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印度林業局官員在推特上分享了一段視頻,上面是很多金黃色的青蛙在池塘裡享受雨水的滋潤。他說,&34;。這一段視頻發生了病毒式的傳播,很多人都感慨,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金黃色的青蛙。
一隻雄性印度牛蛙,兩個藍色聲囊在鳴叫的時候會鼓出來。作者:Dr. Raju Kasambe
這種印度牛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常見於印度,緬甸、阿富汗、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是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蛙屬動物。它們是很典型的蛙類,和中國常見的青蛙一樣,喜歡棲息在溼潤的稻田、水塘等地方。
牛蛙其實說的不是一個品種,只是很多體型比較大、具有攻擊性的蛙類的俗名。全世界至少有十幾種蛙被稱為牛蛙。
不過,印度牛蛙這個名字倒是挺名副其實的。 如果有機會聽到它們的叫聲,就會知道它們和牛一樣大聲。用某些當地人的說法,這些牛蛙叫的」就像嗓子疼的公牛「。
它們的體型巨大,身長可達17cm,後腿粗大。很長一段時間,印度牛蛙腿不光是當地的美味佳餚,還被出口到很多國家。
在泰國,這種青蛙已經開始了規模化養殖。 有些工廠還會將這種生物的皮膚做成奢侈品包包或者皮夾。
某泰國電商網站展示的蛙皮製品。
它的學名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前半截是屬名,後半截有老虎的意思。而且,這種動物的俗名除了印度牛蛙(Indian bullfrog),還有虎紋蛙(Rana tigerina)、虎蛙(tigre frog)等等,說的是這種動物皮膚上的顏色和老虎有點相似。
還沒長大的印度牛蛙,身體呈現綠色+灰棕色花紋。作者:Vinay bhat
長大的印度牛蛙,平時呈現偏橄欖綠的顏色,和環境融合在一起。 作者:Harikrishnan S
咦,等等,不是說這是一種金黃色的青蛙麼?
這就需要說到他們神奇的變色行為了。
印度牛蛙,在多數時候,身體呈現的是和周圍環境相一致的保護色,綠色夾雜一點黃或者棕色。但是在每年的雨季(5-7月),長大到性成熟的青蛙也進入了繁殖季節,雄性印度牛蛙就會一改往日的低調,換上一身金光燦燦的皮膚,希望得到雌蛙的青睞。鳴叫的時候,嘴下兩側藍黑色的聲囊隨著鳴叫一鼓一鼓,非常顯眼。 而雌蛙則不會改變膚色,更為淡定一些。
交配中的印度牛蛙。雄蛙呈金黃色,雌蛙則保持原有顏色。 作者:Vinay bhat
平時顯示出保護色,可以很好地讓自己隱藏在環境中,免得被天敵發現。可是到了關鍵時刻,傳宗接代的念頭壓倒一切,只要能抱得美人歸,暴露的風險又算得了什麼呢?
雄蛙都努力成這樣了,可是在雌少雄多的時候,一些雄蛙還是免不了要打光棍。不過它們還會撬牆腳啊。在整個交配季節,一妻多夫是一個常態。
兄弟們都美人在懷了,我還沒有呢。圖片為油管視頻截圖。
印度牛蛙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有需要的話也會擴展到其它類型的動物。 有一段時間,因為當地人大肆捕殺印度牛蛙作為食物,當地印度牛蛙數量急劇減少,導致稻田害蟲增加,不得已開始使用殺蟲劑,但是這又帶來更加負面的效果,殺蟲劑殺死了印度牛蛙產下的卵和小蝌蚪,導致新生的印度牛蛙進一步減少,形成了一個負反饋。 有數據顯示,上世紀80年代左右,印度過度捕殺印度牛蛙導致殺蟲劑開支的增加,已經超過了出口蛙腿帶來的外匯收入。 認識大這一點之後,當地人開始保護這些印度牛蛙。
1991年,印度把這種動物列入保護計劃。捕獵以及食用它們的肉可能會面臨罰款和監禁。 但是實際上,捕殺活動還是屢禁不止。依據一則2011年的新聞,一個印度青年在參觀點了印度牛蛙做的美食,然後,他拍照上傳到臉書上,被動物保護組織的人看到,他們就給林業部門打了電話。結果就是林業局官員找上門談話。呵呵,得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就不該做這樣的事情。
也是在2011年,印度班加羅爾教育部門開始禁止某些大學和研究生課程中解剖青蛙,因為大多數動物學專業學生畢業之後都不會使用解剖學知識。「當您一開始不需要使用動物時,為什麼要殺死它們?」 他們的建議是,使用解剖模擬器。不過模擬器在當時並未廣泛使用,這個禁令還是面臨一定的阻力。
某些地方在試圖保護印度牛蛙,但是,在在某些地方,這種體型巨大,具有旺盛食慾的青蛙作為入侵物種,正在威脅當地物種的安全。比如安達曼群島,原來是沒有這種印度牛蛙的,但是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後,當地農業遭受重創,海水浸泡過的土地不再適合耕種。之後當地政府鼓勵居民開展綜合養殖,一些印度牛蛙的卵汙染了引進的魚苗,踏上了其中的一兩個島嶼,然後,就不可遏制地蔓延開來。
印度牛蛙比安達曼群島本地的青蛙大好幾倍。 這些新來者完全展現出了過江龍的本色,吃池塘裡的小魚,吃本地青蛙的小蝌蚪,甚至吃老鼠,吃當地人養的小雞小鴨。
「從前我的池塘裡有很多魚,但是現在什麼都沒有了,都被這些青蛙吃光了。」
「它們今年已經吃掉了我家15隻小雞。我們建造了懸空的雞籠,但是青蛙還是能想辦法進去。」
入侵的印度牛蛙造成了當地物種的消失,還給當地人造成了經濟損失。 生物學家們估計,如果不採取措施,這些淡水蛙會在短時間內跨越海水,蔓延到所有的島上去。
我們在電腦上欣賞幾分鐘的蛙叫是樂事,但是如果居住在池塘邊,聽著幾十上百隻印度牛蛙像」喉嚨痛的公牛「那樣吼上幾個月,估計就是折磨了。 它們金光燦燦的身影,我們還是看看就好了。 你說呢?
都看到這了,留一個關注唄。我們一起看有趣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