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會實錄 | 中集集團(02039)創造上市26年持續盈利紀錄 將劃撥2...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公司 業績會實錄 | 中集集團(02039)創造上市26年持續盈利紀錄 將劃撥2億元增持股票 2020年3月30日 08:26:58 智通財經網

3月26日晚間,中集集團(02039)發布了2019年年報。根據年報,中集集團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58.15億元,營業利潤58.39億元,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15.42億元。

2019年的盈利,將中集集團的持續盈利紀錄再次延長,在過去上市26年間,中集集團每一個財務年度均實現盈利。

從中集集團轄下各業務板塊來看,大部分主營業務都展現出穩健和進取態勢。其中,貨櫃產銷量繼續保持全球行業第一;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營收超越貨櫃,並成為中集最大利潤貢獻者;能化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營收達150.75億元,創歷史新高;物流服務業務營收91.57億元,空港、消防及自動化物流裝備業務營收近60億元,向百億規模更近一步。

根據同日披露的分紅派息預案,預計2019年度末期中集集團股息每10股人民幣1.2元(含適用稅項),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預計派息日為2020年6月30日或前後。

在隨後的業績說明會上,針對目前疫情狀況,公司執行董事、CEO兼總裁麥伯良等高層表示:1、公司已做好準備,確保整個集團可以安然度過疫情,且策略上,會將重點放到國內市場上;2、海外疫情影響有限,貨櫃業務、中集車輛、中集安瑞科目前經營都比較正常,手持訂單多,且後續訂單預計不會大幅減少;3、公司判斷國內需求會增加,冷藏運輸方面會有較大提升,包括醫藥冷藏和食品冷藏,公司已做好準備。

貨櫃業務方面,中集集團稱在環保、去產能、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系列行動已取得部分成效,貨櫃價格已從17年的1600美元/TEU提升到2000美元/TEU以上,調升幅度已超過20%,冷藏箱價格從去年的6700美元/TEU提升到7500美元/TEU,調升12%,龍騰計劃為貨櫃產業下一步跨越式發展夯實基礎。

資產減值方面,公司稱經過2018以及2019年的大幅資產減值,目前其風險得到釋放,資產基礎更好。而在接下來的2020年,公司會在每一會計期末時點,對該資產的估值狀況判斷有無減值跡象。

海工業務方面,2018、2019年公司前海土地分步落地且集團也有其他土地轉性的項目推進,會根據項目進展狀況判斷其是否對帳務產生貢獻。今年海工新接訂單預計在去年基礎上會有比較大幅的提升。長期看油氣依然是能源的核心,市場雖然變化但也缺不了油氣。此外,公司稱海工重組還在推進中。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對於公司的資本運作方面,公司稱董事會已批准管理層動用利潤分享計劃獎金結餘,計劃用2億元人民幣增持中集股票。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有信心,董事會也批准了一個回購的計劃,但實施情況暫定。

此外,子公司安瑞科、天達、車輛在香港上市,現在國內新證券法出臺很多新舉措,公司稱在探討是否可能讓這幾家回到A股市場、科創板市場,或者兩地上市。

中集集團CEO麥伯良、董秘於玉群、CFO曾邗出席了此次業績說明會。

公開資料顯示,中集集團是一家面向全球,產品覆蓋海、陸、空多個領域、以物流和能源行業設備作為主營業務,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面解決方案的大型綜合集團供應商。通過多年的業務拓展及技術開發,已形成一個專注於物流及能源行業的關鍵裝備及解決方案的產業集群,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業績說明會實錄:

問題1:此次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活動減少,而且從收入結構看,公司營收有近5成來自海外,請問當前形勢對公司貨櫃、車輛、空港等運輸裝備業務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不知中集有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麥伯良:總體來看,我們覺得現在的疫情在全球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今天為止是很難判斷的,海外患者數量還是在不斷的創新高。但是中國這邊應該是基本上(沒有增加),就是說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我們相信疫情的影響明顯不比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我們也做了最壞的準備,採取了一些應對之策,確保整個集團能夠在這次疫情當中能夠安然的度過去,並能夠變得更強大一點。(考慮到)目前疫情的發展和未來全球化(受衝擊),我們認為可能會更艱難一些,所以策略上我們重點會除了保持原來的全球化的運營態勢之外,就更把更多的業務重點放在中國國內市場。相信中國這邊會作為基本盤,我們基礎也很好,將來機會也很多,我們會很好的把握住這一點。

另外一方面,現在國外的市場雖然疫情不斷的蔓延,但到現在為止對中集的業務影響是有的,但不是那麼嚴重,整體還不錯。像貨櫃、中集車輛、中集安瑞科都還比較正常。因為我們手持訂單也比較多,在後面會不會大幅減少?我們的感覺是應該不會,因為我們做了一些準備。比如車輛,基本上都是民生所必須的,不會受到很嚴峻的一個影響。但是會不會略少一點點?這是有可能的。有一些品種在中國,整體上我們覺得將來會有些需求會釋放出來,但總體來說呢,我們會在疫情之後也會重新做出一個判斷。

目前我們在措施上是做了比較嚴厲的積極應對之策,但是疫情會進一步有影響。但是我們肯定不會像有些產業那樣,像航空、酒店、旅遊受到影響那麼大,目前是有些影響,但是暫時感覺影響沒那麼嚴重。

問題2:貨櫃方面後續的有什麼整體打算?龍騰計劃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優勢?中遠海收購勝獅以後,公司怎麼看貨櫃行業格局的變化?對價格方面都有什麼調整的可能?

曾邗:中遠海收購了勝獅以後,整個行業格局是中國企業佔的份額已經在全世界進一步提升。我們中集做這個行業實際上有兩種行業競爭格局,一種是像我們空港設備,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德國的蒂森克虜伯和美國的FMC,這種競爭格局的話,會使得因為它的市場價格會相對來說會撐得比較好一點。

另外一種格局就是像貨櫃現在走到今天,技術基本上掌握在中國企業手裡,中遠海收購以後,基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角度,去年中國貨櫃工業協會發出一份倡議書,從企業員工的職業健康、環保、去產能等等結構調整進行一系列的行動,到現在已經看到了一些成效。比如乾貨箱價格,已經從17年的1600多美元到了今天的2000美元以上,調上的最大幅度已經達到了20%。冷藏箱價格也從去年的6700美元到了現在的7500美元,也是調上了12%。我覺得貨櫃行業健康發展在往前走,也是整個行業的共同心願,維護行業的健康也是全行業高度重視的。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我覺得現在成效已經看出來了。

龍騰計劃主要是針對中集集團貨櫃企業老企業比較多的情況啟動和推進的,按照現在國家這幾年頒布的新法規,老企業從環保上本身就過不去。所以龍騰計劃除了解決環保問題,還是要面向未來,我們是在數據化、智能化、自動化方面上升級和改善,最終會給中集帶來的一個是全新的企業工廠。能夠面向未來的企業,將來的生產效率會大幅提升,用工人數會大幅減少,這個環保標準提升完全是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龍騰計劃帶來的成效目前是逐步體現出來。我們基本所有的工廠、企業都基本完成了龍騰計劃,效果在逐漸顯現。

問題3:關於車輛業務,車輛業務板塊在北美的營業收入比較多,請問在北美、歐洲的業務這次是否受疫情影響?以及未來國內的基建會對車輛業務的板塊有什麼影響嗎?

麥伯良:對於國內市場,我們判斷車輛業務在中國的需求會增加,特別是工程方面的車輛,新老基建展開以後(需求會增加);另外在冷藏運輸方面,包括醫藥冷藏、食品冷藏方面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我們這方面今年也會把握好中國市場,把熱點把握住,然後這些車型我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比較有信心能夠在這些熱點車型裡面得到比較大的提升。

國外市場方面,美國、歐洲目前看起來有一點小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當然我們也採取了一些措施,針對未來全球化的進一步的受阻,也採取了一些經營模式的調整,去適應未來的變化。從目前看是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整個車輛集團總體來看,當前是有輕微影響,但對整個集團的銷量影響不是很大。

問題4:2018、2019年都有大額的資產減值損失和資產處置收益,兩者可部分抵消。請問2020年海工業務是否仍有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可能?2020年還有新的項目落地嗎?

曾邗:確實公司在2018年針對海工的自升式平臺有19億元(人民幣)多的減值準備,在2019年有51億元左右,主要是針對半潛平臺,未來是否進行減值準備,還需要根據每一個會計期末的資產的估值狀況進行判斷的;另一方面也要進行具體的減值測試,我們會採取很嚴謹態度的進行判斷。關於未來是否減值,目前無法確定。但是經過2018年、2019年兩年的減值,並且減值幅度也比較大,海工存量資產的風險得到了很大的釋放,現在海工資產的基礎應該比過去要好很多。

另一方面是關於土地,2018、2019年正好是我們前海土地實現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的落地時期。目前集團其他的土地轉性的項目正在推進過程中,那麼具體會在什麼時候會做完成功、對財務報表有貢獻,要看具體的進展。比如現在深圳坪山項目,公司也在非常加緊的推進過程中。

問題5:2019年公司海工在建工程轉固161.6億元,是否給未來的固定資產折舊帶來壓力?

曾邗:在2019年,公司有6個海工平臺由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在2020年會有新增的固定資產折舊,可以按4%的折舊率去大概計算(按照折舊的年限是25~30年)。

另外一方面,資產轉固意味著我們會在市場上去為這些資產爭取到新的租約,甚至是買賣交易,它也會給公司帶來新的收入。對當年帳務的影響,具體要看我們取得的租約,能夠獲得多少收入,也要跟折舊情況相比較。

問題6:近期油價跌到30美元以下,請問對公司海工一些能化業務有什麼影響?

麥伯良:近期以來全球油氣行業、海上的油氣行業低迷,鑽井類平臺的市場訂單比較少,所以我們近兩年來重點放在海上風電、深海漁業養殖裝備,還有生產類平臺以及相關模塊的訂單,還有海上的衛星發射平臺,鑽井平臺的修理升級,還有平臺拆解式裝備市場等。

預計今年海工新增訂單,會在去年基礎上還會有比較大幅的提升。現在我們在以上幾個市場裡面已經取得了一些實效;長期來看,油氣開採還是能源的核心部分之一。能源市場需求是在變化,但是不能缺少油氣。但是我們近期會把重點放在以上幾個市場。

問題7:中集海工減值也提得差不多了,請問海工重組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麥伯良:關於海工重組,我們還是繼續在推進過程中,2020年我們仍會盡全力以赴,非常期待今年能夠有個成果吧,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問題8:公司股價已經下跌兩年多了,而且市場長期低於淨資產。 請問公司是否考慮回購股票,公司有什麼措施能提振增強股民長期持有股票信心的措施?安瑞科、天達車輛,這幾家上市平臺均獲得較好的發展。公司後續是否還有相關大資本運作和業務梳理規劃?

麥伯良:三天前,公司董事會已經批准,也對外公告了,管理層會動用利潤分享計劃獎金結餘獎金共計兩個億人民幣,來購買本公司的H股股票,因為我們管理層、核心團隊對公司的中長期發展是有信心的,所以準備拿自己的錢進行回購,購買不低於總額兩個億的我們公司的H股股票。

同時董事會也批准了一個《提請股東大會給予董事會回購股份一般性授權事宜的議案》,但是做不做、什麼時候做,我們會看情況而定。

另外一方面,現在中集安瑞科、中集天達和中集車輛這幾家上市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現在中國的新證券法出臺,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很多新的舉措,我們正在研究和考慮如何應用這些東西,也在進行謀劃,看看怎麼樣能夠利用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的機會,實現這幾家上市公司兩地上市,或者回到中國的A股市場或者科創板市場。

於玉群:公司股價方面,我們現在所做的舉措,一是我們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的前景和業務發展有著足夠的信心。我們相信未來會通過公司的業務拓展、升級,還有現在所做的一些舉措,在未來對國家經濟發展應該會有正向的幫助。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說,後續我們會結合的我們自身的業務的情況,選擇一些合適的、比較成熟的產業,會尋求探討在國內資本市場或者其他的一些資本市場去尋求一些新的發展機會。

麥伯良:關於這次疫情的情況,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因為我們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確保中集集團能夠安然度過;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相信中集集團有能力在疫情後能夠有更好的表現,也算是為這個產業,也為社會、國家能展現出中集作為一個優秀企業的與眾不同的地方。我相信中集是有這個意願,也有這個能力能夠安然度過這次疫情,同時把中集變得更強大。

相關焦點

  • 中集集團海工資產將全部計提減值 未來或引入戰略投者
    【財新網】(記者 賈天瓊)中集集團長期虧損的海工業務即將全部計提減值。2019年12月31日,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02039.HK)發布計提減值公告,與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人民幣約40億—55億元。
  • [三季報]中集集團: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
    2018年前三季度,主要受惠於國際油價持續走高以及中國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本集團下屬的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安瑞科」)能源裝備與工程、化工裝備及液態食品裝備與工程業務的市場需求持續向好,訂單飽滿。2018年1-9月,本集團中集安瑞科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8.52億元(去年同期:人民幣83.78億元),同比增加17.59%。
  • 製造業巨頭中集集團爆雷:海工業務共虧逾80億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製造業巨頭中集集團爆雷:海工業務共虧逾80億在中集集團的業務構成中,海洋工程業務佔比有限,但如今卻成了最大的業績「包袱」。交易完成後,Sharp Vision將擁有煙臺萊佛士29.9%的權益,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中集集團當時發布的公告介紹,煙臺萊佛士是國際領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設施建造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潛式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在中集集團收購前,煙臺萊佛士的業績表現尚可。
  • 心靈交易實戰靳日記:關註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陰  在連續震蕩盤整回調幾日後,今日早盤市場恐慌性再度崛起,個股呈現恐慌性暴跌態勢,概念股集體殺跌。截至午間收盤,兩市近100隻個股跌幅超過5%,市場一片恐慌,於此同時,銀行、券商、地產得盡皆萎靡,護盤意願全無。
  • 業績會實錄|新高教集團(02001):超額完成預定目標 堅持走高質量...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獲悉,12月2日,新高教集團(02001)召開2020.831新財年業績投資者及分析師線上發布會,公布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八個月年度業績。新高教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李孝軒、執行長趙帥、財務長孫璐、副總裁申春梅及其他管理層出席業績發布會。
  • 中集集團海工業務累虧超80億 賣地賺67億對衝計提減值40億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吳婷作為全球貨櫃龍頭,中集集團(000039.SZ)在2019年年末業績暴雷。公司判斷與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的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約40億元至5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8年,中集集團淨利累計也才為58.9億元。
  • 《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盈利能力維度榜單解讀
    一、A股上市房企盈利能力解讀我們先來看幾組數據:2019年,A股上市樣本房企ROE均值11.73%,同比下降2.21個百分點;總資產收益率ROA均值2.24%,同比下降0.4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在2019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落,融資環境持續收緊,致使房企融資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加之2020年初的疫情影響,在各項因素的影響下,房企盈利能力分化明顯加劇。2020年中期,A股上市樣本房企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率高於10%的企業共有14家,但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19家,多家房企掉出扣非淨利率10%的門檻。
  • 海工業務減值,中集集團2019年預計計提減值40億元-55億元
    受此消息影響,中集集團31日開盤跌近5%,最低報價9.69元/股,截至收盤報價9.82元/股,跌幅為3.73%。據財報披露,2014年中集集團海工業務營收達到118億元的高點,而到了2018年則下降至24億元。
  • 業績會實錄︱中石化油服(01033):2018年目標是扭虧為盈
    3月28日,中石化油服(01033)在香港舉辦了2017年度業績發布會。中石化油服董事長焦方正表示,2017年以來,國際油價企穩,保持震蕩上升,油服市場將面臨更大競爭,公司將抓住油服行業復甦機遇,努力實現扭虧為盈。
  • 太極蟲草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項目業績持續虧損
    太極集團近日宣布公司在冬蟲夏草野生撫育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過程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司將正式展開冬蟲夏草產業化項目,並將該項目打造成為未來重要盈利增長點。不過,因公告中使用「突破性」、「極大」等修飾詞形容冬蟲夏草項目收到上交所問詢函。沒有變賣資產收益的太極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太極集團將希望寄託於冬蟲夏草項目,但目前來看蟲草公司業績持續虧損,冬蟲夏草項目能否為太極集團提供業績幫助仍待市場考驗。
  • [董事會]中集集團:第七屆董事會關於2015年度第十四次會議的決議公告
    2、同意2011年9月22日授予A股股票期權第二個行權期的激勵對象可行權的考核年度為第二個行權期的首日所在年度的前一年度,即:2014年。5、公司2011年9月22日授予A股股票期權第二個行權期的激勵對象的行權條件符合《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股權激勵有關事項備忘錄1-3號》、《主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3號——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以及《公司章程》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實施考核辦法
  • 2020年10月12日晚間上市公司公告匯總
    2020年1-9月,累計銷售生豬110.48萬頭,同比增長-17.71%。累計銷售收入44.66億元,同比增長108.98%。 2、京藍科技:前三季度預虧3.7億元–5.5億元 10月12日訊,京藍科技公告,預計前三季度淨虧損3.7億-5.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3347萬元。
  • 中國生物製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
    期內新產品貢獻收入約人民幣66.6億元,按年大幅增長66.9%,佔總收入約36.7%。 創新藥佔比從去年同期約20%增加到約25%,大量重磅產品上市在即。 抗腫瘤用藥銷售額約人民幣57.9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7.8%。 2018年新上市品種為13個,2019年新上市品種為26個,2020年至今新上市品種為26個。
  • 前海地塊將打造海洋金融及海洋高端業務業示範區
    南方日報訊(記者/馬芳)總部位於深圳的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日前公布的業績顯示,2015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26億元,實現淨利潤約16.52億元,同比增長28.48%,主要業務中,貨櫃製造業務和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的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 富力集團:穩步攀升 固本拓新展百強風範
    2005年,集團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2777),成為首家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內地房地產企業。砥礪前行,富力集團綜合實力持續位居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排名前列,品牌影響力享譽全球。歷程:卓爾不群,砥礪前行創輝煌富力集團成立26年來一路穩步攀升,出類拔萃!至2001年末,舊廠改造,敢為人先。
  • 化肥價格持續上漲 春耕行情提振尿素上市公司業績
    華魯恆升(600426,SH)證券部工作人員2月9日表示,眼下的化肥漲價行情主要是因為春耕即將到來,而去年前三季度尿素價格一路下跌,尿素經銷商備貨少。記者注意到,尿素行業去年曾掀起價格惡戰,多家尿素上市公司日前均發布了2016年業績巨虧的預告。  多數業內分析師認為,這波「上漲潮」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 清潔供暖行業空間巨大,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2018年清潔供暖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預計北方地區新增清潔供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供暖率約達46%。隨著清潔供暖市場進一步打開,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有所提升。3月11日晚間,以供熱、供電、供汽等清潔供暖業務為主營的聯美控股(600167.SH)披露年報,2018年營收30.37億元,同比增長11.89%,淨利潤同比增長26%至13.17億元。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供熱供氣板塊上市公司年報及業績預告,多數公司實現淨利增長,漲幅約在2.27%~26%之間。
  • 86家上市公司85%業績飄紅
    同比2019年上半年,有55家企業上半年淨利潤實現正增長,31家企業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企業是綜藝股份,同比增長1579.05%,2020年上半年淨利為2.08億元,而降幅最大的企業是中利集團,降幅高達2100.02%,2020年上半年虧損2.6億元。具體至產業鏈細分環節,光伏企業哪家強呢?
  • 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掠影日前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