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阻擋惰性氣體放電特性和屬性有哪些?

2021-01-10 普樂斯等離子清洗機

在各類工作氣體當中,惰性氣體是很容易在大氣壓下獲得介質阻擋均勻放電的,採用平行板結構金屬圓電極,可以對介質阻擋惰性氣體放電特性和屬性進行研究。研究所用電極直徑50mm,兩個電極上各覆蓋一片厚度為1mm的石英玻璃,其相對介電常數為3.9,氣體間隙為5mm。電極與阻擋介質安放在放電室內,放電室先被抽真空至5Pa以下,然後充入高純度的氦氣或者氖氣、氬氣。

DBD放電的側面圖像通過ICCD高速相機進行拍攝,使用ITO透明電極作為下電極並輔以45°平面鏡,可對放電區域進行底面拍攝。上圖給出了測量的外加電壓Va、放電總電流i與計算得到的氣隙電壓Vg波形,其中準正弦虛線是外加電壓波形;細實線是電流波形。從圖中可看到,外加電壓每半個周期內有一個電流脈衝,這是大氣壓下介質阻擋均勻放電的典型特徵之一。

在研究放電機理時,氣體間隙上的電壓Vg是人們更關心的參量;然而由於阻擋介質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測量氣隙上的電壓。使用測量到的外加電壓Va和放電電流i,結合DBD的等效電路,可計算得到Vg。根據測量到的外加電壓Va和放電總電流i計算出氣體間隙上的真正電壓Vg,以及流過氣體間隙的運流電流id。Vg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Vm(to)表徵to之前的放電在介質表面積累電荷的影響。在計算中取Vm(to)使得Vm(t)在一個外加電壓周期內的均值為0,即介質沒有自極化。

氦氣放電中位移電流遠小於運流電流,因此運流電流與測量的總電流近似相同,不再單獨計算。氣隙上電壓Vg隨著外加電壓Va的增加而升高,然後隨著氣隙的放電迅速下跌。這個拐點對應氣體間隙的擊穿電壓。

在驗證放電的空間均勻性時,可以在放電電流峰值附近拍攝曝光時間為10 ns的放電圖像,得到上圖所示放電側面圖像,發現放電沒有明暗相間的放電細絲,說明這种放電在空間上是均勻的,因此在大氣壓氦氣中比較容易得到的這种放電是一種均勻放電;同時在上圖中還可觀察到瞬時陰極附近有一個亮度較高的發光層,這是輝光放電的典型特徵,因此可以斷定,大氣壓氦氣放電屬於輝光放電。

氖氣放電的電壓、電流波形和側面發光圖像如上圖所示,電源頻率約33kHz,氣隙厚度6mm,上方是陽極,下方是陰極。再通過與氦氣DBD電壓電流波形圖和側面發光圖像對比發現,氖氣和氦氣DBD十分相似,不同之處只是其正柱區不明顯,而法拉第暗區幾乎觀察不到。

從氣隙電壓Vg的波形可以計算其擊穿場強,經過計算得到6mm氖氣擊穿場強是1kV/cm,遠小於大氣壓空氣的擊穿場強30kV/cm。如此之低的擊穿場強是大氣壓氦氣和氖氣實現均勻放電的保證。

親,感謝您耐心的閱讀!如果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敬請點個讚或者關注一下;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內容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本百家號的宗旨是專注等離子清洗機和低溫等離子體的技術研討,與您分享等離子表面處理工藝、原理及應用等相關知識。

相關焦點

  • 介質阻擋等離子清洗機放電的原理是什麼?
    電子和離子飄移速度不同造成電荷分離,從而使局部電場在原電場基礎上得到疊加,場強變大。在流柱頭部的高場強區,碰撞電離導致電離區域的快速增長,從而形成明亮的等離子體通道。但是在介質阻擋放電過程中,由於介質層的存在限制了電流的自由增長,因此也阻止了金屬電極間火花或弧光放電的產生。
  • 你了解等離子清洗機介質阻擋(DBD)放電的研究歷史嗎?
    大氣等離子清洗機介質阻擋(DBD)這一放電形式,又稱為無聲放電,自被人類發現以來,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悠長歷史了,大氣等離子清洗機介質阻擋的放電形態通常呈現為大量的放電細絲起此彼伏。正如大多數研究對象一樣,大氣等離子清洗機介質阻擋放電同樣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研究歷史,接下來就給大家進行科普介紹:1 利用介質阻擋(DBD)放電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1857年,Siemens利用同軸的圓筒電極結構的DBD放電產生臭氧;1860年,Andrews將此放電命名為無聲放電(silent discharge)。
  • 世界首創:DBDI介質阻擋放電離子源通過鑑定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月26日,寧波大學和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寧創) 「DBDI-100型介質阻擋放電離子源」成果技術鑑定會在寧波召開。
  • 如何界定大氣壓等離子清洗機DBD放電是均勻的?
    至於李薩如圖形判斷法,它將放電電荷在阻擋介質上產生的電壓作為示波器y輸入,外加電壓作為x輸入。若所得到的四邊形的左右兩邊陡直向上,則判斷為均勻放電。顯然,該方法和電流波形法沒有本質區別,因而存在相同的缺陷。綜上所述,只有拍攝曝光時間10ns左右的放電圖像才能展現氣隙中真實的放電形態,才能準確判斷放電是否存在細絲。
  • 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過程有何不同?
    電容器的種類按照電容量是否可變,可將電容器分為規定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包括半可變電容器)1、固定電容器:常用的介質有雲母、陶瓷、金屬氧化膜、紙介質、鋁電解質等。2、可變電容器:電容量在一定範圍內可調節的電容囂,常用電介質有薄膜介質、雲母等。
  • 射頻大氣壓輝光放電的典型結構和產生辦法是什麼樣的?
    其實,射頻等離子體源在微生物誘變育種上應用較多,其運用中不僅需要等離子體射流具有較低的氣體溫度水平,而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活性粒子的種類和濃度,那麼射頻大氣壓輝光放電的典型結構、影響因素、產生辦法都有哪些呢?
  • 串聯諧振模式下塑料薄膜高壓電暈處理負載特性分析
    關鍵詞:電暈處理;介質阻擋放電;串聯諧振   1  引言     電暈處理技術是應用高壓放電技術使放電極間的空氣電離成電暈放電,聚合物等被處理對象經過放電空間接受放電時,其表面即產生極性基團,同時強烈的離子衝擊使被處理表面粗化,從而增強油墨及膠水在被處理材料表面的滲透力和粘合力。電暈負載類似於臭氧發生器,屬於介質阻擋放電。
  • 優能工程師:水平式鉛酸蓄電池有哪些放電特性?
    水平式鉛酸蓄電池又稱為鉛布蓄電池,它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電源公司(Electrosource)所開發的,水平式蓄電池的極板是外面用高強度玻璃纖維包紮的鉛絲編織的網狀織布做成基體,在網狀織布基體上塗敷鉛和二氧化鉛,構成「雙層隔網板7』,作為水平式蓄電池的負極和正極。
  • 什麼是氣體放電管,它有哪些應用
    氣體放電管是一種浪湧保護元器件,經常被用於通訊設備防雷使用,一般是用陶瓷密閉封裝,內部有兩個或數個帶間隙的金屬電極
  • 電介質產生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原因
    在電壓作用下,電介質產生一定的能量損耗,這部分損耗稱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電介質產生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原因主要因為電介質電導、極化和局部放電。一、電介質電導引起的損耗在電場作用下電介質電導(又稱漏導)產生的洩漏電流會造成能量損耗。這種損耗在交流與直流作用下都存在,且這種損耗與極化、局部放電引起的損耗比較是很小的。
  • 氣體放電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圖文)
    由於浪湧幹擾所致,一旦加在氣體放電管兩端的電壓超過火花放電電壓(圖4 的 u1)時,放電管內部氣體被電離,放電管開始放電。
  • 哪些材質有半透明屬性?
    概念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面比較平,光束比較統一且反射方向比較一致的表現為鏡面反射,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象為漫反射。有規律的散亂表現就是各向異性;透明是光線進入物體後,發生偏折而射出,折射率越大光偏折就越大;次表面散射是光線進入物體後,在內部的反彈和吸收,再有很少部分光線從表面射出,呈現一種半透明效果。從物理的角度來說,光與材質的交互包括兩個方面:散射(Scattering)和吸收(Absorption)。
  • 氣體放電及伏安特性曲線可分為哪幾种放電區域?
    這樣的氣體放電過程都有哪些特點呢?1 氣體放電我們把通過施加能量使一個或幾個電子從氣體原子或分子脫離而形成的氣氛媒質稱為電離氣體,電離氣體中含有電子、離子和中性原子或分子;這種電離氣體由外電場產生並形成傳導電流的現象稱之為氣體放電。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利用放電管中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伏安特性曲線,這樣就可以將各种放電形式有機地聯繫起來。
  • PEF等離子的處理腔室類型和放電影響因素有哪些?
    PEF等離子處理室的性能對處理效果有重要影響。目前較為常用的處理室有平板、同軸及同場三種類型,如下圖所示。由於處理室和食品直接接觸,首先必須保證食品質量安全,這就要求選擇能滿足食品安全的材料。1 PEF等離子處理室類型目前比較常用的是防腐蝕不鏽鋼電極和聚四氟乙烯外殼,亦有採用碳電極和陶瓷外殼,但其防腐蝕性能尚不清楚;其次,處理室設計也要滿足高壓絕緣的要求。
  • 學術簡報︱高頻變壓器用匝間絕緣材料沿面放電特性的實驗研究
    由於高頻變壓器長期工作在上升時間短、幅值大、頻率高的電壓波形下,匝間絕緣材料承受著高重複頻率的電應力衝擊,強電-熱耦合效應也會加劇其絕緣性能的下降和劣化。現有研究表明,沿面閃絡的電場強度遠低於相同間隙的體擊穿場強,更易造成絕緣的損壞和過早失效。因此,開展匝間絕緣材料的高頻沿面放電特性實驗研究,對高頻變壓器絕緣結構的優化設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如何選擇中空玻璃惰性氣體分析儀?
    中空玻璃充入惰性氣體,有助於改善中空玻璃的傳熱係數,提高中空玻璃的節能效果。但是,由於充入的惰性氣體,尤其是氬氣,無色、無味、無毒,因此,必須藉助儀器對充氣中空玻璃的濃度進行檢測分析,檢測內容一般包括充氣中空玻璃的初始濃度和充氣中空玻璃的密封壽命,即惰性氣體的保持能力。
  • 介質損耗因數(tanδ)測量和繞組對地和繞組間的電容測定
    一、 絕緣中的損耗油紙絕緣是有損耗的,在交變電場作用下產生極化損耗和電導損耗。因此,絕緣中通過的電流就不是超前電壓90°,而是比90°小了一個角度,亦即引起了損耗。當外施電壓為交流電壓時,絕緣中的視在功率UI可以分為兩個組成部分,有功功率P和無功功率Q,其比值稱為介質損耗因數,即tanδ=P/Q。
  • 高海拔帶電作業間隙操作衝擊放電特性及放電電壓校正
    ,分析海拔高度和作業人員姿態對間隙放電特性的影響,並基於試驗數據分析現有IEC標準中推薦的m參數法在高海拔地區的適用性。Pigini等對棒- 板、導線-板、導線-塔窗、棒-棒和導線-棒等不同電極在不同海拔高度進行了放電特性試驗,提出了基於g參數法放電電壓校正方法的雛形。M. Ramirez等在更高海拔地區進行了驗證試驗,發現A. Pigini提出的方法在高海拔條件下適用性較差。20世紀90年代,國內研究人員開始針對高海拔空氣間隙放電特性開展研究。
  •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改性電極材料對液體電介質電荷注入的影響
    結果表明,在鋁、銅和不鏽鋼三種電極材料表面改性後,液體電介質的擊穿電壓有明顯的提高,提升幅度依次分別為6.7%、4.1%和9.0%。濺射的TiO2膜增加了鋁和銅電極表面屏蔽層,削弱了陰極的電場畸變,導致注入液體空間電荷量的降低;其次濺射過程中產生的粒子撞擊電極改變了電極表面的微觀結構,不鏽鋼電極下液體電介質形成了雙極電荷注入。
  • 大腦異常放電的症狀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核心提示:大腦異常放電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徵是突然和一發作過性症狀,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