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提起「阿彌陀佛」的名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阿彌陀佛為梵語,阿意為「無」,彌陀意為「量」,佛即「覺」。換言之,阿彌陀佛即為無量覺。此外,阿彌陀佛又有十三個名號,除一個與「壽」有關,其餘十二個均與「光」有關。正因如此,阿彌陀佛也被稱作無量光佛與無量壽佛,代表著光明和智慧無量。佛家認為,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為何世人專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經發下利益眾生的四十八大願,誓願成就稀有淨土,度化無邊苦難眾生。阿彌陀佛即諸佛之王,光明極尊,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見阿彌陀佛即見一切佛。一聲佛號,成佛有餘,念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也是眾生修福增慧的方便法門。若念阿彌陀佛時,能夠牢記下面兩點,功德無量。
01真信切願,但求往生。
持名念佛,即為淨土念佛法門之一,另外三種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但是,不管修學哪種法門,「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念佛法門是易行道、方便法,非大智慧、大福報之人不能信受,故而念佛講求真信、切願、肯行。當我們不斷薰習佛法,對阿彌陀佛及淨土有了一定信心之後,發願就格外重要。
坦率來講,阿彌陀佛的法門,是令眾生成佛的佛法,阿彌陀佛的教法只有一乘,即唯一佛乘。「但見彌陀佛,何嘗不開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皆為救度眾生出離苦海,乘彼願力,一生成就。所以說,求生淨土,也就是我們學佛一個總的願行。反過來講,假如你對淨土也深信不疑,但是念佛卻另有目的,譬如想要家庭和睦、子孫昌隆,那麼阿彌陀佛的願力在你身上就難相應。
02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能夠得此人身已屬不易,更難得是有福報、善根,得以聽聞淨土法門。不過,凡夫心痴暗,最容易產生執著、分別,乃至妄想顛倒。比如很多人念佛,口中佛號不停,心裡的妄念也不斷,結果「口念彌陀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有口無心,所修功德福報,也就一點一點漏失了。
《阿彌陀經》中說,若善男信女聽聞阿彌陀佛名號,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不生顛倒,即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在我看來,無論念佛還是誦經,都是通過種種方式修定、開慧,修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心清淨、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執著,不打妄想,不生邪思雜念,才能真正諸佛菩薩感應道教,這就是所謂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一聲「阿彌陀佛」看似簡單,卻是佛陀一代時教,乃至整個佛法三藏的總綱領、總歸宿,它是善中之善、法中之法。能夠受持名號,不換題目,念到風雨不透,佛號成片,四禪八定,就在其中。更何況末法時代,眾生的智慧淺陋,善根不堅固,很難經由參禪打坐明心開悟。我們要有這樣的知見,一心一意地念佛,別的法門雖好,但與我們根器不相應,就難以受用。很多人念佛,心難以專一,在參禪打坐、拜佛誦經之間打轉,最後只是虛度光陰,難有成就。
佛言,一切眾生,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往生。敬請大眾常念阿彌陀佛,牢記文中兩點,得生彌陀淨土,功德無量。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