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死都能引起很多人關注的歷史偉人,愛因斯坦也許能排第一。
常年研究耗費了愛因斯坦大量精力,他的呼吸系統疾病和貧血開始惡化。最致命的是,愛因斯坦腹腔裡發現了一個柚子大小的大動脈瘤。私人醫生曾經告訴他要當心脈瘤可能隨時會爆裂。
面對死亡的威脅,愛因斯坦十分平靜。他回答:「那就讓它裂吧!」
在1948年,愛因斯坦就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1955年4月18日凌晨1時15分,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撒手人寰,終年76歲。
當時,奧託·內森作為愛因斯坦生前的摯友,同時也是他遺囑執行人全權處理後事人。然而,一個叫託馬斯·哈維的人,利用作為愛因斯坦屍檢員的身份,將愛因斯坦大腦「偷」走了。
之前,在徵得愛因斯坦的兒子漢斯的同意後,哈維作為該醫院病理科主任,對愛因斯坦屍體進行了解剖。42歲的哈維和愛因斯坦曾見過一次,卻能成為這位天才的大腦保管者。哈維著手解剖愛因斯坦的屍體,並逐一檢查器官,將它們稱重後描述器官的外觀。有趣的是,他還回答了全世界都想了解的問題:「愛因斯坦死於「大動脈瘤破裂」。
幾十年後,在一次接受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採訪時,90多歲高齡的哈維感慨萬千:
「我感到莫大的榮幸,因為我在合適的時間處在合適的位置。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他說,「切下愛因斯坦的大腦之後,我一直將它保存得很好,我從腦動脈中注入防腐劑,又從各個角度拍了很多照片。」當時,他還請一位畫家為大腦畫了素描。
漢斯看到新聞後,非常憤怒,因為他父親的大腦被摘除了。他打電話告訴哈維,父親沒提出將他的遺體用於研究,也不喜歡死後還搞得沸沸揚揚。哈維覺得冒犯了愛因斯坦家人,進行了道歉,並說在當時的醫院裡,標準的解剖程序就包括摘除大腦。更何況愛因斯坦的大腦尤其珍貴,研究價值極高。其實這像是在自我辯解。
此後哈維多次打電話向漢斯解釋保存愛因斯坦大腦的科學價值。最後他立誓,要當愛因斯坦大腦的忠實保衛者。
漢斯最終被說服。為方便研究,哈維將愛因斯坦大腦切成240塊,並將位置詳細標註。他把它們分別裝進10個儲存組織切片的盒子裡和兩廣口瓶中,精心保管。
對於哈維「私吞」愛因斯坦大腦的行為,使人們掀起了一場風暴。雖然哈維得到了愛因斯坦家人的理解,但許多美國人還是認為他行事殘忍,並把他稱為「盜腦者」。哈維的聲譽嚴重受損,他放棄了在普林斯頓醫院的職務。
辭職後的哈維曾玩「失蹤」, 但仍有不少人費盡心思想要找到他的下落。雖然壓力很大,但哈維仍忠實地履行著他曾經的諾言,拒絕了別人的索取要求,並與一些著名的大腦研究機構聯繫,把一些大腦樣本切片交給了幾位值得信任的知名科學家研究。
哈維留下的大腦起到了重要作用,1985-1999年間,科學界發表了一些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揭開了天才的秘密:
愛因斯坦大腦中神經膠質細胞比普通人高出73%, 使得神經元能得到更多營養,效率更高;由於大腦中神經元密度較高,傳遞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大腦頂葉很發達,形態上也 有特異之處,使他的視覺空間認知、數字思考等能力超出常人。
偉人的一生輝煌著照亮了一個時代,最後也離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