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命21歲零三個月,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因衰老去世
上周三,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牛加賀(Kaga)因衰老在日本石川縣畜牧研究中心去世,享年21歲零三個月。1996年6月,首個克隆動物——多莉羊誕生;僅僅兩年後,日本近畿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養出一對雙胞胎母牛——「能登」和「加賀」。2018年5月,另一頭克隆牛「能登」去世。
-
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在日本「壽終正寢」
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在日本「壽終正寢」 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能都」5月14日在日本石川縣死去。這頭牛年齡已經超過19歲,屬於自然死亡。
-
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壽終正寢」
新華社東京5月14日電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能都」14日在日本石川縣死去。這頭牛年齡已經超過19歲,屬於自然死亡。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等媒體報導,石川縣農林綜合研究中心當天宣布了這一消息。該中心飼養的這頭克隆牛死亡時年齡為19歲零10個月,而牛的正常壽命為20歲左右。1998年7月5日,克隆牛雙胞胎「能都」和「加賀」在日本石川縣誕生,當天剛好也是世界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小羊「多莉」的兩歲生日。這兩頭牛都是利用成年雌牛的輸卵管細胞克隆而生的。儘管它們早產近40天,但發育正常,也都擁有正常的繁殖能力。目前「加賀」依然健在。
-
世界上第一頭克隆鬥牛在西班牙誕生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西班牙科學家日前宣稱,世界上第一頭克隆鬥牛在5月19日誕生。動物基因學專家比森特•託倫特所帶領的17人科研小組稱,克隆小牛「戈特」體重約為24公斤,它的基因來自一頭長著鋒利牛角的健壯鬥牛「瓦希託」, 「代孕媽媽」則是一頭奶牛。
-
我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啟動 首批牛明年誕生
中新網8月20日電 中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最近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啟動。據光明日報報導,如果順利,明年3月成批的克隆牛將誕生。 6月24日到7月16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河北國富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中國農大李寧、戴蘊平教授的指導下,經過23天的努力,成功地將280枚優種奶牛的克隆胚胎移植到140頭受體母牛體內。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牛21歲去世 高於牛的平均壽命
(原標題: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牛「加賀」去世,壽命達21歲)
-
「克隆牛之父」揭秘克隆效率低下之謎
本報北京電(記者程福俊)華裔科學家、被稱為「克隆牛之父」的楊向中博士在動物克隆研究上又有驚人發現,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證明「分化細胞可用於動物克隆,其效率可以優於成體幹細胞」的成果再次引起轟動。該研究解答了克隆效率低下這一困擾科學家們長達10年的世界性難題。
-
我國從第一代克隆動物到現在,到底克隆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2001年8月8日,我國首隻體細胞克隆山羊「陽陽」成功地產下了一對「龍鳳胎」,「陽陽」是一歲的山羊,在這一年中陽陽發育正常,與同齡山羊一樣,生命力旺盛,沒有出現衰老現象。「龍鳳胎」的父親是我國科學家通過胚胎克隆技術繁殖的安哥拉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能像正常山羊一樣具有繁殖能力,證明我國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走進了世界先進行列。
-
世界首頭克隆駱駝懷孕:證明克隆動物可繁衍
科學家表示世界上第一頭克隆駱駝「因扎茲」(Injaz)成功自然受孕。「因扎茲」今年6歲,是2009年一頭屠宰駱駝的卵巢細胞克隆結晶。整個克隆過程藉助一位代孕母親完成。照片中的小駱駝便是「因扎茲」,當時只有6天大。
-
聚焦克隆牛:中國自主克隆牛誕生記
新華社濟南1月21日電(記者董學清孫浩)寒冬中,魯西南一個叫五裡墩的村莊連日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這裡誕生了中國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 18日晚,第一頭克隆牛「委委」在眾人的期盼中出世。可沒過幾個小時,「委委」就不幸夭折。19日下午,另一頭克隆牛「科科」又來到人間。小傢伙剛落地不久,就試圖站起來。這個動作令現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
多利羊因肺部感染死亡引發克隆動物"早衰"爭議
東方網2月15日消息:蘇格蘭的羅斯林研究所14日證實,世界上第一隻成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已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該所所長哈裡·格裡芬對德新社說,羊通常可以存活11至12年,而肺部感染對於高齡羊來說是「典型的病症」。多利的死亡再次引發了關於克隆動物是否具會「早衰」的爭論。
-
「克隆牛之父」楊向中:他的名字銘刻在美國一大學路牌上
楊向中的妻子田秀春在康州大學「楊向中路」(Jerry Yang RD)路牌前 他從魏縣農村走向世界生物科學之巔1999年,楊向中和他的團隊利用從一頭13歲高齡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細胞,克隆出了小牛「艾米」,這是美國、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頭克隆牛。
-
邊抗癌邊科研的「克隆牛之父」
2017年10月,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校內最繁華的一條道路有了新的名字:「楊向中路」(「Jerry Yang RD」),校董事會以此紀念華裔科學家楊向中,這位」克隆牛之父「,逝世於2009年2月5日,去世時,僅50歲。克隆羊「多莉」之父維爾穆特多次公開惋惜:我們失去了一位家畜育種方面的專家。
-
端粒長度與克隆動物的壽命關係
克隆羊多莉出生於1996年7月5日,死亡日期是2003年2月14日,壽命是6歲,而綿羊通常能活12年左右Theriogenology, 2003: 59(7): 1557.)研究了克隆技術對動物端粒長度的影響,發現體細胞克隆牛具有比被克隆牛更長的精子細胞端粒長度。如果根據細胞衰老的端粒假說推測,克隆牛的壽命應該能達到正常生育牛的壽命或更長壽一些。
-
「克隆牛之父」傳奇人生感動美國(組圖)
本報駐京記者 程福俊 新聞提示 2007年2月18日至25日,中國農曆丁亥年正月初一至初八,美國英文報紙《哈特福德新聞報》(HartfordCour-ant)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連續8天在頭版顯著位置,圖文並茂地隆重介紹了「克隆牛之父」———華裔生物學家楊向中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
中國第二頭克隆牛「科科」目前狀況一切正常
華夏經緯網1月25日訊:據中新社報導,繼中國第一頭完全採用本土技術繁殖的克隆牛在山東省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夭折後,十九日十五時三十分該中心迎來的第二頭克隆牛「科科」目前狀況一切正常。 在此次克隆牛實驗中承擔了克隆胚胎移植工作的馬世援認為,克隆牛要實現產業化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克隆研究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的問題。這次在曹縣做的克隆牛實驗存在著一個缺陷:受胎率低於實用水平,流產率高於正常水平。百分之二十的受胎率與國外的一些研究機構橫向比較起來雖然偏高,但不能滿足產業化的實用要求。而百分之五十二的流產率則遠遠高於正常繁育手段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流產率。
-
在「沒花頭」領域發現秘密--「克隆牛之父」楊向中昨作客本報(圖)
在「沒花頭」領域發現秘密--「克隆牛之父」楊向中昨作客本報(圖)作為我國首批教育部代培留學生,楊向中的克隆生涯始於1983年。就在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後不久,他的克隆牛開始聲名雀起。楊向中告訴記者,自己的辦公室裡掛著兩張照片,一張是兒子的,另一張就是被他稱為「女兒」的黑白花小牛——艾米,他們都是楊向中的驕傲。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北京時間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
克隆動物能自然繁衍了
據新浪科技引述外媒報導稱,科學家表示世界上第一頭克隆駱駝「因扎茲」(Injaz)成功自然受孕。「因扎茲」今年6歲,是2009年一頭屠宰駱駝的卵巢細胞克隆結晶。整個克隆過程藉助一位代孕母親完成。
-
23年前第一隻克隆羊誕生,為何不複製人類?看克隆羊的下場就懂了
1996年7月5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維爾穆特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一隻小母羊。至此,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莉」(Dolly)誕生。這消息一經發布,震驚全球。 在以後的12年中,科學家又相繼克隆了豬、老鼠、奶牛等許多動物,有的科學家還培育了人體幹細胞。中國也在2003年10月29日公布了首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自體繁殖後代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