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而這五次幾乎消滅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加劇,越來越多的生物在逐步消失或滅絕。所以不少的科學家已經懷疑,我們地球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來了,也就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
所以科學家們擔心人類的未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不過「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是否出現還存在改變的可能性,完全看人類是否可以做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所以後期我們再來看看,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個關於生物急劇下降的情況。
根據《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的野生動物報告數據指出,科學專家們再次發出警告,保護大自然要與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才行,因為新的監測數據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生物數量大規模減少的情況,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大規模下降,鳥類和魚類的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這數據直接證明了生物大滅絕出現的可能性加大了,或者說野生動物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了,這完全是與人類活動存在的關係最大。
我們常常說,人類的活動正在加劇生物滅絕或消失,根據現有的數據來看,人類活動已嚴重破壞了四分之三的土地和40%的地球海洋,而我們對自然的迅速破壞很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通過自1970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所以可以明確地看出來,人類是主要的影響情況,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已經在提醒人類了。
同時,隨著人類不斷擴大與野生動物的接觸,自然棲息地的持續喪失增加了未來野生動物消失的風險,自1970年以來,地球生物多樣性遭受了驚人的損失,這已經沒有什麼疑慮了,其中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物種減少了94%。是非常令人驚訝。
從這個數據來看,確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看上去已經出現了,這數量的減少已經是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換在工業化時代以前,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自然》(Nature)雜誌也發表了研究說明,減少食物浪費,支持更環保的飲食,減少動植物的破壞等等,可能有助於「降解曲線」。
只有立即採取行動,生物樣性的恢復速度才會恢復得更快。來自科學家勒克萊爾警告稱,一旦物種滅絕出現的時候,生物多樣性將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失。
所以從如今的情況來看,生物大滅絕我們不能夠「讓其出現」,一旦出現真的無法逆轉了,2020年不少的科學研究報告也在指出,我們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了,並且還在加速之中。
這也算是多次為人類提了一個醒。那就是有必要好好保護下地球了,不然遲早我們就會跟生物的大滅絕可能走上同一條路線,那個時候一旦形成,那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不像如今我們還有改變的空間,只是這個空間不大。
對於人類來說,如果生物大滅絕出現了,可能人類是沒有辦法居住下去的,只有選擇地外星球,因為生物大滅絕出現是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包括生態環境崩潰、食物鏈崩潰、生物鏈崩潰等等,這都崩潰了,人類不走也只能走向「崩潰」,所以如今科學家們也在發展「第二地球」,一旦這個形成,那麼願不願意可能都會往「第二地球」方向前進,這樣才會有生存的機會,除非是不要命了。
而如今我們針對性的「第二地球」就是所謂的火星,科學家認為我們對火星進行改造,在2-300年之後還是可以居住的,至少人類上火星不需要穿太空衣就可以行走。而從這個時間上來說,確實相對來說還是較久,也許在人類將地球推向「無法逆轉」的局面還沒有改造好火星,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總不能知道地球破壞嚴峻,人類還無動於衷吧,所以算是做一點提前準備吧,就看人類的發展能不能提前,也就是第二地球移居要加速才可能避開地球的提前一學年,因為如今的地球影響已經在加速了一樣。
綜合情況來說,人類如今還有挽回生態系統巨變的時間,但是人類不做那只能選擇開發「第二地球」,到時候就算是地球生物大滅絕出現,各種生態系統崩潰等等,人類還能夠快速地到「第二地球」避難。
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人類的破壞速度可能是遠遠大於火星改造的速度,所以要在地球變得無法挽救局面之前到達火星也不太可能,還是先齊心協力保護地球吧,2020年的地球我們也看到了,人類再不努力保護,真的是時間不多了,今年各種氣候現象,自然災難都是什麼幾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情況較多。這已經能夠說明生態環境變化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