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再次下潛 撈出西太海底各類奇異生物

2020-11-26 騰訊網

海底奇異生物

海底奇異生物

海底生物

「真是太神奇了!」「這次採集到的柳珊瑚太漂亮了!」看到「蛟龍」號採樣籃裡形狀奇異的生物樣品,後甲板頓時沸騰了。5腕紅色海星、羽毛狀的淺黃色海百合、樹枝狀的白色柳珊瑚、像大蔥一樣的白色海綿……這些由「蛟龍」號7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採薇海山區取得的色彩豔麗的海底生物樣品引來了眾多科考隊員的圍觀。

當日,潛航員唐嘉陵,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與工程人員李寶鋼乘坐「蛟龍」號,進行了2014年~2015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首次科學下潛,這也是「蛟龍」號的第76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為2714米。3人在海底工作6個多小時,喜獲豐收,滿載而歸。

當地時間7時31分,藍天白雲,陽光普照。執行本次下潛任務的隊員各就各位。主駕駛唐嘉陵以及左舷工程人員李寶鋼、右舷科學家王春生依次進入「蛟龍」號載人艙。

「布放潛水器。」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7時43分,「蛟龍」號被布放入水。7時52分,潛水器開始下潛。15時29分,拋載返航。17時02分,回收至甲板。

此次下潛「蛟龍」號爬坡高度約400米,航行約3公裡,進行了近底觀察和取樣,並採集到豐富的巨型底棲生物、沉積物和海水樣品,共取得6塊巖石、1塊富鈷結殼,4管沉積物,8升水樣,14個巨型底棲生物標本,其中包括4個海綿、3個海星、2個海葵、2個珊瑚、1個海鰓、1個海百合、1個海蛇尾。

王春生說:「我們下到2700多米的海底時,看到了很多小的結核。在進行取樣時,發現此處的底層海流比較大,海綿動物分布比較多。從2700米爬坡到2500米的山脊時,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石頭和富鈷結殼,但結殼比較薄。這裡生物也相對較少。過了山脊下坡後,又連續航行了1個小時,就看見了大片的沉積物,這裡的底流很弱,生物也很少。直到快上浮前半小時,又開始爬坡的過程中,生物才開始逐漸多起來。這就說明底流強的區域,生物豐度高於底流弱的區域。」

通過海底調查,科考隊專家認為,該區域在小範圍不同地形單元的成礦環境、結殼分布、巨型底棲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分布有明顯差別。其中,山脊東側底層海流明顯,西側底層流很弱,山脊東側有大片小結核分布,生物較多,以海綿和海星為主;山脊分布有巖石與薄層結殼,生物主要是大型海綿;山脊西側覆少量小結核,有大片沉積物覆蓋,生物稀少,僅有少量海綿、海參和海星。

現場指揮部決定,7月18日進行常規調查,預計7月19日進行本航段第3次下潛。

相關焦點

  • 「蛟龍號」創最大下潛深度記錄
    它具備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曾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蛟龍』號是中國載人深潛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不只是一個深海裝備,更代表了一種不畏艱險、趕超世界的精神,它是中華民族進軍深海的號角。
  • 蛟龍號潛航員:下潛7000米海底 像坐3小時電梯
    原標題:下潛7000米海底 就像坐3小時電梯   「潛航員就像陸地上的的哥,不僅會開蛟龍號   像坐電梯3小時   潛入深海7000米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是國人多年的夢想,2012年6月30日,經過51次下潛,蛟龍號浮出水面,完成了7000米海試的全部試驗,也讓這一夢想變為了現實。   潛入深海7000米是個什麼概念?
  • 「蛟龍號」首次拍到大量深海奇異生物-蛟龍,首次,拍攝,深海,奇異...
    當地時間8月9日7時(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1時),「蛟龍」號在我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開展了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應用下潛。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隨「蛟龍」號下潛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龍」號下潛的科學家。
  • 蛟龍號下潛5000米拍攝海底稀奇大型生物(圖)
    在我國取得海星、柳珊瑚、海綿、玄武巖、多金屬結核等豐富樣品和資料,拍攝到鼠尾魚、盲魚、耳狀章魚、鎧甲蝦等種類豐富的大型生物。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隨「蛟龍」號下潛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龍」號下潛的科學家。  早晨7時,藍天白雲,空氣清爽。執行「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應用下潛任務的隊員各就各位。
  • 蛟龍號所拍海底生物照片公布(高清)
    蛟龍號所拍海底生物照片公布「蛟龍」號在海底布放標誌物(6月22日攝)。 6月22日,「蛟龍」號完成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安全返回母船。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6963米,並取得3個水樣、3個沉積物樣,拍攝到海底生物並取回一個生物樣品。
  • 蛟龍號7000米海底捕獲異形生物照大曝光(組圖)
    傅文韜對蛟龍號深潛器的操控性大加讚賞,因為漆黑的海底並不是一片平坦,而是像陸地上一樣,有高山、有深淵。傅文韜說,在今年9月份結束的蛟龍號首次應用航次中,他就在漆黑神秘的海底,體驗了一次次驚險的「過山車」。據介紹,第一次下水的蛟龍號恰好停留在石灰巖巖區,還沒等傅文韜把蛟龍號在下坡上停穩,巨大的海流就裹挾著蛟龍號往後退,讓作為主駕駛的傅文韜有種坐過山車的感覺。
  • 下五洋潛深淵 蛟龍號屢創紀錄昨凱旋
    在這期間,蛟龍號累計下潛30次、常規調查75個站位,足跡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北太平洋,作業地形涵蓋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記者了解到,蛟龍號計劃2019年前完成大修和技術升級,隨後進行業務化運行。蛟龍號將和我國深海其他高新技術裝備協同作業。在2020年,蛟龍號將再次起航,執行為期一年的環球科考航次,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 中國繼蛟龍號又造出萬米潛艇!海底到底有什麼?
    中國已經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0年5月至7月,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但是它不能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超過一萬一千米,那是世界海洋的最深處,至今無人涉足。
  • 蛟龍號潛航員:10年造訪海底72次刷新中國深度
    10年造訪海底72次 「我們是深海的外來生物」  2017年6月23日,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結束了中國大洋38航次,在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靠岸。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裡,34歲的潛航員唐嘉陵,經歷了從業10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遠行。
  • 蛟龍號發現的恐怖生物,未知物種嚇瘋潛水員(圖)
    期待你關注我~蛟龍號是我國的載人潛水器,專門對海底世界進行探索,蛟龍號也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已經多次載人去海底探索海洋奧秘,據說蛟在一次探索海洋奧秘中蛟龍號發現的恐怖生物,這一個未知的恐怖生物還將潛水員嚇瘋,而直到現在蛟龍號下潛深度時間也備受關注。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海試期間,潛航員通過機械手,先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和標誌物「龍宮」布放到南海海底,並完成一系列作業目標。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蛟龍號」外形似鯊魚上月底,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 蛟龍號下潛後沒多久便上浮,究竟遇到了什麼呢?原因讓人擔憂
    比如,當蛟龍號下潛至7000米左右的深度時,還沒進行調查,便立刻浮上水面,這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要知道以前蛟龍號的工作時長都有三個小時左右,可這次卻只有幾十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或者說蛟龍號在海底看到了什麼呢?
  • 蛟龍號下潛深度 到底有多深呢 創造新紀錄
    蛟龍號創造新紀錄下潛7020米,超過日本最深6527米的紀錄。這個載人深潛器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成熟,也標誌著我國海底勘測能力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截至2018年11月,蛟龍號一角成功下潛158次了。
  • 蛟龍號取回海底沉積物 將揭開海底世界奧秘
    「蛟龍號」的機械手今天(19日)從海底取回的沉積物、水樣,讓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副研究員劉誠剛忙活了好一陣子。在他看來,通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以實現深海特殊環境下的精確定位採樣,在採樣的同時獲取環境特徵信息,這對探尋海底世界的科學奧秘,具有特別的意義。
  • 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海地人和蛟龍現身(未知生物)
    期待你關注我~ 人們一直在探索未知的秘密,而蛟龍號是中國的載人潛水器,而在青海湖海底發現很多千奇百怪的未知生物,不過最後將發現隱瞞起來,有很多人對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紛紛表達出自己的猜測,最後有人說蛟龍號在青海湖海底發現海底人的說法。
  • 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其實關海底人存不存在一直都是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但是海底真的有人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因為海底一萬米的世界真是太令人震驚了!但是關於蛟龍號發現海底人的消息卻是屢次不斷地傳出來。當它浮出水面時,這麼多艦上的無線電通訊、雷達和聲納全都失靈,它消失時才又恢復正常,這是真實的蛟龍號發現海底人事件,但是了解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多,也難怪網絡上會有蛟龍號潛水員嚇瘋傳說。
  • 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因為海底一萬米的世界真是太令人震驚了!但是關於蛟龍號發現海底人的消息卻是屢次不斷地傳出來。就跟當時青海湖海底驚現12米巨型真龍一樣,令人十分的好奇。當它浮出水面時,這麼多艦上的無線電通訊、雷達和聲納全都失靈,它消失時才又恢復正常,這是真實的蛟龍號發現海底人事件,但是了解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多,也難怪網絡上會有蛟龍號潛水員嚇瘋傳說。
  • 在1萬米的海底有什麼?人類能下潛嗎?海底的東西能嚇退你!
    目前世界的最低點是馬裡亞納海溝,它處在日本的附近,超過了1萬米的深度,那麼人類有可能會到達這1萬米的海底嗎?在這海底會存在些怎樣的新型生物呢?人類如果穿戴了專業的潛水服等設備,最深的潛水也不過超過50米,和1萬米還有著天壤地別,如果想要下潛到1萬米的深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我們通常食用的魚類,他們都是在淺水區活動的,大概是海下100米左右,就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生物鯨魚他不過也生活在300米到500米之間。
  • 「中國深度」讓《海底兩萬裡》不再科幻
    在馬裡亞納海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至7062米,海翼號水下滑翔機下潛至6329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至10767米……中國自主研發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詩平 劉娟娟  148年前,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了一部名著《海底兩萬裡》。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