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鳥之謎:連飛兩個月怎麼睡覺?喝不到淡水怎麼辦?

2021-01-15 中國綠色時報

海鳥,中國海洋最靈動的風景

每年春夏季,數萬隻黑尾鷗翱翔在山東省長島縣高山島海域。 攝影/ 顧曉軍

海上飛的鳥兒就是海鳥嗎?

那可不一定!

說到海鳥,大家十有八九會想到海鷗。其實我們看到的一大部分「海鷗」,一輩子都不會到海邊或大洋中去,比如每年冬季成千上萬地出現在雲貴高原各大湖泊中的「海鷗」,絕大多數是紅嘴鷗,它們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海鳥。

那中國有海鳥嗎?

當然有啦!中國擁有跨越溫帶、亞熱帶、熱帶的廣闊海洋,有1.8 萬公里海岸線、7600 多個近海島嶼、1.4 萬公裡島嶼岸線。在中國的碧海藍天之間,有大約80 種海鳥御風疾飛,它們是中國海洋最靈動的風景。

全球大約僅有100隻的中華鳳頭燕鷗,它們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 攝影/ 張鵬

海鳥特指適應海洋環境的鳥類

海鳥特指適應海洋環境的鳥類。海鳥大致可以分為遠距離飛行適應型和潛水覓食適應型兩大類。

遠距離飛行適應型海鳥,飛行能力極強,能夠熟練地利用海浪間的上升氣流進行盤旋和滑翔。比如,中國西沙群島分布的軍艦鳥,那可絕對是海鳥的象徵和最佳代言者。它們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之一,半年就能繞赤道飛行一圈,有時它們能連飛兩個月不停歇。體型最大的漂泊信天翁可以在南大洋中追隨西風進行連續不間斷的環球飛行。

燕鷗個個都是飛行健將,有的每年遷徙距離能繞地球兩圈。 攝影/ 陳婷

潛水覓食適應型海鳥個個都是潛水高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人們熟悉的企鵝,它們遊泳能力極強,其中體型最大的帝企鵝甚至能下滑至海面以下數百米的深度捕食。

被譽為「青島小企鵝」的扁嘴海雀也是捕魚高手 攝影/ 薛琳

也有一些兼具遠距離飛行適應型和潛水覓食適應型特徵的海鳥。這類海鳥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鰹鳥,也包括一些中小型的海燕和鸌類。

喝不到淡水怎麼辦?

雖然海洋佔全球面積的70%,但海鳥的種類相比於森林或溼地鳥類卻少很多。海洋環境嚴酷,對於鳥類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棲息地類型。儘管海鳥們的生命史和習性有很大差異,但由於面臨著類似的環境問題和覓食生態位,它們呈現很多明顯的趨同進化特徵。另外,在生理上,真正的海鳥均有發達的淚腺等排鹽腺體,使得它們可以在不飲用淡水的情況下也能生存。

黑背鷗是遼寧海域一道亮麗的風景。 攝影/ 顧曉軍

海鳥也會遷徙?

冬季,夏季在臺灣海峽以北海域繁殖的特有海鳥們紛紛南遷至臺灣海峽以南的廣闊區域。東海南部島礁繁殖的燕鷗往赤道熱帶海域散布的範圍更為廣闊遙遠。

冬季在江蘇及以北海域還可以記錄到很多北太平洋地區廣布的潛水覓食適應型海鳥。還有一些夏季在內陸區域棲息,冬季至開闊海面和近海海岸越冬的鳥類,如紅喉潛鳥、黑喉潛鳥,以及北半球冬季近海、海岸地帶常見的一些潛鴨類和雁鴨類。

遺鷗是世界上最晚被發現、定名的鷗類,是海鳥大家族的重要成員。這種鳥核心分布區就在中國北方黃、渤海地區,但它們會到蒙古高原至中亞的內陸鹹水湖泊繁殖。

每年三四月份,遺鷗成群結隊地飛到河北省康保縣「生兒育女」。 攝影/ 崔建軍

中國海域,海鳥的家鄉

中國海域的海鳥以及依賴海洋生活的鳥類種類十分繁多。

山東海驢島黑尾鷗翔集。 攝影/ 顧曉軍

黃、渤海地區是黑尾鷗和黑嘴鷗唯一的繁殖海區。杭州灣以南至臺灣海峽的海域可見許多燕鷗,如大鳳頭燕鷗、烏燕鷗、褐翅燕鷗和粉紅燕鷗等。

中國臺灣島以東至釣魚島、赤尾嶼附近海域較為容易觀察到一些大洋性長距離飛行適應型海鳥的中國海域,其中體型最大者如短尾信天翁,較小者如褐燕、鉤嘴圓尾、楔尾和白額圓尾。中國南海海域廣布著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區典型的各種海鳥。

中國西沙群島長年飛翔著數萬隻紅腳鰹鳥。 攝影/ 顧曉軍

珍稀瀕危海鳥哪兒最多?

在中國渤海、黃海和東海,尤其是這一海域北部中國遼東半島至朝鮮半島沿岸的一些無人島礁上,分布有兩種珍稀瀕危的鳥類,黃嘴白鷺和黑臉琵鷺,同時還有一種堪稱全球最神秘、數量最稀少的海鳥——中華鳳頭燕鷗。

喜歡棲居無人島的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鳥類之一。 攝影/ 王徵吉

2008年夏季,有兩對中華鳳頭燕鷗在舟山群島的五峙山列島各自成功繁育了一隻雛鳥。 攝影/ 江旭東

近一個半世紀中,人們普遍悲觀地認為中華鳳頭燕鷗已經滅絕,或者全球數量不足100隻。但到21世紀初,觀鳥愛好者和鳥類學家陸續在臺灣海峽馬祖列島、浙江韭山列島等海域發現少量繁殖個體。這種稀有海鳥的存在,足以作為這一海域海鳥保護的旗艦物種。

研究人員利用燕鷗集群繁殖的習性,安裝假鳥模型,播放鳴音,成功吸引來一些中華鳳頭燕鷗和大鳳頭燕鷗 攝影/ 範忠勇

總之,中國既有一些全球性分布的物種,更有一些中國海域特有的鳥類。它們是中國海最靈動的風景。

撰文: 聞丞

相關焦點

  • 海水這麼鹹,海洋動物怎么喝到淡水?
    水是生命之源,但海水可能不是。 我們知道,人類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需要供應大量的淡水,海水中的含鹽量過高,不適合飲用。那就有了一個疑問,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是怎麼讓自己補充到淡水的?海洋中的動物也需要淡水維持生命,但它們卻一生生活在鹹水中,這實在讓人有些想不通。
  • 海水這麼鹹,不能直接喝,那海洋裡的生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
    它們都是喝的海水嗎?還是跟我們人類一樣,它們也是喝的淡水?其實海洋生物也是攝入的淡水,那麼可能有朋友問了,活在海水裡,怎麼可能攝入淡水?這也就是鯊魚肉為什麼難吃的原因,因為鯊魚的肌膚中充滿著尿素,無論怎麼清洗都無法把異味去除。
  • 海水很鹹不能喝,那海洋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但我們知道,海水是鹹的不能喝,那麼,海洋或者鹹水湖中的動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生物體液的溶質濃度大都不到1%,如果一旦飲用海水,就會導致體液中的水分子流向濃度更高的海水中,因為體液中水分子的滲透壓要低於海水的滲透壓,從而引發生物脫水。
  • 輪船遠洋一趟要好幾個月,如果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怎麼辦?
    導語:輪船遠洋一趟要好幾個月,遇到船上的淡水用完了,該怎麼辦?那麼對於海運也就需要有船員了,他們一旦出海是需要在海上待很長時間了,可能是幾個月甚至是更久的,那麼在船上的生活他們是需要用到淡水的,那麼在大海又不是淡水,那應該怎麼辦呢?眾所周知,海水是不可以直接飲用的,那麼在出海的時候我們有需要使用到淡水,所以也就需要在船上進行儲備淡水了,在這時候也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是需要儲備很多的淡水嗎?
  • 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
    人類無論怎麼想辦法,都無法擺脫這些傢伙。老鼠可不止躲藏能力優秀,它們還有其他本事呢。老鼠竟還可以捕食鳥類!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1.在這裡,它們沒有了穀物可以吃,怎麼辦呢?別忘了,老鼠們是雜食性的動物。它們把目光盯向了海鳥! 大部分海鳥都是在地面或者洞隙中築巢的。
  • 普通樓燕能連飛10個月!鳥類飛行冠軍紀錄又改寫(圖)
    資料圖原標題:普通樓燕不落地飛行10個月創紀錄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能連續飛行兩個月的軍艦鳥曾被認為是鳥類中的飛行冠軍
  • 舌尖上的臺灣之淡水:悶騷入骨 淡水的蛋
    從臺北坐捷運,刷了悠遊卡裡不到十元人民幣,半個小時後來到新北。我默默站在了淡水的小街上。  街很小,兩邊是熱鬧的各種小鋪,吃穿扮靚應有盡有,人氣滾滾,空氣裡滾動著日語、韓語、普通話,還有閩南語。街上的小妹很靚很清涼,有新潮謙恭的韓日小妹,也有霸氣老到的香港女人,還有直爽討喜的本地美眉……  這樣的一個淡水,怎能叫人不愛她。
  • 淡水佔總水量的百分之一,海水能喝該多好,西瓜視頻揭秘海底淡水
    我們在初中地理課裡早就學過: 地球的四分之三面積覆蓋的都是水,而這其中有96.5%左右都是海水,剩下的才是淡水資源。這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冰川、山頂冰冠、鹽鹼湖,人類無法取用,因此真正的淡水資源實際上要少於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一。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隨著世界工業化程度的加深,汽車尾氣的排放,現在世界各地大氣環境都變得很差了。這些問題,導致了世界產生了溫室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同時,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乾旱。
  • 當魔鬼魚與海鳥相戀
    但與海鳥相戀後,它卻不願再做一隻會飛的魚,這究竟是放棄,還是成全?「你是海裡唯一可以飛的魚。若你放棄了,這海裡便不再有會飛的魚。」 神看著面前潛心祈禱的魚,惋惜道。那是一隻怎樣的魚?扁平的身體,足有七八百米寬,有著一對很大的胸鰭,像翅膀一樣扇動著,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尖牙利齒,有著一條細長的尾巴,模樣卻有些可怕。「只要能夠救她,我願意。」
  • 生物學之謎:到底動物為什麼要睡覺?
    老鼠、兔子、狗、貓、魚、小強,蒼蠅、大象、青蛙睡覺嗎?怎麼睡?什麼時候睡?睡多久?為什麼各種動物需要睡眠,且睡眠時間長短不一呢?  首先,動物睡姿形態各異。有的動物白天睡覺,如蝙蝠,群體倒掛在枝條或巖洞中;有的動物晚上睡覺,如馬,站著睡覺。其他如水鳥多是漂浮在水面之上睡覺,貓狗則找個地方躺下就睡,一些蜜蜂用大顎咬住草木,懸掛在空中睡覺。海豚則是大腦左右半球輪流睡覺,樹懶則抱著樹睡覺。
  • 復活節島石像之謎,復活島的罪魁禍首
    復活節島石像之謎《在世界未解之謎》一書中有寫過。一般人們對於復活島石像的謎團猜測在於島上的石像是如何建立的。
  • 【智慧人生】海鳥的墳墓
    海鳥的墳墓在茫茫大西洋中,有一個馬裡恩的島嶼,人跡罕至,是海鳥棲息生存的天堂世界。豈料,隨後發生的事情再一次令人目瞪口呆:來到島上的五隻壯貓,非但未能抑制住鼠災,反而使島上那些長期以來不知恐慌的海鳥一下子就成為了貓們輕易就能捕食到口的美味佳餚。這下,貓們便開始徹底改行了——不願意再去奮力搏擊那些壯碩兇頑的大鼠,而是一味貪婪不止去捕食那些相對平和得多的海鳥。若干年後,「肥吃海喝」的五隻「始祖貓」一舉繁殖到了2500隻的驚人數目。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
    喝啤酒為主,當然,中途靠岸可以補充淡水。啤酒不僅僅用來飲用,出發時,用成桶的啤酒壓倉,就起到所謂的壓艙石的作用,可以保持船隻的吃水深度。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啤酒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傳入了歐洲。啤酒這種酒精飲料,為歐洲人民渡過瘟疫橫行的中世紀,立下了汗馬功勞。
  • 放個貨櫃 「喝」海水「吐」淡水
    放個貨櫃 「喝」海水「吐」淡水2017-08-18 14:45 來源: 科技日報 既要淡化海水,還要解決孤島的耗能問題、摘下耗能的「大高帽」,怎麼辦?技術創新的回答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吃能大戶 用上自己穩定的「糧倉」高能耗一直是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痛點」。資料顯示,傳統的淡化海水採用常規能源,每淡化1萬噸海水需耗電4.66萬度,折合標準煤18.8噸,排放二氧化碳46.4噸,是高能耗產業。
  • 送書|《海鳥的哭泣》:海鳥滅絕的真相,它們悲慘的現在就是人類的未來
    |推薦理由|透過海鳥的眼睛,能看到世界最好與最壞的模樣。 《海鳥的哭泣》是一部傑出的自然主義非虛構作品,榮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入選《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 11000種左右的鳥中,只有350種飛向了海洋——海鳥是海上與風中的⼤師,是唯⼀能在陸地、海洋與天空都⾃在⽣活的⽣物,它們在艱難環境中成長,在地球上存活長達⼀億多年,但如今數量正在直線下滑。
  • 海蛇不愛喝海水
    我們知道水是萬物之源。不管是人類、植物還是動物都離不開水,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會造成脫水,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 全球最值錢的淡水湖,抽取淡水能提供全人類喝50年,杜拜太羨慕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想,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水都被汙染光,都不能喝怎麼辦? 對於在沙漠中杜拜來說,可謂是最擔憂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全球最值錢的淡水湖,要是光是賣淡水資源,抽取淡水能提供全人類喝50年,可以說這種存量讓杜拜土豪太羨慕了。可是當我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 從糞便中提取的水,你敢喝嗎?
    每天喝著乾淨水和各種飲料的我們,也許完全想像不到,雖然世界上江河湖海如此之多,但有的地區居然連喝到乾淨的水都是一件困難的事,為了幫助這些地區的人,工程師們設想從海水和糞便中尋找水源。水源危機就在眼前地球71%的面積覆蓋著海洋,怎麼就無法為人類供應足夠多的水呢?
  • 這兩個月來我喝的是什麼水?
    這兩個月來我喝的是什麼水?媒體 昨日,紅崗區八百垧6-8號樓的居民向《絕對現場》欄目反映,兩個月之前小區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