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T能量法則》:好習慣讓你的能級不斷躍遷

2020-12-05 子曰有深度

李琛今年考上了985的研究生,在朋友圈看到了他的錄取通知書,旁邊的郝鵬卻說:「當年高中是一個班,高二分班的時候還沒我分的班好,而且本科也沒我的學校好,為啥他就可以考上985的研究生,突然就把我超過了」,我在旁邊想,超過他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我比較了解他們兩個人,李琛可能不如郝鵬聰明,但是努力絕對是比他努力,李琛每天晚上學習到12點,早上六點起床跑步,放假時間基本也約不出來,在家裡讀書,而上了大學也依舊如此,郝鵬呢,總是眼高手低,覺得自己足夠聰明,學習什麼也只是不求甚解,而且貪玩,沒有一件事情能堅持到最後,大學更是每天逃課上網,這要是超不過你,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為什麼身邊的誰誰以前都是怎樣比我差,現在怎麼一下子這麼厲害,而且差距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是習慣拉開的差距。

《HEAT能量法則》

《HEAT能量法則》的作者張家瑞是慧言幫創始人,能量演講學院院長,2017年我是好講師大賽全國總冠軍,他在書中把超級個體崛起的四個關鍵因素分為習慣、精力、注意力和目標,而第一個因素習慣也是有詳細深度的講解。

一、每個人的選擇和行為都受習慣影響

書中的序言寫道:「亞里斯多德曾說過,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杜克大學200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我們每天大約有40%的行為都是由習慣自然而然去執行的,而不受自己的意識所控制。走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睡覺向左還是向右,起床先刷牙還是先洗臉,眼睛先看顏色還是先看形狀,甚至連解決問題先解決困難還是簡單等都受習慣影響,可以說,習慣基本構成了我們所有的行為和思維。

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掌握好的習慣,掌握自己命運,那麼習慣究竟是什麼呢?

1、習慣的原理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大腦研究和行為實驗室主任保羅·麥克裡恩經研究發現,人體的大腦分為三部分,它由腦幹,邊緣系統和大腦新皮層組成。

首先是腦幹,也叫原始腦,作用是維持人體的基本生存功能,比如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呼吸等,可以說是保持生命的持續,特點是不願意改變,保持現狀就好,比如身邊很多人說不願意動腦子,太懶了,其實就是腦幹發揮了作用。

其次是邊緣系統,也叫「感性腦」,管理情緒、感性記憶與注意力,最重要的兩大功能是學習與記憶,而習慣主要是由邊緣系統,「感性腦」所控制,當遇到相似的情景或類似的事物,感性腦就「跟往常一樣」調取習慣直接處理,特點是處理速度快。

最後一個結構就是大腦皮層了,大腦皮層可以說是感性腦的對立面了,也被叫"理性腦"和」左右腦「,理性腦可以說是主要區別人與動物最大的部位,有了理性腦,人才有了語言,文字,計劃,邏輯思維,學習,等等功能,處理事情時,時間是最長的,但決定也是最理性的。

2.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是指一個人日常生活中行為動作所偏愛的一種方式。所有能看到的動作基本都可以成為行為習慣。比如開車前喜歡先調座位還是系安全帶,下車喜歡用左手開門還是右手,讀書喜歡從目錄看還是直接看中間,喜歡喝白開水還是泡茶水等等,這些所有的行為習慣組成了我們多樣性的生活,有些人有好的生活習慣,講衛生,愛乾淨,有些人有怪異的生活習慣,喜歡聞自己脫下的襪子,還有些人有不好的生活習慣,酗酒,每天醉醺醺,甚至肝臟出問題。

行為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是否有質量,有健康,所以我們儘可能地摒棄不好的行為習慣。

3.思維習慣

思維習慣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問題時所偏愛的一種方式。

思維習慣的範圍很大,包括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富人思維、產品思維、用戶思維、學習思維、成長思維等等。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一種聲音,」這個煤氣灶太難用,做不好菜,我有什麼辦法「」附近的人都太難相處了,我有什麼辦法,又不怪我「」數學太難了,題都看不懂,我有什麼辦法「」老闆就是喜歡用他,無論我怎樣努力,老闆就是不滿意,我也沒辦法「等等。

這樣的思維屬於限制性思維,每次遇到問題總會想,我有什麼辦法,然後問題得不到解決,一直放在這裡,問題越拖越大,最後造成難以預料的結果。

我每次去飯館,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我總喜歡點那些我沒有點過的或者是名稱比較奇怪的菜。比如什麼豬皮炒茄子,洋蔥炒土豆類似的,別人就會問我,這種菜能吃嗎,點熟悉的菜不踩雷不香嗎,我就會回答:」吃過的菜我都知道什麼味道了,沒什麼意思,這種沒吃過的萬一好吃呢?不能走熟悉的路「。因為這件事,別人總覺得我是另類,我卻認為這是一種思維習慣的不同,他們呢總喜歡用傳統的思維習慣,缺少創新思維,比較保守,不敢嘗試會影響個體甚至社會的發展。

既然習慣有這麼多種,好習慣和壞習慣究竟有多大影響?

二、擁有好習慣,獲得開掛的人生

1.好的生活習慣,幫你保持身體健康

古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早睡早起,經常鍛鍊身體,不僅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學習,更可以讓身體健康,延緩衰老,獲得自信,遠離疾病。疾病中,除了遺傳率很高的疾病,絕大多數都跟每天生活習慣有關。比如每天抽菸的人會比不抽菸的人患肺癌的概率高,每天熬夜的人會比每天早睡早起的人患癌的可能大,吃鹽重的人更容易血壓血脂高,堅持每周鍛鍊一到三次的人比同齡人更健康更有活力,三高的概率更小。

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自己保持健康活力,這個比保健品更延年益壽。

2.習慣可以減少精力的消耗

我們常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這是有道理的,優秀的人養成一個個好的習慣,然後直接丟給感性腦去決策,加快了大腦的處理進程,進而更有精力去培養新的習慣,處理新的事物,從而也就更加優秀。

習慣這東西是符合牛頓的慣性定律的,就是外力平衡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就好比剛學走路,總是小心翼翼,瞻前顧後,走一步望一步,當學會走路之後,理性腦將不再處理走路這個動作,交給感性腦,現在我們走路總不至於每次要想邁哪個腳,邁多遠把,那每天不得累死,所以習慣可以將一件件比較複雜的事情通過練習,變成一件件自然而然就可以隨便做到的事情,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空出理性腦,大大的節約了精力。

3.好的習慣受益終生

蘇格拉底曾說過,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好的習慣絕對是人生的綠色通道,擁有講禮貌的習慣,可以與生人較快的拉近距離;擁有健身的習慣,可以與健康拉近距離;擁有讀書的習慣,可以與真理拉近距離。

李嘉誠,著名企業家,從茶館小二一步步走到房產大亨,與他喜歡學習和早起的好習慣分不開,有一次採訪,記者問道:"李先生,您覺得您能有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什麼因素",李嘉誠回答到:"因為我的兩個習慣,一是早起,我不管晚上幾點睡,第二天早上六點鐘肯定起床,因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我早起就可以多獲得一些時間,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比別人多做一些事情,另外一個堅持鍛鍊身體,每天早起之後就鍛鍊一個半小時的身體,高爾夫跑步等等,每天鍛鍊身體讓我保持精力,身體健康,才有機會去做更多的事情"。

好的習慣不僅僅是當下收益,更是一種長久投資,而這種投資一投就是一輩子,穩賺不賠的那種。

三、好習慣需要養成,三大因素助您人生的能級不斷躍遷

在個人成長中,若想減少阻力,就要養成好習慣,改正壞習慣,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成長變得更快

習慣是個人成長的係數,是能量的倍增,能量的積累正是個人成長的本質。

1.讓足夠的動力推動好習慣的養成

動力的來源分三種

第一種是外部誘因,外部誘因就是外部給我們思想或者行動的刺激因素。

可能你在廣場看見一個老大爺拿水筆在寫毛筆字,寫的很漂亮,自己呢也想會寫。學長學姐英語過了四六級,非常羨慕,於是自己開始每天背單詞刷題。去同事家做客,同事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好菜,夢想自己也有這般廚藝該多好等等這些都是外部誘因,正是這些外部誘因,才給我們嘗試第一次的動力和勇氣。

第二種是足夠的痛,很多人沒有動力去養成好的習慣是因為即便沒有這個好習慣,對自己影響不大,不痛不癢,又或者說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最簡單的拿抽菸為例,很多人之所以戒不掉煙,是因為煙並不能立刻給自己造成傷害,菸民存在僥倖心理,他抽沒事,我抽也沒事,我不會那麼倒黴的,我現在抽菸又不難受,如果此時醫生下發通知,說如果再抽菸,可能活不過兩個月,這樣一來煙一下就戒掉了。這個通知讓他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造成了足夠的痛。

第三種呢就是重大的意義,當我們能夠把想要做的事賦予重大意義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就會很足。

小時候經常看大力水手,非常羨慕大力水手的力量,每當大力水手吃過菠菜之後,就會力大無窮,而小時候很不喜歡吃菠菜,但是為了成為像大力水手一樣強,堅持讓自己吃不好吃的菠菜,

現在想想也是有些搞笑,但是這也是賦予了吃菠菜這個習慣比較重大的意義,才讓我堅持到現在也在吃菠菜的習慣。

2.自律是好習慣養成的保障力量

每次不想起床的時候,理性腦和感性腦大概要戰鬥30到60秒,是自律讓理性腦每次在戰爭過程中都取得勝利。那麼應該怎樣培養自律能力呢?作者提到培養自律能力最實用的方法是推遲滿足感。

測試的主要內容是,給一個四歲的寶寶一塊棉花糖,然後測試者走開15-20分鐘。如果寶寶在這個期間沒有吃掉棉花糖,則會得到另一塊棉花糖。在超過1000多名的實驗對象中,3個為一組的孩子中有2個在測試者離開中就會吃掉棉花糖,只有一個孩子等著測試者回來。棉花糖的實驗說明了有30%的寶寶有著更明顯的分析和應對能力,需要贏得成功。

沃爾特·米歇爾認為,抵得住誘惑、接受認知事物訓練的寶寶跟沒有訓練過的寶寶是存在差異的。這種認知訓練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單純的在課堂上就可以學會的,父母可以在家庭對寶寶進行滿足感延遲能力的訓練。

很多父母會要求寶寶在吃晚飯之前不許吃零食,拿到手的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等等。這些也是認知訓練的方式,但是如果想要這些行為變成一種長久的習慣則需要堅持不懈的訓練。

所以,我們抵制住自己的欲望,延遲滿足感,從而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更好的堅持好習慣。

3、及時復盤是優化好習慣的有效措施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之所以被稱為聖人,與他每天自省的習慣是分不開的,及時回顧,反省自己,才能夠做到裨補缺漏,有所廣益。

在我們養成習慣的同時,需要及時地復盤這些習慣是否是堅持地做到,這些習慣究竟有沒有帶來幫助,如果有,那麼就在獲得幫的同時也會獲得一定的滿足感,會更加堅定的堅持下去,如果沒有,需要及時地發現問題所在,擺正方向,有所增益。

4、適當的小技巧能讓好習慣養成提速

第一個技巧,把想要培養的習慣清楚的寫出來。

比如,每天我要早起,什麼時間算早起呢,很模糊,一旦很模糊,就很難完成,應該寫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然後鍛鍊一個小時,然後做啥,把這些事情都準確的描述出來,儘可能地量化出來,這樣自己才可以判斷,今天是否堅持完成了這些計劃,久而久之才可以成為習慣。

第二個技巧是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情,也可以說是讓自己感覺到有人在監督,督促自己。

這個技巧很實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曾飆升到160斤,就感覺自己胖的不行,然後我就下決心減肥,我逢人就說減肥,說自己每天晚上要鍛鍊兩個小時,不吃晚飯,我發現剛開始我是怕別人說我信口開河,說好的每天減肥卻每天都胡吃海喝,還不鍛鍊這種輿論,不想失信於人,堅持到後來成了自己監督自己,不管身邊有沒有人每天還是照做。這個技巧成功的讓我半年時間減肥三十多斤。

第三個技巧可以說是心理學上的技巧,每當我們完成一件比較大,比較難的事情,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大的部分上,這個技巧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小的部分上,關注進度條中的數字小的那個值。

在長達十公裡的長跑時,當你跑了2公裡,這時你應該想,我居然已經完成了兩公裡了,感覺還挺輕鬆嘛,不去想那個八公裡。五公裡時呢,想我已經完成一半了,感覺自己還可以。當跑完八公裡時,心想只有兩公裡了,小意思了,再堅持一下就到了。跑完十公裡,站下來休息時,十公裡也不過如此嘛,我已經跑完了,今天任務完成了。

其實目的是一樣的,十公裡的跑步,但是想法不一樣,就決定著你是否能堅持下來,為什麼說注意力放在小數字上,因為任務剛開始時,把注意力放在小的數值上更容易獲得成就感,任務後半段注意力放在未完成的小數值上時更容易讓你堅持下去,大頭都可以堅持完成,小部分肯定沒問題的。這個技巧在於只是思想上的轉換就可以讓你獲得堅持下去的力量。

書中從習慣定義展開對習慣的剖析,然後又將習慣分為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我們常常所了解的往往只有行為習慣,卻忽視了思維習慣的重要性,它決定著我們思考的方向性。隨後從正反兩面講到了習慣的影響,好習慣可以幫你一生受益,而壞習慣也可以影響你一生,同樣影響一生,為何不選擇好習慣呢?最後講到最最重要的習慣養成的因素,我想每個人都想有好習慣,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好習慣,恰恰是因為這個因素沒掌握到,而與好習慣分道揚鑣。

動力是好習慣養成的基礎,自律是好習慣養成的保障,而技巧呢,是好習慣養成的跳板。

通過這本書對習慣的講解,可以更容易地養成好習慣,讓好習慣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和電子的能級躍遷有關
    光即是能量此前人們使用最普遍的電燈是鎢絲燈,電流通過鎢絲電阻加熱鎢絲,鎢絲的溫度將會升高到2500攝氏度,由此發出亮光。然而,為什麼物體被加熱後會發光呢?而且,如果熱的物體確實會發出光,為什麼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在一個完全黑暗的房間裡很看到呢?認為它們不夠熱,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溫血動物的體溫只有幾十度,而發出亮光的鎢絲的溫度達到了上千度。
  • 會了麼 示意信息如同氫原子能級軌道躍遷般觸發狀態變頻
    「米舂好了嗎?」「米舂好了,還需要篩子篩過」,「米舂好了」是指已經「見性」,「還需要篩子篩過」是指需要師傅這個明眼人過來人印證驗收一下是否真的「見性」,還有沒有什麼欠缺不足,導師指導一下。五祖以杖擊石三下,示意慧能,何意?菩提祖師以戒尺敲悟空的腦袋三下,何意?會了麼?考試一下弟子的根器悟性怎麼樣,靈不靈。心神能否領會三下之意,三下者三更半夜子時。
  • 【專題】氫原子能級躍遷
    從低能級到高能級躍遷吸收能量(吸收光子或被實物粒子撞擊),從高能級到低能級躍遷放出能量(輻射光子),吸收或放出能量值等於能極差②氫原子向高能級躍遷,吸收光子時,光子能量必須正好等於能極差,如果光子能量大於能極差,則不發生躍遷(啥都不發生);氫原子向高能級躍遷,如被實物粒子撞擊(如電子或α粒子轟擊),則粒子能量大於能極差即可③氫原子電離時,無論是吸收光子還是被粒子撞擊,只要能量大於電離所需能量值即可
  • 李同罡:躍遷和裂變
    量子力學中的躍遷是指從一個量子狀態到另一個量子狀態的變化過程。這種量子狀態標誌著量子所具有的能態。微觀粒子在獲取能量(來自光照或其他輻射)的過程中完成自身能級的躍遷,每個粒子都力爭完成這種躍遷從而改變和升級自我的能級地位,因為只有處在較高能級地位的粒子才具有向外輻射能量的能力。
  • 高三物理:莫要忽視「能級」的複習
    知識梳理:一、能級1.概念:在玻爾模型中,原子的可能狀態是不連續的,對應的能量也是不連續的,這些不連續的能量值叫能級。2.軌道半徑:3.能級躍遷的特點:(1)躍遷條件:原子的躍遷,只能吸收一個光子的能量,且該光子的能量恰好等於躍遷的能級差。
  • 人生就是追求更高能量等級 (測你的能量等級)
    因此,在一個組織中,高意識層級的人越多,組織本身的能量層級也就越高。組織成功的秘密法則是:一個組織成功的程度取決於組織的整體能量層級水平。宇宙有一個潛在的法則,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受這個法則的制約。這個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人意識能級進步的必需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和空杯的心態,同時必須有一個心甘情願提升和渴望意識進步的強烈願望,這個自我提升的渴望越迫切、越強烈越好。
  • 高中物理——原子結構模型和能級圖!
    (2)光子的發射原子能級躍遷時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在始末兩個能級Em和En(m>n)間躍遷時發射光子的頻率可由下式表示:hv=Em-En由上式可以看出,能級差越大,放出光子的頻率就越高。(3)光子的吸收光子的吸收是光子發射的逆過程,原子在吸收了光子後會從較低能級向較高能級躍遷,兩個能級的差值仍是一個光子的能量,其關係式仍為hv=Em-En4、原子能級躍遷問題躍遷是指電子從某一軌道跳到另一軌道,而電子從某一軌道躍遷到另一軌道對應著原子就從一個能量狀態
  • 如果你缺乏能量,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讓你能量滿滿的八個法則
    機器可以長期處在同一個標準和要求下工作,但人卻很難做到,因為人的情感會導致有的時候能量低,有的時候能量高。能量高的時候,我們整個人的狀態就非常的好,而且我們做事情的準確度以及持久性也會非常的高,但能量低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出錯,一旦出錯情緒會更差,整個人就極易處在失衡的狀態。
  • 電子躍遷會發生空間位移嗎?
    因此,當電子從一個原子能級躍遷到另一能級時,它實際上不會發生空間躍遷。它只是改變波的形狀。波動更大的軌道形狀包含更多的能量。換句話說,當電子躍遷到較低的原子能級時,其波形會發生變化,從而使軌道扭結變少。但是電子不會「跳」到任何地方。原子中電子的波特性與吉他弦上的經典波動非常相似。
  • 人體能量命運學
    讓那些高能級的東西縈繞在你周圍,自然就會引起你的高能級振動。當你喜悅的時候,當你處於那些高能級的心境的時候,你的能量和吸引力或許會得到成千上萬倍的增強! 宇宙有一個潛在的法則,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受這個法則的制約。這個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人意識能級進步的必需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和空杯的心態,同時必須有一個心甘情願提升和渴望意識進步的強烈願望,這個自我提升的渴望越迫切、越強烈越好。
  • 自發輻射出來的光頻率γ,由發生躍遷的兩能級間之能量差所決定
    原子(或分子、離子)總是力圖使自己的能量狀態處於基態上,被激發到高能級後的粒子,力圖回到基態上去,與此同時放出激發時所吸收的能量。基態是粒子能量最平衡最穩定的狀態,從高級回到低能級去的過程稱為躍遷,躍遷時釋放的能量即輻射。
  • 高中物理:氫原子躍遷輻射的一個推論
    玻爾理論告訴我們,原子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時,輻射光子的能量等於高、低兩個能級之差。由於原子的能級是不連續的,所以輻射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連續的。從氫光譜上看,原子輻射光子的頻率只能是若干個分立的值。如果一群處於n=4能級的氫原子,躍遷到n=1能級的過程中,會放出幾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 讀《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
    書中指出,個人躍遷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認知、能力、能級。認知主要是視野,能力包括能力和水平,能級則指看問題、做事情有不同的力道。培訓是一門手藝。各領域掌握了講課技能的人都有可能成為內容付費時代的知名講師。本書作者古典總結了「教師之輪」,認為好老師擁有5項技能:專業知識、課程設計、呈現能力、個人魅力、積極心態。
  • 人類意識「能量」等級圖,原來這一生的成敗都由自己能量級別決定
    組織成功的秘密法則是:一個組織成功的程度,取決於組織的整體能量層級水平。做到這些之後,為了實現提升,你還需要徹底覺醒並拜高師潛心學習、堅持修行。這是迅速的、大幅度提高自我意識能量振動層級的必由之路。你要學會和高能級的人在一起。那個意思是,高能級的人有他們好的磁場,有高層級的意識能量,同時他們可以給你不一樣的教導與開示。細細體會一下,這樣做也是在主動去遵循宇宙吸引力法則:人以類聚,近朱者赤。
  • 高考高頻考點例題解析_能級躍遷、考生必看新鮮題型
    此題不僅考查能級躍遷輻射光子種類,而且要從總的種類中選擇出符合要求的光子。如何選擇出全部而不疏漏,是本題的精準考點。通過本題學習希望給高考學生有所幫助。解析 此類題型,大多是問一群氫原子或一個氫原子激發躍遷時,輻射光有幾種光子,此題首先計算一群氫原子激發躍遷時輻射出總種類。根據組合原理五選二共有10種光子。這10種光子符合要求有多少呢。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九)電子躍遷
    >能級其實就是穩定態所在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才能滿足駐波條件,電場才能形成穩定的駐波。電子吸收或放出光子時,能量發生改變,原來的駐波就會被破壞而解散,電場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穩定的駐波,這個過程就是電子躍遷。
  • 能量躍遷第二章:加冕封神,有意識地成為你世界的創造者
    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是大數據算法根據你過去的搜索購買喜好單獨為你創造的只屬於你的視覺呈現。大家通常都很自信而篤定:我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世界的樣子。在《能量躍遷班》的二階課程中,周老師將重點講到認知限制中一個最龐大的體系:二元對立。在【多元化】如此政治正確的時代,大家都知道二元對立的局限性。
  • 人生就是追求更高能量等級
    大幅度提高意識能級的必由之路是什麼? 宇宙有一個潛在的法則,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受這個法則的制約。這個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人意識能級進步的必需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和空杯的心態,同時必須有一個心甘情願提升和渴望意識進步的強烈願望,這個自我提升的渴望越迫切、越強烈越好。
  • 當氫原子躍遷成基態時,我們能看到它們發出的光嗎?
    當原子的電子運動到較低的能級時,原子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根據玻爾原子模型,這些能級是量子化的;它們只能有整數值。 因此,電子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當電子離原子核越遠,它就有越多的能量。當它轉變回較低的能量狀態時,它會釋放這種能量。
  • 價帶,導帶,禁帶,費米能級,載流子遷移……
    價帶和導帶之間稱為禁帶,在量子世界裡,電子能夠吸收能量從價帶躍遷到導帶,也能釋放能量從導帶跌入到價帶,禁帶被認為是電子的真空區域。如下圖 如果上帝向一片乾涸的海洋裡傾洩電子,瞬間這片乾涸的海洋就被電子填滿,電子的填入順序滿足能量最低原理,先佔滿能量最低的海底,然後漸漸佔領能量高的地方,形成了一片電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