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推動慈善行業標準化是貫徹落實《慈善法》與《標準化法》的重要舉措和有效方式。近期,《慈善組織檔案管理規範》《慈善組織項目管理規範》《公益項目三A三力評估指南》《慈善社區創建評價方法》四項團體標準集中發布。
作為國內慈善領域首批團體標準,標準的出臺將對行業發展帶來哪些影響?7月20日起,人民網公益頻道推出系列專訪解讀,闡釋標準意義,挖掘標準亮點。
日前,由陝西省慈善聯合會與陝西省民政廳共同制定的《慈善社區創建評價方法》(以下簡稱《方法》)正式實施。《方法》規定了慈善社區創建的基本條件、具體要求、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為慈善社區建設指引方向。
據悉,「慈善社區創建」領域尚缺乏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參考、規範。此次《方法》的出臺是在原本陝西省民政廳、陝西省慈善聯合會編制的《慈善示範社區創建指南》地方標準基礎上,結合多年本土試點經驗,進一步修訂轉化為該領域團體標準。
標準起草人之一、陝西省慈善聯合會專家智庫委員會主任趙建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標準的發布將對慈善社區創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動員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規範有序地開展慈善社區創建活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對營造良善友愛的社區人際關係,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強化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方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陝西省慈善聯合會專家智庫委員會主任趙建綱
以下為專訪全文:
人民網公益:《方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麼?為何要制定?
趙建綱:為慈善走進社區,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增強公眾的慈善意識和文明素養,促進社區的全面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一百一十條「城鄉社區組織、單位可以在本社區、單位內部開展群眾性互助互濟活動」,陝西省民政廳於2018年12月13日下發《關於開展慈善示範社區(村)創建活動的通知》,在全省範圍開展慈善示範社區(村)的創建活動,急需有關技術標準的支持與配套。
目前,國標、行標尚無「慈善社區創建」相關標準可參考。陝西省民政廳、陝西省慈善聯合會抓緊編制的《慈善示範社區創建指南》地方標準,經陝西省社區試點運用,在修訂基礎上轉化為《慈善社區創建評價方法》團體標準。
陝西省慈善聯合會在陝西省民政廳指導下,成立了慈善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工作小組,開展慈善社區創建活動。2019年,工作小組根據標準提供的創建指南推進陝西省慈善社區的創建和培優工作,從試點社區中推出50家「慈善示範社區」,通過示範進一步引導城鄉慈善社區(村)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動員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規範有序地開展慈善社區創建活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對營造良善友愛的社區人際關係,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強化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人民網公益:《方法》的發布將對慈善社區建設帶來哪些影響?
趙建綱:《方法》發布對慈善社區創建有積極推動作用,慈善社區創建評價方法的制定是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重要體現,通過標準發布,將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引向社區,倡導基層政府和社區開展慈善社區創建活動,為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提供支持,引入更多的服務資源、慈善資源,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
從貫徹實施《慈善法》的角度看,《方法》面向基層、面向社會公眾,為人人參與慈善提供了載體,使慈善事業植根於基層社會,形成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更大的擴展空間,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通過《方法》發布推動社區治理的長效機制,在慈善社區(村)創建活動中,通過標準加以規範,力促形成民政部門指導、街辦和鄉鎮政府推動、財政補貼和慈善組織資助、社區居民委員會創建的格局和運行機制,使慈善社區創建進入常態化。
人民網公益:在慈善社區創建方面,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趙建綱:慈善社區創建基本條件有四個方面,一是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成為社區居民普遍的道德風尚和價值判斷;二是社區內有為兒童、老人、殘疾人提供特定服務的場所、設施和人員;三是社區內有慈善文化教育宣傳設施;四是社區居民志願服務活動參與率高,社區治理成效顯著。在創建要求方面,一要有機構、有志願者隊伍;二要有工作目標、任務計劃及措施;三要開展慈善活動;四要規範檔案資料和資產的管理。
人民網公益:《方法》主要針對哪些方面進行制定?如何理解「慈善社區」的定義?
趙建綱:慈善事業與社會治理相結合,是《方法》最需要關注的點。慈善社區囊括了養老、撫幼、助殘、恤病、優撫等事項,是慈善進社區的一個通道,也是社區治理一個重要切入點。
慈善社區評價有8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和37項具體評價內容,總共100分。一級指標包括組織管理、職責任務、慈善活動、宣傳教育和培訓、社會力量參與、慈善檔案管理、捐贈款物使用管理、創建特色8個方面,每個一級指標分解若干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再細分若干評價內容,根據重要程度評價內容分值為2~5分。其中,組織管理方面,領導重視是關鍵;職責任務方面,主要是社區黨建、社會組織、慈善組織、志願者服務隊的作用;慈善活動是慈善社區的主要體現,開辦老人餐廳、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慈善超市,分值高一些;慈善宣傳教育和培訓方面,有青少年教育、新媒體慈善公益宣傳、重要節日及慈善周慈善文化宣傳、志願服務、特定人員培訓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慈善社區創建活動,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專業人才、志願者保險;贈款物使用管理方面,年度接收捐贈款物數額萬元以上,建立登記、資金管理制度等。這些分值反映了當地對慈善社區的支持力度和創建活動的實績。
人民網公益:結合《方法》,建議慈善組織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趙建綱:發揮各類慈善組織的作用,是開展慈善社區創建活動的重要環節。慈善組織可以開展與慈善社區有關的慈善項目,給予資金物資捐助,幫助啟動和引導創建活動。例如,慈善組織資助在城鄉社區建立慈善超市,通過做慈善攢積分方式,換取或低價取得需要生活用品。慈善組織與社區服務組織可以開展共建活動,共同開展扶貧濟困、改善社區環境衛生、宣傳慈善文化、建立老人食堂、日間照料中心、文體活動設施、免費醫療活動等,解決一些實體建設方面的問題。
慈善組織可以發揮社會聯繫廣泛的優勢,作為溝通社區與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組織聯繫的橋梁,引入更多的慈善資源,與社區共同開展慈善活動,為社區群眾帶來更多實惠,提升慈善社區創建活動的水平。慈善組織還可以發揮專業優勢,幫助社區建立志願者隊伍、開展慈善宣傳、建立慈善管理制度、開展群眾性的慈善活動等。創建慈善社區為慈善組織開闢了新的舞臺,可以進一步改善社區的人文環境,弘揚慈善文化精神,傳播樂善好施的風尚。
(責編:初梓瑞、孫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