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二」古海蝕遺址,有「南海碣石」之稱,遊客:大海呢?

2020-12-06 珊珊三丫頭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問許多到過廣州旅行的人,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是什麼?很多人會認為廣州是國際大都市:繁榮、高樓林立、時尚、魅力……等等。來廣州旅行,可以看摩天大樓的城市風景,可以遊山玩水,可以感受廣州歷史文化,但,有沒有人會把廣州與「茫茫大海」聯想到一起呢?有沒有想過,5000年或更早之前,廣州到底是什麼模樣的呢?

遠古時期廣州的模樣,在不久之前珊珊三丫頭在參觀廣州一個「國寶級」景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找到了明確的答案:許久許久以前,因為地殼運動,海陸變化,廣東珠三角洲附近曾發生了多次「海進海退」的現象,到了幾千年前,廣州大部分區域仍是一片茫茫大海。後來,海水才開始緩慢地退出廣州,海島(如小洲、官洲等)才逐一冒出來,並連成陸地,開始有人類生活的足跡,在公元214年秦始皇派任囂來到嶺南,並依山憑海修築城池,之後,廣州的城池漸漸擴大。 到了宋代,廣州城下仍稱「小海」。明代開始,珠三角水陸面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海退的速度明顯加快,到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海水已退到順德以南一帶,廣州這座城市漸漸遠離了大海,以至於年輕一代不明白為何老一輩人把過珠江叫成「過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前面的文章《廣州最沒「存在感」的「國寶級」景點,遊客:古時廣州有茫茫大海》)

參觀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後,珊珊三丫頭接著到了廣州曉港公園內參觀石馬崗古海岸遺址,又一次印證廣州古代是茫茫大海的說法。今天,珊珊三丫頭繼續尋找能印證廣州古代是茫茫大海的地方,帶大家走走廣州南灣古村落,尋找這個被稱廣州第二古海岸遺址,又有「南海碣石」之稱的南灣的古海蝕遺址。

這天,偷得人生半日閒的珊珊三丫頭,來到廣州黃埔南灣古村落參觀,順便也參觀了南灣的古海蝕遺址。 南灣村位於在廣州黃埔區,可以自駕到達,直接導航「南灣公園」;坐公交車到「南灣站」下車後,坐地鐵到「夏園站」,下車或出地鐵後,往南灣公園方向走,就可以到達南灣的古海蝕遺址。

當珊珊三丫頭下車往南灣的古海蝕遺址走去的時候,見路的兩邊已是市場的擺道,充滿生活的氣息。沿著市場走去的時候,珊珊三丫頭心裡不禁在問:這裡真的曾經是大海嗎?因為往來買與賣的市場氣息,已經看不到一絲「海」的氣息。根據資料的介紹,數千年前,南灣村這裡曾經是古海岸,後來隨著陸地地勢的升高,珠江口移動,海岸線漸漸退出南灣村,這裡一帶就由海變成「桑田」,原來南灣村海岸一帶的懸崖受海水的衝擊、侵蝕,逐漸成了海蝕崖,至今還保存著。

在市場盡頭的一邊,珊珊三丫頭終於看到了南灣的古海蝕遺址。出現在眼前的南灣古海蝕遺址,看上去像是一個小山崗,但陡峭得又像是一堵深褐色礁石牆,一眼看上去長度大概有一百多數,高大概五米多高,走近細看,還能看到上面有被海浪衝擊過的水蝕痕跡。

在遺址的巖壁上珊珊三丫頭還看到一個摩巖石刻,上面寫著「常春巖」三個字,依然能感覺這幾個字的蒼勁有力。在一旁有一塊牌子,常春巖已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旁邊還有文字介紹常春巖三個字的來源:在明成化年間,明朝「廣東第一大儒」的陳獻章攜弟子湛若水、李鰲峰等人到這裡遊玩,見到古岸碣石,風景秀雅怡人。陳獻章觸景生情,即興手寫了「常春巖」三字,湛若水和李鰲峰則分別書寫了「赤壁騰飛」和「龍飛鳳舞」的字。

如今,經過歲月的風化,湛若水和李鰲峰寫的「龍飛鳳舞」和「赤壁騰飛」兩幅字已是尋不到絲毫痕跡,唯獨「常春巖」三個字在海蝕崖上清晰可見,常春巖給珊珊三丫頭的感覺是十分美好的。所謂常春,就是一年四季春常在,寓意美好事物經常停留。從這三個字,遙想當年這一帶的風光,該是怎麼的迷人呢?

陳獻章曾在這裡寫下流芳千古的《浴日亭·次東坡韻》:殘月無光水拍天,漁舟數點落前灣。赤騰空洞昨霄日,翠展蒼茫何處山。顧影朱須悲鶴髮,負暄可以獻龍顏。誰能手抱陽和去,散入千巖萬壑間。字裡行間,隱含當年南灣村此處的風光。

參觀完南灣古海蝕遺址一側的「常春巖」的題字後,珊珊三丫頭繞道進入南灣公園內,其實整個南灣公園是建築了整個「南灣古海蝕遺址」的巖石上,可見「南灣古海蝕遺址」的面積是非常大的。從南灣公園的大門進入,沿著「常春徑」的階梯上去,在常春徑向上走的時候,還可以探頭向右邊望,看到剛才常春巖的石刻位置。

常春徑的最高處,是一座「烽火亭」,是一個碧樹掩映中豎立的黃瓦六柱的小石亭,此時,有學生在亭子讀書,珊珊三不便走進去,就站在亭子旁的大石處休息,這些大石,能明顯感覺也是當年海水衝蝕遺下的石頭。

坐於高處,迎著風,腦海不禁出現了一個驚心動魄的畫面,想像這裡在遠古時代,那滔天巨浪,猛烈撞擊,在這裡留下一道道的痕跡,當數不清的年月悄然逝去,南灣村下滄海變桑田。今天,南灣村已經在不斷發展,成為一個著名的水鄉風景區:南灣水鄉風景區,引來遊人前來參觀,而南灣古海蝕遺址,告訴人們這裡曾發生的故事,也在默默注視著這裡將要發生的故事。

那麼,你有來過廣州南灣古海蝕遺址?是否了解過南灣古海蝕遺址?你有沒有想過古代時廣州是一片茫茫大海的模樣?你有看過「常春巖」的石刻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旅行,你是否會來廣州南灣古海蝕遺址看看?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廣州「第二大」的古海岸遺址,在地鐵旁古村落,許多影視劇取景地
    照顧好家裡的小植物後,珊珊三丫頭便繼續整理這一年旅遊過景點的照片,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主題:廣州遠古時期「滄海桑田」的見證。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在廣州海珠區牛眠崗的「七星崗古海岸遺蹟」,這個古海岸遺址是廣州第一大的古海岸遺址,也迄今發現的最深入大陸的古海岸線,有「世界第一古海岸遺址」之稱。
  • 廣東第二大古海蝕巖初露真容 明朝手跡今仍可見
    廣東第二大古海蝕巖初露真容 明朝手跡今仍可見時間: 2013-02-19責任編輯: 楊林旅遊_中國網 作為廣州滄桑變化的見證之一,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穗東街南灣社區的古海蝕巖遺址昨日,記者了解到,南灣社區正在進行南灣水鄉民俗歷史文化旅遊項目的二期開發,擬將南灣三大祠堂、麻石街、皆佳街、常春巖、西臺廟等古蹟建築串珠成鏈,打造成觀光區,向遊客展現具有嶺南風情的古村落餘韻。常春巖位於南灣村的東北部,是一塊佔地1.3萬多平方米的巨大海蝕巖。記者看到,巖崖呈南北方向,西向珠江出海方向,上有疏密不一海浪衝擊的水蝕痕跡。
  • 規模最大,時代較早,一組海蝕柱,遼寧省綏中縣姜女石遺址
    姜女石遺址位於遼寧省綏中縣,瀕臨渤海灣。民間傳說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聳立著的一組自然礁石,即一組海蝕柱。遺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頭、止錨灣、瓦子地、周家南山和大金絲屯等地。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4年開始勘探發掘。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應與秦始皇東巡碣石有關。
  • 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原標題: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日前,正值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發現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八十周年紀念,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科學公園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準備對外開放,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七星崗下,舉行「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發現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並進行現場考察及吳尚時教授塑像揭幕儀式
  • 誰娛樂了南海一號?
    「陽江當初回答我打撈的理由是盜寶的壓力太大,不過,你已經守衛了那麼多年,怎麼現在就堅持不下去了呢?你不要拿著這個名號來搞旅遊。」劉慶柱說。  不妨再等三十年!  陽江市已經著手進行「南海一號」的文化打造,歌曲《美麗船沉》已經錄製出版,在古船「進宮」當天,博物館工地邊上臨時郵局的攤位被搶購「南海一號」郵票集的遊客擠得水洩不通。
  • 祖國南海換新顏,海島新都市永興島,日本炮樓遺址為何卻置身其中
    這一決定,代表著我國南海地區的發展將會迎來新的變革。 而三沙市的行政中心永興島,則成為了重點發展的對象之一。僅僅幾年的時間,祖國南海換新顏,永興島則被建設成為了海島新都市,其經濟、環境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與提升。
  • 考古奧斯卡︱大海的饋贈:寧波大榭史前鹽業遺址考古記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的詩句,讓我們對大海的美麗景象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大海,不僅擁有廣闊無垠的胸懷,還賜予我們無限的資源。鹽,就是大海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資源。鹽是生命的食糧。生物界的動物和人類,要維持胃液的酸鹼平衡,調節血液中的鹼度,維持心臟跳動,維持肌肉的感應力,都離不開鹽分的補給。
  • 廣州到陽江海陵島旅遊攻略(2016最新整理)
    兩邊大角山與望寮嶺拱衛,灣內風和浪軟,峰頂時有雲霧繚繞,正所謂山無水不秀,峰無雲不媚,景觀層次豐富。這裡無論天空和海色都洋溢著南國氣息。空氣猶如融化的,清新澄澈,藍緞般的海水在陽光底下閃耀,海的顏容裡充滿了快活和青春,使遊人們禁不住撲入她的懷抱,與浪花一起歡鬧,同海濤互相追逐。溫柔細膩的沙灘上綻放著粉紅、嫩綠的太陽傘,供遊人休憩。
  • 世界上「最大的海」,全年水溫超過20度,卻很少遊客踏足這裡
    世界上「最大的海」,全年水溫超過20度,卻很少遊客踏足這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海可以說是生命的起源,有很多物種都是出自大海,水是生命的源泉,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不僅土地面積大,也有著很長的海岸線,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中國海域面積最大的是南海
  • 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戳視頻看「南海I號」終評全程 對於這一結果,中國水下考古人等待了逾30年之久。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第一時間採訪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南海I號」考古隊領隊崔勇。
  • 日本旅遊推介活動走進廣州 期待疫情平息後中國遊客赴日觀光
    近日,日本的地方政府在廣州舉辦旅遊推介活動,再現了京都、奈良等廣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日本旅遊勝地知名景觀,推廣日本地方旅遊資源以及宣傳日本文化,期待在旅遊政策放寬後,中國遊客可以赴日觀光。該活動主會場設在廣州的一個購物中心,現場再現了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奈良的平城宮遺址等中國遊客喜愛的日本旅遊勝地景觀。日本地方政府和食品公司開設了40多個展位,宣傳當地名勝和美食。
  • 深山看螢火蟲,大海上衝浪……超全的海南暑期旅遊路線快收藏!
    尖峰嶺森林覆蓋率高達98%,有天池、鳴鳳谷、雨林谷、蝴蝶谷、溝谷雨林、紫荊瀑布等40多處景點。景區為遊客提供了露營場地,你可以背上帳篷、帶上裝備,以大地為床、以星空為被,在尖峰嶺與大自然來一次近距離接觸,欣賞浩瀚星空,聽鄉野蟬鳴,看螢火蟲星星點點。
  • 真的,可以在廣州叫直升飛機啦!
    蓮花古城始建於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位於蓮花山東北角,面積達萬餘平方米,是一座不規則的橢圓形城堡,城牆高近10米,有垛口和馬步道分別用於瞭望和巡邏之用,城內有墩臺、兵營、馬廄等殘跡。」之說。寶像總高度為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
  •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中國有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用在雲南某個山洞裡,可謂是恰如其分,因為本來僅僅只是一個普通旅遊景點的山洞,卻意外成為了雲南第二個元謀人遺址,雲南的遠古歷史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早得多。
  • 廣州旅遊景點攻略之:遇見,華南植物園,漫步,享受輕生活
    在這個物慾橫流、各種壓力橫飛的時代,所有人都嚮往一種輕鬆舒適的生活,希望能有一處地方卸去一身的疲憊和壓力,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一個廣州旅遊景點—— 廣州的後花園-華南植物園,一個休養生息的地方,一個科研大咖雲集的地方,一個讓世界靜下來的地方!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江門臺山市舉行
    本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舉行。中共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在大會致辭中說:「臺山素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和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一直以來,紮實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 16個世界上最好的海岸線,看過這些才知道大海有多美
    這裡有16個世界上最好的海岸線旅遊目的地,分布在六大洲和三大洋,看過這些才知道大海有多美。雖然它最著名的是壯觀的海棧十二使徒,這片海濱以海灘鐘聲和衝浪的出名,有野生動物豐富的奧特威角和其它歷史遺址,如旗杆山等。
  • 遊客廣州吃4000元帝王蟹 上桌後疑被掉包成死蟹
    投訴者稱,他們點的螃蟹身上有明顯的「刀疤」。  來廣州想好好吃頓海鮮大餐,4000元一隻的生猛帝王蟹被換成一隻死蟹上桌?近日,來自湖北的遊客張密(化名)向媒體稱在位於廣州番禺的漁民新村(迎賓路)總店(下稱漁民新村總店)有這樣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