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哥深夜食堂: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牛頓與經典力學

2021-01-20 淺嘗輒止

「讓閱讀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吉哥的朗讀音頻

 ◆ ◆  


從今天開始,吉哥將為分幾期和大家分享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作者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李淼老師。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出理論,同時它又和「量子糾纏」、「薛丁格的貓」等一系列令人費解的詞語聯繫在一起,讓我們在好奇的同時又心存一絲敬畏,認為它艱深難懂,理解它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其實將簡單的事情說複雜並不難,難的是將複雜的原理簡單化,即使非專業的人也能聽懂,李淼老師就是箇中高手,所以大家放心,這是一本寓教於樂,老少鹹宜,讓人喜聞樂見的科普讀物。


2016年8月16日,中國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在求知慾最旺盛的年紀,我們應該對量子力學有所了解


那麼究竟什麼是量子力學?它是如何出現的?它和我們的生活有哪些關係?這本書用孩子都能聽懂的語言向我們逐一揭開了「量子力學」神秘的面紗。吉哥嘗試用文字,向大家轉述書中的主要內容(你可以當成的吉哥的讀書筆記),同學們也可以結合原書音頻加深理解。


這本書首先從一個科學巨人的誕生說起,他就艾薩克∙牛頓(如圖髮型特帥)。為什麼要先提牛頓呢?因為他是經典力學的創立者,經典力學是量子力學之前,最權威的物理學理論。牛頓曾說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量子力學的誕生又何嘗不是站在牛頓的肩膀上呢?


我們都知道牛頓很牛,他是第一個被封為爵士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享受國葬的科學家(備極哀榮)。這一方面源於他極高天份,更是源於他對科學的執著。我們習慣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一個人忘我的工作狀態。牛頓他老人家更厲害,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天,一個朋友應約來牛頓家做客。可是等來等去不見牛頓同志,實在餓得不行,就將桌上的一隻雞給吃了。朋友走後,牛頓出來,看見一堆骨頭,以為自己已經吃過飯了,就又去書房搞研究了。讀到這裡吉哥摸著隆起的肚子微微一笑——這就是我和牛頓的最大區別吧。


這裡吉哥再補充兩則關於牛爵爺的軼事,相信不少同學一定讀過,讓我們再溫習一遍。


牛頓煮雞蛋

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後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裡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於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裡。


吹肥皂泡的「瘋老頭」

牛頓搬進一幢新樓以後,開始研究光線在薄面上是怎樣反射的。他每天都在讀書、思考。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問題,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樣,呆住了,然後開始實驗或工作,所以他時常穿錯了襪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陽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陽光照到上面,它為什麼會變得五顏六色呢?」

 

牛頓的腦子裡翻江倒海了。他提著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裡,吹起了肥皂泡。你看,他那兩隻眼睛直盯著飄來飄去的肥皂泡,一個泡破了,接著又吹一個,從太陽一出來他就吹,一吹就是幾個小時。

 

鄰居家的小孩子從樓窗上伸出頭來,衝他叫:「瘋老頭!你一隻腳沒穿襪子!」

 

後來人們知道了這瘋老頭就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員,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學問,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了。


由此可見,所謂牛人(像牛頓一樣的人)就是在自己的天賦上投入百倍精力的人。想要成材,一是要找到自己的天賦,二是要投入自己所有的熱愛。孩子們,你們找到了嗎?



好,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牛頓最偉大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如上 圖),在這部著作裡,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也叫牛頓力學,那麼什麼是牛頓力學呢?簡單講就是3+1


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什麼是牛頓三定律呢?


一是「慣性定律」:沒有外力,物體會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好比在學校我們上課會一直認真聽講,直到下課鈴響(打個比方,不必較真)。


二是「懶人定律」: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但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改變速度所需要的力越大。同樣,越懶的人惰性越強,越難以改變(書上觀點,不太贊同)。


三是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傷害別人也就是傷害你自己(這條是真的)。


什麼是萬有引力呢?就是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彼此的吸引力,其大小與兩個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而與兩個物體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我們為什麼會被牢牢地吸在地球上,而不會墜入茫茫的太空呢?你只要想一想,自己的質量*地球的質量就知道了(吉哥感到十分安全)。那我們怎樣才能脫離地球的束縛呢?這個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只要你的速度達到7.9千米/每秒就可以了(一般子彈的出膛速度是700—800米/秒,想像一下自己被加速到一顆子彈速度的10倍)。這還是在不計算空氣阻力的情況下。


這麼簡單的四條定律為什麼偉大呢?因為只要你知道某一時刻,所有物體的所有運動狀態,你就可以通過這四條定律推斷出未來。是的,你沒有看錯,理論上只要你有足夠的數據就能準確地預測未來,就像現在的科學家可以準確地預測日升日落,月盈月虧是一樣滴。這種認為牛頓力學足以決定未來的觀點,被稱為「決定論」,在20世紀前一直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牛爵爺,你的理論讓上帝祂老人家往哪裡擱呢?


這裡吉哥再補充一點牛頓力學對後世的影響。


在經典力學的直接影響下,英國的霍布斯和洛克建立和發展了機械唯物主義哲學,並由於其強大的影響力,使得唯物論從宗教神學那裡爭得了發言權,並在隨後形成了人類歷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最為激烈的一段時期。經過康德和黑格爾對辯證法和機械唯物主義的研究和發展,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哲學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結合當時科學發展成果,最終建立了唯物主義辯證法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近現代科學和哲學是發軔於經典力學的,正是從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開始,人類在思想觀念上才開始真正走向科學化和現代化,而它對人類思想領域的影響也是極其廣泛而深刻的。


那麼這些放之宇宙皆準的原理是如何被打破的呢?請聽吉哥下回分解。





吉哥約:

如果您想要投稿

請加吉哥微信號:nasa19840103

請在投稿時請註明學校、班級、姓名,我們一律實名投稿

這裡沒有門檻,只要是有質量的原創作品,我們負責修改、配圖、排版,這裡將給一切有文學夢的孩子和各路文藝青年一個展示的舞臺,也是我們交流語文教學和家庭教育的自由地。

重要公告

所有讚賞都將成為您的稿費!

所有後臺數據都將定期公布!

按微信新規稿費將在打賞後七天到帳!

希望大家的讚賞出於對作者的欣賞和鼓勵,

數額不宜過大


所有原創文章由作者授權本公眾號發布

轉載請註明原出處

本文所用圖片都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嚴正申明:非原創作品,包括雷同,舉報一經查實,終身取消錄用資格。我們只歡迎有獨立精神的創作者。




註:由於蘋果禁止微信讚賞功能,目前打賞功能只對安卓手機開放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投稿方法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讓孩子在形成經典物理的條條框框前,先一步接觸前沿的科學觀念。      物理學家李淼用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將孩子帶入一個美妙的量子力學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也真正開啟對科學的興趣。這本書為孩子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科學啟蒙教育,家長們也可以先學習書裡的內容,再講給孩子聽。
  • 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第十集:量子力學
    什麼是量子糾纏?什麼是薛丁格的貓?愛因斯坦為什麼說上帝不擲骰子?.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一集《量子力學》中找到答案。3-10歲的小朋友的家長,趕快陪著孩子一起看吧!點擊視頻,陪孩子一起看!這是我的新書《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的配套動畫片第十集,本書共十冊,內容涵蓋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 、原子物理、振動與波、流體力學、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內容,是專門為3-10歲孩子打造的物理啟蒙讀物,用最淺顯的語言和精美的繪畫,為孩子們展示一個宏大的物理世界。各大電商及各地新華書店有售哦!
  • 上海書評︱孫珷:誰說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定要懂了
    李淼《給孩子講量子力學》我想評論李淼的新作《給孩子講量子力學》時,發覺這兩種偷懶的辦法都不好使了,因為書的篇幅如此之短,如果站在書店翻閱,還沒結帳就能讀完,連找把椅子都不需要。雖不是故意的,我還是真的讀完了,但複述概括的辦法也不行,因為這本書已經惜墨如金,實在沒有必要再重複一遍。
  • 牛頓力學
    17世紀的歐洲,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努力,在天文學和力學方面積累了豐富資料的基礎上,英國科學家牛頓實現了天上力學和地上力學的綜合,形成了統一的力學體系——經典力學。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是人類認識自然及歷史的第一次大飛躍和理論的大綜合,它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並對科學發展的進程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產生及其深刻的影響。
  • 何為經典力學
    《力學講義》第一篇第一講,內容有刪減。圖1 經典力學發展路線圖力學可大致劃分為:經典力學、近代力學和現代力學。經典力學又常常被稱為古典力學,英文均為:Classical Mechanics。狹義地講,所謂經典力學是指創立於1687年的牛頓力學 (Newtonian Mechanics)、創立於1788年的拉格朗日力學(Lagrangian Mechanics) 和創立於1834和1835年的哈密頓力學 (Hamiltonian Mechanics)。
  • 小白的天文學量子力學入門讀物推薦
    這些學科是深奧的,以至於即使相對論,量子論提出時間不短,但對於普遍大眾來說還是停留在牛頓經典世界的層面。但總是有一些時候,我們體會到了「薛丁格的貓」「海德堡測不準」直擊靈魂的驚豔,沉溺於「量子傳輸」可以達到的空間穿越幻想,醉心於太陽系之外的未知世界。
  •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在20世紀以前,我們對經典世界的認知主要來自牛頓,他在自己最著名的學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建立起了經典的牛頓力學體系,其核心就是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到日月星辰,中到江河湖海,小到柴米油鹽,全都可以用牛頓的理論來解釋,因此人們認為這就是主宰整個宇宙的終極真理。
  • Q&A: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有什麼不同
    我覺的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量子力學中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任何事情;而在經典力學中我們能對事物的質量能量、位置動能做出精確的描述和測量。這是怎麼回事呢?在量子力學中我們為什麼無法確切地知道事物的狀態呢?
  • 《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動畫第一集:力學
    牛頓三大定律講了什麼?我們為什麼不會從地球上掉下去?萬有引力是如何發現的?小朋友的這些問題,在本集動畫片中都能找到答案。3-10歲的孩子的家長,在十一愉快的假期裡,陪孩子們一起看看吧!點擊視頻,陪孩子一起看!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 牛頓與量子論的關係
    這是我們進入量子世界的第一課,我們為什麼要了解量子論和量子力學呢?這些名詞聽起來都是很高大上的,通常你翻開所有的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教科書,你總是在第一課裡面就能看到弗蘭克做錯什麼事情、愛因斯坦做了什麼事情、波爾又做了什麼事情,所有的教科書都是按照歷史的順序來講兩者的,我就得這麼講呢應該是很違反邏輯的,但是量子論確實是這麼來發現的。
  • 經典力學:人類的經典、中學的考點
    需要糾正的第二點是並不是牛頓一人創建了經典力學,雖然牛頓是經典力學的集大成者。在建立經典力學的過程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哲學家亞里斯多德,雖然很遺憾現在中學課本中凡是提到亞里斯多德的觀點,都是錯的。再者就是天文學家如哥白尼、布魯諾、克卜勒,開創實驗物理的伽利略等,他們都為了物理學做了很多艱巨的工作,由此經典力學才逐漸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有了很大的進展。
  • 量子力學是非決定論嗎?
    個人覺得,量子力學更像是打了折的決定論。決定論和非決定論在歷史上爭執了幾個世紀,經典力學是絕對論的,尤其是在牛頓力學建立後的18世紀,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更是把決定論推向了頂峰。拉普拉斯認為,一切事物有果必有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必定遵循著某些客觀的規律,哪怕這些規律是人類永遠也觸及不到的。
  •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和物理學的發展
    自從17世紀以來,以牛頓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不斷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典力學在科學研究和生產技術中有了廣泛的應用,從而證明了牛頓運動定律的正確性。但是,經典力學也不是萬能的,向其它科學一樣,它也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有自己的局限性。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巨人伽利略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雖然是調侃別人的話,但是牛頓的成就也來源於對之前科學巨人的繼承,這個巨人就是伽利略,伽利略也被稱作現代物理學之父,經典力學的鼻祖,物理學上的速度、加速度、自由落體、重力和慣性等理論都是伽利略率先提出的。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佔理論物理課很大一部分比重。形式論,微分拓撲,代數拓撲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
    量子講堂第十二期: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不是連續的及量子等相關概念,這篇文章會採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儘可能少使用讓大家頭疼的數學公式。
  • 開啟量子力學大門的鑰匙:薛丁格方程
    早在牛頓創建經典力學之前的17世紀,當時人們就對於力學產生一些模糊的認知,例如: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必然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結果,但是如何計算物體受到的外力呢?開啟量子力學大門的鑰匙:薛丁格方程牛頓經典力學主要是解決宏觀物體運動問題的,準確的說是解決宏觀低速物體運動的(高速物體需要應用到相對論),但我們生存的宇宙不僅僅有宏觀世界,還有由我們看不見的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世界,在微觀世界中有數以億萬級的微觀粒子,即使在我們休息的臥室中,也存在超過1024個空氣分子的運動,如果使用F=
  • 量子力學簡介(一)
    ,但是量子力學卻是可以學習掌握的。學好基本的線性代數,量子力學的學習就順理成章了。這裡所說基本的線性代數,就是建立線性空間及線性變換的概念。這個關係在量子力學中,當我們做基底變換時,十分重要。1.4 進一步討論定義了內積的線性空間:量子力學的Hilbert 空間量子力學的Hilbert 空間,是定義在複數域的具有內積的線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