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這些地球植物知識你需要知道

2020-12-05 中國科創網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植物?它們又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在路邊隨便看到的植物又是什麼?

下面介紹一些地球植物的有關知識。

1、頭頂一顆珠

在神農架一些人跡罕到之處,生活著一種名叫頭頂一顆珠的藥用植物。

頭頂一顆珠其實是延齡草的俗稱。這是一種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林下草叢中。它莖高15~50釐米,頂端輪生著三片菱狀卵圓形的葉子。

延齡草在夏天開花。那時,它的葉子中間生出一根直立的短柄,柄的頂端再長出一朵白色的小花,花瓣有6片,分為兩輪。外輪3片,綠色;內輪3片,白色。

花開花落。秋天,延齡草的葉頂結出一枚紫黑色的漿果。那漿果如豌豆般大小,被稱為「天珠」,藥用價值極高,但因保存不易而常被藥農自己留食。

2、接骨木

接骨木的個子並不高,株高一般不到6米,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屬忍冬科,因其生命力極強,故又被叫做扦扦活。

辨認接骨木並不太難,接骨木的老枝髓心呈黃褐色,長有羽狀複葉、卵形或橢圓形的小葉5~7枚,邊緣還有鋸齒,揉碎以後更有特殊臭氣。據說,這種臭氣對老鼠有著強烈的驅避作用。

接骨木於春季開花,花很小,黃白色,聚集在枝頭成圓錐形,花開後結出紅色的漿果。接骨木分布於我國華北、華東和東北各地。此外,歐洲和日本也有分布。

3、神農斷腸草——鉤吻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在炎黃子孫中流傳已久。他為了找尋能解除人民疾病痛苦的藥草,在華夏的山林原野中遍嘗百草,往往中毒而在所不惜,以至「一日而遇七十毒」。

這種令神農斷腸而死的藤子,就被後人稱之為「斷腸草」。

斷腸草又被稱為鉤吻、胡蔓藤,是馬錢科植物,自然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一些省區,東南亞及印度也有。這種植物因其劇毒,自古就名氣很大。它的全身都有毒,甚至連花粉也不例外,尤其是根和嫩葉毒性極強。

【以上就是地球三種植物的有關內容,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8個新鮮有趣的冷知識,學海無涯樂作舟
    生活中,你聽過最有趣的冷知識是什麼呢?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知識的學習在當下的每一刻。下面一組新鮮有趣的小知識,一定讓你受益匪淺。1、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宋時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續娶了一妾名喚姣娘。但姣娘私下與年輕僕人偷情。
  • 學海無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學海無涯,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指對知識的學習永遠沒有止境。學海:指知識;涯:邊際。出自:明 張岱《小序》:「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近義詞有:學無止境、知也無涯,反義詞有:不學無術,學海無涯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作分句;用於人。
  • 2020年重慶公務員面試真題:學海無涯苦作舟,學海無涯樂作舟!
    歡迎查閱,助你成公!2020年重慶市村官專線公務員面試真題:有人說學海無涯苦作舟應該改為學海無涯樂作舟;對此,你怎麼看?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學海無涯,一個出自《小序》的成語,大意指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形容知識的多與廣,也暗指學習沒有盡頭,應活動老、學到老!那麼,學海無涯苦作舟,又出自哪裡?
  • 知識洪流、學海無涯,你慌了嗎?這三點讓你變從容!
    一天產生的知識量即使一個人24小時不間斷學習,他到死可能都學不完,所以面對如山如海的知識轟炸,你怎能不焦慮?那麼是時候學海無涯,回頭是岸了。拒絕照單全收,學會辨別和篩選成了在知識海洋裡弄潮的必備技能。你要學會分析哪些內容是自己現在真正需要的、可以學了就能用的——前者讓你學習的時候更有目的感、急迫感,也能讓你更專注,後者學了用了才能記得更深刻,畢竟學習的終極目的是能為我所用。
  • 進化論地球之初,寒武紀大滅絕。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遍地是巖石(你知道土是從哪裡來的嗎?敬請關注百度作者:科學大偵探,下期跟你講),但在那時地殼(跟大家糾正一下讀音,qiao,讀四聲)很不穩定,火山噴發頻繁,遍地是巖漿。那麼你知道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嗎?科學家認為有外來原因和自身原因,讓我來告訴你!自身原因是因為,科學家認為是從火山擠出來的,要知道火山上的水蒸氣含量高達75%!還有就是火山燃燒造成了水霧上升形成雲。外來原因是,各種隕石帶著水資源墜落地球,為地球提供了水源。
  • 學海無涯,何處是岸
    小時總是渴望長大,因為不論父母還是叔叔阿姨都經常說:「小屁孩知道啥,大人的事情你個小屁孩不懂。」如今我已經快到知命之年,卻忽然發現世界已經開始反轉,現在的小屁孩懂的也不比我們成年人少多少了。甚至半大的孩子反過來會斥責我們這不懂,那也不了解。
  • 學海無涯,但有境;苦海無邊,卻有界
    周二:人類認知體系演化史周三:科學,人類的自我淘汰從未停歇周四:經典哲學之死周五:神學,就一定是有神論嗎周六:個人的一生與三學周日:未來,三學一體學海無涯,但有境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學海無涯,縱然你有苦作舟,有勤為徑,可若沒有方向,不得其法。所有努力,皆是一盤散沙,未必能有所成。每一代人,都會重新學習整個人類的認知。
  • 學海無涯 王文學談遠大志向當以知識為基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此句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也為廣大讀書人而認同,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一件事。在王文學看來,想要實現遠大抱負首先就要學有所識,以此為基,當能越走越穩,更是要不斷補充新的知識,放不被時代、他人落下。王文學自幼就喜歡讀書,也有著遠大的志向。
  • 莊子的「學海無涯」有沒有「坑」到你,看後半句,看完你就會釋懷
    一句「學海無涯」,讓不少人感受自己在知識的瀚海中起起伏伏,人生波瀾也能想起莊子的勵志話語「學海無涯」。然後就非常自信地繼續往前走。我相信高考的死命讀書的雷人標語,一定有它!大家也會將後人化用它的名人名言當做座右銘,「學海無涯苦作舟」引用肯定不勝枚舉。
  • 關於地球,你可能不知道的10個冷知識
    你知道春天沿著地球移動的速度有多快嗎?你知道如今的臭氧層處於什麼狀態?你知道在地球的某個地方,往地上抓把土就可以當肥皂用嗎?雖然今天,擼哥將和你介紹關於地球,你可能不知道的10個冷知識。這些發生在靠近冰蓋最高部分的淺地形凹陷處,海拔3,800至4,050米。3、春天以每天50公裡的速度移動春天行走在地球上的速度約為50公裡/天。科學家通過觀察單株植物的花序並注意不同地區一個物種的開花時間來確定了這一點。有人指出,在冬季結束後,同一物種的花序在24小時內開花,距離已開花的植物50公裡。
  • 關於地球的6個小知識,你知道麼?
    地球作為我們唯一的家園,關於它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1. 地球上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個面:人們發現從地球上看,月亮的景色是不會變化的。而且總是以一面對著地球,仿佛有意不讓人看到它的背面一樣。這是因為月球不僅繞地球轉動,它還可以進行自轉,而且它自轉一圈的時間與公轉一圈的時間剛好一樣,因此地球上的人永遠只會看到月球的一面。2. 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巨多:我們知道地球除了月亮衛星還有很多人造的衛星,它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到2013年人類一共發射了6600顆人造衛星,其中3600顆還留在太空,有大約1000顆在有效運行。
  • 學海無涯,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學習
    少年、青年、中年,無論你在那一介階段,你都需要好好學習,你不學習,你就不會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與自信,我們在學習中,學會了面對現實的生活,可以學到如何面對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從學習中學會了如何解決困難的方法。
  • 我生有涯而學海無涯
    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以有涯去求無涯,豈不殆乎?惘乎?我看智慧機器人也不能做到知識萬能。所以人生有涯是肯定的,而知識無涯也是肯定的,所以必須有所取捨也是肯定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有人主動而有人被動而已。所以我們最好要主動進行去取捨,去取適合自己的而去舍不適合自己的,這個做好的人就一定是一個努力的而且會成功的人,所以就一定是靠努力的成功人士了。
  • 生物科普趣味小知識,姿勢漲起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學習生物科學,認識大千世界。下面的10個生物科趣味U小知識,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1、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綠色植物是藍藻。藍藻包括藍球藻、顫藻、念珠藻(如髮菜)等。2、三葉蟲是最早稱霸地球的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是節肢動物的一種3、世界上最小的鳥事古巴的蜂鳥,它全身重量只有2克左右,善於持久地在花叢中徘徊「停飛」,有時還能倒飛。4、大家都知道,加拿大被稱為「楓葉王國」。從每年的9月下旬開始,楓葉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 象賢中學優秀畢業生馬芷彤:學海無涯,所以更要快樂
    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什麼樣的結果最能不留遺憾?你全情投入之後的結果。對馬芷彤而言,學習就是這麼一件事。以勤懇作船槳,以愉快作海風,小船成功靠岸只是必然的結果,重要的是沿岸的風景,也都盡收囊中。現在,她想把這一路的點滴收穫,都講給你聽,願你也能乘風破浪。
  • 種植蘆薈植物,這些是你需要知道的,快來看看吧
    讓你的成年蘆薈植物生長來填滿它的容器。雖然任何健康的蘆薈植物都有機會生產年輕的植物,或「幼崽」,這是最有可能發生時,成蟲植物已達到其容器的邊界。等幼苗長出來。你的蘆薈植物應該開始生產「幼崽」,它們是自己的無性系,與母植物的一些根系相同,也可能附著在根部。這些東西有時會從容器的排水孔裡長出來,甚至從根部爬到附近的容器裡!
  • 這些海洋小知識,你需要了解,每一個都令你瞠目結舌!
    海洋真的很神奇,海洋裡面存在河流,存在噴泉,存在瀑布,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海洋,在上節文章中給大家講述了海洋的冷知識,今天,這篇文章接著給大家分享海洋的知識。第一個:人類為什麼探索海洋?首先就是海洋的溫度變化對於地球氣候變化有很大的影響,在赤道東太平洋,中太平洋區域,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海水升溫的現象,它會造成一些地區乾旱,一些地區降雨量過多,會引起氣候反常。
  • 漲知識!植物界中的「國寶」,這些珍稀植物你知道嗎?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如果把地球的46億年濃縮為一天,植物大約在晚上9點出現,人類在最後3分鐘才登場。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植物,卻似乎又與植物並不相熟,尤其是一些珍稀瀕危植物。珍稀瀕危植物與普通植物不同,它們像是神壇上的寶藏,高冷、遙遠。但其實珍稀瀕危植物的名稱趣味盎然。這個國慶假期,跟著小博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名字很有趣的珍稀瀕危植物!
  • 室內植物的光線需要,你知道嗎?教你小常識
    看看你的植物是否接受了足夠的陽光,或者陽光太少。光對植物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每種類型的室內植物,有時甚至是一種類型內的個別植物,都需要不同數量的光。每個家庭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計劃對每一家花園進行試驗,直到你找到能產生最佳表現的地點。有一些一般規則,但這些規則都有例外。在大多數情況下,開花植物比葉植物需要更多的光。然而,一種葉子植物,需要大量的光線來保持其生機勃勃的葉子顏色。
  • 好好學習:掌握「臨界知識」,助你學海無涯
    我們普遍認為的「知識」是:我們在某一個地方購買的課程,或者是一個我們認為的有智慧的人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在作者眼裡,這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那麼,他是如何定義「知識」的呢?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