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領域每天都在不斷地進化和發展,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再到以媒體創新、內容創新、傳播溝通方式創新為主,現如今邁進了建立在工業4.0(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基礎上、以消費者個性化、碎片化需求為中心的智能營銷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數字營銷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而萌芽。今年三月,珍島集團創始人趙旭隆受邀擔任中國傳媒大學講師,在《虎嘯數字商業傳播前沿課程》講座中,趙旭隆提到,數字營銷的發展本身又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從以媒體展示為主、用戶被動接受的1.0時代,到以與消費者互動為核心的2.0時代,到了3.0時代,數字營銷領域已經逐漸生態化、平臺化、閉環化。
珍島集團合伙人 運營總裁 張蓬
新興的渠道層出不窮,消費者的需求變得個性化、碎片化,數據與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營銷方式有了更多可能。但對於企業來說,為了達到在品牌有效傳播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就要用好內容、好渠道、好技術將信息傳達給消費者。但如果在營銷過程中,創意找創意公司做、渠道找渠道公司做、大數據技術找大數據公司做、社交口碑再找另一家……企業銷售壓力徒增,疲於奔命,也很難將這些步驟「扭成一股繩」。
如何降低企業營銷服務採購的總體成本?如何更好的保障數字營銷效果?珍島集團合伙人·運營總裁張蓬認為,智能的數字營銷生態平臺是答案所在。
數字營銷生態服務平臺,其關鍵之處就在於「智能」與「生態」。
現今的新型的數字營銷公司無不把整合能力放在第一位,從內容創意到渠道分發、從線上到線下、從技術到有效執行,在整個營銷過程中為廣告主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數字營銷公司逐漸進化成為一個生態化的平臺。張蓬說道,「生態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營銷服務的供應鏈,而擁有這種供應鏈實力的,正是像珍島這樣基於如今社群經濟下分享理念,讓每一位用戶能夠低成本享受Sharing帶來的巨大受益的數字生態服務平臺。」
而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的強勢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智能營銷所需的不竭的能源。技術更多地支撐營銷,數據更多地助力營銷,從而使營銷更精準化、自動化、多樣化,從而提高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而在這個過程中,智能營銷可以讓營銷更集成、更加自動化,甚至變成所有廣告主的Marketing Desktop。廣告主可以輸入自己的營銷目標和多維度屬性,平臺通過行業實踐數據進行提煉和加工,為特定廣告主提供全面營銷技術、創意、資源、投入產出等個性化綜合解決方案,並實時監測相應的營銷效果。
珍島對於自己的定位是數字生態服務平臺,平臺從消費者維度與企業維度出發,積極引進優秀的網際網路技術、營銷策略及內容創意專家,為企業提供智能的營銷服務。
在數字營銷的進化之中,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喜好影響著營銷的手段與策略,而優秀的營銷又返回來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它們互為因果地推動著數字營銷的進化。當然,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是從圍繞消費者開展營銷活動開始的。
張蓬說道,珍島的數字生態服務平臺所提供給企業的數字營銷服務,最終都是面對消費者。他認為,從消費者的維度來說,有消費者的接觸層、交互層以及大數據沉澱層三個層面。在消費者接觸層,珍島能夠幫客戶快速建立自己的技術平臺,如網站、App、H5或者微官網等,讓企業與消費者能夠更有效更直接地進行接觸。在消費者交互層,通過數字營銷手段如廣告投放、社會化媒體營銷、口碑營銷等,與消費者進行交互。在大數據沉澱層,把交互層產生的消費者數據進行沉澱、洞察,通過洞察資料庫之中的消費者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或線下行為,對消費者進行特徵分析。以此構成三層架構,建立消費者動態商業數據資產,讓營銷行為更加智能,也就是更懂消費者。
而從企業的維度來說,珍島的平臺無論是面對中小企業,還是中高端的大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和解決方案覆蓋。張蓬介紹到,珍島數字生態服務平臺上構建了三層服務,即珍島核心三大業務體系:SassS(T雲)、大數據精準營銷(搜索、DSP)以及數字營銷全案服務(策劃、媒介、口碑、搜索、社媒、數據監測)。第一層T雲面向中小企業,有著便捷、輕巧的特點。作為SaaS的平臺入口,中小企業註冊、登錄T雲後,可以在權限範圍內構建自己的平臺,選擇自己的營銷工具。第二層大數據精準營銷,包括搜索以及DSP,通過對消費者數據的洞察幫助企業完成精準投放,實現效果營銷。第三層的數字營銷全案服務則面向大型企業,包括以上兩層,從諮詢到策劃,到效果營銷、搜索到社媒到口碑、輿情監測到網絡公關,為企業提供的整體的營銷解決方案。
最後,張蓬談到珍島集團對於數字生態服務平臺的最新定義:Sharing是網際網路時代重要特性,社群經濟也是分享經濟,Sharing必須通過平臺實現,其嫁接的技術、資源、內容、服務是有機和有序存在;同時,營銷是動態的,數據是動態的,需求是動態的,決策是動態的,所以Sharing也是動態並且智能的。珍島數字生態服務平臺的任務就是讓每一位用戶能夠低成本享受Sharing帶來的巨大受益;數字生態服務平臺的載體就是雲計算、大數據、商業智能等技術手段。
2015年,珍島為上海生鮮電商新生品牌光明都市菜園策劃了「527光明食品節」一系列營銷活動。在活動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珍島為光明都市菜園基於數字生態服務平臺(www.71360.com)選擇採取以效果類投放平臺為主,輔以創意內容發布等策略方案,在目標受眾喜好的渠道進行集中曝光。
在創意方面,本次方案選擇5月27日(諧音「我愛吃」)作為「527光明食品節」的時間點,打造一個讓利於上海老百姓的食品狂歡節。同時5月27日本身也是光明集團前身五四農場建立65周年的紀念日,對於品牌形象樹立有著正面的效果。
在渠道方面,跟隨目標受眾20-50歲的都市白領,在移動媒體如App新聞端植入廣告;在新浪扶翼、廣點通、網易tanx等多個DSP平臺進行精準分發;在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進行抽獎轉發、創意海報引發消費者互動熱情;在新聞、論壇等通過EPR手段營造品牌形象;製作H5輕應用遊戲,提供相應獎品點燃粉絲熱情:同時,與527光明食品節點相吻合,伴隨線上渠道的逐步發力輔以線下多渠道的配合。通過三波活動層層遞進,將光明都市菜園品牌高頻曝光。
技術方面,策略底層都有著技術的支撐。如配合DSP廣告及各移動媒體、app的投放,給訪客曝光相關及推薦商品,實現以動態創意來迎合用戶興趣、提高用戶體驗度,將廣告、創意內容精準推向受眾。
5月27日當天,「527光明食品節」關鍵詞受到網民熱搜,光明都市菜園經過此次推廣,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當前已成為上海生鮮電商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工作有聲有色,生活有滋有味,交流有情有義,帶隊有規有矩」是珍島集團創始人趙旭隆的座右銘,而珍島所提供的智能營銷也一樣,在內容上是靈活、有創意、有滋有味的;在技術上秉承「整合數字資源,技術驅動營銷」,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是有聲有色的。但與將工作、生活完美劃分不同,完美的數字營銷需要將技術、產品、資源、服務、創新整合起來,打造閉環的數字生態圈,讓企業得到過程簡單但效果顯著的智能營銷。
智能營銷來源於傳統銷售,但通過技術的助力而高於傳統銷售。傳統營銷中被堅守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適銷對路、誠實守信美德,依然是現代營銷中應該堅守的美德,也是每一個企業在智能營銷中的基石。「創新、全速、專業、務實、誠信、感恩」,這十二字不僅是珍島的企業精神,也是每個數字營銷從業者未來所要追尋的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