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海工資產將全部計提減值 未來或引入戰略投者

2020-12-03 財新

  【財新網】(記者 賈天瓊)中集集團長期虧損的海工業務即將全部計提減值。2019年12月31日,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02039.HK)發布計提減值公告,與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人民幣約40億—55億元。

  2018年中集集團已經對海工業務計提減值約20億元,截至2018年底,海工資產淨值合計約60億元,若2019年繼續減值海工資產55億元,海工資產將全部完成減值準備。

相關焦點

  • 海工業務減值,中集集團2019年預計計提減值40億元-55億元
    12月30日晚間,中集集團發布關於公司資產減值風險提示的公告。公司根據海工業務的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未來行業趨勢、市場格局、平臺市場需求、利用率變化、成本支出波動等綜合因素,判斷和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的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約人民幣40億元-55億元左右。
  • 中集集團海工業務累虧超80億 賣地賺67億對衝計提減值40億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吳婷作為全球貨櫃龍頭,中集集團(000039.SZ)在2019年年末業績暴雷。公司判斷與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的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約40億元至5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8年,中集集團淨利累計也才為58.9億元。
  • 業績會實錄 | 中集集團(02039)創造上市26年持續盈利紀錄 將劃撥2...
    2019年的盈利,將中集集團的持續盈利紀錄再次延長,在過去上市26年間,中集集團每一個財務年度均實現盈利。從中集集團轄下各業務板塊來看,大部分主營業務都展現出穩健和進取態勢。資產減值方面,公司稱經過2018以及2019年的大幅資產減值,目前其風險得到釋放,資產基礎更好。而在接下來的2020年,公司會在每一會計期末時點,對該資產的估值狀況判斷有無減值跡象。海工業務方面,2018、2019年公司前海土地分步落地且集團也有其他土地轉性的項目推進,會根據項目進展狀況判斷其是否對帳務產生貢獻。今年海工新接訂單預計在去年基礎上會有比較大幅的提升。
  • 全球最大海工製造商呼之欲出?
    本報資料室供圖繼「南北船」宣布戰略性重組之後,日前招商局集團、中集集團和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國際」)的船舶海工資產擬進行整合。若整合完成後,3家央企的船舶海工業務將由招商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工業)統一運營,組建一個擁有12家船廠的中國第三大修造船集團,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製造商。
  • 中集冷鏈引入外部戰投
    11月18日,中集冷鏈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冷鏈發展)引入戰略投資籤約儀式在深圳蛇口的中集集團(000039)總部大樓舉行。中集集團副總裁黃田化,中集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陶寬,深圳市上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山化工)創始人、容大感光(300576)董事長林海望、上山化工董事長林雨田等相關合作方高管參加籤約儀式。  2017年,中集集團為拓展和完善其冷鏈裝備的戰略業務鏈條,在內部孵化成立中集冷鏈發展公司(名稱有變更)。中集冷鏈發展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由上山化工獨家出資數千萬元入股,投前估值數億元。
  • 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佼佼者
    原標題: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領域佼佼者   2015年8月,央企中集集團子公司中集安瑞科發布公告,收購南通太平洋海工100%股權。作為業界強強聯合的成功範例,太平洋海工的未來被寄予厚望。但雙方牽手不到一年時間,尚在「熱戀」期的兩家企業卻緣分盡了。
  • 諾德股份計提大額減值信披違規 董事長陳立志收警示函
    經查,發現諾德股份存在以下違規行為:諾德股份2019年計提客戶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1.23億元,計提公司子公司青海電子材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改造的設備資產減值損失3056.34萬元。前述計提大額減值事項未以臨時公告形式對外披露,僅在2019年年報中進行披露,存在以定期報告代替臨時公告的情形。
  • 中集集團與大族雷射兩家上市公司展開戰略合作
    5月25日,中集集團(000039)宣布與大族雷射(002008)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相約在前期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大族雷射將為中集多個業務板塊的智能製造和產業升級提供雷射加工設備和技術支持,中集將為大族雷射提供廣泛的應用場景和空間,並為其各類裝備在物流運輸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雙方還探討未來在資本、產業,金融、管理等多領域,利用各自的優勢拓展合作空間。
  • 製造業巨頭中集集團爆雷:海工業務共虧逾80億
    交易完成後,Sharp Vision將擁有煙臺萊佛士29.9%的權益,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中集集團當時發布的公告介紹,煙臺萊佛士是國際領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設施建造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潛式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在中集集團收購前,煙臺萊佛士的業績表現尚可。
  • Hartmann收購中集太平洋海工1艘LEG船
    德國船東Hartmann Group近日從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原南通太平洋海工)收購了1艘22000立方米LEG船,價格約為4500萬美元。據了解,這艘LEG船船體編號為1030,原本由挪威船東Odfjell在2014年下單訂造。
  • 「紅岸快報」富臨精工計提巨額資產減值後獲補償 市值卻已蒸發近九成
    【紅岸研究中心】(研究員 萬千)訊,8月7日,富臨精工公告稱,其重大資產重組業績補償義務人彭澎女士將其對公司全資子公司升華科技享有的債權合計人民幣2.03億,轉讓給富臨精工,用予抵償等額現金補償款。富臨精工與彭澎、彭澍、劉智敏、升華投資等4名補償義務籤署了《關於湖南升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和補償協議》,4人承諾標的資產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52億、2億和2.61億,三年承諾期累計實現的扣非淨利潤不低於6.13億。但實際上,升華科技3年累計實現的淨利潤為-7.7億,與承諾的淨利潤相差13.84億。
  • [擔保]河北建投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12冀交通:河北建設投資集團...
    可收回金額是通過對其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信用損失)按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並考慮相關擔保物的價值(扣除預計處置費用等)。原實際利率是初始確認該應收款項時計算確定的實際利率。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其現值相差很小,在確定相關減值損失時,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年末對於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單獨進行減值測試。
  • 突然計提減值準備15億 或現上市10年首虧
    虧損主要原因是對收購LSG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5.4億元至16.4億元,在不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情況下,湯臣倍健2019年盈利10億至11億元,與2018年基本持平。  深交所隨後向湯臣倍健發送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無形資產的具體明細和金額,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的測算依據和過程,以及計提是否充分,時點是否合理,並說明相應的會計處理過程。
  • [三季報]中集集團: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深圳南方中集貨櫃製造有限公司、中集現代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物流」)及非全資控股子公司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荊門)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擬對本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中集財務公司進行增資,合計出資人民幣649,464,307.58元(以下簡稱「本次增資」),中集財務公司擬將新增註冊資本人民幣420,000,000.00
  • 獨家|中集海工面臨困境 6月開始放假
    【財新網】(記者 包志明)油價低迷讓海洋工程裝備(下稱海工)業苦不堪言。中國最主要的海工生產企業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來福士)正面臨嚴重危機。中集來福士內部文件顯示,由於訂單不足,中集來福士6月份開始將採取放假、內退和全年降薪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 海工裝備製造逆勢而上 聚焦中國海工裝備展
    在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海工裝備製造業卻逆勢而上,呈現出一股蓬勃發展的好勢頭。從全球看,陸上石油的開發潛力已經到了盡頭,海洋石油成為未來石油增量的主要來源,正在成為全球油氣的開發重點,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或將是我國經濟下一階段的重要增長點之一,無論是從國家戰略的角度還是從當前經濟發展的方向上看,由陸地走向海洋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規律。
  • 專訪丨精銦海工董事長李光遠:「十年趕不上那就二十年」
    該系列報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策劃執行。該系列報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成長企業,我們試圖通過深入的一線採訪和實地調研,呈現活躍在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的「瞪羚」企業的群體故事,挖掘大灣區創業者們對各自所在產業的探索、發現和努力,也試圖呈現他們的奮鬥、選擇和思考。
  • 子公司失控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 北玻股份稱不存在資產減值情形
    5月27日公司回復問詢稱,公司沒有計提減值準備的依據。  子公司失控不存在資產減值  糾葛逾一年後,北玻股份對重要子公司廣東北玻電子玻璃有限公司(下稱「電子玻璃」)失控事件依然未解。對於公司2019年年報,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 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大悅春風裡聚焦品質中產,定位區域型時尚生活中心,隨著第二條產品線的開啟,大悅城品牌更加多元,兩條產品線將共同促進品牌價值和規模的快速提升。同時,公司還在積極推動存量商業的收併購及管理輸出工作,在長沙、南京、廣州、成都、重慶等地深入推進目標項目。  (5)積極融資,優化資本結構,引入險資戰投實現合作共贏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展融資活動,股權融資實現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