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場由中國社區發展協會主辦,海曙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城鄉社區治理標準體系建設海 曙實踐成果論證會舉行,吸引了來自民政部政策法規司、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服務標準化研究所等部門的領導、專家和學者與會並現場考察。
"海曙區品質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標準化體系建設具有規範性和可 示範性,讓人眼前一亮!"中國社區發展協會會長米有錄點評道。
"多年來海曙把黨建引領作為貫穿社區治理的一條紅線,建立社區『大黨委』和區域黨建工作聯席會;在全國率先構建起以社區直選、選聘分離、社區工作者專職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社區體制;在全國最早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海曙 社區治理不斷推陳出新,經驗值得推廣。"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王愛平點讚道。
近年來,海曙區堅持高標準引領,以制度化、標準化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特別是在城鄉社區治理規劃、社區民主協商、品質宜居社區建設等方面,治理標準不斷健全和完善,助力城鄉社區發展品質化、治理全域化,先後獲評全國社區服務示範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範區、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範區等榮譽。 其中,2013年5月,海曙區採用"議題設置、開放討論、民主決策、項目管理"的方式推進"開放空間"技術運用,並逐步將其作為一項工作機制進行標準化認定,制定"開放空間"民主協商流程圖,在各個社區設立居民議事廳,探索建立了一套協商民主標準。
至今,以"開放空間"技術為代表的社區民主協商標準已被不同層面、不同部門所接受,逐漸形成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自治組織為主導、社區居民為主體、社區社會組織和駐區單位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機制。年多來,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7800餘項,解決社區難題7400餘個,居民滿意度達95%。
當天會議上,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同海曙區政府籤訂了《城鄉社區治理標準體系共建協議》。海曙 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海曙區將根據建築空間形態、社區居民主體構成特點、社區治理主要資源特色三個維度,將社區分為11類,並有針對性地列出問題需求、社區資源、治理任務3張"社區治理清單",開展清單式治理,並在此基礎上優化機制、集群協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