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舉行。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辛瀘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柴曉明,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朱樹喜,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曾穎如,陝西省文物局黨組副書記、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騰訊研究院副院長、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舒展博士,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敬東,西安城牆管委會副主任、聯盟秘書處原秘書長吳春,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學榮,廣東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杜紹勤,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調研員徐健,103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代表和活動申辦地政府領導;以及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鄺積康,中共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中共臺山市委副書記、臺山市市長謝少謀,副市長溫家林共200多名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秘書長、陝西省西安市曲江管委會文物局局長張璠主持了大會。
在今天的會議上,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辛瀘江,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曾穎如,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中共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騰訊研究院副院長、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舒展博士分別在大會上致辭。
中共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在大會致辭中說:「臺山素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和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一直以來,紮實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市現有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8名傳承人、44處省市級文物;推動建成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並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候選名單;建成廣府人出洋第一港紀念地——海口埠,充分展示世界記憶名錄——銀信;對臺城歷史文化街區修舊如故,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錄。還先後建成臺山博物館、銀信博物館、海絲博物館、華僑文化博物館,努力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李惠文介紹,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在臺山舉辦,臺山將全力以赴辦好預熱日、影像日、文體日、聯盟日、主旨活動日、公園日、全域旅遊日7天30多場活動,全面展示臺山及全國其他聯盟城市在文物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生動詮釋好「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的活動主題。
今天上午,大會為2019-2020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十大傑出貢獻人物進行頒獎;大會對六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年度優秀獎」進行了頒獎;大會還根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共謀、共創、共嬴、共享」原則,啟動了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創立工作,正式創立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廣東臺山市等成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友好城市聯盟單位。
今天上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副秘書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大遺址與規劃部主任安磊,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肖達順,北京垣冶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高級規劃師崔惠,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大遺址與規劃部規劃專項負責人王青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秘書長、陝西省西安市曲江管委會文物局局長張璠等分別發表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趨勢報告》《上川島海洋考古簡史》《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保護利用提升工作導則編制方法解析》主題演講。
大會還進行了第三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承辦地會旗交接儀式。
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副秘書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大遺址與規劃部主任安磊介紹,江門臺山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歷史文化史跡點眾多且保存良好。2017年3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啟動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工作,全國共有22個省(區)90餘處遺址申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或立項。最終,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列入第三批立項名單,實現了廣東省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上「零的突破」。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秘書處決定2020年由江門臺山市承辦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同時孵化產生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
安磊介紹,今年是臺山舉行的首屆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明年將把臺山藝術周延續下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文生 通訊員:梁園園(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