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丨這些書,讓你更愛你的寵物

2020-12-04 派摩寵物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最常見的就是狗和貓了,狗勇敢而忠誠,貓細膩而溫暖,Ta們分別用不同的特質給我們以感動,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獲得治癒。

所以,趁著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派派就向大家推薦7本與貓狗有關的書,體會貓和狗是如何將我們打動的。

1.《特別的貓》

作者: [英] 多麗絲·萊辛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是一個愛貓成痴的作家,貓完全融入她的生命,伴隨著她經歷生活的風風雨雨。

她在本書裡講述了人與貓之間的動人故事,細數曾經讓她歡欣也讓她憂愁的貓咪們。

大師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著實超凡,能把這種隨筆寫得精彩紛呈,幾隻貓咪的生活在她筆下妙趣橫生。

萊辛還把貓咪的心理解釋得合情合理讓人無法反駁,以至於讓人不禁懷疑她是不是會貓語。看完這本書,相信更多人都會動起「養一隻貓」的念頭了。

2.《獵人們》

作者: 朱天心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這本書雖是散文隨筆集,但也可以視為小說家「都市人類學」式的臺灣社會「畸零族群」觀察,只是凝視對象從人轉移到了貓。

作家用情更深,在她自己的人生與時間中的刻鑿痕跡也就越深。在這本書的九篇作品中,作家述寫自己與屋裡屋外、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領域裡眾貓族的邂逅與相處。

她給Ta們自由,卻賺得了羈絆;對Ta們的生命尊之重之,自己的生命也得到豐富。

在作者的筆下,貓已經不是寵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獨立自在的主體,各逞其能在人類支配的環境裡尋找空隙,爭取一份存活的空間。

這種視貓為自由主體的貓書,應該與人類英雄的傳記歸於同一類文體。

3.《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作者: [日] 佐野洋子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這是一本兒童繪本,但我卻覺得它也適合成人看。

有一隻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Ta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Ta,有100萬個人在Ta死的時候哭過,可是Ta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貓曾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國王,國王總是發動戰爭。

貓曾經是水手的貓。貓討厭大海,水手帶Ta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碼頭。

貓還曾經是一個魔術師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偷的貓,曾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女孩的貓,Ta被鋸死過、被狗咬死過、老死過,還被背孩子的帶子勒死過。不過,Ta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後來,貓就誰的貓也不是了,Ta變成了自己的貓。Ta愛上了一隻美麗的白貓,Ta比喜歡自己,還要喜歡白貓。

有一天,白貓在Ta身邊靜靜地不動了。Ta哭了起來,從夜裡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夜裡,Ta哭了有100萬次。一天中午,Ta的哭聲停止了。Ta在白貓的身邊靜靜地不動了。

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4.《荒野的呼喚·白牙》

作者: [美] 傑克·倫敦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本書是關於狗的全球性經典小說之一,收入美國作家傑克·倫郭的兩部描寫動物的著名小說。

《荒野的呼喚》寫的是一隻出生於富貴人家的大狗巴克和一隻有一半狗性的狼。書中描寫了Ta們各自為生存而進行的原始鬥爭,巴克在為主人報仇之後,回應荒野的呼喚,遁入了森林。

而白牙最終在主人的感召下克服了野性,並在危急時刻奮不顧身地救了主人的命。

小說寫得生動、感人,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傑克·倫敦似乎想讓人們通過他的文字看清人類的本來面目。

他毫不留情地撕去了社會披在人們身上的層層偽裝,引導人們從動物的基點上來思考生命:我們是否在社會中待得太久,忘去了大自然的氣息?

5.《我在雨中等你》

作者: [美] 加思·斯坦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我叫恩佐。我老以為自己是人,也一直覺得我和其他狗不一樣。我只是被塞進狗的身體,裡面的靈魂才是真實的我。

這裡記錄著我和主人丹尼相依度過的風雨悲歡:當妻子悽涼死去,當嶽父母和他反目成仇,當他鐐銬加身被突然逮捕,唯有我知道真相。

可是,我只是一隻狗,我無法發音,不能說話……現在我老了,即將離開這個世界。

我想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如果你願意,就翻開書,我在故事裡等你……

雖然講的是主人家的悲歡離合,卻展現出很多人生哲理。而書中所展現的狗與主人間的真摯感情更是讓眾多讀者感動唏噓、潸然淚下。

6.《再見了,可魯》

作者: [日] 石黑謙吾

攝影 [日] 秋元良平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可魯是一條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這是Ta的一生。

所有和可魯打過交道的人,都把可魯當成一個鮮活的生命來看。Ta從來不是小狗,Ta有名字,Ta是人們心中的「可魯」、「小可」、「阿可」……

可魯最可貴的是,Ta有特別誠摯的性格,坦率、隨性、閒適、安然、忠誠,以一生的機敏來幫助人,情感激烈,卻又十分克制、忍耐、低調。可魯就像人們生活中時時想遇見的一個「好人」。

可魯的一生,被人善意地記錄了下來,寫成了這本書——《再見了,可魯》。

7.《阿弗小傳》

作者: [英] 維吉尼亞·伍爾夫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阿弗是英國女詩人勃郎寧夫人的一條小狗,陪伴了她纏綿病榻的年月,最近距離地見證了她與大詩人勃郎寧的相識相戀,並參與了他們的私奔。

本書是阿弗的傳記,透過一條小狗的視角,再現了桂冠詩人夫婦的浪漫愛情傳奇和宇宙中不同生命形式間的神秘聯繫,同時也表達了對沉悶都市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嚮往。

伍爾芙最為關注的女性主義、現代主義主題在其中也時有巧妙表達。

與作者其他晦澀朦朧的實驗作品相比,這部小說手法相對傳統,視角獨特,語言詼諧機智,是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小書。

結語

如果你熱愛文學

並且內心溫柔、敏感

同時又是動物愛好者

希望這些書能夠帶給你慰藉

勾連起你生命中與Ta的記憶

-The end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五個人的讀書建議:什麼是最好的書?
    這世界上並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那麼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閱讀需求一模一樣的孩子。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適逢第九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期間,我們邀請五位開了童書選書課的作家、閱讀推廣人給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同的讀書建議。希望能向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傳遞一種更深邃的價值觀: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意義,要大於任何書單,甚至要大於 「世界讀書日」本身。
  • 世界讀書日之際,你想好要讀什麼書了嗎?
    世界讀書日要來了,那在這個特殊的時間,不知道大家對自己當日日程有什麼安排,你打算讀哪些書呢?有沒有一些曾經想要讀的、但是一直沒有時間讀的書?那不如趁這個世界讀書日,好好地看一看。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對普通人來講,他們應該怎麼讀書?
  • 學海無涯,以書為伴(致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一個專屬於書和讀書人的日子,是一個全世界人一起行動的日子,它就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我們的現代社會朝著閱讀社會而去發展,讓書本成為生活中的形影不離。
  • 讀書的4個好處,寫給不愛讀書的你
    如果有人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回答得上來嗎?又能說出讀書有幾個好處呢?這個問題對於不愛讀書的你,可能勉為其難,因為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自然就愛上了讀書。倘若你通過讀書開闊了視野,看待問題就是另一個角度了,這時你看到的是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先前你認為別人不要命的冒險,實際上只是在對方可控範圍內的嘗試而已,尤其當你把眼光拉長,並在書中看到類似的案例時,自然就明白別人的想法,甚至比對方看得更遠。
  • 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原標題: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梁實秋所以世界上有那麼多有書癖的人,讀書種子是不會斷絕的。擠在書肆裡瀏覽圖書,本來應該是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可是若有店夥眼睛緊盯著你,生怕你是一名雅賊,你也就不會怎樣的從容,還是早些離開這是非之地好些。更有些書不裁毛邊,乾脆拒絕翻閱。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曰:『我曬書。
  • 「世界讀書日」帶你逛南京 講講有關讀書的故事
    揚子晚報記者 劉瀏 攝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歷代的讀書氛圍都很濃厚,很多文化名人都曾在南京讀書、求學;正是由於讀書、愛書人很多,南京的私家藏書風氣自六朝至今一直很興盛;同時,夫子廟、朝天宮等地歷來是淘書一族的樂園,在國內古舊書交易市場頗有名氣。隨著時代發展和城市建設,南京城裡淘書的地方越來越少,前人讀書、藏書的地方也漸漸被淡忘。
  • 「世界讀書日」前的購物車有哪些書?童書佔比最高,加購它的用戶最多
    「423世界讀書日」前夕,讀者的購物車裡究竟放了哪些書?京東數據顯示,加購《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用戶最多;加購品類佔比最高的是童書;加購圖書用戶數量最多的五個省(直轄市)分別是:廣東、北京、江蘇、山東、四川。
  • 校園|世界讀書日——春風美如斯,正是讀書時
    春風美如斯,正是讀書時世界讀書日讀書的回聲 在宇宙邊際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5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以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寫作,並增強人們的版權意識。現實風雲變幻,讀書的過程卻能找到內心世界的安寧。漢代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疫情能困住我們出行的步履,但是不能也不該阻止我們在精神世界中遨遊。
  • 世界讀書日薦書|20本茶餘飯後必讀好書推薦
    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世界讀書日,那麼今天依然還是延續我們的傳統,為大家推薦幾本我認為的好書。讀書要怎樣讀?在我的觀念裡,所謂讀書,是一個延續性動詞,那是一輩子的緣分。結緣的關鍵是從小便應該愛讀書,自己首先要發自內心覺得讀書有趣。說起我自己的讀書史,大學時,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儘可能去讀一些經典。後來,我的心境慢慢起了變化,開始東找一個,西找一個,只讀自己喜歡的作家,例如張承志、梁曉聲等。在參加工作後,逐漸接觸了一些管理方面的書,政論也有所涉獵。
  • 4.23世界讀書日 西峽仲景養生小鎮樊登讀書買一年送一年
    又是一年春草綠,春暖花開讀書時,沒錯呀,這麼舒適的天氣就適合讀讀好書!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要到了,南陽禮樂文化邀您一起來讀書!2020年4月21日-4月24日,樊登讀書即將開啟4天閱讀狂歡,VIP買1年送1年,全場好書好課5折搶!更有超多活動權益待領取!
  • 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2018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及意義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讀書才有出息,很多人都自動理解為,要去學校讀書才有出息。不可否認這樣的理解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其實也沒錯,但是卻曲解了讀書意思。讀書不是或者不僅是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自身的修養與提升。而現在真正讀書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了。你還記得世界讀書日是什麼時候嗎?2018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今年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號?
  • 愛不愛讀書,決定著幸福指數,讀什麼書,關乎著生命覺悟
    1.愛不愛讀書,直接決定著幸福的指數,愛讀什麼書,直接關乎著生活的覺悟。 2.迷茫時,不必恐慌,也不必亂闖,不妨靜下心來,為自己斟一杯孤獨嘗嘗。 3.如果你只知掙扎,命運就會一直纏你,如果你心存不屑,命運不會自討沒趣。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以下心理學書單,相信當你讀完這12本心理學書,你會更愛你自己。這12本心理學書,我為大家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認識心理學、認識自我、療愈自我和提升自我。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你就是個吃軟飯的。奇怪的是,這些如刀子一般鋒利的話,往往出自父母、夫妻、戀人、朋友等親近之人之口,它們像無形的殺手一樣傷人至深。為什麼這些人會不自覺地「殺親」?為什麼原本的愛和友好卻以傷害的面目呈現?加藤諦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在市面上的心理學著作中,來自亞洲的著作並不多,這本書是我看過的寫得比較好的一本,文字細膩,感情充分。
  • 「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21讀書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網絡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
  • 世界讀書日|再次遇見《小王子》,我明白了這些道理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但隨著時間流逝,心境的變化和浮躁氣息的影響,很多時候想讀書,卻又不想動,最後,想了半天,終沒有翻開一頁,也沒有讀隻言片語,於是讀書就在想想中飄過了。初讀,一部簡單的書而已買這部書的時候,還是幾年前的事情,那時候還喜歡張小嫻,一個知名的女作家,她曾經推薦了這本書。同時,我搜索發現,有統計說,《小王子》這本書,是單本發行量最大的書。
  • 世界閱讀日|關於閱讀這些大咖和你聊一聊
    想盡情拋出有關閱讀的問題、想看喜歡的名人嘉賓更親切有趣的互動,甚至還想對一間書店的未知「秘密」一探究竟……這些願望,在今年世界閱讀日期間,讀者們都可以實現。《從受歡迎到被需要》以5大高情商變現思維和36條高情商變現法則,通過一套系統的高情商思維修煉術,幫你拒絕無效社交,快速實現人脈變現!7場書店解剖探秘:趣味BOOK思議!書店裡有什麼神秘角落?書店店長的日常又是怎樣?哪些書好玩得讓人愛不釋「卷」?
  • 從一看書就想睡覺,到挑燈夜讀,4個方法教你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明明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就是做不到沉下心來,靜下心來讀書學習,這是一個比知識焦慮本身更難以解決的難題。對我而言,看書想睡覺,無非三大問題:一是當天實在工作事務太多,拿起書想看卻有心無力;二是自己對所看的書缺乏興趣,沒感覺,和自己缺乏親密關係,需求關聯度不大,無心看。三是心理情緒不在狀態。但不至於「一看書就想睡覺,也沒心看」。
  • 愛讀書的女人,大多很厲害
    的確,讀書不但可以開闊眼界,還可以豐富你的精神境界,還可以讓你的認知得到提升,改變你的人生。在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妝》一書中,一名化妝師提到女人化妝的層次。讀書,成就了韓雪的氣質,也成就了她精彩的人生。楊絳先生說過,人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能夠愛自己所愛,恨自己所恨,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決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韓雪成功的人生,不能說都歸功於讀書,但她讀過的書裡,給到的幫助和影響,也必然是功不可沒的。
  • 世界讀書日系列策劃之你敢挑戰孩子的書單麼:《三體》《人類簡史...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即將來臨之計,4月19日至22日,大河網記者隨機選取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金水區實驗小學等學校進行調查,並對結果進行剖析。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不僅閱讀量大,而且閱讀範圍廣,甚至有些適合成年人閱讀的書籍他們都有所涉及。而與孩子們相比,不少家長的閱讀量,用孩子們的評價「呵呵!」
  • 世界讀書日,沈石溪、李元勝、弋舟喊你來讀書
    4月23日,恰逢世界讀書日,為提升文學閱讀的社會參與度,特別是關注、幫扶鄉村和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文學閱讀,由平安公益基金會聯合中華文學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將正式啟動。本計劃將邀請作家面向城市與鄉村的青少年推出系列精品文化課,助力青少年提升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