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併流」這一奇特景觀大家可見過?它是「世界生物基因庫」啊

2020-12-04 亮閃閃de星星

大家可能都知道「三江併流」,那你們可知道是哪三條江嗎?那就是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今天小編主要講的內容就是關於這三條江的。由於這三條江併流地區特殊的地質構造,形成了歐亞大陸最集中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人文資源。那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這三條江的傳奇故事吧。

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自北向南於60 ~ 100km的狹窄地帶縱貫全區,構成了世界上魏櫻的三江併流的奇觀,形成了為世界所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觀。三江併流是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在20世紀50年代在一張衛星遙感地圖上發現的。三江併流位於中國雲南省,跨越了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約170km,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繼而形成了「四山並列、三江併流」這一世界獨有的地理奇觀。

金沙江在川藏兩省區間,是長江的上遊,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灣」,在四川宜賓附近匯合岷江後,始稱長江,最後在上海注人東海。早在漢代,金沙江流域就是南北民族的交匯地區,無數內地人南遷,促進了本區文化的發展。堪稱世界之最,成為「西電東送」的重要電源基地。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雪水匯成溪流,又匯成河,在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之間奔湧,最終注人安達曼海。怒江兩岸的山嶺海拔均在3000m以上,在雲南省境內全長547km。江水每年平均以1.6倍於黃河的水量奔騰向南,咆哮的怒江衝破了無數險灘,出現了無數飛瀑懸河,雄偉壯觀,形成了聞名於世的怒江大峽谷。峽谷全長約300km平均深度約3000m,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大峽谷」。

瀾滄江,傣語稱為「南蘭章」,意思為百萬大象山。瀾滄江是湄公河的上遊,最終注人南海,瀾滄江由於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東埔寨和越南6個國家,而被譽為「 東方多瑙河」。瀾滄江以雨水補給為主,並有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瀾滄江下遊有壩子和湖泊分布,在它流經的西雙版納地區有三季水稻,也是中國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三江併流具有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自然地理現象是舉世罕見的,三江併流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然保護區,還具有各種類型的地貌景觀,是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涵蓋了各種各樣的地理要素和生態要素。由於這裡的高山海拔變化呈垂直地帶性分布,從怒江乾熱河谷到卡瓦格博峰,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溼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不同類型的地貌景觀,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觀外各類自然景觀的縮影。

三江併流地區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由於三江併流地區未受第四紀冰期大陸冰川的覆蓋,加之區域內山脈為南北走向,因此成為歐亞大陸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區,擁有20餘種生態系統,佔北半球生態系統類型的80%,是歐亞大陸上生物生態環境的縮影。又由於位於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這樣一個特殊的位置,造就了地貌類型和動植物資源的多樣變化性,在中國乃至世界自然保護區中也是難得的。

三江併流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這裡的門票也不貴,大概50元左右吧。這裡有少數民族傈僳族自治州,住著傈僳族,三江併流景區覆蓋範圍170萬公頃啊,很大,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哈。

相關焦點

  • 聚焦「三江併流」區域生物多樣性,當一種植物標本掛到牆上時,它離...
    「當一種植物標本掛到牆上時,它離滅絕已經不遠了!『三江併流』區域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要珍惜這份上天賜予的禮物。」在麗江高山植物標本館,莫新春博士指著一面牆的植物標本,告訴現場觀眾。在高山植物標本館有個區域,收集了麗江玉龍雪山一帶數千種植物標本,非常壯觀。
  • 保山:守衛世界物種基因庫
    這裡森林繁茂、鳥獸繁多,享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等美譽。  守住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駐守在這裡的保山森林警察不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穩定,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戰果突出,2020年3月10日,被雲南省公安廳記集體二等功。
  • 雲南的五大世界遺產有多水
    地球46億年的演化中,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塑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橫斷山區,「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就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彎入印度、中南半島巨大的山弧——橫斷山脈之間。 著名的喀斯特學者、紐西蘭的威廉士教授形象地說:「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說:『請給我看看地球上最典型的地貌景觀』,那麼一定會有雲南石林。」
  • 2021國考行測備考: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包羅萬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產」。   驕傲了我的國,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4處,你都知道嗎?
  • 這「天然基因庫」裡蘊藏著罕見的寶貝
    這「天然基因庫」裡蘊藏著罕見的寶貝我們大家都知道,GDP號稱「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宏觀經濟核算指標。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發展中也暴露出來不少問題,為了GDP的達標,有些地方樹木被砍了,湖水汙染了,植被毀壞了,生物多樣性被破壞了。現在看來,用犧牲大自然的代價換來暫時性經濟發展,並不完整和科學的,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更不能反映國民的幸福程度。
  • 世界三大基因庫落戶我國
    國外專家對她的科研成果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她「在人類基因、基因組學及物理定位方面做出了傑出的成就」,「自1992年起,陳教授建立了一套世界頂級的DNA及BAC克隆基因庫」,「自1991年起在世界專業刊物上發表了超過50篇的論文以及參加過受邀的無數的學術研究會」。
  •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視頻截圖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怒江瀘水縣境內,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以其生物的多樣性,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 中國國家基因庫運營 五千年前猛獁象或可復活
    它的存量假如一個人每天24小時看電影,可看十萬年。  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位於深圳的國家基因庫於昨日正式運營。它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基因庫,相對於全球另外三個基因庫而言,國家基因庫樣品保存的規模、存儲量和可訪問的數據量皆是全球最大。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有個奔馳保護神(圖)
    武夷山摩崖石刻和雲南三江併流的自然之道  以武夷山摩崖石刻為例,武夷山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這些石刻鑿刻在九曲夾岸的崖壁之上,散落在武夷山的千崖萬壑之間,記錄了武夷山歷代歷史文化的變遷和發展,是研究武夷山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料。但受巖石特性、氣候、植被等影響,武夷山現存的416方摩崖石刻部分受損嚴重,有些文字已經全部風化。
  • 建設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庫
    本報訊  記者溫雅莉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錢遠坤日前建議,國家應堅決保護神農架林區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建立生物物種基因庫。  據錢遠坤介紹,神農架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 號稱我國最大瀑布的壺口瀑布,景觀奇特,一條條瀑布猶如巨型冰柱
    老楊敢保證:「你沒有見過那般的壺口瀑布」倘若有機會,期待大家都能在冬季回家看一看,這世間小有的絕代美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淺黃色瀑布,壺口好多年來一直都是知名全世界的壯美遊玩景點,但冬季的壺口平均溫度特別是在低,寒冷的氣候以及稀有的水流量讓遊客不願意回家,因而 每一年的冬季這兒就沒好幾個遊客。一些美景,錯過一時便要再等一年;比如最近熱處理的壺口瀑布冰瀑景觀園林,一年當中便僅有出現那麼幾天而已。
  • 重慶這個景區,山青水秀,被譽為「生物基因庫」
    這座公園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公園、森林公園。它一生所獲光環無數,最大的榮譽就是當選為了亞洲大中華區最具有美麗的風景名勝區了。目前是重慶市的「巴渝新十二景」。作為一個5A級旅遊景區,黑山谷有其自己的獨特優勢,這裡地處大婁山餘脈,與貴州毗鄰。分為兩個景區,分別是黑山谷和龍鱗石海。
  • 世界十大奇特基因改良生物:狐猴貓居榜首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生物基因技術的應用倍受人們關注,一些科學家認為生物基因改良技術將帶來新的生命和物種,同時部分專家聲稱,這種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基因改良生物將對地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目前,國外新聞網站列舉了全球十大奇特基因改良生物體,其中包括:中國狐猴貓、會飛的蜥蜴、以及樹葉當紙的造紙樹等。
  • 世界最大基因庫落戶深圳
    據悉,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基因庫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開業儀式上,深圳國家基因庫與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德國癌症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為、阿里大數據等國內外知名機構舉行了籤約儀式,將在種子數位化、兒童健康表觀基因組、萬種噬菌體基因組等方面展開合作。
  • 世界奇特海洋生物水下攝影比賽:你見過幾個?
    在常人難以輕易抵達的海底,生存著一些外表奇特、形態豐富的生物,它們或憨態可掬,或神秘魅力,讓海底世界充滿了絢麗色彩。圖為水下攝影大賽最佳作品日本戰帽魚,Andrey Shpatak攝於Rudnaya海灣。這條看起來十分奇特的魚,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它卷翹的觸鬚看起來像極了印第安的酋長帽。
  • 世界最大綜合基因庫 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運行
    這個形如梯田的建築,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綜合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 這個面朝大海,三面環山的建築非常具有標誌性,每一層建築都倚著山體的自然坡度建設,有山體結構的支撐,與自然融為一體。目前,這個基因庫完成了一期建設,還將有二期、三期工程。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系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土耳其開始建世界第三大種子基因庫
    新華網安卡拉7月30日電(記者王秀瓊鄭金髮)土耳其將在首都安卡拉建造世界第三大種子基因庫,可保存25萬種植物的基因。該種子基因庫奠基儀式30日在安卡拉舉行,工程預計今年12月完成。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援引土耳其農業和農村事務部部長穆罕默德·邁赫迪·埃克爾在儀式上的講話說,土耳其的種子基因庫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種子基因庫,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種子基因庫。它將從國內外收集並保存種子,用於科學實驗,幫助土耳其開發農業潛力。埃克爾說,土耳其擁有3905種當地植物,土應當加強對這一豐富資源的保護,減少工業化和城市化對生物多樣性的損害。
  • 重慶人入選世界基因庫
    重慶人入選世界基因庫  華龍網訊昨日,記者從中華骨髓庫獲悉:來自本市一位志願者的等位基因,日前已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這也是我市首次通過這一渠道,為世界基因庫增加新成員。  自此,由中國人發現並獲得國際命名的等位基因增加到了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