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2020-12-03 訴說科技

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地球擁有天道獨厚的地理位置,周圍存在無數的保護星,很多災難都被這些保護星擋了下去,因此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優渥,起初也沒有生命的存在,一片荒涼。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孕育出獨特形式的生命,這些新物種的出現,給地球點綴了一絲色彩,地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澳大利亞地區就是代表之一,據大陸漂移學說表示,澳大利亞是因陸地板塊發生漂移時,被直接分離出去的,導致這片陸地上的動物與原來大陸上的動物出現地理隔離,誕生許許多多的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幾乎很少有人見過,就比如袋鼠,它擁有令人難忘的口袋,小袋鼠經常在此活動。此外,袋熊也是科學家重點研究的對象,它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澳大利亞出現新物種,體型比袋熊大4倍,背後的原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地區出現動物化石

前段時間有相關的報導稱,專家在澳大利亞地區發現一塊動物的化石,這一動物化石與普通的袋類動物完全不同,它的體型最起碼比袋熊大個3~4倍。經過細緻的觀測,科學家猜測它有很大可能性與袋熊存在近親關係,那它到底是怎樣辨別的呢?專家發現頭骨上的牙齒與食草動物的牙齒高度相似,從而判定它屬於食草動物中的一種,增進與袋熊之間的聯繫。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它的體型比袋熊大多了,將其還原後肯定是一隻龐然大物,那麼科學家是通過怎樣的機遇尋找到這個頭骨化石的呢?據說用到了地下探測儀,可以檢測到地下埋藏已久的堅硬物體,這一頭骨化石就是通過這一方式發現的,之後研究人員對幹鹽湖進行地毯式的搜索,終於感應到這一堅硬物質,只要地下探測儀有感應,就會發出信號。

找到的神秘化石究竟是什麼生物?

它的外表看似是粘土,將其清洗乾淨後,便暴露了出來,目前它的身份還無法確認,只能處於猜測中,有很大可能性是袋熊的祖先,要想了解更多的情況,只能發現更多的化石從中判定。如果它屬於一種巨型袋熊,那麼它距今至少有了250萬年的歷史,體型與大象可以相媲美了,屬於一種史前巨獸。

目前它的真實身份還處於待定中,一切都是專家們對其的猜測,無論從體型還是牙齒結構,都刷新人類以往的認知,澳大利亞地區生存著很多的袋類動物,或許這一頭骨化石的原型生物就是袋熊的祖先,因環境的變化,體型越變越小,才形成如今的袋熊。科學家正在努力的檢測中,希望能夠確認它的真實身份,你們覺得它是袋熊的近親嗎?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小為現代袋熊四倍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袋熊有很多值得喜愛的地方。它們是強壯的動物,以其體型來說,它們跑得算是非常快。但這並不是它們唯一有趣的地方--它們還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
  • 科學家發現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 揭示袋熊掘洞行為演化
    2500萬年前新物種Mukupirna nambensis的復原圖,圖中還有同一地點發掘到的硬尾鴨和火烈鳥。(Peter Schouten 繪圖)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在南澳大利亞發現並報告了一種古代有袋類動物的新種,它代表迄今為止已知發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之一,其解剖特徵有助於學界進一步理解現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為。
  • 澳大利亞袋熊火了!關於袋熊,你不知道的8個小秘密
    袋熊的糞便是立方體形狀的。袋熊是一種僅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但是因為身材矮胖又短腿,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它也是有袋動物。不過,這並不能阻擋袋熊散發它的可愛。為了讓這些被低估的有袋類動物為眾人所知,下面蝌蚪君就和大家講講,關於袋熊你可能不知道的這8件事。01世上有三種袋熊:塔斯馬尼亞袋熊、北毛鼻袋熊以及南毛鼻袋熊。雖然野外有數以千計的塔斯馬尼亞袋熊和南毛鼻袋熊,但北毛鼻袋熊卻是極度瀕危動物。
  • 澳大利亞拯救袋熊總動員
    But!我們可耐的袋熊竟然生病了!一開始,蟎會悄無聲息地鑽進袋熊的毛皮中,造成袋熊的瘙癢。然後慢慢地慢慢地,袋熊就會因為二次感染而失明、失聰甚至死亡。對,這是一種灰常可怕的皮膚病。就因為這些可惡的蟎、這種可惡的病,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成千上萬的小可愛就這麼在痛苦中殆盡了生命,想想都好心痛。
  • 澳洲除了樹袋熊之外還有一種袋熊,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土肥圓
    提起樹袋熊這種動物,很多人都知道,甚至它們還成了澳大利亞的標誌性動物之一。但是鮮有人知除了樹袋熊之外,澳大利亞還真有一種名字叫「袋熊」的動物。
  •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毛鼻袋熊屬於有袋目、袋熊科,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千克,體長95~105釐米,尾長可達5.5釐米,體型矮胖,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絨被覆,體毛較長,呈捲毛狀,外耳也較長,耳尖有白色毛。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地區約15.5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帶。
  • 慢性子、糞便形狀四方體的袋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蟎蟲是罪魁禍首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熊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一種可怕的「疥蟎」會導致受感染的動物在失明或失聰時抓傷自己而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袋熊目前當地的動物保護團體「袋熊戰士」警告說,一種可怕的疾病正威脅著塔斯馬尼亞的袋熊。
  • 為什麼袋熊排出的糞便是方形的?科學研究後:腦洞大開!
    為什麼袋熊排出的糞便是方形的?科學研究後:腦洞大開!有屎以來,唯一有袋熊能屙出方形的大便。在大洋洲,有三種不同的物種叫做「袋熊」。它們是塔斯馬尼亞袋熊、毛鼻子袋熊和澳大利亞毛鼻袋熊。但是說到可愛,是塔斯馬尼亞袋熊絕對是冠首!
  • 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雖然澳洲很多當地人已經加入到救助野生動物的行列,但整個澳大利亞的生態圈仍然是岌岌可危。一提到澳大利亞的動物,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這麼幾種:袋鼠、考拉、鴯鶓、毒蟲、大蝙蝠。其中,袋鼠考拉和鴯鶓基本可以算是澳大利亞的代表性物種了;毒蟲包括了各種有毒的節肢動物、爬行動物,也是澳大利亞的標誌之一,網上經常會出現「澳大利亞網友在家裡發現X米長的毒蛇」之類的新聞,和標題類似「這就是在澳洲生活的日常,看完你還敢去嗎」的文章,內容大概就是各種毒蟲出現在室內的各個角落,包括牆縫和馬桶裡;大蝙蝠也一樣,前幾年有一張照片很火,是一隻超大的蝙蝠倒掛在一戶人家的屋簷上,很是驚悚。
  • 原是一隻袋熊 它卻靠賣萌把自己活成了萌寵
    袋熊是澳大利亞東南部特有的物種,體形粗壯似熊,眼小,臉似鼠。初生幼仔體長約2釐米、體重約2克,8-9個月才出袋活動,2-3歲性成熟,成年後體重可達35千克,壽命一般為15年左右,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東部、南部及塔斯馬尼亞島。
  • 「慷慨」提供避難所 袋熊無意間成澳林火「救命英雄」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澳大利亞山火危機中,袋熊無意間成為「救命英雄」,它們將自己挖的地洞家園,分享給其他來不及逃難的小動物,提供了地下安全庇護所。當地時間1月11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上空煙霧瀰漫。
  • 除了便便是方形的,袋熊還有哪些能耐?
    >科屬:袋熊科袋熊屬分布:澳大利亞東部南部和塔尼瑪斯島特點:體型比樹袋熊還短粗與人類親和度:★★★–是蠢萌蠢萌,胖乎乎的袋熊、也是便便是奇妙的方形的袋熊,你還有哪些地方讓人類大吃一驚嗎澳大利亞的大地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有袋動物,無論是袋鼠,樹袋熊還是今天的主角袋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腹部有一個用來裝寶寶的育兒袋。不過袋熊的育兒袋是開口向後的,也就是袋熊寶寶把腦袋伸出來的時候,永遠看到的是媽媽屁股的方向。
  • 澳洲袋熊拉出的便便居然是方的??
    2011年那條著名的新聞:「因為颶風,遊客減少,澳大利亞東北部動物保護區的一隻名叫Tonka的袋熊(wombat)因為沒人來擁抱它了,所以患上了抑鬱症。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條介紹袋熊的小知識,解釋道:「袋熊的便便是方的,這樣就不會到處滾了。」再一次深深地戳中了萌點。產於大洋洲的這一類「袋熊」萌物,其實是袋熊科(Vombatidae)下的三個不同物種:塔斯馬尼亞袋熊(Vombatus ursinus)、毛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s)和澳洲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
  • 瀕危的稀有動物,第三在野外已滅絕,第二已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澳洲毛鼻袋熊,體長:102-107釐米,體重:30-32.5公斤,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現只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埃平森林國家公園的3平方公裡範圍內。棲息於半乾旱的沙質草原或桉樹林、金合歡林地。晝伏夜出,白天躲藏在地下洞穴中,屬植食性。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 盤點世界最大的老鼠:體型媲美小狗
    實際上,這是「強迫透視」的緣故,即靠近鏡頭的物體看起來比更遠處的物體大很多,照片上這隻老鼠看起來確實很大。懷疑者對實際場景中物體的距離進行了測量,發現所謂的巨型老鼠其實只是一般大小。不過,如果相關的小說作品能作為依據,那我們對巨鼠的著迷可謂源遠流長。在福爾摩斯探案小說中曾經出現過的「蘇門答臘巨鼠」已經成為永恆的經典。現實世界中,有兩種老鼠可以作為「蘇門答臘巨鼠」的原型。
  • 形似神不似—進化論中物種的「相似性」
    最早發現袋熊的描述澳大利亞是名副其實的「有袋類動物王國」,世界上現有240種左右的有袋動物,其中有170種左右生活在澳大利亞及其附近島嶼,如袋鼠,袋熊等。1797年,「雪梨灣號」在巴斯海峽了遭遇船難,被困在「保護區島」的水手為了存活下來,在那一年裡以吃袋熊為生。
  • 史上唯一會拉方形便便的澳洲袋熊,屎殼郎表示抗議
    如果要問澳大利亞最出名的動物是什麼?大家肯定說是袋鼠。
  • 世界最大蜜蜂現身印尼島嶼,比普通蜜蜂大4倍 !
    它比普通的歐洲蜜蜂大4倍,和成年人的大拇指一樣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蜜蜂。華萊士巨型蜜蜂是以英國博物學者、探險家Alfred Russel Wallace的名字命名的。1858年,Wallace首次發現了這一物種。而自1981年以後,華萊士巨型蜜蜂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被認為已經滅絕。
  • 60斤重的超級大老鼠或兔子,實為世界最大的袋熊
    近日看到有網友在網上發出什麼60斤重的超級大老鼠或兔子的圖片。看到圖片實在令人驚奇。難道真有這麼大的巨型老鼠或兔子嗎?  據介紹,圖片女孩身上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袋熊,30公斤重。他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某野生動物公園)。  世界上最大的年齡最大的袋熊派屈克迎來了29歲的生日,澳大利亞旅遊局將這位壽星的照片放到Facebook上後24小時內便收到了200,000個贊,35,000次分享和9000次評論,一夜之間變成了網絡紅星。
  • 袋熊在澳大利亞大火中行為異常,它驅趕動物躲避危險,還共享洞穴
    袋熊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能拉出方塊便便的神奇生物!它們的外形肥胖呆萌,性格也非常的溫順。雖然袋熊的名字裡面帶了一個熊字,但是袋熊並不是食肉動物,它們主要以青草為食物,是一種純粹的食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