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功德利益就不圓滿了。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要了解一下這個佛教常識。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清淨」2個字,功德無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無量眾生往生西方淨土。很多人覺得阿彌陀佛地位很高,下意識地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劃等號,這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為娑婆眾生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只有極樂,沒有苦難;而娑婆世界眾苦充滿,大家要區分開。
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阿」指的是「無」,「彌陀」是「量」的意思,「佛」指大覺悟的人。「阿彌陀佛」合起來即「無量佛」,因其與「光」和「壽」有關,故而亦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與壽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渡眾生,他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曾發下大願,要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稱讚。
阿彌陀佛與其左右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他們和其他諸佛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我們常見到的阿彌陀佛聖像,總是左手持蓮花,右手呈接引狀,無比慈悲莊嚴。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南無阿彌陀佛」被稱為「六字大洪名」,專修念佛法門,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離苦得樂。
為什麼說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時,要保持內心的清淨?心不淨者,則功德不生,無有利益。不論誦經還是念佛,都是在修我們的心。念佛聲音再大,如果不攝心、不用心,「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果沒有用真誠清淨心,就是念上萬遍「阿彌陀佛」,也難以有功德利益。念佛之功德大小不在於外在形式,而在於用好清淨心、慈悲心。
就像《六祖壇經》裡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雖然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國土之遠,但其實極樂世界一念即可到達,內心清淨,則智慧生、極樂現;內心煩惱,則障礙增、苦惱生。我們念佛,不論念哪一尊佛菩薩名號,都非常殊勝,但是切記觀照好自己的念頭,不要一邊念佛號,一邊打妄想,妄念太多,煩惱就會越重。
《佛說阿彌陀經》裡中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就在於覺照好自己的念頭,不顛倒妄想,一心清淨,即得往生。
現代的人之所以活得痛苦、煩惱,其實就是自己的心不清淨,根源在於心。「一切唯心造」,心不淨,人生就多業障、痛苦;心中掛礙太多,就難以活出自在人生。《心經》裡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人生要學會放下,放下執念,活在當下,懂得斷舍離。
希望大家多多修持善業,觀心自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