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鄉下母親為跟兒子微信聊天苦學打字 拼音寫滿作業本

2020-12-01 中國文明網

代正貴練習使用微信,手邊放著「作業本」

  「春節在家,母親苦下決心學習漢語拼音,只想學會打字玩微信跟我聊天。母親是個地道農村人,沒讀過什麼書,我又常年在外,平時溝通甚少。母親不願跟時代脫軌,下決心學習漢語拼音,學習認字、打字。母親很用心,還有自己專門的作業本。現在她已經會使用微信語音聊天。」 

  2月14日,博主孟飛飛曬出的這條圖文微博,被眾多網友轉發,感動了全國成千上萬的人。

  一條微博打動眾網友

  24歲的孟飛飛,去年7月畢業於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目前在該院附近與人合夥做餐飲生意。

  昨日,他向楚天都市報記者介紹自己發這條微博的原因時說:「我自己都被母親的行為感動了。」

  孟飛飛的老家在棗陽市吳店鎮黃家廟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他的父母年近五旬,承包了30多畝地,靠種植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等,供他上完大學。他想儘快改變家裡的經濟狀況,讓父母安享晚年,於是一畢業就開始創業。

  由於忙於生意,孟飛飛平時很少給家裡打電話,每次都是母親給他打電話。春節前回家,母親向他要微信號,說要加他為好友。「我非常驚訝,一問才知道,母親已經學會用拼音打字,而且正在學玩微信。」孟飛飛說,於是他激動地發了一條圖文並茂的微博,沒想到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

  為省話費學習玩微信

  孟飛飛的母親名叫代正貴。兒子理所當然成了她的第一個微信好友,她也把平生第一條新春祝福簡訊,發給了兒子。

  代正貴告訴記者,由於小時候家裡窮,她只上過一年學,識字很少,不會發手機簡訊,更不會使用QQ、微信等。由於跟兒子見面很少,對他又想念又擔心,於是自己平均每周給他打兩次電話,聽聽他的聲音,簡短問問近況,眼看通話時間快到2分鐘時就掛斷。

  一次,孟飛飛問她為何每次打電話都那麼匆忙,代正貴說,打長途電話太貴,超過2分鐘又要加錢,只能少講幾句。孟飛飛隨口說了一句:「要是學會微信聊天,一分錢都不要。」沒想到,代正貴把兒子的話記在了心裡,到處找人請教怎麼玩微信。但是,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裡的中老年人又幾乎都不會玩微信,她只好把這件事暫時擱下。

  直到春節前幾天,村裡的年輕人陸續回家過年,代正貴趕緊請人在自己的手機中下載了微信,並在別人的指點下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她先對照手機中的拼音字母表,記熟26個字母,為此每天認認真真寫「作業」。之後,她又開始學習用拼音打字。孟飛飛的父親上過小學,有時也充當老師的角色。

  「總共練習了四五天,晚上也堅持寫作業。寫得不行的,他爸爸就幫我指出來。」代正貴說,她悄悄學習玩微信,除了要節約話費,還想為農村婦女爭口氣,同時也給兒子一個驚喜。

  現在,她已經會用拼音打一些簡單的句子。兒子回家過年時,又教她學會了微信語音聊天、發微信表情和搶紅包。

  特殊「作業本」寫滿母愛

  「別看我母親基本上不識字,但學習起來的認真勁兒,還真令人感動。」孟飛飛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他回家時,發現自己高中沒用完的一個大練習本,上面被母親寫了七八頁「作業」,上面的拼音字母雖然寫得歪歪斜斜,但一筆一划十分認真。

代正貴的「作業本」

  昨日,代正貴的「作業本」和她專注學習玩微信的照片,被孟飛飛配上文字發到微博後,全國各地網友紛紛轉發、評論。

  「特殊作業本是一份特殊的愛」、「跑步前進的社會,怎能落下父母」……網友們的留言,讓孟飛飛十分感動。不少網友還分享了自己如何教年邁父母玩QQ、微信的故事。

  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網友。幾位網友說,雖然他們與家人遠隔千裡,但由於經常通過微信群或QQ群等手機社交軟體聊天互動,感覺一家人始終在一起。

  一位網友還表示,很多子女給住在農村的父母購買了智慧型手機,卻沒告訴他們如何使用一些現代化的功能,這既是一種資源浪費,也是一種情感浪費。建議這些子女儘快教會父母使用社交通訊工具,這樣,即使雙方今後不能長期待在一起,也能經常聊天溝通,讓彼此不再感覺孤單。(楚天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兒子深夜寫作業,寶爸怒撕作業本,稱:無意義的作業不做也罷
    特別是當孩子上了學以後,就經常會因為學習、作業、考試等事情而煩心,雖然年紀不大,可有的孩子卻早就已經開始常常會為了學習而熬夜。 兒子深夜寫作業,寶爸怒撕作業本,稱:毫無意義的作業不做也罷: 子辰今年已經上
  • 異地戀,在微信上這樣跟你聊天的男人,其實是在敷衍你
    微信,作為一款手機必備的軟體,已經被人們熟知和廣泛使用。通過微信,我們不僅可以聊天交友,還可以學習娛樂,甚至是辦公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微信的功能也越來越齊全,但最基本的還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聊天工具。人們都說,現代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道99%家長都解釋不清的題:小時候語文老師說「o」念「窩」,現在孩子跟我說老師教的「o」念「哦」,英文的「o」又讀「歐」,音標讀「奧」…問題來了:如果「o」念「哦」,那麼「uo」讀什麼?
  • 孩子學拼音難讓你頭疼吧?學會這4招,孩子學拼音變得輕鬆紮實
    這樣就熟能生巧,堅持一個月下來,全班孩子基本上能夠讀寫過關。要求學生會去使用,能藉助拼音識字就可以了,識字才是學拼音的目的。一個月後,讓孩子每天回家閱讀帶拼音的一篇短文章,再用拼音寫一句話日記。這樣將學到的拼音,天天加以鞏固練習。最後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有帶拼音識讀,給生字注音。總之,想各種辦法讓孩子在不斷循環往復中運用拼音,掌握拼音。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新中國成立後,拼音方案又幾經變更,在過去直音、反切及各種拼音方案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現在的版本。通過拼音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拼音並不是和漢字一起出現的,是為了學習漢字方便才「發明」的拼音。現在拼音最廣泛的應用就是打字,可這個功能孩子不會用。拼音對孩子的實用價值有限,孩子太早學拼音還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 25字書信9個是拼音 6歲兒子給警察爸爸的信讓人淚目
    1月11日,再次加班到凌晨下班的他回到家裡,見到客廳茶几上放著一封寫有自己名字的信封,但除了「曹」字外,另兩個字用拼音代替。書信是6歲半的兒子康康(化名)寫給他的,全文只有短短25個字,其中9個字是用拼音代替的。
  • 我的母親沒有散文詩,只有寫滿故事的老繭
    今天無意間聽到了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心裡感慨萬千。像許飛一樣,我也是出生在80年代的農村孩子,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父母們真的是辛苦。命運厚愛我們,給了我和姐姐們一個偉大的母親,命運又太不公平,給母親降臨了太多的苦難。
  • 微信聊天中,喜歡發「表情包」的人,大都有三種「性格」特徵
    所以,表情包的使用,在微信聊天中,正反兩面的作用還是不小的,尤其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之間,以及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之間,他們對於表情包,會存在著思維上的很多差異。那麼,微信聊天中,喜歡發表情包的人,究竟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呢?第一,活潑開朗;第二,幽默有趣;第三,懶。
  • 呂愛平委員:「呂」字拼音怎麼寫?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李木元)「你知道呂愛平的『呂』字拼音怎麼寫嗎?」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呂』字……電腦、微信打字不就是『lv』嗎?」記者答道。
  • 25字書信9個是拼音,6歲兒子給警察爸爸的信讓人淚目!
    1月11日,再次加班到凌晨下班的他回到家裡,看到客廳茶几上放著一封寫有自己名字的信封,但除了「曹」字外,另兩個字用拼音代替。書信是6歲半的兒子康康(化名)寫給他的,全文只有短短25個字,其中9個字是用拼音代替的。 在這封信裡,康康寫到:「老爸:祝您工zuo(作)shun(順)li(利),zhua(抓)huai(壞)人的時hou(候)不yao(要)shang(傷)到自己」。
  • 你的孩子可能還在學「只求速度」的「假拼音」……
    在這之後,很多家長都跑來問我:  教學大綱淡化拼音後,孩子還需要學拼音嗎?  先學拼音還是先學英語音標,會混淆嗎?  我想回答問題前  讓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很多爸媽都想讓孩子提前接觸拼音  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很多家長不是太明白,只是覺得有必要而已,根本不了解為什麼孩子在該階段需要學拼音,以及如何學拼音。
  • 父親捐建北京協和醫院,兒子得靠拍蒼蠅掙錢,人們卻奉為家教經典
    還真有,老洛克菲勒傳給了他的兒子,他兒子像傳家寶一樣放在枕邊,沒事就拿出來學習,之後又傳給了孫子。 是什麼物件?接著往下看。老洛克菲勒其實從小家境很窮,他老爹是一個萬金油式的存在,木材商、馬販子、巫醫、收售毛皮、推銷雜貨……,幾乎就沒他不幹的買賣。而且常年遊走在外,一玩高興就把家裡的娘幾個忘了,所以一家生活母親一人挑著,甚是艱難。
  • 父親重度腦震蕩,母親腦梗死,他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原標題:父親重度腦震蕩,母親腦梗死,他為家人撐起一片天在岱嶽區黃前鎮大地村,一戶用石頭堆砌的院牆,院內晾曬著衣物床單 ,簡陋、破舊的低矮平房,室內是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幾件寫滿歲月痕跡 的木家具。60歲的張傳倫老兩口就居住在這裡,1992年,他因意外傷害診斷為重度腦震蕩,至今留有後遺症,精神不振。
  • 同性戀者母親:如果兒子去世遺產給他男友(圖)
    (資料圖片)記者走進同性戀家長圈大部分父母深陷苦海也有人坦然接受:孩子「出櫃」了,有些家長卻感覺入了「櫃」,陷入精神苦海。近年來,國內「同志」曝光率有所增加,孩子家長也逐漸走進公眾空間。部分「同志」家長態度由「不理解、不接受」轉變為「理解、支持」,福建的同性戀者母親「軒媽媽」心疼地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身份,他們不是傻瓜,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軒媽媽的行動感染了深圳的董媽媽,現在,董媽媽把所有的業餘時間用來做同志公益,召集、參加本地同志的活動,「兒子的『出櫃』反而促進了我們的親子關係,我們之間沒有了隔閡,無話不談。
  • 一年級孩子學英語不會跟拼音混淆
    推行這種教學改革,家長們也有擔心:一年級的孩子學英語,會不會跟拼音混淆?英語提前學,有沒有必要?  小學一般都是在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的。上周四,「杭州市小學低段英語課程改革研討活動」在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舉行。校長閔群說,半年課改推行下來,家長的顧慮完全可以打消,低齡段的孩子學外語優勢非常明顯。  這所學校教孩子學英語,不學音標,也不講究書寫,重點抓孩子的語言表達和聽力。
  • 24歲肌無力患者吊著雙臂為全運會、遼籃寫歌詞
    2013年,他為瀋陽全運會寫過歌詞,如今,他又創作CBA助遼寧奪冠譜寫歌詞。出生三個月被診斷出肌無力 醫生說最多能活14年24歲正是一個人一生之中學習知識、了解社會、享受愛情的年紀,而24歲的刁雲逸卻只能窩在床上,已經10年沒有出過家門了。刁雲逸剛出生3個月時,就被診斷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從腿部往上,他的肌肉會慢慢硬化,直到失去生命。「當時醫生說他活不過14歲。」
  • 你覺得五筆輸入法和拼音輸入法,你更喜歡哪個?
    我覺得不會被淘汰,但是市場可能會減小,必定智能拼音輸入法、語音輸入法等等形式都是非常好用的,所以在電腦入門以及手機入門地段覆蓋了,所以佔據的用戶群體就比較多,而且學習五筆輸入法確實有一點門檻的,我記得當時我是學計算機的,當然是中專形式的計算機專業,當時還有一段時間刻意學了五筆輸入法,怎奈資質愚鈍沒有學會!
  • 母親剖腹產感染愛滋病,兒子記恨了22年
    離婚以後,艾琳曾讓前夫給兒子買了一個籃球。可惜,李博對籃球並不感興趣,那個籃球至今放在母子倆家中的陽臺上,經過多年,曬蛻了皮。 後來,艾琳給兒子請過一位獨臂桌球教練,想讓兒子懂得精神的力量,兒子學了三星期,也失去了興趣。唯一讓艾琳滿意的是兒子考上本地重點中學。
  • 不懂拼音、不會筆畫也能快速打字,教咱爸媽用手機
    科技越來越發展,但是爸媽總覺得越來越不方便,年輕人都在熱火朝天地使用著各種社交軟體,打起字來健步如飛,不會的問題也會在網上快速搜索,唯獨爸媽想搜一首好聽的歌曲,奈何不知道從何入口,也不會拼音打字筆畫也有點難,手寫的話,效率太慢,識別率還很低,怎麼辦?快教爸媽語音打字的功能。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一個周末晚上帶大寶飯後散步,碰到一個跟大寶同齡的小夥伴洋洋的媽媽,就跟她聊了幾句。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