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2020-12-06 澎湃新聞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果蠅的一系列神經元。 Z. ZHENG ET AL. 圖

本報訊 科學家近日首次對黑腹果蠅的整個大腦進行了足夠詳細的成像,從而能探測每個神經元之間的單獨連接,或者說突觸。由此獲得的圖像資料庫可幫助研究人員描繪支撐果蠅嗅聞、嗡嗡叫、空中飛行等各種行為的神經迴路。

「可以說,這個數據集及其創造的研究機會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並未參與最新工作的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家Rachel Wilson表示,「世界上任何對此感興趣的人都可以下載這個數據集並且查明任何兩個神經元之間是如何『對話』的。」

同人類頭骨中的約1000億個神經元相比,含有10萬個神經元的果蠅大腦非常初級。但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珍妮莉亞研究園區神經科學家Davi Bock認為,果蠅不只是「你在吃晚餐時從酒杯上揮手趕走的小汙點」。果蠅大腦中的一些系統,比如負責探測和記憶氣味的系統——可能和人類共享「通用的準則」。

為闡明單個突觸的特徵,Bock和同事利用了和傳統光學顯微鏡相比能分辨更細微細節的電子顯微鏡。他們將果蠅大腦浸在含有重金屬的溶液中。這些重金屬同神經元的細胞膜和突觸的蛋白質捆綁在一起。Bock解釋說,這使得大腦看上去像一團麵條,並且外面是黑色的,裡面是白色的。隨後,研究者用金剛石刀將大腦切成約7000片。每片都會被來自顯微鏡的電子束撞擊以產生圖像。

這一過程需要每秒能捕捉100幀的相機、一個使每個大腦切片快速進入納米尺度位置的機器人系統,以及將由此獲得的2100萬幅圖片拼湊在一起的軟體。產生的重建圖使研究人員得以聚焦單個突觸的特徵。

「這篇論文從技術成就的角度來說絕對是傑作。」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Cornelia Bargmann表示。Bargmann研究秀麗隱杆線蟲的神經系統。秀麗隱杆線蟲的302個神經元的布線圖,或者說連接組在1986年發表。為獲得果蠅的類似圖像,研究人員不得不利用獲得的最新圖像追蹤每個神經元同它在大腦內「聆聽」和「對話」的其他每個神經元之間的關聯。

迄今為止,Bock及其團隊針對大腦中一小部分神經元完成了此項工作。這部分大腦涉及學習和記憶氣味,被稱為蕈形體。這項日前在《細胞》雜誌上得以描述的研究,提供了關於果蠅嗅覺系統的新細節。比如,將氣味信息傳遞給蕈形體細胞的神經元形成了異常緊密的束狀物。目前,Bock團隊正在尋找關於果蠅如何從環境中嗅到氣味的線索。

如果全球的研究團隊成功描繪出果蠅大腦的完整布線圖,隨後他們將需要把這一信息同記錄活體果蠅大腦活動的其他技術結合起來。Bargmann表示,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強度隨著不同情形和時間發生改變。「我在30年裡致力於研究一種生物體的連接組,而目前我們仍在探尋這一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不過,最新論文描述的技術能力表明,很快就有可能描繪出另一種在進化上同人類更接近的生物體的大腦連接組。「考慮到他們已經證實這些方法在果蠅身上奏效,斑馬魚具有同樣量級的複雜度。」Bargmann說,「我認為,我們可能很快在脊椎動物身上獲得突破。」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新聞—科學網
  • 小鼠大腦神經元連接圖譜繪製取得新進展
    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期完成繪製1000多個小鼠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圖譜,若這些神經元端對端放置將長達80多米。  一種完整的神經迴路圖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連接,以及信息如何通過神經迴路進行傳播。研究人員開發的算法和軟體為科學家們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路徑提供了便利,縮短了耗時。雖然這些初步數據提供了關於小鼠大腦如何連接的新線索,但小鼠大腦(含有大約7000萬個神經元)的大部分區域仍是未知狀態,對整個大腦的連接系統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需要追蹤大約10萬個神經元。
  • 谷歌發布史上最高解析度大腦連接圖,可覆蓋果蠅大腦的三分之一
    圖 | 這個新的「連接體」描繪了果蠅大腦中大約 25000 個神經元,這裡顯示了其中的一部分(來源:谷歌研究人員分享了一個 3D 模型,該模型追蹤了果蠅大腦中約 25000 個神經元的 2000 萬個突觸,它們可以被分成數千種不同的細胞類型,橫跨大腦的幾個區域。
  • 谷歌發布史上最強1/3果蠅大腦地圖,精準定位25000個神經元連接!
    休斯醫學研究所 (HHMI) 合作自動重建了整個果蠅的大腦,現在,他們又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已經精確定位了25,000個神經元之間的數百萬個連接,這是有史以來最大、最詳盡的果蠅大腦地圖。戳右邊連結上 新智元小程序 了解更多!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夢想通過繪製完整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以了解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谷歌AI自動重建果蠅大腦,離繪製人腦更進一步
    這項研究是谷歌與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劍橋大學合作進行的,一共16位研究人員參與了這個研究,主要目標是通過繪製果蠅大腦的完整的神經網絡以了解神經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並最終繪製出人類大腦圖像。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第一次完整繪製果蠅大腦,MIT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科學家們在今年1月已經成功對果蠅的完整大腦進行了成像,並且清晰度達到了納米級,但那次由於是使用顯微鏡進行成像,仍然屬於人工方法。
  • 科學家為果蠅幼蟲大腦繪製「地圖」
    由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為果蠅幼蟲的大腦繪製了神經元連接「地圖」。這個成果向著解析所有動物大腦的終極目標又邁出了一步。
  • 40萬億像素的果蠅大腦圖像來了 這意味著什麼?
    近日,谷歌與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和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發布了一項深入研究果蠅大腦的重磅成果——自動重建整個果蠅的大腦,重建的完整果蠅大腦高達40萬億像素。更完整、更精確的大腦圖像,使得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大腦的工作機製成為可能,如追蹤控制記憶形成和回憶的電路、研究感官輸入如何導致特定行為、分析情緒如何與決策結合等。
  • 使用AI和TPU人類首次重建果蠅大腦神經元,論文登上《細胞》雜誌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通過 AI 算法和 TPU 晶片,人類首次成功重建了果蠅大腦神經元的 3D 模型。這項成果意味著人類對於腦科學的研究更進了一步。新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目前該成果已開源,人們可以在 Neuroglancer 上對果蠅的大腦進行 3D 預覽。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Janelia 研究組長 Davi Bock 表示:「此前人類從未對果蠅大腦實現神經元連接級別的成像。」這種級別的細節是繪製大腦電路的關鍵——只有獲取精確的神經元連接網絡,我們才能了解果蠅行為的生成機制。連接組學研究的目標是繪製大腦的「接線圖」,以了解神經系統的工作方式。
  • 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原標題: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繪製出果蠅幼蟲大腦學習和記憶中心的完整神經元連接圖,從而為最終繪出所有動物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22:29:57 美國紐約大學Claude Desplan、Nikolaos Konstantinides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幫助精確繪製大腦「地圖」
    圖片來自pixabay.com神經科學的重大任務之一是繪製精確的大腦地圖,包括所有的神經元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大腦地圖(神經連接體)可協助研究人員闡明細胞集合是如何協同產生思想、記憶、行為以及其他功能的。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助力大腦地圖精確繪製
    神經科學的重大任務之一是繪製精確的大腦地圖,包括所有的神經元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大腦地圖(神經連接體)可協助研究人員闡明細胞集合是如何協同產生思想、記憶、行為以及其他功能的。這也許能加速神經迴路及大腦的繪製工作進程。此外,結合人工智慧驅動的圖像分析,研究人員還重建了密集的3D神經迴路,對神經元進行了全面分類,並在果蠅中追蹤到了從肌肉到中樞神經系統的單個神經元。
  • 果蠅大腦被切成納米級切片?谷歌AI自動完整重建!
    果蠅是公認被人類研究的最徹底的生物之一,截至目前,已有 8 個諾貝爾獎頒發給使用果蠅的研究,這些研究推動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一直夢想通過繪製完整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以了解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最近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果蠅的大腦。
  • Nature:科學家成功創建大腦神經元的基因表達「藍圖」 有望解釋...
    2020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基因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果蠅大腦中超過25萬個神經元進行分類,繪製出了大腦神經元中基因表達的發育藍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元細胞在發育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最豐富的分子多樣性,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此前未知類型的神經元細胞
  • 神經科學:繪製大腦連接圖
    近來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繪製大腦連接圖的技術。神經科學家對單個神經元的運作方式已經有了較多了解,但對大量神經元如何協同工作,並產生思想、情感和行為卻知之甚少。為搞清楚人體組織發揮功能時,會涉及哪些特定的大腦迴路,他們需要了解大腦內部是如何連接的,這也被稱為大腦連接組。現在,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及同事,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繪製大腦連接圖的技術,在三周時間內,他們追蹤到了小鼠大腦視覺皮層中近600個神經元的連接情況。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用這項技術深入理解那些大腦連接異常導致的疾病,比如自閉症等。
  • ...創建大腦神經元的基因表達「藍圖」 有望解釋大腦細胞多樣性的...
    2020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基因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果蠅大腦中超過25萬個神經元進行分類,繪製出了大腦神經元中基因表達的發育藍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元細胞在發育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最豐富的分子多樣性,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此前未知類型的神經元細胞
  • Cell:首次繪製出果蠅全腦神經圖譜
    2017年7月16日/生物谷BIOON/---相比於人大腦中的幾十億個神經元,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大腦含有大約25萬個神經元。然而,利用當前可獲得的工具鑑定出產生簡單和複雜的行為(如行走、跳步和求偶)的神經元迴路在果蠅中是比較困難的。
  • Nature | 果蠅視神經葉神經元多樣性的發育圖譜繪製
    與哺乳動物的大腦相反,果蠅視神經葉(optic lobe)及其連接體的神經元多樣性幾乎完全被表徵。275000個單細胞的轉錄組,並建立了機器學習框架,幾乎完全闡明果蠅視神經葉的神經元多樣性,這一研究成果可以成為理解物種間大腦發育的範例。
  • Cell:窺探大腦的奧秘——全腦連接圖譜
    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腦連接組學科(connectomics discipline):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動物腦切片,研究單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間的突觸連接,繪製大腦神經系統地圖。即使之前使用了分子基因、光學顯微鏡和神經解剖學標記技術,兩萬五千個果蠅中央神經元細胞中仍有一半是未知的。電子顯微鏡重建(reconstrcuction)促成了細胞和亞細胞結構的無偏差渲染。蕈形體(mushroom body)、中央複合體(central complex)以及視覺系統的相關研究也由此展開。
  • Cell:窺探大腦的奧秘——全腦連接圖譜
    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腦連接組學科(connectomics discipline):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動物腦切片,研究單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間的突觸連接,繪製大腦神經系統地圖。即使之前使用了分子基因、光學顯微鏡和神經解剖學標記技術,兩萬五千個果蠅中央神經元細胞中仍有一半是未知的。電子顯微鏡重建(reconstrcuction)促成了細胞和亞細胞結構的無偏差渲染。蕈形體(mushroom body)、中央複合體(central complex)以及視覺系統的相關研究也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