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數理知識的清單,幫助你理解數學物理

2021-01-19 哆嗒數學網

《數學也荒唐》


本書用20個數學問題探討了代數、概率學、統計學、平面幾何、圖論、拓撲學等主題,在意想不到的趣題中探討數學難題,讓貌似艱澀的數學顯得輕鬆有趣,讓貌似荒唐可笑的問題展示數學的樂趣。不要被書名騙了,內容一點也不荒唐。




01 早餐代表我的心  1

02 照(不)亮你的家  10

03 瓷磚鋪法知多少  18

04 青梅竹馬分披薩  31

05 如何平分有菠蘿、奇異果和櫻桃的蛋糕  38

06 創意桌上遊戲  46

07 掛不上牆的神作  59

08 認識地球的形狀  68

09 認識宇宙的形狀  76

10 教你數數  87

11 爭霸法國網球公開賽  96

12 你究竟有幾個冷笑話  103

13 玩轉《地產大亨》  109

14 如何選秘書  120

15 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127

16 議會席位怎麼分?  135

17 如何選總統?  143

18 走出迷宮  151

19 蓋茨翻煎餅  162

20 小便器優選法  170

參考文獻  180



《你不可不知的50個數學知識》


這是一本數學科普書。作者通過50 篇短文,介紹了數學的起源、π 及斐波那契數列的神秘意義、相對論、混沌理論、數獨、複利、費馬大定理、黎曼猜想等偉大的思想和系統。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讓讀者為其深深著迷。本書適合於對數學感興趣的各個層次的讀者閱讀。



01 零 2

02 數字系統 6

03 分數 10

04 平方和平方根 14

05 π 18

06 e 22

07 無窮大 26

08 虛數 30

09 質數 34

10 完全數 38

11 斐波那契數列 42

12 黃金矩形 46

13 帕斯卡三角 50

14 代數 54

15 歐幾裡得算法 58

16 邏輯 62

17 證明 66

18 集合 70

19 微積分 74

20 作圖 78

21 三角形 82

22 曲線 86

23 拓撲 90

24 維 94

25 分形理論 98

26 混沌 102

27 平行公設 106

28 離散幾何 110

29 圖論 114

30 四色問題 118

31 概率 122

32 貝葉斯定理 126

33 生日問題 130

34 分布 134

35 正態曲線 138

36 連接數據 142

37 遺傳學 146

38 群 150

39 矩陣 154

40 編碼 158

41 高級計數 162

42 幻方 166

43 拉丁方陣 170

44 金錢數學 174

45 飲食問題 178

46 旅行推銷員 182

47 博弈論 186

48 相對論 190

49 費馬大定理 194

50 黎曼猜想 198

術語表 203



《你不可不知的50個物理知識》


這是一本物理學科普書。作者通過50篇短文,描述了掌控世界運轉的定律、原理和理論的發現、意義及其作用。這些短文,以及著名物理學家的生平介紹、說明性圖表和名人名言,使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讓讀者讀起來津津有味、興味盎然,並對物理學深深著迷。 本書適合對物理學感興趣的各層次讀者。



第一部分 物質運動 1

01 馬赫原理 2

02 牛頓運動定律 6

03 克卜勒定律 10

04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14

05 能量守恆 18

06 簡諧運動 22

07 胡克定律 26

08 理想氣體定律 30

09 熱力學第二定律 34

10 絕對零度 38

11 布朗運動 42

12 混沌理論 46

13 伯努利方程 50


第二部分 波的秘密 55

14 牛頓色彩理論 56

15 惠更斯原理 60

16 斯涅爾定律 64

17 布拉格定律 68

18 夫琅和費衍射 72

19 都卜勒效應 76

20 歐姆定律 80

21 弗萊明右手定則 84

22 麥克斯韋方程組 88


第三部分 量子謎題 93

23 普朗克定律 94

24 光電效應 98

25 薛丁格波動方程 102

26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106

27 哥本哈根詮釋 110

28 薛丁格的貓 114

29 EPR悖論 118

30 泡利不相容原理 122

31 超導性 126


第四部分 原子結構 131

32 盧瑟福原子 132

33 反物質 136

34 核裂變 140

35 核聚變 144

36 標準模型 148

37 費曼圖 152

38 上帝粒子 156

39 弦論 160


第五部分 時空宇宙 165

40 狹義相對論 166

41 廣義相對論 170

42 黑洞 174

43 奧伯斯佯謬 178

44 哈勃定律 182

45 大爆炸 186

46 宇宙膨脹 190

47 暗物質 194

48 宇宙學常數 198

49 費米悖論 202

50 人擇原理 206


術語表 211



本套餐含《數學也荒唐》、《你不可不知的50個數學知識》、《你不可不知的50個物理知識》共3本,全套定價84元。


請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或者長按識別二維碼訂購。

以下圖書長期有售,有興趣的讀者請進點擊下面連結查看購買信息。


數學史的巨著:《古今數學思想》


了解數學的全貌:《普林斯頓數學指南》


三本數學史哲書,幫你理解數學思想的進化


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繪本


聖彼得堡數學學派研究


《應用隨機過程》:精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必備知識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精品教材三件套


《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數學


兩本可把數學公式當插圖的數學科普書


相關焦點

  • 數據分析:概率論數理統計教學中數學焦慮現象對策,看完長見識了
    (二)數學焦慮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的重要挑戰  數學焦慮是指個體在處理數字、使用數學概念、學習數學知識或參加數學考試時所產生的不安、緊張、畏懼等焦慮現象。因為數學學習的抽象度在所有學科之中較高,在學習過程中充滿探索和挑戰,也會不斷遇到挫折。不管你是誰,當你解決問題或者思考問題時都會面臨大量挑戰。數學焦慮是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世界的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數學焦慮現象。
  • 高中物理並不難,三個步驟幫你逆襲物理
    在他的腦海中,物理的知識是獨立的,一個個,而實際上學科知識是一張網,是有聯繫的。那麼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呢?林老師有三個學習階段分享給大家。第一個階段,懂。也就是理解知識,需要你做到能懂這個公式,這個定理。無論你是自己學,還是老師教,你首先要把這個知識點完全的理解了,它是如何引出的,如何推導的,有哪些相關的變化。第二個階段,會。
  • 物理好而數學不好,物理與數學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呢?
    數學與物理是兩個理科性強的科目,這兩個科目雖然不同,但在很多的時候他們是互通的,因此數學與物理之間可以彼此借鑑。人常說數理不分家,物理可以學好,數學補起來也會很快。因為在學習方法上面兩個很接近。但是根據我這些年的學習和工作經驗來看,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這些區別可能是造成數學物理學習不一定是一個好,另一個就一定好。高一物理是對世界認識逐漸加深的過程,高一數學是邏輯嚴密的知識框架。在學習物理,尤其是高一的物理的時候你尤其可以看到這一點。整個高一的物理幾乎是渾然一體的。學完之後你學到的是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前前後後的知識可以串起來。
  • 學好幾何知識首先理解:數理邏輯詞
    最近和朋友聊天,了解到他家剛升入初中的數學「天才兒童」居然開始發愁幾何問題。於是我找出初中數學書,看了看相關內容,發現初中幾何涉及到諸多的數理邏輯詞:公理與原理、定理和定律、定義與結論以及推論與結論。小學數學主要涉及到數論計算,邏輯推理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初等幾何學習中難免感到不適,下面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對相關邏輯詞的理解。1、公理與原理公理是指依據人類理性的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
  • 欲學相對論需要哪些物理數學的預備知識?
    撰文 | 曹則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相對性首先是一個原則,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恰恰因為相對性是個原則,相對論涵蓋的物理對象是籠統的、廣泛的,進而它對數學的需求也是廣泛的。雖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並稱現代物理兩大支柱,其實相對論的層面要高於量子力學,故有相對論量子力學而沒有量子相對論。
  • 2020年考研數學複習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基礎基本概念
    小編整理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本概念這一部分的總結,希望能夠給準備考研的同學一點點幫助。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一部分內容是研究生考試中,廣大考生感到困難同時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數理統計部分在考研真題形式和所佔比重相對固定,題型一般都是兩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和兩個解答題總共是34分。縱觀近十年來的考研真題,每年考研數學一的第23題(最後一道壓軸題)都是數理統計的題目。
  • 搞定考研數學第一步:了解它_複習經驗_考研幫(kaoyan.com)
    為幫助各位考研同學儘快儘早地對數學試卷的分值、題型、內容等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裡分析歷年考研數學試卷結構和內容,現在跟廣大考研同學分享一下。整套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數學一和數學三試卷中高等數學佔56%,分數值約為82分,線性代數佔22%,分數值約為34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佔22%,分數值約為34分。數學二試卷中高等數學佔78%,分數值約為116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佔22%,分數值約為34分。試卷結構為單選題8個,填空題6個,解答題9個(包括證明題)。
  • 高中物理要怎麼學?要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高中物理要怎麼學?要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數學和物理兩門學科具有密切的聯繫。數學知識對於物理學科來說,絕不僅僅是一種數量分析和運算工具,更主要的是它是物理概念的定義工具和物理定律、原理的推導工具,物理學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定律、原理都是用數學式來表達和定量的,所以要學好物理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
  • 物理上數學不好比物理不好來得更麻煩
    量子力學,只要你學會矩陣分析,還是很簡單的,題主只要多看看書,看懂p.n.green所編寫的astepbystepguidetoquantummechanics就ok。有興趣的話,量子力學最好還是先理解了矩陣論再看。再後來就可以從網上找些有關的資料,遇到不懂的還可以和別人討論。
  • 2021考研數學(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大綱原文解析
    2021考研數學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大綱原文解析 2021年考研數學大綱已經發布,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綱原文如下: 一、隨機事件和概率 考試內容 隨機事件與樣本空間 事件的關係與運算 完備事件組 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基本性質 古典型概率 幾何型概率
  • 教育部發布了一份負面清單!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了具體依據。負面清單共涉及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六門學科,每門學科的負面清單包括「原則要求」和「典型問題」兩部分。「原則要求」部分從課程標準規定、教科書難度、教學進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理科科目還對練習題提出基本要求。
  • 物理學得好,數學就一定能學好嗎?
    感覺物理比數學更難得同學,會覺得物理就像是數學中的應用題,不僅需要列式子,還得分析實際建立模型。但大多數都是數學成績好的同學物理也不錯,但是物理好的,數學卻不一定好。這是為什麼呢?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看看數學與物理的聯繫。
  • 淺議現代數學物理對數學的影響
    數學的發展的一個原動力就是去認識我們的物理世界。比如在希臘語裡「幾何」這個詞就是指測量大地的意思。反過來,對物理世界的描述和深入理解又需要數學這樣精確的語言和方法。其實從更深的層次上看,很多數學語言都是在理解自然的過程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語言本身也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 日本留學:東京大學 情報理工-數理情報學 備考攻略
    數理情報專業雖然看上去很數學專業很像,但是實際上試卷中證明題比重非常之低,計算應用類題目很多。只不過相比通用數學,這部分題目蘊含的能量級數大大提升了。考試總共有五道題,要求選擇三道作答,除了最後一道題一定是算法題,其他並沒有明顯規律順序可言。這部分官方提供了複習要點和參考書籍方便大家備考,但是如果基礎不是很牢固的考生按部就班地按此思路複習,效率會非常低。
  • 為什麼選擇清華大學數理大類?朱邦芬教授給你答案
    工程、技術、數學、物理 打破學科界限 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為支撐 融合數理基礎與學科交叉 平衡個性與共性關係 為學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和更廣闊的成才空間
  • 初中物理該如何下手學習?三個小妙招教你輕鬆學物理
    初中生新學物理課程,三個技巧教你輕鬆入門物理課程尖子生數理化教育提醒您: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溫馨提示:物理課程是在八年級上半學期開始學習的哦!提前知道小妙招,物理學習更輕鬆哦!妙招1:物理意義物理是一門新的學科,其和數學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對於數學來說,很多是列出式子進行相關的計算即可。但是物理不同,很多時候是需要我們結合定理進行相關的分析的。即使是單位,也沒有那麼簡單,很多都是需要你理解其實際的物理含義的。如,水的密度為1.0x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其物理含義就是1立方米的水其質量為10的三次方千克。
  • 重慶大學數理學院
    重慶大學數理學院的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重慶大學理學院,50年代因院系調整停辦,70年代末恢復招生,重新組建了應用數學系和應用物理系,1998年7月,恢復理學院,2001年1月更名為數理學院。學院現下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物理系、應用科學與技術系,以及3個研究所。
  • 2015考研數學三大綱: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綱變化對比
    2015年與2014年考研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綱變化對比——數三 章節 2014年數學考試大綱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2015年數學考試大綱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變化對比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一、隨機事件和概率 考試內容 隨機事件與樣本空間
  • 上大學學習物理能幹什麼?與數學的關係?以後有什麼用?
    下面3個問答節選自《1分鐘物理》, 已獲出版社授權許可, [遇見數學] 特此表示感謝!Q1: 不用數學公式,只靠語言描述,能使一個智力正常但不懂數學的人理解物理嗎?一般我們認為,真正的物理大師可以不用數學公式,只靠語言描述清楚物理圖像。但物理是離不開數學的。
  • 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及四大數學哲學流派
    數理邏輯【mathematical logic】執筆:金人麟  校閱:史念東選自《數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