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上海公寓大火中相擁遇難 火葬時無法分開

2020-12-04 騰訊網

  倖存者說,起火原因是有人在21樓燒建築垃圾

  夫妻緊緊抱在一起,火葬時也無法將他倆分開

  「如果我太太今天死了,我明天也不想過了。」一語成讖

  火災起因新說法

  三棟28層高的大樓為什麼同時在多風的秋季進行「節能減排外牆施工」呢?17日晚,在安置點泛洋酒店,記者見到了解內情的沙中明。他的哥哥沙國榮在此次火災中遇難。「這個小區的隔壁是南洋電機廠,就是你們今天看到的那一片空地,由於這片土地的開發商要進行房地產開發,而他們即將開發的樓盤可能會對教師公寓造成陽光遮擋,所以這個小區的居民都表示反對。為了緩解矛盾,安撫小區居民,南洋電機廠土地的開發商就提出要給教師公寓進行節能減排的改造。」沙中明向記者解釋了教師公寓外牆施工的原因。據沙中明介紹,該開發商對教師公寓的改造包括給大樓外牆增加保溫層、把居民家中的單層玻璃改成雙層等,而給大樓保溫層改造用的全是易燃物。

  沙國榮的女兒表示,事發當天風非常大,而且有人在該樓21層焚燒建築垃圾,不知這是否為大樓發生火災的原因?記者隨後從上海佳藝建築裝飾工程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正在接受警方調查。

  失去聯繫者近七成是老人

  截至17日,仍有36人尚未聯繫上。有些親人失蹤的人們至今還在苦苦尋找,不肯參加追悼會,心中懷揣親人活著的信念。死傷者詳細名單的一次次更新都牽動著無數雙眼睛和無數顆心。在渺茫的希望面前,家屬們毅然選擇了堅守。

  至17日下午,經過DNA比對,確認了膠州路728號膠州教師公寓53名「11·15」火災遇難者中的26名遇難者的身份。此外,發生火災的居民樓內的居民中,還有36人未能聯繫上。

  在位於上海昌平路的膠州路火災安置點張貼的《未聯繫到居民名單》顯示,36名失蹤者中有6人未公布姓名、年齡,另有10人年齡不詳。

  起火點位於10~12層,從名單中失蹤者所在樓層也可以看出公寓樓中部以上火勢較為嚴重。10層以上有26人、佔所有失蹤人員的72%。

  另外,失蹤者多數年歲較大,在公布了年齡的17名失蹤者中有11人都是60歲以上高齡,高齡比例佔65%。其中,年歲最大的是84歲住在16層的殷以柏,最小的是16個月的夏雨晨。

  在位於上海市昌平路的膠州路火災安置點,仍有大量人員到這裡打聽消息。安置點張貼的《未聯繫到居民名單》中,仍有36人沒有音信。有群眾懷疑是不是被大火燒化了。

  據長期從事消防工作的人員介紹,上海大火燃燒時間不長,不足以造成人員燒化,即使燒傷、燒殘也會有屍體在,所以此推論不成立。

  據這位消防人員推測,失蹤的人員可能是出國在外,聯繫不上,和大火無關。

  另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未聯繫到的居民有遇難的可能,也有可能被親屬接走,還有可能在醫院接受搶救。

  層層轉包,到底多少民工失蹤

  上海膠州路失火大樓前,鮮花一片,寄託著生者無盡的哀思。記者注意到,整棟失火大樓正在作業的民工鮮有關注。到底當時有多少民工?失蹤民工究竟有多少?確認遇難或失蹤的民工家屬將得到怎樣的賠償?這也讓苦苦守候、望眼欲穿的失蹤民工家屬分外揪心。

  在火災現場,作業的民工到底有多少,上海官方的發布會沒有公布。記者了解到,僅僅做保溫材料施工的就有10人左右,這個施工隊就有兩人遇難,一人失蹤。當時還有不少民工正在作業,一部分民工逃往樓頂而獲救。讓遇難者和失蹤者家屬還憂心的是,民工這一塊由誰來負責賠償?

  受災居民一人補500元

  年近古稀的老上海人謝先生,和老伴久居澳大利亞,2個月前回滬度假,在膠州路728號租了一套房。起火當天,老兩口在外辦事,下午回家時,火勢已蔓延,進不了門。

  當晚,老夫妻倆被安置到久悅商務酒店。16日下午,他們走進酒店旁的一家保暖內衣店購物。

  本應比較冷清的工作日下午,店堂裡卻人頭攢動。一女營業員介紹,火災發生後,店裡的業務量驟增,其中多來自受災群眾。他們逃生時都顧不上拿衣服,得到穩妥安置後,紛紛趕來買衣禦寒。

  出門辦事,謝氏夫婦隨身只帶了零錢,「政府發給我們每個受災居民500元生活補助金,正好救急。」兩位老人手挽著手挑選衣褲。

  每戶受災家庭收到萬元慰問金

  昨天上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前往安置點,看望因「11·15特大火災」受災的居民,並為每戶受災家庭送上萬元慰問金。

  悼念

  夫妻相擁遇難

  到火葬場也難將其分開

  那夜,有多少人未眠?你,我,都在同一場災難前,慟哭、痛思。

  大火過後,不知有多少家庭將天人永隔?我們盡力尋覓逝者在生的點點滴滴,以慰親友。

  11月15日,14時30分,童先生接到好友王芳的電話。電話那頭是緊急的呼救:「著火了,趕快幫我們報警。」14時35分,童先生報警後回撥電話,「這次我們可能真的要再見了。」王芳說。

  一語成讖。

  16日,童先生在龍華殯儀館見到王芳的屍體,「屋內另外3人也都走了,他們是王芳的丈夫、父親和保姆。」如果沒有這場大火,王芳夫婦會出現在童先生兒子的生日宴會上,「酒席都已經訂好了,她是我兒子的乾媽。」童先生哽咽著說。

  兩個月前,王芳和丈夫才回上海。她早年去日本留學,畢業後留在日本工作,和日本人橘幸弘(音)結婚,並已取得日本永久居住權。

  童先生和王芳已有十幾年的交情,他們是同學,在王芳旅日期間,一直由童先生一家幫忙照顧王芳的父親。「她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對朋友也非常好。」

  火災當天,正是王芳父親的生日。那天王芳提著蛋糕,拒絕了與別人同吃午飯的邀約,執意回家為父親過生日。「那天下午1點半左右,我還接到她的電話,誰知2點半就接到發生火災的電話。」

  童先生坦言,一開始他還較為樂觀。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現場後,時間漸漸消逝,樂觀的情緒也消失殆盡。

  童先生的希望最終還是破滅了,「在龍華殯儀館我幾乎都不敢辨認,太慘了」。據入屋的消防人員說,王芳和丈夫橘幸弘在廚房裡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到了火葬場也很難把他們兩個人分開。

  王芳和丈夫結婚多年,兩人非常相愛。據童先生介紹,橘幸弘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太太今天死了,我明天也不想過了。」綜合《北京晚報》《新民晚報》等

相關焦點

  • 一根保險絲引發大火:打工夫妻被燒傷 房東賠近百萬
    出租屋內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把來滬打工的小夫妻倆造成重度燒傷。小夫妻認為是房東更換電錶保險絲導致悲劇發生,房東認為是小夫妻自己亂使用違禁電器拒絕賠償。在向房東索賠遭到拒絕後,夫妻倆將房東一家告上法庭。
  • 某公寓一層門店凌晨燃起大火,3人死亡!
    11月28日凌晨2時56分安徽蕪湖市弋江某公寓一樓發生火災消防員到達現場後第一時間對樓上被困居民進行疏散並對著火門面房進行堵截滅火防止火勢向上蔓延火災於4時15分撲滅經初步調查,過火面積約100㎡此次火災共造成3人死亡蕪湖消防對此次事故進行了通報具體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
  • 夫妻到了五十歲,建議分開睡
    兩個陌生的男女走到一起,然後結為夫妻,這本是一種難得的緣分。然而,很多人卻並不懂得珍惜,總是一味糟踐彼此的情感。新婚小夫妻總是恨不得隨時粘著對方,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分開,而到了中年,即便心中惦念,表面上也做不到曾經那般親密了。甚至,很多夫妻到了中年,都會分房而睡。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被熊群攻擊遇難 猛獸區關閉
    原標題: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被熊群攻擊遇難 猛獸區已關閉 調查正進行10月18日,網傳信息稱,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在猛獸區被熊撕咬遇難,並粘貼出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10月17日暫停開放的通知▲10月18日有網傳信息稱,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遭熊群攻擊遇難。
  • 火葬也許會被廢除?武漢已實施新方法,多人看後無法接受
    有的人一生短暫,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揮下了濃墨的一筆,被後人瞻仰名垂千古,也有的人作惡多端,背負著罵名遺臭萬年。 無論是聖賢還是偉人,終究逃不過命運的結局,究竟是如何度過一生,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方式。
  • 西昌山火19人遇難、81192無法返航: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很多人說,香港樂壇和電影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可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一種無聲的傳承和情義。人雖已不在,卻從未離開。「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如今中國的國防力量一天比一天壯大,中華兒女更加發奮圖強,我們用如今強大的祖國,接你回家!我們不忘,你便無悔!
  • 火葬可能會被淘汰?武漢已經在試行新方式,多數人看後:無法接受
    從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士都提筆表達過對時間的追憶,因為時間無法倒流。在後事這件事上,有些人對墓地位置、棺槨、陪葬品都比較講究,這一點從一些皇帝墓葬中就能夠看出來,像秦皇的陵墓猶如王國一般。然而,隨著大氣汙染越來越嚴重,火葬的境地很危險,有被淘汰的可能。現如今,武漢已經試行新的喪葬方式,但是多數人看完後都表示無法接受。新的喪葬方式是冰葬。這個冰葬不是一般的冷凍,而是使用液氮。
  • 謝娜再次出演張杰新歌MV女主,挑戰老年妝,夫妻相擁溫馨感人
    而且在張杰的新歌MV中,謝娜再次擔任了女主角,此前張杰的《明天過後》,也是選擇謝娜擔任的女主角。看來無論是生活中還是熒幕上謝娜都是張杰唯一的女主角,真的是太浪漫了。令人驚喜的是此次《愛人啊》中謝娜首次嘗試老年妝,體驗歲月時光機,她和張杰兩人滿頭白髮,眼含熱淚對視、相擁,畫面十分溫情感人。
  • 夫妻雙方有以下五種行為,註定走不長久,不如早日分開
    等到結婚以後,很多人卻發現婚姻生活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樣美好。因為此時夫妻雙方除了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外,還需要為雙方的家庭負責,在處理這些瑣碎的家事時,往往會引發不少矛盾。夫妻之間經常有這五種行為,是註定走不長久的,還不如早點分開。
  • 汽車從船上墜江夫妻倆不幸遇難 遺體卻火化不了
    (原標題:車從船上墜江,夫妻倆不幸遇難!遺體火化不了,死亡證明誰來開?肇東市安監局:應該海事部門開!哈爾濱海事局:我們從沒開過死亡證明!)松花江航道上,一輛汽車從擺渡船上墜江,事故造成兩人不幸遇難。兩人墜江遇難死亡證明誰來開?張志的哥哥和嫂子在8月28日去世,兩人的遺體一直在殯儀館放著。肇東市民 張志人現在已經死亡了,因為不是一個人,是夫妻倆,暫時最大的困難是人不能在殯儀館一直停放,現在沒火化。
  • 土葬與火葬,孰優孰劣呢?北大教授: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去處理
    土葬早就已經在城市當中被禁止,目前農村地區也在大力推行火葬。土葬與火葬這兩種形式,孰優孰劣呢?雖然在主流價值觀看來火葬顯然是要優於土葬,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恐怕還是需要爭論一番。火葬其實在中國古代時期也有,不過很少有人使用,古代使用火葬的人多為佛教僧侶,這與他們的信仰有關,塵歸塵土歸土,人死之後還要立什麼碑,一把大火便從此了解塵緣。現代社會人們對土葬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說土葬侵佔土地,同時由於農村地區的陋習,人們在土葬的時候往往會大辦特辦,給這些逝去親人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 中國留學生在芝加哥槍擊案中遇難 領館促美警方調查
    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11日證實,一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芝加哥地區日前發生的槍擊案中不幸遇難。據當地媒體報導,9日下午,芝加哥南部靠近芝加哥大學校園的一公寓停車庫發生槍擊事件,一名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的範姓中國留學生被擊中頭部,當場死亡。兇手隨後在芝加哥南部另一公寓開槍打死一名警衛,在一家便利店開槍打死一名男子。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禮運》也說:「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從這些記載中,我們也看出,古代人對於土葬是十分看重的,我國貴為禮儀之邦,在古人所流傳下來的規矩中就有要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棺槨必重,衣食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以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尤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句話流傳至今,很多人更是不敢違背。
  • 倫敦大火79人遇難,你不得不知道的阻燃性能測試!!!
    倫敦時間2017年6月14日凌晨,倫敦西部一棟20餘層的公寓(格倫菲爾塔)大樓發生大火,火勢猛烈,幾乎蔓延到了所有樓層。
  • 上海分院研究生公寓喜迎新生入住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改造整修,位於徐匯區肇嘉浜路上的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生公寓煥然一新。從9月11日起,上海藥物所、上海有機所、上海生科院等滬區6個研究所的700多名研究生陸續報到入住。    1985年建成使用的肇嘉浜路研究生公寓是上海分院第一座集中管理的研究生公寓,至今已有20年多年。
  • 為什麼在太空中遇難的太空人屍體不能帶回地球?看完後沉默了
    有不少人都好奇,人都有生老病死,有生必然有死,人類在地球死亡後,要麼土葬,要麼火葬。那麼在太空中的太空人一旦遇難死亡,太空人的屍體是否要回到地球處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這個是有規定的,太空人在外太空遇難後,屍體是不允許帶回地球的,而要在太空中進行處理。這主要是人類對太空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的,太空中有著各種輻射,太空人遇難後屍體一旦在太空中暴露在外,屍體腐爛的速度是比地球上快很多的,而且也不知道是否會攜帶不知名的病毒。
  • 西班牙巴塞隆納市中心大火,15 人受傷,其中 4 人重傷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西班牙《歐華報》援引20分鐘消息,當地時間2月18日凌晨,巴塞隆納La Vila Olímpica del Poblenou街區Marina街道27號一所公寓發生大火,15人受傷,目前大火已經撲滅,所幸沒有人員死亡
  • 河北悲傷家庭:洪水中子女穿睡衣遇難 夫妻抱樹生還
    原標題:河北大賢村的悲傷家庭:洪水中子女穿睡衣遇難,夫妻抱樹生還一根水泥電線桿橫躺在地上,張二強夫婦坐在上面,滿臉悲痛。「就是這場水,我們家兩個孩子都沒有了,哪怕給我留下一個孩子也行啊。」妻子楊小瑞哭得臉上泛紫。她的小腿上滿是深深淺淺的印子,泥灰蓋著傷疤。
  • 科學家警告:北極大火正從地面轉入地下,殭屍大火無法撲滅!
    正在研究北極大火的科學家們日前稱,自今年六月北半球入夏以來,加拿大和俄羅斯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總共爆發了超過上千起大火,但這些是能撲滅的大火,而更嚴重的從地上蔓延至北極地下、無法撲滅的大火,可能將成為人類的夢魘!
  • 科學家警告:北極大火正從地面轉入地下,殭屍大火無法撲滅
    正在研究北極大火的科學家們日前稱,自今年六月北半球入夏以來,加拿大和俄羅斯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總共爆發了超過上千起大火,但這些是能撲滅的大火,而更嚴重的從地上蔓延至北極地下、無法撲滅的大火,可能將成為人類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