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然,一家歡喜,自然另一家(多家)愁。
失去物流補貼,發製品行業企業跨境份額何去何從
以中國發製品行業五大基地之一的許昌為例,我們來看一筆帳目。
目前,許昌市發製品企業數量佔許昌市外貿企業總數的66%以上,年出口額超過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超過5000萬以上的企業2家,超1000萬以上的企業33家,其中22個發製品企業在1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境外分支機構,達到48個,直接帶動出口1.56億美元。(該數據引自2018年3月27日河南航空物流企業與發製品企業對接合作座談會對外發布)
另外,許昌發製品在北美、非洲市場佔有率超過20%,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在跨境電商交易方面,許昌發製品在阿里巴巴熱銷排名榜上交易量保持400%以上的增長速度。
據許昌市發製品協會秘書長王喜祥介紹,在跨境電商方面,許昌發製品交易單量初步統計達到每天1萬單(截止今年3月份),平均客單價100美元,2017年雙11當天,僅許昌市建安區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出去的包裹就達到4萬多個。
早在八個月前,出口一單假髮僅物流費就已達150元。
隨著海外對發製品購買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發製品產業交易也出現了向B2C轉移的趨勢。
王喜祥介紹,目前,整個發製品產業大量轉為B2C貿易,據不完全統計,許昌市每年開展的B2C貿易至少3億美元。
多家發製品企業代表提到,由於受到近期物流漲價等原因,發製品企業亟需尋找好的物流渠道,建立整套的跨境電商物流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應對國際快遞渠道漲價問題。
瑞貝卡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按照一天300單的出口數量(相當於一年有10萬單左右),全年就有1000萬的物流費用。而隨著4月份即將到來的物流漲價,每單價格從原來的95元漲到150元,企業一年將承擔1600萬的國際快遞物流費用。
注意,每單假髮郵費數據高達150元這一在之前都能讓企業連用三個感嘆號的高昂費用,在川普「退群」後將只增不減。
美國從來都是各大品牌主攻的一塊大市場,且發製品品牌BtoC的規模越來越大,幾乎全是通過郵政小包出境,進入美國後,則能夠享受減半的郵費優惠,即使產品本身單價不高,賣下來仍然碾壓美國本土企業。
但如果美國徹底退出萬國郵聯,這部分補貼優勢則蕩然無存,物流成本比營收可能會從20%陡然增長到50%,大量企業根本帶不動,玩不下去。
不少行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政策的改變,會直接導致以跨境電商為主要盈利渠道的企業死亡率超過60%,要是再出現惡意拖延清關,嚴查包裹等政策性變動,只要搞三個月,整個行業都會玩完。
當然,談判如今還是有迴旋餘地,在未來一年時間內,美國還將在萬國郵政聯盟內部進行雙邊或多邊談判,實際上就是和中國談。
對於發製品行業企業來說,這一年也是重要的戰略調整時間(一年內郵費不變),一旦談崩,選擇只有兩種。
要麼關門倒閉,把生意讓給美國人自己做;要麼選擇在美國建立海外倉庫,通過提高周轉率來換取利潤,但會承擔更大的資金周轉風險。
總而言之,發製品出口跨境電商被打擊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發製品出口企業接下來會壓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