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兩大鉀肥巨頭將合併 新化肥巨無霸誕生

2020-12-04 第一財經

周一全球最大鉀肥生產商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鉀肥公司Potash Corp. of Saskachewan(下稱加拿大鉀肥)與其競爭對手化肥巨頭Agrium Inc確認將進行合併,新成立的化肥巨頭市值或超過300億美元。根據協議,加拿大鉀肥公司股東將持有新公司52%的股份,Agrium公司股東則將獲得剩餘的48%股份,目前兩家公司的總市值約270億美元,年營業額近210億美元。

通過合併,加拿大鉀肥希望利用Agrium更穩定的化肥、種子及農機零售網絡穩定化肥價格波動對公司盈利的影響。而總部設在阿爾伯塔卡爾加裡的Agrium則希望能夠獲得相關技術及生產設備,大幅增加鉀肥及其他化肥原材料產能,押注全球化肥需求即將見底及產品價格反彈。

國際鉀肥價格從2013年開始陷入低迷,起因是全球兩大鉀肥聯盟之一的白俄羅斯鉀肥聯盟(Belarus Potash Corporation)突然解體,其主要成員俄羅斯烏拉爾鉀肥公司(Uralkali)指責另一成員白俄羅斯鉀肥公司(Belaruskali)違反協議在聯盟之外出售鉀肥,並退出聯盟。至此白俄羅斯鉀肥聯盟與另一大鉀肥聯盟北美鉀肥銷售聯盟(Canpotex)聯手將鉀肥價格維持在遠超邊際生產成本的水平上的卡特爾組織分崩離析。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鉀肥盈利下降75%至1.96億美元,化肥產品平均價從去年同期的273美元降至154美元。而兩大鉀肥價格聯盟解體前夕的平均價格曾高達387美元。Agrium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下滑18%至5.68億美元。

近期農業領域併購已出現杜邦與陶氏化學,中國化工與先正達兩筆重磅交易。美國司法部門上月表示將舉行聽證會對此情況進行討論,認為此類交易的頻頻發生可能會減少市場競爭並推升產品價格。因此兩家公司的併購將面臨美國、加拿大及各國的反壟斷機構調查,兩家公司年化肥產量佔全球23%,佔北美地區60%。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鉀肥進口國,國內大約一半的鉀肥依賴進口。

相關焦點

  • 中國兩大化工巨頭合併如箭在弦,外企在拆分,國企在合併,why?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年來一直傳言的「兩化」合併漸趨明朗。本月,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透露:「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兩家企業的合併正在進行中」。相較於國企的不斷合併,外企卻在不斷拆分,中外趨勢為何如此不同?我們會積極推動這個(合併)事情。
  • 化肥-氯化鉀:2020年市場價格「觸底大反彈」
    ,致商家「清庫存、變現、回籠資金」心理增強;……十三五期間,國內鉀肥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化肥增值稅下調、鉀肥出口關稅取消、供應過剩壓力持續增大等。期間,在化肥施用零增長的背景下,傳統備肥習慣逐漸改變,大量現貨庫存壓力集中上遊,故壓價、低價甩貨現象時常存在。2020年中國鉀肥大合同價格鎖定在220美元/噸,較2018年合同價格下跌70美元/噸;保稅區貨源「名正言順」通關,現貨猶如「洩洪」般投放到市場,致商家「清庫存、變現、回籠資金」心理增強,市場競價、壓價走貨現象表現凸顯。
  • 加拿大湯姆森集團和英國路透合併成新公司(圖)
    被收購的路透社總部  人民網5月16日訊 加拿大湯姆森集團和英國路透集團15日發表聲明說,雙方已就合併事宜達成一致。兩家公司合併後新組建的湯姆森--路透社公司將擊彭博新聞社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提供商。現任路透社執行長湯姆格洛瑟將出任新公司執行長,新組建公司將由出價170多億美元的湯姆森家族控股。
  • 2017年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鉀肥是農業三大肥料之一,對絕大多數作物都有明顯的增產效果。隨著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對鉀肥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國,巨大的供給缺口預示著中國鉀肥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年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我國是一個相對缺鉀的國家,截至**年底,全國已查明鉀鹽基礎儲量3.58億噸。
  • 中國鉀肥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鉀肥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在科技方面,中國鉀鹽鉀肥工業經過多年發展,在資源勘探開發方面打破了"中國鉀資源赤貧、中國無鉀可尋"的老論斷。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有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
  • 這14種假化肥把農民坑慘了,千萬別再買了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這裡儘是乾貨! 免費查農藥化肥真假、看農資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經銷商農戶必備;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投稿/廣告合作請加QQ:5414402 每到用肥旺季,化肥市場激戰正酣,同時,更是假劣化肥橫行的時候。金色顆粒、黃色外包裝的「金尿素」,鑽地緩釋不怕曬的「曬肥」,中微量元素計入總養分湊出46%的「含鋅、含硫尿素」肥明目張胆地擺放在各農資經銷店。假肥泛濫,在坑農害農的同時,對正規廠家的品牌肥市場造成嚴重擠壓。
  • 鉀肥的作用有哪些?怎麼合理施用鉀肥?這次終於明白了
    大家好我是小陸,今天給大家講講常見化肥以及它的作用,植物生長需要各種營養素,土壤裡面本身就含有很多的營養素,對植物生長來說最缺的就是氮磷鉀,所以化肥就有氮肥(N),磷肥(P)跟鉀肥(K)含有它們2種或以上的,就叫複合肥。
  • 淺談一下氮肥、磷肥、鉀肥的作用是什麼?
    鉀肥能促進根莖的生長發育,提高植物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抗病蟲害的能力。因為植物最初吸收的是氮肥,所以即便施用N-P-K等同比例的肥料,植株還是會優先拼命吸收氮肥,直至過量。因此,應該儘量施用氮肥比例較少的肥料。除了以上三大元素以外,鐵、錳、銅、鋅等微量元素也是很重要的營養元素,它們能調節植物的生理功能。
  • 科學看待化肥 勿讓化肥「背鍋」—新聞—科學網
    1842年英國用硫酸分解磷礦石生產出過磷酸鈣肥料,1860年德國人從鉀鹽礦中提煉出鉀肥。從歐洲1800年生產硫酸銨開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化肥已經完全可以為糧食蔬菜水果等各種農產品提供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銅、鋅、硼、鉬、氯等必需的高效營養元素。 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來自於礦物質而非有機物,這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得到了科學證實。
  • 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肥料是莊稼的必需品,而化肥則很多莊稼人的首選,合理施用化肥對農作物有增產的效果,但是如果過量施用化肥,就會適得其反,不僅對農作物產生危害同時也會危機土壤。本期專題以氮磷鉀為例,闡釋施肥過多造成的不同類型危害,以期為讀者指點迷津。
  • 「合併」大事件 將對杭州樓市產生哪些影響?
    大江東和下沙宣布正式合併為錢塘新區,這個從年前到現在傳得沸沸揚揚的「小道消息」,終於塵埃落定了。  有人說,新區的成立是「文武合併」,加上軌道交通的連接,使得跨江合併成為了區域騰飛的重要基石;也有人認為,合併之後,將面臨一段較長時間的過渡期,做到真正的融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天宮一號已墜毀,外國專家正慶祝時,中國又一巨無霸誕生
    正當外國專家都在歡呼慶祝之時,我國又一巨無霸誕生。中國空間站已經走到「航天三步走」計劃的最後一步,我國將在2022年全面建設完成屬於中國的空間站,這款新的巨無霸誕生將會賦予空間站新的生機。已墜毀的天宮一號,早在2016年3月16日就正式終止了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化肥三證之化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二)(磷肥產品部分)
    現將修訂後的實施通則和各實施細則予以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原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通則、相應實施細則以及後置現場審查要求同時廢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實施,依法加強對發證產品和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
  • 冬季施肥有講究,氮磷鉀肥這樣用
    氮素化肥可選用碳酸氫銨,它的溶解度大施入土壤後,即使在5℃以下也能分解產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銨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在冬春季低溫時施用碳酸氫銨,能很快被作物吸收利用。試驗表明,碳酸氫銨深施後覆土,利用率可達54%左右,且肥效發揮快。
  • 歐洲鐵路巨頭合併計劃落空 中國中車暫避勁敵
    摘要 【歐洲鐵路巨頭合併計劃落空 中國中車暫避勁敵】2月6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宣布,禁止德國西門子與法國阿爾斯通兩家企業的交通業務部門實施合併。至此,歷時一年多,這樁備受全球關注的合併案宣告終止。
  • 航空巨頭靠賣睡衣自救!這家全球巨無霸公司也破產了
    這家全球巨無霸公司破產據今日俄羅斯網站近日報導,世界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承包商瓦拉裡斯公司(Valaris Plc)於當地時間19日,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其債務。據報導,瓦拉裡斯公司在破產申請書中列出了7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3億元)的債務,此次申請破產後,一半以上的債權人同意將超過65億美元債務轉換為股權,公司也將獲得債權人5億美元的新融資。
  •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2016-02-18 09:12:22>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 白電巨頭之爭:美的合併小天鵝,會對海爾構成威脅嗎?
    美的集團也承認,換股吸收合併小天鵝,可以徹底解決雙方可能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突破合併雙方各自業務發展的瓶頸,並全面消除合併雙方的關聯交易。儘管如此,在美的集團看來,這場交易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花了大篇幅來說明包括審批、可能取消或重新審議、可能導致投資損失、強制換股、交易完成後的整合風險等11條風險。
  • ——春耕備耕種子化肥供應充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將著力構建中國特色種業創新體系、現代種業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的「三大體系」,夯實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據了解,2018年,我國農業品種權申請量4854件,位居世界第一。截至目前,全國選育農作物品種4萬多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達到2.7萬個,授權品種超過1.1萬個,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 科技新消息:「平頭哥」交出滿意答卷,中國新零售巨頭正式誕生!
    而說到晶片產業,中國目前也是出於一個高速發展階段,這些年也是誕生了諸如紫光展銳、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巨頭,國內的晶片產業雖然沒有達到很高的成就,但一次次的成長都給國內科技市場帶來了希望。而馬雲的阿里平頭哥半導體屬於在亂世之中出現的,當時直接發布多款硬實力的AI晶片,比如玄鐵、含光、無劍等,近期更是帶來了很多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