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仍然無法完全統計出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裡的生物千奇百怪,有一些生物甚至生活在光線無法到達的深海熱泉附近,生存環境之苛刻讓人難以想像。
海底熱泉是在海洋深2500米左右的噴泉,這裡噴出來的熱水就像煙囪冒出的滾滾濃煙,溫度高達300 ℃至400 ℃。除了高溫、高壓,噴口區還含有硫化物、甲烷、金屬硫化物沉澱等物質,極不適合生物生存,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生存著不少奇異生物。
深海熱泉泉口附近生活著大得出奇的紅蛤、貽貝、蝦、蟹等生物,但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鱗角腹足蝸牛。由於生活在熱泉噴口處,已經進化出能從環境中吸收礦物質來增強外殼,是唯一已知將鐵結合到其骨架中的生物,磁鐵都能輕易將其吸起。
鱗角腹足蝸牛用肉身煉製金屬鎧甲,這件鎧甲共有三層,最外面一層為含鐵的鍍鐵層,中間為厚實的有機層,內層是堅硬的鈣化層。這三層各有作用,外層可以防禦螃蟹的蟹鉗;中間層富有彈性,不僅可起到抗震作用,還能隔熱;內層堅硬的鈣化層可抵抗鐵甲受到外力時不被彎曲變形。
除了身上的堅硬的鎧甲,其腹足上還長著無數的鱗片,這些鱗片一塊連著一塊,為的是抵禦噴口噴出的熱流和腐蝕性液體,所以它的腹足無法像蝸牛一樣縮到殼裡去。而至於它的殼到底有多硬,據稱有人試圖用刀劃它,想用子彈擊穿它,但都沒有成功,可以說是真正的刀槍不入。
生活在如此特殊的環境中,相信大家都對鱗角腹足蝸牛的食譜非常感興趣吧!但事實上是它不需要吃東西,原因是它生存的環境實在太惡劣了,生物量極低,到處都是有毒物質,之所以不會餓死是它體內的細菌在提供能量。
鱗角腹足蝸牛的食管腺中住著無數共生細菌,所以它的腺體比其它蝸牛要大上1000倍,這些細菌通過氧化硫化氫、鐵化物的化學反應給蝸牛提供營養。為了自身和細菌更好的生存,鱗角腹足蝸牛的鰓和心臟要比其它蝸牛要大上許多,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大幅度增強。而不用吃東西的蝸牛齒舌已退化,一個小圓嘴幾乎不具備攝食能力。
鱗角腹足蝸牛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深海中,數量並不多,目前僅在三個地方發現了,且佔地面積僅兩個美式足球場那麼大。這三個地區的鱗角腹足蝸牛都不太一樣,有一個地區的鱗角腹足蝸牛並沒有鐵甲,科學家研究後稱,這可能取決於它們體內的細菌種類,有的細菌可幫助蝸牛生成含鐵硫化物,但也不排除是蝸牛自己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