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端午,姜家的媳婦只用了一晚上就繡出了上百幅彩絲,人物花草,字畫點綴,歷歷可數,這些彩絲都送給了親戚朋友,大家都呼喚她為「仙女」。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從頭看起
北宋後期淄川有個叫姜子簡的,祖上曾做到過寺丞的高官。姜子簡還在讀書的時候,曾經與夥伴們一起四處遊玩。某天到一座神祠裡,看到裡面有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神仙的女仙雕塑,雖然容顏美麗,但是表情似乎很難受。子簡也是出於好玩,就用自己的手帕系在了女仙雕像的手臂上。
結果等到子簡一回家,就大病不起,曾一起遊玩的同學提出,可能是在神廟裡面得罪了什麼神仙,得趕緊去祭拜一下。因此,子簡勉強拖著病體去當初的神廟祭祀了一番,結果回家路上子簡還和大家走散了,只覺得到處都是蒙濛霧氣,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到家。
這可把子簡的妻子急壞了,子簡一到家趕緊噓寒問暖問詢勞苦。等子簡迷迷糊糊剛睡下,就聽見外面亂麻麻的,一個絕色女子坐著嬌子來到姜家,下了轎子對著姜家母親就行大禮,並說自己和子簡有約定,請讓我去臥室看他。
姜家知道這個肯定和神祠裡的塑像有關,也無奈,只能讓她進去。她一進去,子簡的病就好了,並且很愉快的坐起身來,子簡的妻子見到這種情況只好自己避開。那女子卻拉著子簡妻子道:我已經久久不在人間了,不可以因為我破壞你們結髮夫婦的感情。
子簡妻子聽她這麼說,也沒啥辦法,好在她人也挺好,對丈夫婆婆都特別好,古代社會男子也不是只能娶一個,子簡妻子也就認了這個女子,當做姐妹一般。後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就有了開頭說的:姜家的媳婦只用了一晚上就繡出了上百幅彩絲的事情,女子徹底融入了姜家的生活。
然而,端午過了沒多久,女子突然姜子簡的母親說:「我可能有大禍將至,需要先避一避」,然後就拜別婆婆,消失於門外。不多時就有一個道士來到姜家,對子簡說:「我看你面色不祥,奇禍立至。到底怎麼回事?」由於最近怪事兒多,姜子簡也擔憂,便原原本本把整個事情告訴了道士。道士於是讓姜家把那女子的臥室打掃乾淨,設一個床榻,第二天道士讓子簡臥在床榻上,讓家人直到正午才能開門。
一段時間以後,只覺得臥室裡寒氣逼人,刀劍打鬥聲音不絕於耳,突然似乎有一個東西掉落了下來。等到正午時分,姜家人打開了房間,道士才笑到:「搞定了您內」。原來打鬥中掉下來的東西詩歌鬥大的髑髏,道士用刀和符水刺它,便化成了一灘黑水。
見到姜家人害怕,道士便解釋道:「我和來你家的女子都是劍仙,女劍仙之前被這個怪物糾纏,因為你綁了手帕就她,她就決心跟你,但是這個怪物不放過她,過來糾纏,我和你也算是有緣的,特來相救,現在事情搞定,我就撤了。」
等到道士一走,女子便回來了,一家人依然生活如舊。再後來,由於姜家母親年事已高,慢慢老去直到死亡,女子負責治喪,哀哭嘔血。姜子簡正妻後來也故去,留下一個女兒,女子視如己出,將她撫養。
再後來,靖康之變發生,國家大難,姜家的故事也就沒有人再知道了。
這段故事被馮夢龍記載在《情史》裡,這是零卡米酒說《情史》故事的第十六篇,也是端午節特別篇,往期傳送門:
合集:合集:情史故事,連續更新
《情史》又名《情史類略》,又名《情天寶鑑》,為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選錄歷代筆記小說和其它著作中的有關男女之情的故事編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全書共二十四類,計故事八百七十餘篇,記載的人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歌伶市民。
馮夢龍(1574年-1646年),明代通俗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一字耳猶,號姑蘇詞奴、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龍子猶等,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少有才氣,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並稱「吳下三馮」。在科舉上,馮夢龍一生不得意,遂將主要精力集中於搜集、整理通俗文學上。他的代表作品是《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等小說,世稱三言,代表了明代擬話本小說的成就。此外,他還編輯了《古今譚概》《情史》等筆記故事,並鑑定了《有商志傳》《有夏志傳》《盤古至唐虞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