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的物種滅絕,50年已經消亡2/3,人類的孤獨還遠嗎?

2020-09-11 二掌柜趣談

今天看到一篇報導說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

被製成皮草的動物

報導說,這份名為《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的報告統計了1970年至2016年期間4392個物種、超過20000隻野生動物的數量變化,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等,相關數據顯示,在46年間,以上野生動物的數量平均減少68%。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野生動物滅絕最嚴重,平均數量減少94%。報告稱,野生動物數量正出現「災難性的減少」,而且這一趨勢仍在持續,沒有放緩跡象。報告還警告說,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正進一步威脅著100萬個物種,它們面臨著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的風險。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倡議

如果不是看到這個些數據,可能我們根本就意識不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換句話說過去的五十年的時間,跟我們人類一樣誕生並在這地球上繁衍了億萬年的野生動物,三分之二的已經滅絕了。

想像一下如果一個房間裡三十個人,眨眼的時間裡,二十個人消失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看看地球漫長的歷史,再看看這五十年的物種變化,難道不是這樣的感覺嗎?

有些動物只能看到標本了

在這些野生動物之中有很多可能比我們人類在這地球上的時間還要漫長,很難想像他們的族群就這樣因為人類侵佔棲息地和改變環境甚至於是獵殺,而最終消失是一種什麼樣的悲涼。

更叫人細思極恐的是,當您在餐桌上享受美味的金槍魚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每年金槍魚捕魚產業的GDP是72億美元,所帶來的結果是自1980年以來,金槍魚數減少了70%。專家預計它們10年內將從地球上消失。

被捕撈的金槍魚

當您和指著電視中的老虎跟孩子說這是萬獸之王的時候,有沒想過,全球至今僅剩3200頭老虎,20世紀裡,它們的數量銳減97%,也許等到下一代跟您一樣給下一代講萬獸之王老虎的時候,可能就要說這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

亡獸之王,命運堪憂

更不要說,人類到達夏威夷後,夏威夷島上滅絕的71種鳥類,還有南極洲消失的17種企鵝,以及亞馬遜河流域無聲無息永遠消亡的上百種植物。

數量急劇下降的企鵝

這種物種的滅絕故事似乎每天都在這個地球上發生,而人類似乎對這些共同生存了千萬的鄰居和夥伴的消亡無動於衷,忙著享受地球主人的無上榮光,卻不該忘記作為地球的主人應該更多的責任保護這個星球上夥伴繁衍生存。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的物種滅絕,50年已經消失了2/3,人類的孤獨還遠嗎?
    今天看到一篇報導說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野生動物滅絕最嚴重,平均數量減少94%。報告稱,野生動物數量正出現「災難性的減少」,而且這一趨勢仍在持續,沒有放緩跡象。報告還警告說,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正進一步威脅著100萬個物種,它們面臨著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的風險。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近50年全球物種銳減2/3,人類社會面臨滅頂之災
    在此之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的44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報告還指出,所有影響全球動物種群數量下降的因素中,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即便人類做出巨大努力來減緩氣候變化,單單氣候變化一項仍將造成最高五分之一的野生物種在本世紀面臨滅絕的風險。
  • 近50年全球物種銳減2/3,人類社會面臨滅頂之災!
    在此之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的44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從60%到68%,僅僅兩年間的數據變化,正意味著世界物種多樣性的加速下降。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善惡終將有報,獵天必被天獵,人為造成的物種滅絕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的時候,作為自然物種之一的「裸猿」(智人Ho mo Sapiens)你就能倖免於難,在劫而逃嗎?……」當來此踏青的人們還在這個「墓地」中看著這句話陷入深思時,又一種動物離人類而去。從此,世上再無雄性北白犀。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幾天前以安樂死方式離世,享年45歲。
  • 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物種滅絕及其原因   為什麼物種會滅絕?像其他生命體一樣,物種有生有滅,不同生物列群的物種壽命不一樣。地球上35億年中出現過約40億個物種,但其中99%的物種已經滅絕,可見物種滅絕是自然現象。人類已經成為生物進化重要選擇力,並佔據了地球上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而且對物種生存的影響強度和範圍是生物進化史上史無前例的。人類是導致近一萬年以來物種滅絕的因素之一,如狩獵導致了許多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除了直接造成生物種類的絕滅之外,人類對生物種類的間接影響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生境喪失、外來物種、滅絕骨牌效應和過度利用是當代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物種生存的危機。
  • 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8個跡象證明這不是玩笑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在歷次滅絕事件發生前的一段時間(短至數千年,長至70萬年),就已經出現了諸多物種滅絕的跡象。科學家為此例舉出今天發生的八大跡象,以此來告誡人類我們所處的危機。其一,今天的地球似乎正在經歷一段「生物毀滅」的過程。2017年,科學家通過對27600種(約為總體物種數的1/2)脊椎動物物種觀察後發現,其中超過30%的物種處於衰退狀態,曾經與人類共存的動物個體總數已有50%消亡。有些物種完全滅絕,而有些物種則在特定地區滅絕,科學家認為這種局部滅絕正是「物種全面滅絕的前奏」。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人類或是罪魁禍首
    隨著地球人口總數突破75億,加上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汙染、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肆意捕殺等等因素的存在,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有科學研究稱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自然》雜誌也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自然現象滅絕與進化密切相關。達爾文發現,滅絕物種的化石是物種與生命形式更替階段之間關係的極好解釋。達爾文還認識到,新物種的出現與舊物種的滅絕密切相關。進化生物學家繼續提供關於滅絕及其在物種形成(新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的新觀點。
  • 科學家稱50年後一半物種將滅絕,回顧10種已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
    >近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量動物已經滅絕,人類只能從最後留下的影像中才能看到它們:1.石南雞(1932年)石南雞曾廣泛分布在北美大平原;由於人們發現石南雞味道肥美,於是被人類大量捕殺;到了19世紀,石南雞已經在北美大陸消失
  • 長江白鱘滅絕,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人類,最後一次見到長江白鱘還是在2003年的時候,此後的17年,就再未見到它的現身了。2019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中國特有物種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而這個結論其實延遲了10多年。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這使得它們特別容易受到攻擊,而人類殖民者很快就利用了這一點。此外,人為造成的火災還摧毀了面積廣大的棲息地,加劇了某些地區的大型動物對食物的競爭。很快,這些毫無防備的動物數量銳減。大型食草動物,如披毛犀和猛獁象,由於它們的繁殖速度比小型動物慢得多,無法從數量銳減中恢復過來。它們別無選擇,只能遷出自己的棲息地,但那時的地球上,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是人類未曾涉足的。
  • 孤獨百年的物種,又有了新的希望
    加拉帕戈斯陸龜只是一個物種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龜之島」上生存的所有陸龜均為加拉帕戈斯陸龜(C. niger),只是屬於不同亞種;可是近幾十年的分子研究顯示,長期的地理隔離導致不同分布地的陸龜間難以進行基因交流,它們不僅在形態上出現明顯差異,在食物選擇和行為上也出現了分化,遺傳差異已經達到了種的水平。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
  • 宇宙中三個細思極恐的事實,每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看,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並沒有比四百年前多多少,因為在它絢爛奪目的外表下面,還隱藏著極多人類尚不知曉、甚至永遠都不可能知曉的秘密。讓人細思極恐的是,誰也不知道類似的事情是不是已經在宇宙某處發生了,並在向地球趕來的路上。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什麼角色?
    這使得它們特別容易受到攻擊,而人類殖民者很快就利用了這一點。 此外,人為造成的火災還摧毀了面積廣大的棲息地,加劇了某些地區的大型動物對食物的競爭。很快,這些毫無防備的動物數量銳減。大型食草動物,如披毛犀和猛獁象,由於它們的繁殖速度比小型動物慢得多,無法從數量銳減中恢復過來。它們別無選擇,只能遷出自己的棲息地,但那時的地球上,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是人類未曾涉足的。
  • 三個細思極恐的科學理論,最後一個或預示著人類消亡方式
    我們都知道人類真正拿起「科學」這個探索世界的工具僅僅不過數百年,但是在這數百年間取得的成就卻是之前幾千年無法相比的,比如說人類花費數千年的時間來幻想像鳥兒一樣飛翔,結果拿起「科學」這個工具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可以自由的翱翔於天空。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很多人否認物種大滅絕的發生,但即便以最保守的數據來估計,我們的結果也證實了,物種大滅絕的的確確正在發生。」史丹福大學保護生物學中心主任保羅·埃爾利希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從1968年出版《人口大爆炸》一書以來,埃爾利希已經成為了人口學和生物學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說,這一次物種大滅絕和前幾次不同的是,人類既是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同時也有可能是,力挽狂瀾者。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為何多個物種都如此,
    儘管自然界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增大,叢林面積的相對縮小,很多叢林物種變得岌岌可危了,不少之前存在過的物種現在都已經滅絕了,據統計,每年有數十種物種永遠消失在地球歷史長河中,成為了遺憾,但是,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之前被確認已經絕種了的物種再次出現了,而且還不此一種,接下來了解一下。
  • 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來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最近數十年,地球物種消失的速度是數百年前的100到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