日,胡春宏在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函中提出觀點:「  採砂不是造成目前鄱陽湖9-10月份水位消落過快,提前進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長的主要原因。」
  • 東莊水利樞紐 讓渭河下遊安瀾不再是夢
    涇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最大支流,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壩址斷面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16.9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2.37億噸,約佔渭河來沙的70%,黃河來沙的1/6。東莊水利樞紐集防洪減淤、供水、發電、生態改善於一體,對於確保渭河安瀾和改善涇河下遊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程建成後將消除渭河下遊「小水大災」的現象,並有效緩解渭北旱腰帶缺水狀況。
  • 浙江最大的山水名鎮溪口將起飛
    於是,在1929年5月19日,寧波境內第一條現代公路——寧波南門永寧橋經江口至溪口入山亭的鄞奉公路幹線建成通車。也被稱為溪口公路,全長49.23公裡,僅僅是雙向單車道,砂石路面。有意思的是,隨著這條公路的開通,從此,溪口雪竇山與浙北莫幹山等風景名勝地,成為浙江現代旅遊業的發祥地。溪口,也成為冠蓋雲集的浙東名鎮。
  •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緩解用電短缺...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日前成功併網發電。該項目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旗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簡稱「中水電公司」)參與投資並承建,是西非地區壩體最高、庫容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項目不僅有助於解決幾內亞國內電力短缺問題,還將為周邊鄰國提供電力支持。
  • 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3種裂腹魚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和新疆伊河鱘業有限公司聯合主持的《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魚類增殖放流站運行管理》項目於日前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塔裡木河及其主要支流開始興建大量的攔河壩、水利樞紐工程,嚴重破壞了幾種魚類的產卵場、育肥場,加之人為濫捕,流域內的各種魚類數量急劇下降。目前,6種魚類均已被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列為保護物種。通過此次,人工繁殖,為補充和恢復葉爾羌河流域魚類資源,保護水生生態環境及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 萬裡黃河第一壩接晉、豫兩省,水利樞紐工程年均輸沙量達16億噸
    萬裡黃河第一壩接晉、豫兩省,水利樞紐工程年均輸沙量達16億噸。(王建安 攝影)黃河三門峽大壩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段,地處黃河中遊下段,連接豫、晉兩省,工程於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運用。
  • 光明日報:大藤峽水利樞紐實現52米高程蓄水目標 一期工程全面發揮...
    9月6日18時,大藤峽工程庫水位首次達到52米高程,這是樞紐全面完工前允許運行的最高水位,一期工程開始全面發揮綜合效益。  大藤峽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分左右岸兩期施工。一期工程先行建設左岸,包括左岸洩水閘和廠房壩段、船閘和副壩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