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g篇
科技背景——進化論
操縱基因不斷進化
操縱基因不斷進化,讓蟲族擁有了足以與那些先進科技相匹敵的強悍戰鬥力。
說蟲族擁有「科技」其實是不太準確的。蟲族所有的單位、建築甚至菌毯在本質上都屬於生命體,而它們強悍戰鬥力的源泉,則來自於對自身基因的改造,以及不斷的進化、進化、再進化。
蟲族的設計靈感無疑來自於廣袤的大自然——進化是生命的永恆主題。這一點從最初的星際1開始就顯得十分突出,三個種族裡只有蟲族的單位是可以再升級的——老玩家們一定還對飛龍變墨龍、飛龍變天蟹以及刺蛇變地刺的設定記憶猶新吧。通過向自己插入新的基因片段,蟲族單位能夠在戰場上用極短的時間完成進化蛻變,成為一種全新而迥異的生命體,蟲族正是這樣進化出了足以與另外兩族先進科技相匹敵的強大戰鬥力——我想達爾文一定會是一個很出色的蟲族玩家。
到了2代,蟲族也理所當然地承襲了這個獨具特色的種族特性。在母巢之戰結束後的蟄伏期裡,我們的刀鋒女皇在醞釀新的入侵計劃的同時,也絕對沒有忘記種族的進化與升級。於是我們在2代的戰場上,不僅見到了不少熟悉的猛獸,而且還看到了許多全新且強力的異形體——小到毒爆蟲、蟑螂,大到感染蟲、母巢王蟲,它們都在向我們展現著進化的力量。
而在下一個資料片《蟲群之心》中,暴雪則更是將蟲族的「進化」這一主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據目前掌握的可靠消息,蟲族不僅僅進化出了兩個全新的兵種加入戰場,而且在單人戰役中,玩家每一章節都能獲得一定的「進化點數」,靠著這些進化點數,我們可以自由地決定每一個單位的進化走向,獲得戰役獨有的單位和技能——例如,我們可以選擇讓小狗進化,從而使它們能夠在死後分裂成兩隻寄生蟲發揮餘熱;或者我們也可以選擇讓小狗走上另一條進化之路,使得一條幼蟲能夠一次性孵化三隻小狗(傳說中的買二送一大酬賓);又或許我們還可選擇利用小狗去開發新物種,讓它們進化成「伶跳蟲」——它們是小狗的威力加強版,不但擁有著更高的生命值,而且還能夠使用短距離跳躍的技能快速地接近敵人展開攻擊。
此外,蟲族當然也再一次進化出了兩個全新的兵種,它們就是「蝰蛇」和「蟲主」。前者建造花費為100/200,消耗3個人口,可以向目標註入寄生蟲以獲得它的視野,也可以釋放一陣毒霧,使得霧中所有單位的射程減少到1,還可以運用它的「誘拐」技能,將一個目標單位抓到蝰蛇面前——這貨根本就是怪蜀黍版的1代女皇加蠍子嘛!而另一個新單位「蟲主」,它的建造需要花費200/100,消耗3個人口,可以在埋地後源源不斷地製造擁有90點生命值的「蝗蟲」去騷擾敵人,宛如一隻基因暴走的負子蟾蜍。
新戰役中玩家可以自由選擇
新戰役中玩家可以自由選擇蟲族單位的進化路線,有點養成遊戲的意思。從《星際1》到《魔獸3》,英雄和RPG元素的加入是一個重要的升級,期盼《星際2》中也能有類似的創新。
社會背景——獨裁統治
恢復了人類之身的K姐
恢復了人類之身的K姐,清秀了不少,她的愛情與仇恨將何去何從?
感謝薩爾那迦人嘔心瀝血的改造,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他們眼中的「完」種族——吸取了對神族改造失敗的教訓,薩爾那迦人將蟲族所有個體的意識統一了起來,集合成了一個叫做「主宰」(Overmind)的集體意識。「主宰」是所有蟲族個體生存意志和思想意識的集合體,任何一個蟲族個體對於主宰的服從都是絕對的,真正做到了「捨棄小我、成全大我」的最高境界。
而這種設計的靈感,毫無疑問來自於我們地球上的一些典型昆蟲社會,比如螞蟻、蜜蜂之類——由蜂后統治一切,萬一蜂后被殺,一個工蜂就會變成新的蜂后。「血戰」戰役的最後,「主宰」被塔薩達所殺,但不久一個腦蟲就躍升成為了新的「主宰」。而我們的凱瑞甘大姐也正是利用這條規則,在利用了人族的力量殺死了新的「主宰」後,成功地成為了蟲族的最高統治者。
在《自由之翼》戰役的最後,K姐被薩爾那迦神器的能量淨化,隨後雷諾大叔用公主抱抱著她離開了蟲穴。但是從《蟲群之心》的前沿預告來看,恢復了人類之身的K姐雖然失去了許多記憶,但是她復仇的決心卻更加堅定了。從Youtube流出的一段可信度很高的視頻中我們看到K姐在《蟲群之心》的最後終於復仇成功,把昔日那個將她丟在蟲群中等死的蒙斯克皇帝釘在了牆上……
或許我們發現,如今的蟲族少了一些1代中的陰冷與殘酷,多了一些美式英雄主義的浪漫與溫馨;保留了富有特色的「進化」特徵,但弱化了令人膽戰的「生化危機」意味。這樣的轉變究竟是進步還是妥協,可能也只有等到新資料片發售以後,交給在座的各位玩家們去評判了。
有抱負的青年
==圖12:蟲子這種智能形態,絕對是所有獨裁者最喜歡的。凱瑞甘大姐沒有被權力的欲望反噬,也算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