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表面改性劑AD8323碳酸鈣、二氧化矽等無機粉體應用效果好

2020-11-29 東莞澳達環保新材料

立磨1250目重鈣,原粉沉降體積1.2(左),用了我們澳達的提升沉降體積的助磨劑後,沉降體積增加到1.6(右),而且產量也增加了6%

粉體表面改性劑AD8323技術指標

外觀:乳白色液體;

PH值:8-9;

比重:1.013±0.03g/ml;

溶解性: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粉體表面改性劑 AD8323產品是一款較低分子量聚合物的耐高溫助劑, 集增加沉降體積、潤滑、助磨、流動、分散等功能於一體。

粉體表面改性劑AD8323應用領域

碳酸鈣、二氧化矽等無機粉體。

改性後的粉體特別適合塑料等行業。

粉體表面改性劑AD8323推薦用量

建議參考用量0.1%-0.3%左右

相關焦點

  • 粉體改性劑提升粉體研磨效率和產量降低產品能耗
    無機粉體在破碎研磨過程中,通過加入合適的粉體改性劑,能吸附在粉體表面,起到潤溼、潤滑的效果,提升粉體研磨效率和產量,降低產品能耗。但也有影響粉體改性劑的因為,主要包括,添加量、漿料的固含量、粉體研磨粒徑、漿料PH值、粒徑分布情況。
  • 科普|改性碳酸鈣的24種應用及相應改性劑作用
    粉體改性劑對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的目的是提高碳酸鈣的應用性能,拓寬碳酸鈣的應用範圍和市場,並通過粉體的表面塗層改性可引領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和藍海市場。2 改性碳酸鈣在聚丙烯中應用用粉體表面改性劑對輕質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可以使碳酸鈣的吸油值降低到22%,接觸角降低到68.6。
  • 嘉賓報告|鄭水林: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嵩山飯店召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將作《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表面改性是提升碳酸鈣應用性能、提高適用性、拓展市場和用量所必須的重要手段,未來功能化、專用化將成為碳酸鈣發展的主要趨勢,各種表面改性專用碳酸鈣的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目前,我國普通碳酸鈣產能過剩,低價競爭激烈。經表面改性後的碳酸鈣,使用效果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好,價格自然隨之增加。
  • 粉體表面改性方法
    粉體材料表面改性技術是伴隨現代新型複合材料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對於現代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無機(無機)複合材料、塗料或塗層材料、吸附與催化材料、環境材料以及超細粉體和納米粉體的製備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納米碳酸鈣常用10大類表面改性劑
    隨著納米碳酸鈣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這些缺點更加明顯。為了充分發揮納米碳酸鈣的優勢,改善納米碳酸鈣的性能,必須採用不同的表面改性方法和改性劑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納米碳酸鈣常用的改性劑主要有偶聯劑、表面活性劑、聚合物、無機物等。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通常採用的放電氣體有Ar、N2、O2等非聚合性氣體以及C2H2、CF4等反應性氣體,通過活性粒子對粉體表面的刻蝕、活化、除雜、接枝、交聯和包覆等作用,改變粉體表面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接下來就與大家探討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材料處理中的具體應用。
  • 塑料用戶最關心無機粉體材料哪些性能指標?
    塑料用無機粉體常見的15項性能評價指標如下:1、表面改性效果經過表面改性處理後的無機粉體表面均勻地包覆與樹脂性能相近的親油性助劑,在與樹脂共混過程中,可改善不同物料界面相容性,提高產品的性能。表面改性效果試驗可採用約60℃的水在透明杯中浸泡活化後的無機粉體,並輕輕均勻地攪拌,觀察粉體是否呈絮棉狀漂浮在水面,浸泡時間越長,水液越清澈無渾濁沉澱物,證明表面活化處理效果越好,改性劑在粉體表面的牢固度越高。
  • 納米粉體材料—氣相二氧化矽在粉體中的抗結塊應用
    由於氣相二氧化矽的粒徑小,使得它的比表面積非常大,通常氣相二氧化矽的比表面為100-400m2/g。此特性使它能包裹在粉體物質表面,對粉體顆粒之間起到間隔的作用,從而防止粘連促進粉體的自由流動。氣相二氧化矽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的特性,也能使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促進它吸收粉體表面的油脂和水分,從而降低粉體之間的粘連。3.粒徑小,表面能高。
  • 2019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在江蘇張家港成功舉辦!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主講《有機粉體表面改性技術與裝備》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分享了有機粉體表面改性的目的、方法、工藝、設備、改性劑、改性效果影響因素及產品性能表徵等內容,並結合碳酸鈣、高嶺土、矽灰石、滑石、雲母、矽微粉、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粉煤灰、煤粉等粉體進行了案例解析,讓學員們系統且深入的了解了有機粉體表面改性技術
  • 粉體分散劑對納米碳管表面改性後的效果分析
    但是納米碳管化學惰性比較錢,表面缺少活性基團、分散性差、加工困難,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如今很多工程師通過無機粉體分散劑對其表面進行有機修飾改性,加入活性基團,提高它在體系中的與其它元素的相容性與分散劑,發揮其優異的性能。
  • 超細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哪些?
    表面吸附包覆法:利用物理或化學吸附原理使包覆材料均勻附著到被包覆對象上,形成連續完整的包覆層。選擇的包覆材料大多是一些有機物質。液相包覆法:是指無機粉體顆粒表面沉積一層或幾層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鹽類物質的一種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分為沉澱法、醇鹽水解法、溶膠凝膠法和非均相凝固法。
  • 超細粉體表面包覆處理的14種方法
    因此,如何避免超細粉體的團聚失效已成為超細粉體發展應用所面臨的難題。通過對超細粉體進行一定的表面包覆,使顆粒表面獲得新的物理、化學及其他新的功能,從而大大改善了粒子的分散性及與其他物質的相容性。表面包覆技術有效地解決了超細粉體團聚這一難題。
  • 當氣流粉碎「遇見」表面改性,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實踐表明,在氣流粉碎的同時對顆粒進行表面改性,可獲得具有良好改性效果的粉體材料,即所謂的氣流粉碎-表面改性一體化技術。 (2)氣流粉碎改性工藝 氣流粉碎改性工藝是將改性劑直接噴入氣流粉碎機中,與粉碎室中的粉碎顆粒直接接觸,達到表面改性的目的。需要一個改性劑添加裝置,一般情況下,此裝置以壓縮空氣為氣源,通過噴嘴將改性劑霧化噴入粉碎室,完成對粉體顆粒的改性。
  • 輕質碳酸鈣表面改性常用藥劑、工藝及效果評價指標
    輕質碳酸鈣由於粒徑小,表面能高,分子間力、靜電作用、氫鍵、氧橋等引起碳酸鈣粒子極易團聚,作為填料,會影響實際使用效果;另外碳酸鈣表面有親水性較強的-OH,呈鹼性,是一種親水性粉體,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勻,因此應用中必須對其表面改性,降低表面能,增加表面活性基團,提高與聚合物界面的溼潤性及與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性。
  • 乾貨| 6大表面改性方法,你的粉體適合哪一種?
    表面改性是根據應用需要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在粉體加工和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主要有6大類改性方法。1、物理塗覆方法原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改性劑:高聚物、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等。
  • 片狀氧化鋁粉體的製備與應用
    片狀氧化鋁 圖片來源:網絡通過人工方法合成的片狀氧化鋁微粉的徑厚比例可調,並且具有純度高,表面平整光滑,在水中分散性良好的優點。工業級的片狀氧化鋁粉體的粒徑大小可以達到微米尺寸,厚度更是達到了納米級或接近納米尺度。
  • 碳酸鈣粉體加工工程措施
    碳酸鈣粉體生產企業大多採取幹法生產工藝,除少數大型企業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利用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設備外,大部分粉體生產企業的生產布局、工藝、設備、設施較落後,粉塵等職業危害較嚴重。其中對作業人員職業健康影響較大的典型工序有礦石粗破碎環節、磨粉環節、裝包環節、裝車環節等。
  • 2020年非金屬礦粉體加工及應用技術培訓(第三期)圓滿成功!
    中國塑料加工協會徐同考教授,復旦大學/教育部先進塗料工程研究中心遊波教授,北京工商大學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萬青高工,湖北力美達矽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敬國,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研發中心主任 彭鶴松、研發經理張曉明,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偉等專家老師為大家現場授課!
  • 粉體幹法表面改性工藝特點及適用範圍
    幹法表面改性工藝是指粉體在幹態下或乾燥後在表面改性設備中進行分散,同時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改性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表面改性處理的工藝。無機粉體的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機械化學和部分膠囊化改性常常採用這種工藝。
  • 硬脂酸在納米碳酸鈣表面改性中的應用
    納米碳酸鈣應用於有機介質中存在兩大缺陷:一是納米碳酸鈣為表面親水疏油的無機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差,與有機體的親和力差,容易形成團聚體,直接應用效果不好,導致材料性能下降;二是納米碳酸鈣粒徑小,表面原子數多,表面能大,粒子之間相作用力強,容易形成納米碳酸鈣粉體的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