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自然資源部辦公大樓會議室,來自政界、學界、基金會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主題展開研討,旨在深化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為相關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並將於2021年作為東道主舉辦聯合國第十五屆生物多樣性大會。從自然資源管理的角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符合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思路。
「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將設立什麼的目標?那就是實現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曲線反轉。」來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馬克平作了題為「全球生物多樣保護進展與趨勢」的報告。馬克平表示,要實現生物多樣性喪失曲線的反轉,光靠保護是不夠的,還要靠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生態修復;二是變革性轉變,即綠色發展。因此,生物多樣性保護不能只考慮「建保護地」這一條途徑,也要與生態修復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聯繫起來。
目前,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數量有多少、是如何進行調查監測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維勝提供了最新數據: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脊椎動物有7300多種、定名昆蟲有13萬餘種、高等植物約3萬餘種,特有物種、瀕危物種較多,分布範圍廣,且多處於偏遠區域。1995年、2001年,我國分別開展了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種群數量、原生地範圍及生境狀況、威脅因素等。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並將於2021年作為東道主舉辦聯合國第十五屆生物多樣性大會。從自然資源管理的角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符合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思路。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肖能文針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做了翔實的介紹;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院長雷光春作了題為「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的高科技手段運用」的發言;雲南林科院研究員楊宇明講述了西南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測情況。會議還邀請了清華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環境基金會的專家進行了發言。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目前在政府部門,包括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相關部委都有關於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的相關規範制度、技術體系;在學界,科研院所、高校等也有關於生物多樣性的調查監測網絡體系研究。針對此,各部門、單位應形成合力,發揮強項,在實現優勢整合的基礎上,統一調查監測機制體系,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真正查明生物多樣性情況,實現對其有效監測,為更長遠地保護與發展奠定基礎。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作者:寧晶
《今日國土》雜誌
形象描繪國土資源
科學利用國土資源
保護培育國土資源
法律規範國土資源
◆《今日國土》雜誌社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彩色,新聞綜合性學術期刊。
◆《今日國土》雜誌堅持「大國土」理念,以「形象描繪國土資源、科學利用國土資源、保護培育國土資源、法律規範國土資源」為辦刊宗旨,宣傳國土政策,傳播國土知識,展示國土新貌,倡導國土科技,弘揚國土文化,所關注的領域涵蓋土地、礦產、海洋、水、生物(植物、動物)、能源、人口與勞動力、文物、氣候、旅遊……為科學開發保護與經營「今日之國土」譜寫新的篇章。
◆主要欄目有:刊首寄語、權威訪談、要聞發布、高層聲音、三農聚焦、國土論壇、空間規劃、國土論壇、理論研究、小城故事,國土文苑、企業文化等。
歡迎訂閱《今日國土》雜誌
發行:今日國土雜誌社發行部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方莊六號2號樓1單元213室
發行熱線:010-87557760
傳真:010-87696931
郵編:100078
雜誌全年定價:180元(單價:單月刊15元/本,雙月刊22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