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飲食失調研究在線研討會

2021-01-11 騰訊網

Wiley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將攜手飲食失調學院(Academy for Eating Disorders, AED)於2021年1月8日共同舉辦亞洲飲食失調研究在線研討會暨「亞洲飲食失調專刊」在線發布會。

本次會議邀請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者介紹他們在飲食失調領域的傑出研究工作,內容包括飲食失調症狀表現的歷史趨勢,流行病學研究,醫療服務的提供和利用,以及預防和治療措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期刊主編Ruth Striegel Weissman和副主編Jennifer J. Thomas女士將主持本次會議。會議設置了問答環節,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和提問!

亞洲飲食失調研究在線研討會

暨IJED專刊發布會

會議時間

2021年1月8日

上午8:00-9:00(北京時間)

主講嘉賓

Sook Ning Chua, PhD

Nanyang Technical University

題目新加坡飲食失調患病率

Youl-Ri Kim, MD, PhD

Inje University

題目:你,我和我們:韓國的一項基於學校的預防計劃

Mei-Chih Tseng, MD, Ph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題目:成人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醫療保健使用和費用

陳珏博士、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

題目:在中國應用西方精神療法對飲食失調的治療及其文化適應性研究

Elaine Chew, MBBS, MRCPCH, MMed, MCI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題目:在新加坡實施家庭治療

Kazuhiro Yoshiuchi, MD, PhD

University of Tokyo

題目:日本飲食失調患者進食障礙問卷調查表和精神病理學的心理計量學特徵

主持人

Ruth S. Weissman,PhD,

Wesley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期刊主編

Jennifer J. Thoma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期刊副主編

免費註冊觀看

No.1

掃碼進入AED官網註冊

https://www.aedweb.org/resources/online-library/webinars

No.2

進入Wiley科研雲學院註冊觀看

https://app6sjglueg4184.pc.xiaoe-tech.com/detail/l_5fe004a7e4b04db7c0960a3b/4?fromH5=true

本次會議語言為英文。

部分嘉賓簡介

陳珏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飲食失調中心主任和臨床心理系主任。陳博士的研究重點是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她目前擔任多個項目的首席研究員,主要是對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神經生物學機理和治療的研究,這些項目分別由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市衛生委員會基金會資助。她還是《飲食失調》一書的主編,也是《中國飲食失調防治指南》的主要編輯之一,同時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她是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飲食失調學術小組的負責人,還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Eating and Weight Disorders-Studies on Anorexia, Bulimia and Obesity和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等期刊的編委會成員。

Ruth Striegel Weissman博士

衛斯理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社會科學系Walter A. Crowell教授。她的研究重點是減輕與飲食和體重問題有關的痛苦和負擔。Weissman博士的研究包括對飲食失調進行定義和分類,確定飲食失調和體重失調的風險因素、治療效果、衛生服務利用率以及與肥胖,暴飲暴食和飲食失調相關的費用。她的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美國糖尿病,消化系統和腎臟疾病研究所(NIDDK),美國國立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以及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慷慨資助。她在該領域的貢獻獲得了多個獎項的認可,包括Academy of Eating Disorders的終身成就獎。Weissman博士是飲食失調學會的創始成員和前任主席。她還曾擔任飲食失調研究協會主席。她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期刊主編。

Jennifer Thomas博士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飲食失調臨床和研究計劃的副主任,也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繫心理學副教授。Thomas博士的研究集中在避免/限制食物攝入障礙和其他非典型飲食失調症,她出版了多本相關書籍:《幾乎成了厭食症:我(或我所愛的人)與食物的關係是否有問題》;《避免/限制食物攝入障礙的認知行為療法: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以及《挑食者的康復書:克服避免/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她目前是由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私人基金會資助的幾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這些研究調查了避免/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的神經生物學機理和治療方法。她發表了140多篇學術論文,還擔任飲食失調學會秘書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期刊副主編。

Wiley,科研與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自1807年創建至今,已擁有超過200年歷史。Wiley提供科學、技術、醫學和人文社科期刊與在線學習、評估與認證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幫助高校、研究機構、學術團體、企業、政府以及個人提高學術和專業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飲食失調新進展--虛擬實境暴露療法VRET
    虛擬實境技術在醫療等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體驗也在快速改善,近期,在《人機互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虛擬實境暴露療法能鼓勵飲食失調的患者與治療師更好的溝通。而虛擬實境暴露療法(VRET)對於治療飲食失調同樣有積極作用,來自肯特大學(英國)RISE Ltd、賽普勒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關於將虛擬實境暴露療法用於飲食失調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患者有信心在虛擬環境中與治療師交談,因為在虛擬環境中不會感受到被評判。實驗中,創建了多用戶虛擬實境環境,參與者通過虛擬化身,與治療師雙方均配戴Oculus Rift VR頭顯。
  • 肖青主持「被遺忘的兩棲類和爬行類」在線國際研討會
    肖青主持「被遺忘的兩棲類和爬行類」在線國際研討會 2020-05-06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意思 是這些導致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怎麼調理1、飲食調理食物應多品種多變化,搭配合理,多親近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與刺激性食品,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動物油為輔,以獲取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從而調理內分泌失調。5、性生活調理研究表明,乳腺小葉增生、黃褐斑等許多內分泌疾病,都與長期獨身、夫妻生活不和諧、或夫妻生活過少等有重要關係。所以,保持家庭和睦,夫妻生活和諧,對保持女性身心健康、延緩卵巢功能衰退、調節內分泌失調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文在線網絡研討會】單細胞ATAC-Seq入門:高解析度表觀基因組學研究
    中文在線網絡研討會單細胞ATAC-Seq
  • 第二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在昆明召開
    11月4日至7日,第二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The 2nd Asia-Oceania Space Weather Alliance吳季在講話中強調,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的召開,有利於促進地區空間天氣數據的交換,推動地區空間天氣研究、應用及業務部門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加強地區間空間天氣信息和教育的共享與推廣;Iguchi先生在開幕辭中講述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的發展歷程
  • 健康|最新研究:人類最佳的飲食方式是什麼樣的?
    在美國,我們遇到的大多數主要健康問題都與我們的飲食方式有關。」如果說錯誤的飲食方式導致了這麼多的疾病,那么正確的飲食方式就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預防大多數疾病的方式。但是什麼才是正確的方式呢?這個問題從幾十年前開始就是無數研究的核心。一些專家說,通過尋找這些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我們可能正在接近最佳的飲食方式。
  • 虛擬實境療程可以幫助患者應對飲食失調
    投稿:Summer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0/201021111605.htm來自肯特大學的RISE有限公司(互動媒體、智能系統和新興技術研究中心)和賽普勒斯大學的研究顯示,虛擬實境(VR)技術可以通過一種稱為虛擬實境暴露療法
  • 如何飲食可保持腸胃健康?腸道菌群若失調,可以這樣調理
    其實,筆者認為,健康人的腸胃內部,不應該出現腸道菌群失調。人是一個超級生物體,用腸道舉例,人體內的共生微生物,約95%生存在人體腸道中,其細胞數量甚至是人哺乳細胞數量的10倍之上!人體內養著一堆腸道菌落,那他們是幹什麼的?
  • 腸道菌群失調及其相關疾病研究進展
    抗生素的使用可誘導腸道菌群失調,腦-腸軸參與了腸道菌群失調,其不僅可引起全身免疫疾病,還能導致肥胖、2 型糖尿病及腸癌。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飲食改變、疾病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其中,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劉崇海等[5]選用臨床上常用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處理小鼠,建立了腸道菌群失調動物模型,並經口灌服白色念珠菌,進一步加重菌群失調。研究證實了Toll 樣受體( TLR) 是天然免疫中的重要模式識別受體,經逐級信號傳導過程參與抗感染的炎症過程。
  • 兒童時期的飲食模式及其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亞洲人群的過敏分析
    一項涉及從東南亞移民到美國的亞裔少數民族的大型隊列研究表明,生活在西化環境中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本土腸道菌群物種和植物纖維降解功能的喪失有關。這些變化可能與亞洲傳統飲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植物性食物的攝入減少有關,或者與西化飲食中的基質纖維總體缺乏有關。
  • 中國化學會第四屆全國高分子結晶理論、應用及表徵技術研討會在線...
    2020年4月25-26日,中國化學會第四屆全國高分子結晶理論、應用及表徵技術研討會在線上成功召開。
  • 2014年大氣輻射和亞洲雷射雷達觀測網國際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9月10至12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與光學重點實驗室承辦的大氣輻射和亞洲雷射雷達觀測網2014年國際研討會在合肥召開。本次研討會是2014年大氣輻射網(SKYNET)和第9屆亞洲雷射雷達觀測網(Asian lidar Network)聯席研討會,會議旨在通過地基網絡化大氣觀測,結合主被動多種遙感手段,對大氣氣溶膠-雲-輻射及其相互作用這一熱點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為區域及全球環境和氣候變化尋求預防和治理對策。
  • ...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討會在浙商院舉辦
    9月28日,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馬克思主義學會高職分會主辦,浙江省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高職院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討會在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 中外科學家加強合作研究 共同應對「亞洲水塔」環境變化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薩發布。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袁全 賈釗)聚焦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研究的「亞洲水塔國際研討會」11日至12日在京召開。來自全球40名頂尖科學家參會,分享科研成果,熱議應對措施。
  • 肝臟與腸道中的果糖激酶在代謝失調中發揮不同功能
    肝臟與腸道中的果糖激酶在代謝失調中發揮不同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16:35:57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Miguel A.
  • 計量測試與儀器研討會召開:5位院士在線交流
    9月25日,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第三分會場計量測試技術與儀器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主要圍繞我國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製造強國戰略,探討計量測試技術創新如何助力中國製造騰飛。
  • Nature Food:飲食代謝類型模型可預測個體對飲食幹預的反應
    為此大多數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健康飲食政策,以減少人群中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個體新陳代謝對任何飲食幹預的反應是不同的。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的Isabel Garcia-Perez、Jeremy K. Nicholson*、Elaine Holmes*和Gary Frost*等人基於高度控制的飲食研究與深度代謝表型的耦合數據,開發了一種方法來了解飲食個體差異。
  • 共濟失調症狀解析,早發現,早治療
    ,共濟失調屬於一個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屬於一個非器質性病變。小腦萎縮共濟失調患者應該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菸戒酒,控制體重,肥胖是共濟失調的危險因素,應通過控制飲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體育鍛鍊控制體重。膳食營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穀類食品,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患者應定時檢查血壓、心電圖、血糖和血脂等,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用藥期間,謹遵醫囑用藥不可私自停藥,影響恢復效果。
  • 揚子江國際論壇北美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行
    8月29日,揚子江國際論壇2020中國企業及公民海外權益保護(北美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行。省有關部門領導、企業家代表、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代表近百人在線下出席了活動,近1500人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觀看了本次研討會。
  • ...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附屬同濟醫院吳登龍團隊闡明前列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09-29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