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原告可否行使代位權

2020-11-28 中國法院網

2004-01-16 10:22:40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李章

  [案情]

  1999年1月1日,被告金鳳育向第三人張勇借款人民幣30000元。2001年3月28日,第三人向原告徐偉借款人民幣75000元。同年4月4日,被告又向第三人借款人民幣40000元。上述債款均未約定還款期限。2002年10月間,第三人向被告催討,但被告沒有歸還。而原告向第三人催討未果後,即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要求被告直接歸還其人民幣70000元。

  [審判]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金鳳育向第三人張勇借款人民幣70000元,第三人向原告借款人民幣75000元,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被告向第三人借款未約定期限,在第三人向被告主張權利時,該債權到期。同樣地,原告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在其向第三人主張權利時即到期。第三人不履行其對原告的到期債權,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被告主張其享有的到期債權,致使原告對其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現原告請求被告直接歸還給其人民幣70000元是合法的,應予支持。判決:被告金鳳育應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歸還原告徐偉人民幣70000元。逾期不還,按月利率6.63‰計算利息,利隨本清。本案受理費人民幣2810元,由被告金鳳育負擔。

  [評析]

  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一條規定了代位權的成立要件:1、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2、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3、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4、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就代位權的行使而言,該制度還包括以下內容:

  1、代位權行使的主體是債權人。只要債權人代位權條件成就,債權人就可以行使代位權。但如果一個債權人已就某項債權行使了代位權,其他債權人就不得就該項權利在行使代位權。

  2、債權人需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代位權,而不是以債務人的名義來行使。因此,與民法上的代理不同。

  3、債權人必須通過向法院請求來行使代位權。即通過訴訟程序,甚至不包括國際仲裁和國內仲裁程序。

  4、代位權行使的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但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由於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目的是保全全部債權人的債權,故其行使的範圍不限於行使代位權的債權人的債權,還包括其他債權人的到期債權。理論上對此尚有不同看法。

  5、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債權人之所以行使代位權是因為債務人怠於行使債權,進而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只有讓債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才能體現公平原則。上述內容構成了我國合同法乃至民法債權法上完整的債權人代位權制度。

  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理論問題

  一、債權人代位權突破了債權相對性原則

  依債權相對性原則,債權人不能向債務人的債務人行使請求權。然而,絕對的債權相對性原則不利於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債務人以積極或消極的方式隨意處分自己的權利,進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為此,法律突破了債權相對性原則。當債務人有危及債權的消極行為時,債權人可以據此代債務人之位通過法院行使債務人的權利。

  二、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目的

  在民法理論中,民事責任制度一直是保證債權實現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民事責任制度尚不能獨立完成擔保債權的重任。民事責任的承擔需有債務人償債資力為基礎。如果債務人以積極甚至以消極的方式處分自己的財產,從而減弱或喪失其償債能力,若法律對此無能為力,民事責任制度的功能將嚴重受損。可見,債權人代位權制度作為債的保全制度是民事責任制度的繼續和補充。它與債的擔保制度(狹義)、民事責任制度共同構成完整的債權保障體系。顯然,通過保全債權進而維護交易安全是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

  三、債權人代位權的性質

  1、代位權屬於實體法上的權利,它具有為強制執行準備的性質。代位權源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非當事人的約定,它是債權人享有的實體權利,它規定的是債權人在債權債務關係中享有的權利。它是由法律規定而產生並依附於債權的一種從權利,它隨著債權的產生而產生,隨著債權的轉移而轉移,隨著債權的消滅而消滅。

  2、代位權是債權的一種效力,並非從屬於債權的特別權利。債權人的代位權是債權的法律效力的體現。儘管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債權債務關係,但法律賦予了債權人直接向次債務人追索債務人債權的權利,它體現的仍然是債權的法律效力。

  3、代位權是債權人的固有的權利,而非代理權。代位權是法律賦予債權人的一種法定權利,是為了保障債權的實現而設立的債的履行制度。代位權是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的債權的實體權利,它不同於以他人名義行使權利、且行為的法律後果歸屬於他人的代理權,也不同於其他程序性權利,如代位申請執行權。當然,代位權成立的直接後果是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係即予消滅。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法院)

相關焦點

  • 達成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後,受害人可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達成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後,受害人可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 原告負有證明其主張基本事實的責任
    原告經朋友介紹認識被告袁某,袁某經手在原告處購買了輪胎。原告認為,被告在其處購買車輛輪胎共計73650元一直拖欠未付,故訴至法院。[分歧]第一種意見:原告提供了被告出具的收據,應認定被告向原告購買了貨物,故應支持原告訴請。
  • 原告梁天宇與被告廣州市馳東混凝土有限公司、第三人電白縣農村...
    原告梁天宇與被告廣州市馳東混凝土有限公司、第三人電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嶺門信用社、開平市賀聯鋁業有限公司、梁天強普通破產債權確認糾紛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 告(2019)粵01民初1259號開平市賀聯鋁業有限公司:    本院受理原告梁天宇與被告廣州市馳東混凝土有限公司、第三人電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嶺門信用社
  • 原告北京拾全影源影像有限公司訴被告廣州瑞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公 告 (2020)粵0192民初3919號廣州瑞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院受理原告北京拾全影源影像有限公司訴被告廣州瑞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原告的訴訟請求為: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網際網路上使用原告圖片的侵權行為;2.判令被告在其主辦網站的首頁或者顯著位置連續三十天刊登就侵權行為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的聲明;3.判令被告賠償原告侵權賠償金人民幣7000.00元;4.判令被告承擔原告為制止侵權而支付的律師費等3000.00元;5.訴訟費由被告承擔。自本公告發出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 勞動仲裁時效過了,就是神仙也沒辦法,行使權利須及時!
    所以行使權利要及時,法律也規定了相應的時效制度來督促當事人來儘快行使權利,不要浪費法律資源!根據勞動法以及相關規定,勞動仲裁的時效一般是一年,如果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權利將不會得到保護!本案中,賈志忠向漁陽公司主張相關權利,應當在雙方勞動關係解除或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但賈志忠於2012年12月25日自漁陽公司處離職,其遲至2014年5月16日才向北京市平谷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賈志忠的請求已超過仲裁時效。現賈志忠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存在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故對賈志忠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 本院受理原告深圳市知圖科技有限公司訴被告廣州蜜蜂文化傳媒有限...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    公 告    (2020)粵0192民初16605號    廣州蜜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本院受理原告深圳市知圖科技有限公司訴被告廣州蜜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因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變遷及其啟示
    法定權利原則最為鮮明的特徵是直接性,即原告的權益受到了直接的侵害,而且侵權行為與被侵權主體的後果具有高度關聯性,這實際上將環境公益訴訟劃歸到一般侵權行為的範疇,忽略了此種侵權方式的特殊性。正因為該原則規定得過於嚴苛,也就使得原告的主體資格往往不適格,實踐中,少見原告成功動議環境公益訴訟的案例。
  • 男子半夜偷雞,留守婦女扔鞭炮將其嚇死,如何評價本案?
    以下結合本案,根據刑法相關理論,展開分析,敬請指正和討論。本案中,小偷在孫某眼皮底下將雞抱走,孫某眼看著卻不敢出來制止,因此,小偷的行為涉嫌盜竊罪,為公開盜竊的情形,而非搶奪罪。一般情況下,防衛人行使一般防衛權時,造成行為人輕傷及以下結果,肯定不過當,當然,根據案件現場具體情況,即使造成行為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也不必然過當。
  • 同一原告對同一被告提起的基於不同民事法律關係提出的複數請求...
    最高院觀點同一原告對同一被告提起的基於不同民事法律關係提出的複數請求,如果都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且適用同一訴訟程序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併審理。本案首方公司起訴的第一組、第二組、第四組合同糾紛中,訴的主體完全相同,原告為債權人首方公司,兩被告分別為債務人劉伶醉公司和保證人長天集團,訴訟標的為不同的《人民幣資金借款合同》及其從屬的《保證合同》,屬於訴的客體合併的範疇,人民法院決定合併審理,不違反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