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放電及伏安特性曲線可分為哪幾种放電區域?

2021-01-14 普樂斯等離子清洗機

工業應用中的等離子清洗機其能量來源是電,一般是電極通電後讓氣體分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激發,配合不同的機制產生各種等離子體,並且我們會看到氣體電離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這樣的氣體放電過程都有哪些特點呢?

1 氣體放電

我們把通過施加能量使一個或幾個電子從氣體原子或分子脫離而形成的氣氛媒質稱為電離氣體,電離氣體中含有電子、離子和中性原子或分子;這種電離氣體由外電場產生並形成傳導電流的現象稱之為氣體放電。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利用放電管中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伏安特性曲線,這樣就可以將各种放電形式有機地聯繫起來。現考慮一個充氣氣壓100 Pa的氖(Ne,常用在霓虹燈之中)放電管,如下圖1所示

圖1 氣體放電的基本電路

不同的氣體放電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受氣體壓強(真空度)、氣體種類、電流密度、電極形狀、電極位置、電極距離、電源功率、電源頻率以及催離劑的作用等都對放電產生影響。

2 氣體放電的各個區域

大致講來整個放電過程可分為兩大類:即自持放電和非自持放電。自持放電是指外界催離劑(如光、宇宙射線、熱陰極等)停止之後,放電會延續;而非自持放電是指催離劑停止之後,放電立即中止,如下圖2所示

圖2 氣體放電的各個區域

2-1 Ⅰ區和Ⅱ區是湯生放電區

湯生放電包括非自持放電(Ⅰ區放電,電流約10-20~10-12安培)和自持放電(Ⅱ區,放電電流約10-10~10-7安培);湯生放電理論適用於電子、離子受電場作用而引起的定向運動比其本身的不規則熱運動佔優勢的放電類型和放電區域。

2-2 Ⅲ區:過渡區

當在兩個電極之間,電壓下降到一定值後電流猛烈增大,就好像到B點之前,極間電阻無窮大;而到達B點後,極間電阻卻趨於零,這種現象稱為著火,VB稱為著火電壓,著火之後的放電稱為自持放電,此時湯生放電由非自持區進人自持區。

著火是從非自持放電到自持放電過渡的突變形式,自持放電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式,著火後所形成的放電性質和形式與很多條件有關,主要條件是氣體性質、氣壓(真空度)、電極形狀、電極位置、電極間距、外加電壓大小、外加電源功率和頻率等等。

除此之外與陰極溫度和電子發射情況有關,同時不同的著火方式也可得到不同的放電性質和形式:如慢慢增加位於稀薄氣體中兩個電極間的電壓,便首先得到輝光放電,然後過渡到電弧放電; 兩電極先接觸再慢慢分離,可直接得到電弧放電; 極間電壓很高而電源功率很小,則形成火花放電;若電極表面曲率半徑很小,則形成電暈放電。之所以把Ⅲ區稱為過渡區,主要原因是由於不同的放電條件可以得到不同的放電形式。

2-3 Ⅳ區和Ⅴ區:輝光放電區

Ⅳ區為正常輝光放電區,而Ⅴ區為反常輝光放電區。低壓(真空)等離子清洗機放電狀態如下圖所示

低壓(真空)狀態下放電

2-4 Ⅵ區為電弧放電區

親,感謝您耐心的閱讀!如果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敬請點個讚或者關注一下;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內容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本百家號的宗旨是專注等離子清洗機和低溫等離子體的研討,每天與您分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原理及應用等相關知識。

相關焦點

  • 氣體的放電現象
    輝光放電空間可分為幾個區域: 區域I—阿斯頓暗區,不發生電離和激發; 區域II—陰極輝區,氣體分子激發發光; 區域III---陰極暗區,產生很強電離,具有很高正離子濃度,有較強的空間電荷; 區域I、區域II、區域III總稱陰極位降區
  • 氣體放電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圖文)
    由於浪湧幹擾所致,一旦加在氣體放電管兩端的電壓超過火花放電電壓(圖4 的 u1)時,放電管內部氣體被電離,放電管開始放電。
  • 【愛發科】技術丨鋰電池放電曲線全面解析
    要認識電池的放電特性曲線,首先需要從原理上理解電池的電壓。  測定電池的放電曲線,是研究電池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放電曲線,可以判斷電池工作性能是否穩定,以及電池在穩定工作時所允許的最大電流。本文詳細全面地介紹鋰離子電池放電曲線的基礎知識。
  • 氣體放電管與壓敏電阻 壓敏電阻與熱敏電阻
    以上試驗結果簡單的可以說明:1、壓敏電阻器與氣體放電管串聯,在不影響壓敏保護水平的前提下,可略降低V1mA值,一方面氣體放電管可以阻斷系統正常工作時壓敏中的洩漏電流,減緩壓敏電阻器的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利用壓敏響應速度快、非線性特性好、通流容量大等諸多優點,及時對電氣設備進行保護,杜絕氣體放電管放電時的續流問題、動作靈敏度問題、以及對于波頭上升陡度較大的雷電波難以有效地抑制等問題
  • 淺析局部放電造成的危害以及主要的放電形式
    如變壓器出現局部放電現象,很有可能造成變壓器過早的發生損壞,影響變壓器的使用壽命,同時局部放電還直接影響到區域正常供電。如果局部放電存在的時間過長,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導致絕緣裝置的電氣強度下降,對於高壓電氣設備來講是一種隱患。2.2 局部放電的表現形式局部放電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火花放電,屬於脈衝型放電,主要包括似流注火花放電和湯遜型火花放電;第二類是輝光放電,屬於非脈衝型放電;第三類為亞輝光放電,具有離散脈衝,但幅度比較微小,屬於前兩類的過渡形式。
  •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電池的理論標準電壓是由正極的標準電極電位與負極的標準電極電位之差確定的;放電曲線是研究電池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放電曲線可以判斷電池性能是否穩定,以及電池穩定工作時的最大允許電流。
  • 高海拔帶電作業間隙操作衝擊放電特性及放電電壓校正
    ,分析海拔高度和作業人員姿態對間隙放電特性的影響,並基於試驗數據分析現有IEC標準中推薦的m參數法在高海拔地區的適用性。結果表明,現有方法不適用於海拔3000m以上地區帶電作業間隙的放電電壓修正。最後基於試驗數據提出一種基於改進m參數的操作衝擊放電電壓修正方法,可用於海拔3000~4300m地區帶電作業間隙操作衝擊放電電壓的修正,同時給出了海拔2000~4000m地區帶電作業最小安全距離參考值。
  • 二極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圖解
    二極體的性能可用其伏安特性來描述。在二極體兩端加電壓U,然後測出流過二極體的電流I,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係i=f(u)即是二極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1所示。
  • 介質阻擋惰性氣體放電特性和屬性有哪些?
    在各類工作氣體當中,惰性氣體是很容易在大氣壓下獲得介質阻擋均勻放電的,採用平行板結構金屬圓電極,可以對介質阻擋惰性氣體放電特性和屬性進行研究。研究所用電極直徑50mm,兩個電極上各覆蓋一片厚度為1mm的石英玻璃,其相對介電常數為3.9,氣體間隙為5mm。
  • 電源伏安特性曲線的意義詳細解析
    電源伏安特性是電源固有特性,是關於負載變動的情況下,電源輸出電壓、電流關係函數特性。畫在坐標軸內,有陡降特性、緩降特性、下降特性。 怎麼畫電源的伏安特性曲線 1,電路: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二極體、保護電阻串聯連接,二極體上並聯電壓表。 2,建立坐標系:橫軸為電壓,縱軸為電流。 3,打開開關接通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對電壓及對應的電流的變化作詳細記錄。
  • 介質阻擋等離子清洗機放電的原理是什麼?
    單根細絲放電的演化過程如圖1所示電子相對於離子具有較強的可流動性,使其在可測量的納秒級範圍內穿過氣體間隙。當電子雪崩在氣體間隙形成並產生定向移動時,離子由於運動速度慢而被滯留在後面逐漸在放電空間形成積累。
  • 壓敏電阻器與氣體放電管配合使用的主要特性探析
    2.3 壓敏電阻器與氣體放電管串聯如果壓敏電阻器與氣體放電管串聯,氣體放電管起到一個開關的作用,放電瞬時的殘壓略有降低(如圖3所示)。3 分析與討論以上試驗結果簡單的可以說明:壓敏電阻器與氣體放電管串聯,在不影響壓敏保護水平的前提下,可略降低V1mA值,一方面氣體放電管可以阻斷系統正常工作時壓敏中的洩漏電流,減緩壓敏電阻器的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利用壓敏響應速度快、非線性特性好、通流容量大等諸多優點,及時對電氣設備進行保護,杜絕氣體放電管放電時的續流問題
  • 火花放電和電暈放電的區別
    ,則電極間的氣體將會被強電場擊穿而產生自激導電。電暈放電,氣體介質在不均勻電場中的局部自持放電。 2、形成原理不同 火花放電,在電勢差很高的正負帶電區域間出現閃光並發出聲響的瞬時氣體放電現象。在放電的空間內,氣體分子發生電離,氣體迅速而劇烈發熱,發出閃光和聲響。放電通道所穿過的路徑及其發光和導電性質,取決於正負兩帶電區域的形狀和大小,它們間的電勢差以及氣體的性質和壓強。
  • 輝光放電光譜儀:方便快速的鍍層分析手段
    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有雙重作用,一是剝蝕樣品表面顆粒;二是激發剝蝕下來的樣品顆粒。在空間和時間上分離剝蝕和激發對於輝光放電操作非常重要。剝蝕發生在樣品表面,激發發生在等離子體中,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好地抑制基體效應。   氬氣是輝光放電最常用的氣體,價格也相對便宜。氬氣可以激發除氟元素外所有的元素,如需測試氟元素或是氬元素時需採用氖氣作為激發氣體。
  • JACS: 原位透射電鏡直接觀察Li-O2電池的液相放電過程
    對此,有人利用氧化還原介質可在液相中產生穩定且可溶的中間體絡合物,並抑制在電極表面上形成絕緣Li2O2膜。此外,對鋰氧電池反應機理的理解可進一步優化電池設計、電解質選擇和電極材料設計,以確保提高能量密度和可逆循環性,但這些都因為不能實現原位檢測而受阻。因此,液相電池的原位透射電鏡(TEM)觀察可作為一個合適的契機,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條件。
  • 開關櫃局部放電的原理是什麼?如何檢測預防?
    在開關櫃運行中,開關櫃各部位的電場強度存在差異,某個區域的電場強度一旦達到其擊穿強度時,該區域就會出現放電現象,不過施加電壓的兩個導體之間並未貫穿整個放電過程,即放電未擊穿絕緣系統,這種現象即為局部放電,開關櫃處於局部放電階段往往通過肉眼和人工觸摸無法識別,如果長期不處理,放電嚴重區域會達到其擊穿強度
  • 局部放電檢測及局部放電測試方法
    並逐漸有實用化的產品問世 2.1.1 脈衝電流法1.1脈衝電流法脈衝電流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局部放電測試方法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專門對此方法制 定了相關標準IEC-270 該標準規定了工頻交流 下局部放電的測試方法同時此方法也適合於直流條件下的局部放電測量脈衝電流法的基本測試迴路分為直測法和平衡
  • 電池中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的作圖問題
    筆者最近寫碩士論文時,在處理鋰離子電池實驗數據過程中,經常遇到數據中恆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作圖問題,下面將這兩種圖進行整理,歡迎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圖(a-d)為學術論文中常見的電池充放電曲線圖(圖片來源於文獻)(1)橫坐標為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Capacity,單位:mAh g-1)縱坐標為電壓(Potential、Voltage,單位:V)(2)電位由低到高的曲線(往上)為充電(charge),由高到低的曲線(往下)為放電(discharge)。
  • 南京工業大學 方志 等:HMDSO添加對大氣壓Ar等離子體射流陣列放電特性的影響
    向射流陣列中添加不同種類和含量的活性物質可提高其產生等離子體中活性粒子含量,從而提高處理效率。但目前射流陣列都是在He和Ar 中產生的,對添加活性成分,尤其是憎水性成分條件下的射流陣列的放電特性少有涉及。
  • 基於UHF的GIS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的研究
    目前,測量GIS的局部放電的方法有光電法、化學氣體分析法、超聲檢測法和高頻CT耦合檢測法等,由於受靈敏度和設備運行情況的限制,這幾種方法在實際中難以推廣,而超高頻法可以有效地避開電力系統的電暈和廣播電視無線電幹擾,靈敏度高,可實現定位,適合於現場帶電檢測和在線監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