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歷經將近十年在無數工程師的精心打磨下,實現了自主設計飛機總體方案、優化氣動外形,完成機體設計製造,深度參與液壓系統、起落架、電源系統的研發,與外商合作研發航電系統和飛控系統,並自主完成子系統和零配件的集成,在設計初期國產率目標為10%,經過短短幾年,在大飛機成功試飛國產化率已到達50%以上,同時帶動我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產業鏈集體性突破,取得的成績是十分亮眼的。
C919是一款150座級別的中短程客機,航程可達到5555公裡。在市場上和美國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是屬於同一級別的大飛機。在發動機也都是LEAP系列,動力系統屬於同一級別的。
國產C919屬於後起之秀,在設計上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同時在未來的市場潛力也更具有優勢。
1.國產C919在機艙寬度比波音737寬鬆,乘客體驗感和舒適度更佳。
2.C919貨倉體積更大,載貨能力比波音和空客更好,商業盈利能力更高。
3.C919採用先機技術更多,採用的自動化程度較波音高。
4.C919飛機採用的發動機LEAP-1C型發動,在動力相對波音和空客A320要優秀。
5.C919在噪音方面比較低,坐飛機噪音太大會引起乘客不舒服,C919在這一塊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6.C919相對波音737和A320比較節能,符合節能低耗的基調,相對比較綠色化。
7.在視野設計比較寬,更能保證行駛安全,這對駕駛員來說是個很好的優勢。
我國的飛機製造技術起步晚了幾十年,國產C919不僅在國產化上越走越快,在同等機型上,也佔據非常大的優勢,進度是非常快的。正因為C919優勢明顯,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運營維護成本都會更低,利潤可以做到最大化。
國產C919因屬於市場新星,對於客戶來說,客機推廣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新產品融合到航空公司,需支付大力的額外成本。如飛行員培訓、維護系統建立與運轉等等。對于波音和空客已成熟的市場,C919隻能在價格上去彌補這些。
1.根據權威媒體報導,C919的上市定價為五千萬美元,差不多為波音737的一半,在成本和市場收益上比不上波音737和空客320。
2.C919畢竟是一種新飛機,在我國在客機的設計能力和經驗都有限的情況下,C919還有一些小問題存在。在維護上可能會花費更多,這也需要我國繼續改進這些小瑕疵。同時也需要時間去不斷改進產品的質量。
3.最大起飛重量相對較小,C919是72噸,空客320位79噸,波音737是82噸。
4.在續航裡程上,C919少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距離。
很多國人認為C919並不是國產飛機,在獨立自主產權上打上一個大大的疑問號?其實這樣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我國目前在航空製造上起步晚、底子薄,技術積累為零的情況下,很多核心技術攻克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國產化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
我們要有發展的眼光看得國產C919,從最初的10%國產率,短短幾年提升到50%,甚至接近60%,這個國產率是驚人的。因為國產化率需要帶動一系列的材料、設計等產業的發展,並不是單個公司就能完成的。另外,國產C919在面對市場,藉助一些外來的產品。首先得生存下來,再不斷改進和發展,進一步提升國產化率。
動力系統是飛機核心部件,C919和波音737、空客A320都採用的是法國LEAP系統發動機,這具有高度壁壘的部件,也不可能通過技術引入。對待C919核心發動機就應該要有動態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國也早就考慮到發動機這塊的瓶頸,隨著我國航空製造的發展與水平的提高,國產替代只是時間問題,目前航發推出的CJ1000和CJ2000都獲得試驗成功,也具備了國產替代的能力。
我們不能過於苛刻的看得國產C919,美國波音和空客依然是很多零部件是引進的,我們只有扎紮實實,走好科技探索強國之路,未來我國不僅在大飛機,在其他科技領域都會做到領先水平。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同等商業客機中,數市場份額最大。相對較波音和空客,C919已獲得上千架訂單,能在成熟與激烈的市場中,國產C919可以說是成功的。
儘管還有很多不足,關鍵零部件還有待國產化,國產C919需要走的路還很長,但在我國大力支持下,國產C919大飛機還是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的。如何看待C919國產化率的問題?同時C919在波音737與空客A320對比來說,如何贏得更廣泛的市場?提升升級還是依靠營銷?更多的詳細情況,請觀看西瓜視頻人創作人三一博士的視頻:
在西瓜視頻搜索「三一博士」可觀看全部視頻
有關國產大飛機的西瓜視頻,還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