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福利!一文教您看懂石墨烯表徵結果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石墨烯的表徵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結構評價,主要是對製備出的石墨烯片層結構、缺陷濃度、還原程度等方面進行表徵,以判斷石墨烯質量;另一類為性能評價,主要是對石墨烯材料的導電、透光、機械性能、熱穩定性、導熱性能等進行表徵,以判斷其性能優越性。

常用的石墨烯評價表徵手段主要有: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 FTIR) 、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 、透射電子顯微鏡( TEM) 、拉曼光譜儀( Raman) 、原子力顯微鏡( AFM) 、X 射線衍射儀( XRD) 、同步熱分析儀( TGA-DSC) 、雷射導熱儀( LFA) 、四探針測試儀等。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 FTIR)

FTIR 可以對石墨烯材料的分子結構和官能團進行分析,同時也可以鑑別其中的官能團類型,但是不能確定官能團的濃度。該檢測方法常用於採用氧化石墨還原法製備石墨烯時表徵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氧化、還原程度。

圖1 不同水合肼用量製備石墨烯紅外光譜圖

圖1 為某實驗室使用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過程中採用不同用量水合肼製備出的石墨烯紅外光譜圖。當水合肼用量為0. 05 ml 時,產物表面官能團變化較小。隨著水合肼用量的增加,在2 930、2 850cm-1 位置附近CH2對稱和反對稱伸縮振動、1 720 cm-1位置附近的C = O 振動和1264 cm-1位置附近C—O—C 振動引起的吸收峰逐漸減弱。當用量達到1 ml 時,這些官能團振動引起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表示氧化石墨被完全還原,全部轉化為石墨烯。

可見,該方法對石墨烯製備質量的表徵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夠為石墨烯製備工藝的改進提供一定的依據。

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

SEM 通常用來分析樣品的表面形貌,並可利用其附帶的X 射線能譜儀( EDS) 對樣品成分進行分析。可用於對原料石墨、氧化石墨和各種石墨烯材料樣品的表面形貌進行觀察分析,並通過EDS 分析樣品中的C、O 元素的含量,以對樣品的氧化或還原的效果進行評價。

圖2 不同還原劑製備的石墨烯樣品SEM圖

圖2 為某實驗室分別採用無水乙醇( AHy) 、乙二醇( EHy) 和水合肼( Hy) 為還原劑,通過氧化石墨還原法製備得到的石墨烯表面形貌。經過無水乙醇和乙二醇還原後,石墨烯材料的片層結構比氧化石墨更薄更透明,褶皺現象更明顯,片層之間距離增大。二水合肼還原製備的石墨烯明顯比無水乙醇和乙二醇還原製備的石墨烯片層面積小,排列雜亂,堆積緊湊。

圖3 不同還原劑製備的石墨烯樣品EDS 圖譜

對比三種還原劑的還原效果,對各自製備的石墨烯材料進行了EDS 分析,如圖3所示。測試結果表明,水合肼還原製備的石墨烯材料的O 含量明顯低於前兩種還原劑製備的石墨烯,可見水合肼是三種還原劑中還原效果最好的。

可見,該方法對石墨烯製備原料的選取,製備的石墨烯或相關產品表面形貌分析,製備工藝的改進等方面的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TEM 方法可以對石墨烯表面的微觀形貌進行觀察,而且能夠測量出清晰的懸浮石墨烯結構和原子尺度的細節。同時利用電子衍射花樣可以鑑別單層和多層石墨烯。

圖4 石墨烯內部晶格結構的高分辨TEM 圖譜

如圖4 所示,樣品中有均勻的石墨烯薄層,且可以看出石墨烯的二維蜂窩狀的碳原子點陣結構。

圖5 不同倍數的石墨烯TEM圖譜

圖5 是對石墨烯樣品的透射電鏡表徵結果。可以看出,石墨烯顯示出透明的結構,說明該石墨烯樣品的厚度非常薄,在樣品的部分區域可以觀察到褶皺,這是由於石墨烯片層相互疊加或邊緣地帶捲曲造成的。從高倍分辨圖中,可以看出石墨烯表面紋理明顯,平整有序。電子衍射圖譜中顯示出六角衍射光斑,說明石墨烯樣品晶格結構較為完整。

可見,該方法可對石墨烯片層結構和晶格結構完整性進行表徵,對石墨烯樣品的質量和結構缺陷分析具有一定的幫助。

拉曼光譜儀(Raman)

Raman 方法是基於光通過樣品時發生拉曼散射效應進行分析,能夠通過分析樣品拉曼光譜的頻率,強度,峰位和半峰寬等對石墨烯材料的層數、缺陷、晶體結構、聲子能帶等進行表徵。是石墨烯材料測試分析的重要手段。

圖6 石墨和石墨烯的雷射拉曼圖譜

圖6 為石墨和石墨烯的拉曼光譜,石墨烯的拉曼光譜中有兩個主峰,G 峰在1 580 cm-1附近,反應薄膜的對稱性,2D 峰在2 700 cm-1附近,為雙聲子共振拉曼峰。G 峰對薄膜的應力影響比較敏感,能夠有效反應出石墨烯薄膜的層數,隨著層數的增加,G 峰會向左移動。2D 峰指雙聲子拉曼共振峰,為區域邊界聲子的二級拉曼散射峰,通常也會對石墨烯層數有直觀反應,隨著層數的增加,2D 峰會往右移動,峰的半高寬( FWHM) 也會增加。

石墨烯的拉曼光譜中通常會出現多個缺陷峰,D 峰在1 350 cm-1附近,被認為是石墨烯的無序振蕩峰,D 峰和G 峰的比值表示了缺陷的密度, ID/IG 比值越大,說明缺陷密度越高。D + D'峰在2 935 cm-1附近,D 峰與D'峰產生於谷間和谷內散射的過程,兩者的比值表示了缺陷的類型,ID /ID'比值約為13 時,表示缺陷類型為sp3 雜化缺陷; 當比值約為7 時,表示缺陷類型為空位缺陷; 當約為3. 5 時,表示缺陷類型為邊緣缺陷。

還有文章表明,通過檢測聲子頻率等方法,Raman 光譜還可以用來測試石墨烯的機械性能和導熱性能。可見,該方法是石墨烯研究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表徵手段,通過對石墨烯層數、缺陷等結構表徵和機械性能和導熱性能等性能表徵,為石墨烯材料的研究提供較大的幫助。

原子力顯微鏡(AFM)

AFM 方法可以對石墨烯表面形貌進行觀察分析,同時可以測量出石墨烯片層的厚度。對石墨烯材料的片層質量進行表徵。

圖7 石墨烯AFM 圖以及高厚圖

圖7為石墨烯的AFM 和對應的樣品高厚圖譜,圖中AFM 圖像橫坐標為試樣尺寸( μm) ,縱坐標為不同樣品厚度所對應的顏色,樣品高度圖譜橫坐標為測試到原點的距離( μm) ,縱坐標為樣品厚度( nm) ,可以看出石墨烯呈現不規則的片狀結構,高度圖中可以看出該石墨烯的樣品厚度在0. 78 nm 左右,大約為兩層石墨烯疊加的厚度,表明製備出的石墨烯質量較好。

圖8 AFM 探針壓入懸浮石墨烯片示意圖

同時還有文獻表明,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的納米壓入方法,可以對石墨烯片層的斷裂強度和彈性模量等機械性能進行測試。測試示意圖如圖所示。可見,該方法不僅能夠對石墨烯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徵,也能夠表徵材料的機械性能。是石墨烯材料研究的一種重要的分析評價方法。

X射線衍射儀(XRD)

XRD 方法是材料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用於表徵材料的晶體結構、晶面間距、晶格參數和結晶度等。可對石墨烯的還原程度、層間距和缺陷情況進行分析評價。

圖9 石墨、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XRD 圖譜

圖9為氧化石墨還原法製備石墨烯時石墨、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XRD 圖譜,從圖9( a)可以看出,石墨在2θ 為26°附近有一個很強的衍射峰,為石墨的( 002) 晶面衍射峰,而沒有其它的衍射峰存在,這說明石墨的晶體片層的空間排布非常規整。當石墨被氧化後( 圖9( b) ) ,石墨的( 002) 晶面衍射峰己經消失,而在2θ 為10. 70°附近出現了一個很強的衍射峰,為氧化石墨( 001)晶面的衍射峰,說明通過氧化反應使石墨的晶體結構轉化為氧化石墨的結構。

由還原反應產物的XRD圖譜( 圖9( c) ) 看到,在2θ 為23°附近出現了衍射峰,峰變寬而且強度減弱,且與石墨的衍射峰位置相近,表明實驗產物為石墨烯。圖9 ( c) 中2θ 為10. 7°附近的氧化石墨( 001) 晶面衍射峰完全消失,說明氧化石墨己完全被還原分散成單層的石墨烯。石墨烯的衍射峰變寬而且強度減弱的原因在於它是單層石墨,已經發生了層間剝離,而且單片尺寸減小,晶體結構完整性下降且無序度增加。其中在2θ為23°經附近出現的微小肩峰說明在石墨烯晶體結構中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並且石墨烯片層之間有團聚現象。

可見,該方法能夠對製備的石墨烯結構進行表徵,對不同方法製備石墨烯質量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能夠為製備工藝的改進提供幫助。

其他表徵方法

同步熱分析儀( TGA-DSC) 主要用於測試石墨烯材料的熱穩定性,測試結果能夠反映氧化石墨還原法中石墨烯的還原程度。

雷射導熱儀( LFA) 主要用於表徵石墨烯薄膜的導熱性能。四探針測試儀主要用於表徵石墨烯薄膜的電阻率。通過這些測試方法對石墨烯材料的性能評價,能夠為石墨烯製備工藝的改進提供依據,為高質量石墨烯的成功製備產生幫助。

除了以上所述的表徵方法外,不同的應用領域均有自己獨特的石墨烯表徵手段。這些表徵方法的不斷完善,也為石墨烯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關焦點

  • 走進石墨烯小世界之石墨烯氣凝膠
    但是,由於石墨烯片層間強的範德華力和π-π鍵作用力,使其容易發生不可逆堆疊和團聚,嚴重降低石墨烯本身的性質和有效面積,從而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應用,而將石墨烯片作為基本的構築單元,通過鍵接連接在一起,構建三維宏觀體—石墨烯氣凝膠,是解決石墨烯片層堆疊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 Science:零能模超晶格方法,實現金屬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
    發展了一種零能模超晶格策略,實現了金屬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 2. 探究了金屬石墨烯納米帶能帶調控的機制和策略。成果簡介 本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Michael F. Crommie、Steven G. Louie和化學系教授Felix R.
  • 《Science》:一種零能模超晶格策略,實現了金屬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
    發展了一種零能模超晶格策略,實現了金屬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 2. 探究了金屬石墨烯納米帶能帶調控的機制和策略。 1 成果簡介 本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Michael F.
  • 物理所石墨烯晶界輸運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採用兩種辦法來表徵石墨烯晶界的輸運特性,一種是利用微加工手段製作霍爾電極,另一種是基於掃描探針顯微鏡的方法。前者會對石墨烯表面引入汙染,進而影響石墨烯的本徵性質。後者則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對石墨烯晶界進行定位,例如掃描隧道電位儀(STP)和開爾文原子力顯微鏡(KPFM)等。因此如何快速無損地實現對石墨烯晶疇和晶界本徵電學輸運性質的測量,具有極大的挑戰性。
  • 「軟模式」與純石墨烯存在聯繫
    純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原子晶體,它比鑽石還要堅硬,強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鋼鐵還要高上100倍,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物質。
  • 牛墨石墨烯地暖:淺談未來石墨烯的發展趨勢
    牛墨石墨烯地暖,引領科技供暖新時尚,以低成本高功效的節能環保智能採暖產品,滿足眾多個性化的取暖需求,顛覆採暖行業格局,引領科技創新革命,帶來個人更加智能、節能、環保、施工便捷、高性價比的電地暖產品。牛墨科技作為石墨烯地暖的領導者,自成立以來深受市場的認可。接下來,我們跟隨牛墨石墨烯地暖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未來幾年內石墨烯的發展態勢,希望能給即將入行的你一點啟發與幫助。
  • 北化工:3D石墨烯氣凝膠,用於壓阻傳感器的1D / 2D納米材料
    本文要點:一種新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成果簡介 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作為壓阻傳感器具有高的孔隙率然而,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優異的感測性能的石墨烯氣凝膠傳感器的製造仍然是一個挑戰。本文,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潘凱研究員團隊在《Adv. Funct.
  • 同樣是熱,為什麼烯旺石墨烯發熱更容易被吸收?
    3、 石墨烯遠紅外共振  推理到石墨烯發熱材料上,那麼——  能量的發出者:純石墨烯發熱膜  能量的接收者:人體(組織細胞)  石墨烯遠紅外波長範圍與人體遠紅外波長範圍基本吻合  烯旺科技國家專利技術純石墨烯發熱膜,發熱時釋放的遠紅外波長範圍也集中在6—14微米(國家紅外中心檢測),與人體的幾乎完全一致。
  • 石墨烯的表徵方式你知道多少?
    圖1一、圖像類表徵方法1.1 光學顯微鏡表徵      光學顯微鏡是快速簡便表徵石墨烯層數的一種有效方法。顏色最深的位置可以認為是最厚的石墨層(襯底被石墨覆蓋),顏色較淺的位置石墨層數相對較少。單層石墨烯並不是一個平整的平面,而是有一定厚度的褶皺,單層石墨烯表面褶皺明顯大於雙層石墨烯,並且隨著石墨烯層數的增多,褶皺程度越來越小。這是因為單層石墨烯片為降低其表面能量,由二維向三維形貌轉換。
  • 石墨烯氣體傳感器的作用機理
    第三,石墨烯的電荷載流子有靜止質量為零靠近其狄拉克點和石墨烯在室溫下表現出顯著的高載流子遷移率,使得石墨烯比銀導電並具有在室溫下的物質中是最低的電阻率。 其結果是,少量的額外的電子可引起石墨的電導率有明顯的變化。一個非常小的變化所引起的氣體吸附的石墨烯片的電阻甚至下降到了分子水平是可檢測的。而且,石墨烯片,也可用於製造四點式設備,以有效地消除接觸電阻的影響。化學轉化的石墨烯還可以在大規模的成本相對較低合成。實際上,石墨烯材料已廣泛用於檢測有毒和爆炸性氣體。 石墨烯的結構
  • Nature子刊:石墨烯氣凝膠的終極光熱效應
    本文要點:證明石墨烯氣凝膠的最終光熱聲(PTA)效率,取決於它們的特定熱和光學性質,可以通過降低其質量密度來實驗性地實現。在這裡,我們證明了石墨烯氣凝膠的最終PTA效率,取決於它們的特定熱和光學性質,可以通過降低其質量密度來實驗性地實現。此外,我們說明氣凝膠在整個可聽範圍內表現為全向源點,沒有諧波失真。
  • 石墨烯氣凝膠獲得*輕材料金氏世界紀錄
    在各種氣凝膠中,石墨烯氣凝膠是關注度最高的一種,因為它可以應用在電子部件的電池和觸媒中。     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的正方形樣品非常輕便,可以掛在麥芒上而不會彎曲。該材料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宣布為世界上最輕的3D列印材料。     近日消息,3D列印的石墨烯氣凝膠材料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宣布為世界上最輕的3D列印材料。該材料密度是如此之小,可以安全放在花瓣或棉花上。
  • ACS Catal:Cu2O-希瓦氏菌-還原石墨烯光催化HER系統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 3D列印新工藝 石墨烯氣凝膠更精細
    好消息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展示了他們新開發的一種 3D 列印石墨烯氣凝膠方案,且其解析度遠高於此前的水準。通常情況下,石墨烯只需要以「單層厚度的碳原子片」的形式出現。儘管其在某些情況下得到了應用,但距離實際投入還很遙遠。
  • 用「石墨烯氣球」成功檢測稀有氣體
    《自然通訊》雜誌當地時間11月27日報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科學家們藉助原子級石墨烯氣球的運動,成功識別了稀有氣體。在100千赫的高頻光熱力持續驅動下,氣體能經由石墨烯氣球上的納米氣孔迅速泵入、泵出。研究人員通過觀察石墨烯氣球的機械運動,能夠分析氣體的滲透情況:在較低的泵運頻率下,氣體的逸出時間比較充足,石墨烯的運動不會受到顯著影響。增加泵運頻率,氣球膜受到的阻力增強——當泵運周期與氣體泵出典型時間相對應時,阻力增強效果更為明顯。
  •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科研人員採用H2/Ar混合氣體等離子體在石墨烯上負載納米零價鐵,製備成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物。不僅可以提高納米零價鐵的分散性和穩定性,石墨烯還可能強化電子轉移和預濃縮汙染物,將石墨烯和納米零價鐵的優勢相耦合,提高其對於變價態水溶性很高的放射性元素和金屬離子的吸附與還原的協同去除性能。
  • 常溫發泡法連續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及其AI應用
    團隊與浙江大學體育系彭玉鑫研究員(共同通訊)合作,開發了超靈敏的石墨烯氣凝膠微陣列觸覺傳感器,通過人工智慧算法,石墨烯氣凝膠手指傳感器展現了超出人手的觸覺靈敏度。(2)所得石墨烯氣凝膠具有優異的機械穩定性。受益於溶致塑化與氣泡張力的共同作用,極大地消除了氣凝膠中的搭接缺陷,實現了石墨烯的緊密結合,賦予氣凝膠優異的機械穩定性,可耐受實際環境中的複雜形變。(3)開發了超靈敏石墨烯氣凝膠微陣列觸覺傳感器。
  • 石墨烯晶圓突破後,又出現「金剛石晶片」?尹志堯說的沒錯
    國產石墨烯晶圓突破晶片是半導體行業最為核心的科技產物,也是我們國內最想掌握的關鍵技術。因為先進晶片的設計和生產工藝,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而且目前國內的晶片行業受到了外界不利因素的幹擾,只有讓國產晶片實現崛起,才能擁有主動權。大家都知道,現有的晶片採用的基本上都是矽基半導體材料,所以又被稱為矽基晶片。
  • 方大炭素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獲「高交會」「優秀產品獎」
    方大炭素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獲「高交會」「優秀產品獎」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獲悉,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方大炭素新生產產品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亮相受到熱捧
  • 石墨烯黑科技 Black T暖宮產品測評
    小編是個怕冷的女子,經常在外面等個車的功夫,整個人就凍透了,手腳冰涼,腰腹寒冷,睡一整夜都暖不過來,幸好,這個冬天,科技進步給我們這些冷女人們,帶來了新福利。    近日,一家以推進石墨烯輕應用為理念的企業——愛家科技,將石墨烯開創性地應用到服裝紡織領域,打造了一款女性暖宮產品——Black T,這款產品一下子就火了,各大網站和女性論壇紛紛在討論這條「神奇的魔法小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