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2020-09-15 千夏語記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

保護野生動物,不僅是因為動物和人類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更因為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主人,他們本該享受大自然賜予他們的美好家園。

無論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的獅子,還是生活在奧力凡特沼澤地裡的野兔,它們都與人類一樣具有七情六慾,有它們為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和才智。

在《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套書中,作者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帶我們近距離接觸接近野生動物,以擬人化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全部生活,發現野生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是蘇格蘭籍加拿大作家,他天生喜愛動物,創作的動物小說一直是世界動物文學中的經典。

在《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套小說中,西頓所描寫的動物故事全部來自於事實,並非虛構。書中的動物被你擬人化,擁有他們自己的思考和生活方式,然而因為人類的捕殺和狩獵,他們不得不和人類鬥智鬥勇,為生存下去漸漸隱蔽下去。

梯圖是一匹草原狼,從小它和媽媽、兄弟姐妹們生活在寬闊的草原上,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媽媽突然被獵人打死了。還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梯圖不僅沒了媽媽,還被獵人抓走給孩子們當玩伴。

孩子們可不像對待寵物狗一樣對待梯圖,他們在梯圖身上套滿了套索,利用食物來誘惑它,在它突然出現的時候,用圈套把它套住,它就會發出「啊」的慘叫,孩子們玩得樂此不彼,但是梯圖卻是吃盡了苦頭,受盡了折磨。

終於,梯圖找準機會溜了出去,一開始的和人類鬥智鬥勇的時刻。獵人們無時無刻在找企圖,想要殺掉它,梯圖也在瞄準機會為自己復仇。

在那個西部大草原上,獵人們用槍彈打死的羚羊和野牛,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人類不斷使用圈套毒藥槍和獵殺、捕殺動物,幸運的是梯圖每次都能大難不死。

梯圖每次都能躲過獵人的追捕,除了它本身的聰明才智外,更重要的是它從小在獵人的圈套中長大,是人類教會了它如何躲避人們的獵殺。

雖然小說中沒有交代梯圖的最終命運,但是我們能夠想像到,梯圖接下來的生活永遠在躲避獵人的追殺,它死於獵人槍下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自然死亡。

如果說狼的某些行為讓人類有一種恐懼,那麼獵殺鹿就暴露了人類的貪婪和殘暴。

在加拿大一片尚未開發的森林地帶,傳說有人類很罕見的鹿。為了抓到美麗的鹿賣錢,獵人們提前幾個月就守在森林裡。

本來無憂無慮生活在森林裡的鹿,平靜的生活被獵人們打碎了。為了躲避獵人的追蹤,這些鹿每天都在變換著方向不停奔跑,可是即使這樣,他們也最終難逃被獵殺的命運。

鹿——如此高貴而美麗的生物,在經受了無窮的磨難後,最終變成了人類使用的悽慘的肉塊。人性的殘忍,抵不過獸性的萬分之一。

作者西頓說:「野生動物沒有一個是老死的,他們的一生遲早都有一種悲慘的結局,問題是 它能和敵人對抗多久。」

人類本與動物同屬一個家族,動物身上也所具有的英雄氣概和生命的尊嚴,然而因為人類貪婪自私的本性,野生動物們被逼得沒有生活的權利,沒有選擇的餘地。

大自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當下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讓每一種野生動物都能自由自在生活在它們的領土,這是他們本該享受的權利,也是人類的使命。

相關焦點

  • 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
  • 近50年降三分之二以上!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近50年,地球野生動物數量降三分之二以上根據《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的野生動物報告數據指出,科學專家們再次發出警告,保護大自然要與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才行,因為新的監測數據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生物數量大規模減少的情況,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大規模下降,鳥類和魚類的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 近50年降三分之二以上!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所以不少的科學家已經懷疑,我們地球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來了,也就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如果不利於其生長和繁殖的因素繼續存在或發生,便會很快滅絕。按照世界公認的標準,一個物種的數量少到以百計算時,即為瀕危野生動物。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滅絕!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要行動!
    新疆獨特的地形地勢、氣候土壤等環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新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 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
    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想見到「雪山之王」雪豹這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的邊防官兵就很幸運與它短暫相遇,並拍下了珍貴畫面。▼近日,駐守在新疆阿克蘇防區的別迭裡邊防連烏宗圖什河哨所執勤官兵在巡邏時,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雪豹,在相遇不到30秒後,這隻罕見的「雪山之王」便消失在陡崖之間。
  • 野生動物第六次滅絕正在加速
    科學家一致認為,全球野生動物第六次大滅絕已經開始。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10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受人類活動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銳減58%,如不採取行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可能會在10年內消失。日前新研究指出,生物滅絕已經加快了速度,如今連獵豹、獅子、長頸鹿這樣的常見野生動物也陷入了生存危機。
  • 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人類持續不斷的偷獵,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而我國野生東北虎也僅僅存約30隻。在過去的100年裡,全世界野生虎的數量從10萬隻銳減到如今的4000隻。你知道嗎,有很多動物從小就要被迫訓練高難度動作,高臺跳躍、鑽火圈等表演,完成不了就遭抽打,淪為了取悅人類的玩具。多少動物為此付出生命,它們得不到自由,過著本不屬於它們的生活。
  • 鍾俊凱:保護野生動物
    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六年級3班 鍾俊凱地球是一個很美的星球,可現在人類砍伐樹木、亂丟垃圾、捕殺動物,地球把一切都給了人類,人類對做過的事情是否慚愧呢?人類還無節制地侵佔植物王國的領地,坐視一個個物種的滅絕:1681年,僅存於印度模里西斯島的渡渡鳥滅絕;1800年,紐西蘭的恐鳥滅絕;1844年,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的大海雀滅絕;1941年,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鳥滅絕……還有許多動物,正在慢慢消失。
  • 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保護野生動物就是守護人類自身的棲息地
    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保護野生動物就是守護人類自身的棲息地 2020-03-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隋福毅 要不是新冠病毒的來勢洶洶,或許《野生動物保護法》不會即將迎來修法的這一刻。周晉峰說,「更重要的是,市場並不會對馴養繁殖的種群和真正的野生種群進行區分,有不少所謂的養殖者『掛羊頭賣狗肉』,以捕獵野生動物為主業。」 從「非典」到新冠病毒,讓我們認識到了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性。但在周晉峰眼中,禁食野生動物的意義絕不僅是為了守護人類生命安全,還為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人類棲息地的保護。
  • 林草科普|全球野生動物的避風港——野生動物通道
    然而,在全球範圍內,有一種解決方案非常有效地減少了汽車與過路動物之間的碰撞:野生動物地上和地下通道。佛羅裡達公路上死亡的本土物種的橫截面研究,澳大利亞死亡的袋狸和小袋鼠、墨西哥死亡的美洲虎的橫截面研究,所有這些研究都表明,野生動物通道既能可以節省金錢,又能挽救動物和人類的生命。
  • 犀牛瀕危的原因 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
    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在2010年發起世界犀牛日,設在每年的9月22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那麼犀牛瀕危的原因有哪些呢?
  • 人類在50年內已消滅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
    專家警告,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同時也對人類構成威脅首先,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上周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發現,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導致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了68%。
  • 全世界11種因人類滅絕的國寶級野生動物
    地球自從在46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生命體就是地球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動態成果,在五億年前開始,地球經歷了五次大的生物滅絕,其中小的滅絕過程更是數不勝數,生物誕生,滅絕,繁榮的過程不斷上演,我們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抗擊新冠肺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作為普通民眾,我們應儘量減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反思:既是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人類自己
    另外,就在疫情發生期間,「貴州男子因疫情期間在家太閒捕殺野生動物果子狸」、「廣東湛江林某家中查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及「青海格爾木馬某獵殺野生鳥類」等等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行徑仍然還在重演。不能忘記的是,不止這一次疫情,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疫情,如黑死病、血吸蟲病、愛滋病、SARS等,幾乎都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
  • 公布禁食野生動物名錄,依法實施精準保護
    (3月26日《新京報》)  2017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無證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特別是,近些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等重大疫情,都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而濫食野生動物,是人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徑之一。基於此,禁止濫食食野生動物,已進入各地立法視野。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成野生動物大百科全書
    此後由於濫捕濫殺,麋鹿野生種群在150多年前絕跡,而豢養在清朝皇家獵苑中的最後一批麋鹿也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25年前,39頭麋鹿從英國千裡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回到了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保護區動物保護專家們長期的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當年的39頭麋鹿如今已經發展到1618頭,成為全球最大的麋鹿種群。此外,通過有計劃的野外放養,野生麋鹿的基礎群已經達到156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