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 | 青苑線上書友會

2021-02-20 南昌市青苑書店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保護野生動物得到了空前的重視,一周前剛剛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意味著中國確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

在人類的歷史上,作為所謂的「高級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關係很是複雜,人類先是脫穎而出號稱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後馴化動物、與之共生,甚至最近的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的反噬。在人類文明史中野生動物是否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與野生動物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和距離?3月13日,疫期特別策劃第四期,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世紀文景、青苑書店,邀請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何鑫,給大家講講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那些事。

演化,還是滅絕?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


【活動時間】

2020年3月13日(周五)19:00-20:00

【活動主辦】

新京報·文化客廳、世紀文景、青苑書店

【特別支持】

書盟

【主講人】

何鑫

【活動地點】

青苑書店線上活動群

【入群方式】

 掃描群二維碼可直接入群

【活動介紹】

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3月13日19:00青苑書店讀者群內準時開始語音分享,同步直播。

從中你可以在這裡了解到:

 

 

 

 

 

 

 

 

如果你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疑問,請點擊閱讀原文,填寫活動提問徵集表單,我們將篩選出5個問題,在主講內容分享完畢後,集中解答。

 

【主講人介紹】

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動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目前主要從事野生動物多樣性與棲息地研究。

【相關圖書】

《演化的故事:40億年生命之旅》

作者: [美]卡爾·齊默  譯者:唐嘉慧
版本: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1-17

掃描二維碼即可購買

在自然界中,生命演變充滿了各種情節:慘烈的競爭,陰謀詭計,愛與廝殺,互惠合作,許許多多的驚奇、死亡與新生……作為演化進程中的一部分,人類是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神聖幹預」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嗎?醫療水平的提高迫使人類的演化過程陷入停頓?人工智慧和人類智能之 間的關係又將往何處去……

作為資深科普作家,卡爾·齊默的文筆極具文學性和科學性。從早期原始生命的產生到物種大爆炸又大滅絕的原因,從雄性和雌性之間的相愛相殺到共同演化,再到寄主和寄生物之間永無止境的演化比賽,當然更包括了十分詳細的、關於我們人類自身的進化歷程。同時,本書也是演化論本身的故事,「演化」這個觀念如何在達爾文和少數幾個科學家的腦中形成,又如何遭到宗教勢力的殘酷打擊以及科學界的普遍質疑,這其中又有哪些坎坷和追求科學真相的精神。

在闡述演化生物學的作用時,作者通過大量案例生動展現了其在醫藥和農業等方面對人類日常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其中涉及抗生素濫用的後果方面,在當今更顯其意義;而演化論最深刻的作用還在於它徹底改變了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重構了人類的信仰體系,作者對此的論述簡潔清晰,令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乘坐公交13路、231路、28路到江西廣播電視大學站下車即到。
或乘坐地鐵1號線自師大南路站2號口步行500米即到。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丨文化客廳NO.31
    在人類文明史中野生動物是否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與野生動物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和距離?3月13日,疫期特別策劃第四期,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世紀文景,邀請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何鑫,給大家講講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那些事。演化,還是滅絕?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來源:新京報記者 | 徐悅東在人類歷史上,作為所謂的「高級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人類脫穎而出,號稱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後馴化動物。但是,病毒也會通過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在人類文明史中,野生動物是否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與野生動物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和距離?
  • 《生命簡史》: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探究生命演化的奧妙,不僅與科學研究有關,更和人文情懷有關,因為這些年來生態環境變遷,和人類的生存現狀緊密相連。回望自然的歷史,本質上就是呼籲今天的人們愛護地球家園、保護生態環境。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生命簡史》這本重要的科普著作,都能帶來無比寶貴的思想啟迪。
  • 全世界11種因人類滅絕的國寶級野生動物
    地球自從在46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生命體就是地球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動態成果,在五億年前開始,地球經歷了五次大的生物滅絕,其中小的滅絕過程更是數不勝數,生物誕生,滅絕,繁榮的過程不斷上演,我們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野生獵豹2年內或滅絕,人類的貪婪終將會害了自己
    近日,獵豹保護基金會的創始人表示,因被走私給阿拉伯富翁當寵物,野生獵豹可能在2年內滅絕。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內有一座"世界滅絕動物墓地",在那裡排列著近300年來已經滅絕的各種鳥類和獸類的名單。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野生動物滅絕:人類應該看,還是應該幹涉?
    記得無數年前,我看過一張黑白老照片,那是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死於1936年,這種動物在人類的注視下滅絕似乎難以理解。狼–因棲息地喪失和狩獵而瀕臨滅絕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僅在短短的四十年中,全球野生動植物種群就減少了60%。科學家預測,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四分之三的物種將消失,其中許多物對於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由於人類活動,動物植物滅絕速度比自然速度快數百倍甚至數千倍。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 因人而滅絕世界十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
    地球自從在46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生命體就是地球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動態成果,在五億年前開始,地球經歷了五次大的生物滅絕,其中小的滅絕過程更是數不勝數,生物誕生,滅絕,繁榮的過程不斷上演,我們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近期來源於這些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著實讓人類遭受了一場重大的危機。 但實際上,這些小動物著實無辜! 作為哺乳動物的它們在經歷了億萬年進化後好不容易存活到了今天,卻還是沒逃過人類的捕食
  • 滅絕的野生動物:體型大肉粗糙難食,卻被滅絕的鳥類,渡渡鳥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經歷過天體撞擊,稱霸星球的恐龍滅絕。經歷以億為單位的時間演化,才到如今高樓林立的景象。這其中來往的過客非常多,有一些因為自然災害,不得不離開,有一些卻是被迫離開。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星球上,曾經野生動物的數量龐大,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導致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被迫離開。
  • 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後來在三葉蟲與筆石動物、節肢動物演化、奧陶紀古地理重建與地層對比、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同時,福提也是一位地學科普達人。在科普寫作領域,除了出版《生命簡史》外,《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藏匿的風景》《三葉蟲:演化目擊者》《地球:一段親密的歷史》等系列科普著作影響同樣深遠。
  • 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保護野生動物,不僅是因為動物和人類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更因為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主人,他們本該享受大自然賜予他們的美好家園。
  • 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
  • 如果人類滅絕,誰會成為我們的「繼承者」?有可能是黑猩猩嗎?
    我們智人,截止目前還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瀕危物種名錄之中,無論是與那些已經被打上「滅絕」標的人科人屬成員相比,還是與淪為「極危」「瀕危」「易危」的野生動植物相較,人都是幸運的。雖然演化沒有目標,也不存在終點,但是假設人類在未來的某時某刻滅絕,那麼我們如今的角色會被誰替代呢?會是近親黑猩猩嗎?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如果不利於其生長和繁殖的因素繼續存在或發生,便會很快滅絕。按照世界公認的標準,一個物種的數量少到以百計算時,即為瀕危野生動物。
  • 人類會滅絕嗎?會是什麼時候?
    人類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滅絕,問題並不是會不會滅絕,而是什麼時候滅絕。我們常常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暗示這樣的滅絕即將來臨。掠地小行星的威脅是媒體的最愛,火星則經常被認為是人類未來逃避滅絕災難的去處。此外,氣候危機的威脅也一直在持續。
  • 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根據《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的野生動物報告數據指出,科學專家們再次發出警告,保護大自然要與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才行,因為新的監測數據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生物數量大規模減少的情況,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大規模下降,鳥類和魚類的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 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所以不少的科學家已經懷疑,我們地球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來了,也就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
  • 野生海豚與人類非親非故,為什麼它們會救助落水人類?
    人類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動物,早在幾萬年前,人類科學技術遠沒有如今這麼發達時,就已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了。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1.2萬年前人類登陸美洲之後,導致南美洲60個屬滅絕了50個屬,北美洲47個屬滅絕了34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