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世界的使命和徵途
當前國家進入了
改變發展模式、依靠科技創新的新階段
培養基礎學科的一流拔尖人才
進行複合型交叉型人才培養十分必要
來自數理大類的朱邦芬教授
應邀做客iTsinghua雲學堂
為我們講述數理大類是如何
統籌整合院系內優秀教學資源
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
堅持通專融合,推進通識教育
數理大類入學分班時進行大類培養
通過共同的數理主幹課培養
讓學子掌握人類文明核心成果
為學生一生奠定基礎
工程、技術、數學、物理
打破學科界限
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為支撐
融合數理基礎與學科交叉
平衡個性與共性關係
為學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和更廣闊的成才空間
清華大學數學系的實力有目共睹
除了培養出華羅庚、陳省身、許寶騄等
傑出的數學大師外
丘成桐數學中心的成立
搭建起一個國內目前最好的
培養優秀數學人才的國際化平臺
更是為數學系學生
提供了一流的學習和研究數學的資源
清華數學系所重視培養的
從事交叉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服務社會的綜合素質
滿足了社會不同職業對數學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培養的多名優秀本科生
在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摘金奪銀
更是向大眾充分展示了其雄厚的實力
數理基礎與工程技術能力結合的工程物理系
注重理論與實踐並重
通過對系統整合能力的訓練
培養面向能源、環境、健康、國家安全、
物質探源等重大需求領域的高端人才
與基礎物理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
它更重視通過大科學工程來進行基礎物理研究
暗物質、高能物理、天體高能物理等
都是其研究的重點方向
面向能源革命、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巨大挑戰
在基礎研究之上
結合工程和物理進行深入研究
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完備的學科體系
多次全國排名第一的材料學院
師資力量雄厚
科研機構多元且面向學科前沿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採用理科基礎課程培養模式
注重加強實踐環節、擴充實踐基地
先進材料國際實驗班的設立
與國外多家高校的合作
更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國際化平臺
航天航空學院提供的
既有比較基礎的力學專業
又有當前熱門的航空宇航工科專業
專業選擇的自由度充分尊重個人意願
為你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
國產大飛機的研製
嫦娥登月工程
節能減排的基礎理論應用
處處都有航院學生的身影
在各大舞臺上彰顯著清華航院人的追求與擔當
清華大學物理系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便有10位清華物理系校友
幾十年來在此基礎上更是持續發展
國際學科排名增長迅速
葉企孫物理班的成立
為培養有志於從事物理學研究的拔尖創新人才
提供了前沿平臺
在數學、物理基礎課程之外
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志向儘早參與科研
為學生提供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講座的最後
對於選擇清華大學數理大類的理由
朱邦芬教授給出了答案
清華大學數理大類以輝煌的歷史
蓬勃的生機以及崇高的國際聲望
培養出一批批優秀人才
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在這裡你可以擁有充足的學術資源
個性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
全方位的人格塑造
來奠定你一生的基礎
嘉賓介紹
朱邦芬教授
清華大學數理類首席教授,物理系教授,曾任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英國物理學會 Fellow。曾任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國外8所著名大學客座教授。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主編和5個學術刊物編委,及多個研究所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朱邦芬發表科學研究論文約100篇,編著書7本,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中科院自然科學獎3項。朱邦芬是研究半導體量子結構物理的一位著名科學家,他與黃昆確立了半導體超晶格光學聲子模式的理論,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黃朱模型」,引起國際上普遍重視。
他是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專家組成員,清華學堂物理班首席,至今一直在教授本科生課。
為什麼選擇清華大學數理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