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搶灘錫城菜市場「線上買菜,比網購衣服還便捷」

2020-12-03 江南晚報

「您買的菜到了。」這樣的提醒,對於部分市民來說已不再陌生。近期,「叮咚買菜」騎手入小區開展推銷式推廣,使得無錫市場上「生鮮大戰」再度引發關注。那麼,電商在我市「線上賣菜」情況怎樣?市民的接受程度如何?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用戶體驗

電商推出「線上買菜」

網上買菜比網購衣服還便捷

「您用了『叮咚買菜』嗎?在微信小程序上就可以下單買菜。」近日,梁南苑小區內多了一些「綠衣騎手」,他們在小區內促銷式宣傳推廣「叮咚買菜」,並針對新用戶推出禮品券、滿減活動以及送耗油、醬油、水果等禮品。短短10多分鐘,就有3名年輕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註冊、下單。可現場的老年人熱情卻並不高。該小區居民王阿姨說,這種年輕人感覺方便的新事物,對她來說有點「麻煩」,她還是喜歡去菜市場,「熱鬧,便宜,自己挑出來的菜看得見摸得著。」

該小區「80後」居民陳先生的想法截然相反,他是該小區較早使用「叮咚買菜」的居民之一。他告訴記者,今年年初,母親來無錫幫他們帶孩子。「雖然最近的菜市場離小區不到1公裡,但老年人腿腳不是太方便,跑過去費力又費時,我們夫妻倆平時上班又顧不上買菜。」陳先生說,有了「線上買菜」後,他即使在上班,也可以手機下單買菜,由騎手送到家,「一般情況下,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感覺和點外賣一樣快,最主要的是菜也比較新鮮。」

距離該小區4公裡之外的金科世界城,居民錢女士則是「食行生鮮」的老用戶。錢女士是名「90後」,平時一個人在家,雖然喜歡下廚,但工作日早出晚歸,「到下班的時候,已沒有精力再去買菜,而且,我總感覺晚上的菜不夠新鮮,更沒有動力。」錢女士說,「線上買菜」給她提供了便捷,「即使人不在家也沒關係,騎手會把菜送到小區的食行生鮮保鮮櫃內,我下班順路取走就可以。」錢女士說,「這種方式比網上買衣服還便捷,菜也新鮮有保障,有時候還會有活動,很划算。」

業內代表

全程冷鏈,配送到冷藏櫃 10個技術人員便可保障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無錫市場上的生鮮電商商品種類多,每個電商平臺都相當於一個「線上菜場」,運費模式為「0元起送」免運費服務或滿額包郵。其中,絕大多數電商實行原產地、種植基地直採+「先銷後採」模式+農殘檢測、可溯源等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食材的性價比、新鮮度、降低損耗,且能保障食材安全。不同的是,在配送方面如何保障食材「鮮」到家,各家電商各有「妙招」——整體而言,以「配送到家」、「配送到櫃」為主。

其中,食行生鮮是「配送到櫃」的典型代表。與普通的快遞櫃不同的是,食行生鮮配備的是智能冷藏櫃,分為常溫、保鮮、冷藏三種,能滿足不同食材的存儲條件。

食行生鮮無錫地區負責人表示,截至2019年12月,該公司已在無錫建設配有智能冷藏櫃的社區智能微菜場400個,覆蓋我市366個小區,可直接連通農產品生產基地與社區居民。這種配送模式對人工的依賴較低,目前只需要10個負責設備維保的技術人員,便可保障整個無錫市場的正常運行。自2016年3月進入無錫市場以來,該公司年銷售額和用戶均保持穩步增長。

以前置倉或商超為中心點 線上下單,騎手送菜上門

2019年7月開始「進軍」無錫「菜市場」的「叮咚買菜」則是採用「配送到家」模式。據介紹,「叮咚買菜」通過「前置倉+叮咚騎手」模式,為消費者提供配送到家服務。目前在無錫已設有26個前置倉,每個倉的輻射範圍半徑為3公裡以內,可以保證用戶手機下單29分鐘內,把新鮮食材送上門。比較有科技含量的是,叮咚買菜通過自主研發的氧氣箱,可以保障魚蝦等水產品送到家時還活蹦亂跳。

叮咚買菜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叮咚買菜在無錫每天有超過3萬訂單量,其中,下單量最高的商品為蘇北草雞蛋、土雞蛋。從用戶年齡層面看,「80後」、「90後」等是主力用戶,同時,50歲以上用戶也在逐漸增多。

與上述兩家電商代表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鮮達和天貓超市1小時達,採用的是接入本地大潤發、歐尚等商超門店,以及與生態夥伴共建近端履約中心的供貨模式。在物流側,則以蜂鳥配送團隊為主提供配送服務。目前,在無錫地區已做到5公裡內1小時達。

對於無錫「菜市場」的前景,食行生鮮等生鮮電商都較為看好。2020年,為更多、更好地滿足無錫市民的線上買菜需求,食行生鮮預計在無錫增加60個智能微菜場分部點,同時與社區便利店合作增設提貨點;叮咚買菜計劃繼續開設前置倉;天貓超市1小時達將提供更多層次的履約服務和更多元的消費者體驗……

行業分析

提升品質,避免同質化競爭 是生鮮電商「發展之道」

對於電商進軍無錫「菜市場」這一現象,業內人士表示,傳統菜市場受營業時間、部分區域覆蓋不夠密集等限制,加上當下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網購等因素,使得「線上買菜」有著較大的用戶需求。與此同時,與其他產品相比較,蔬菜、水產、肉類等生鮮產品,與一日三餐密切相關,屬於「高頻剛需」,市場需求量大。這些都給電商帶來了機遇。而電商平臺利用大數據以及相關技術,可保障品質,減少時間限制和損耗量,又能提供網絡便捷交易、送貨上門等服務,使得生鮮電商具有「天生優勢」。

但不可忽視的是,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各家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等都差不多,一時難比較出哪家更好,由此造成的同質化競爭,使得消費者黏度低,加上配送成本高等,都是生鮮電商「短板」。因此,生鮮電商要穩步、長遠發展,除調整服務、營銷方式外,還要從品質等方面下工夫。同時,確保冷鏈物流配送體系高效運轉,使得生鮮配送費用等有效降低,方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和更廣闊的市場機遇。(晚報記者 劉娟/文、攝)

相關焦點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國內的電商平臺們用近 20 年時間的發展完成了國內消費者教育:一方面,主力消費人群對於線上產品及服務的品質信賴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線上支付系統全面應用也使得線上交易的便利性得到極大提升;此外,以外賣為主流的即時配送的興起也進一步教育了用戶到家的消費習慣。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現階段,生鮮電商仍處於模式探索和發展期,尚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隨著前置倉模式的持續火熱,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社區拼團等新模式入局,生鮮市場的新一輪混戰已然開始。未來,隨著移動用戶規模,移動網購滲透率的持續增加以及線上購買生鮮觀念愈發普及,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生鮮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 中國市場生鮮零售交易突破2萬億 性價比是關注焦點
    上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鮮電商爆發式增長,在促進農產品銷售、方便日常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人逐漸養成「網購生鮮」的新習慣。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持續恢復,線下生鮮市場逐漸吸引消費回流。那麼,對喜愛生鮮食材的人來說,究竟是去市場現場挑選好,還是完全信賴電商平臺?兩種渠道的發展呈現哪些新特徵?對此,筆者進行了走訪。
  • 京東發布2018生鮮年貨消費報告 廣西消費者最愛紅西柚
    蔬菜水果、魚肉蛋奶等生鮮類商品的熱銷也夯實春節的絕對主題——「吃」。隨著網購生鮮逐漸深入人心,生鮮電商平臺正在為春節年貨市場注入「新鮮」活力,年味多了「鮮味」;進口生鮮搭乘電商平臺,全球生鮮走進春節家宴,年味也多「洋味」。
  • 生鮮電商紛紛按下「結束鍵」 背後的原因實在令人唏噓
    生鮮保鮮難 產業鏈長損耗大生鮮電商倒下的重要原因還在於損耗大。莫岱青指出,雖說生鮮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於產業鏈太長,包括種植、選品、包裝分揀、物流、損耗和營銷等環節,便直接導致產品的損耗大,利潤降低。因此,縮短供應鏈是其解決之道。通過縮短供應鏈,來降低損耗,節約成本,才能夠提高滲透率,從而真正獲利。
  • 又有一家生鮮電商倒下!60億無水花?這是生鮮的寒冬還是暖冬?
    「在生鮮電商這個賽道上,冷鏈物流就是它的路。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優選等玩家都是這條路上的賽車手。目前來看,這條路還是一條山路,上面的玩家有的開著跑車,有的開著貨車、有的開三輪。而易果曾經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條路建成高速路。」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編輯導讀:受2020年疫情影響,我國生鮮電商行業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各巨頭紛紛入局。風口之上的生鮮電商,還存在著哪些問題?本文作者從資本、產品、供應鏈和三農四個視角出發,圍繞生鮮電商展開了討論,與大家分享。
  • 鄭州這個地方開起復古「街市」 ,來買菜還以為穿越到古代
    繼去年聯手國企大鱷搶灘農貿市場推出「全日丹」集市後,丹尼斯今年在農貿市場上又推出了新玩法,取名「丹尼斯街市」,並計劃在今年推出5家店面。除了風格的視覺衝擊外,該業態還走科技路線,比如從存包區到生鮮自主稱重再到自主結算,顧客購物可實現一路「無人」功能。初衷 把傳統的、民俗的街市業態傳承保留並推廣出去為何稱為「街市」?記者了解到,中國歷史上較早存在的就是街市業態,直到現在,我國的香港、澳門、臺灣地區都保留有特色街市。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高密度的店鋪+自有倉配系統將西南地區的紅旗超市成為了A股"便利店"上市第一股,有人說今天的社區團購平臺一方面在打壓生鮮菜市場,另外一方面在蠶食線下社區便利店市場。2020年10月滴滴旗下橙心優選開設首家線下門店,商品品類覆蓋生鮮水果、生活百貨、糧油米麵和速凍食品等等社區居民日常用品。視乎社區團購在慢慢在向線下社區便利店發展。
  • 獨家| 松林肉食牽手叮咚買菜,讓地產標誌農產品29分鐘到家!
    7月7日,上海松林食品有限公司牽手叮咚買菜,在上海新天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化雙方在產品供應鏈、線上銷售、線下配送鏈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從源頭到餐桌的豬肉垂直產業鏈,將健康安全、營養鮮嫩的無抗豬肉「松林豬」29分鐘送達用戶的餐桌。
  • 菜場理論上有沒有滅絕的可能
    原創 真叫盧俊團隊 真叫盧俊最近看到一個數據,對我的觸動還挺大的。廣州市肉菜市場協會向媒體透露,廣州共有菜市620餘家,每年會有5家左右的菜市場消失。網上查了資料,擴展到全國,近年來菜場的數量在不斷減少。
  • 生鮮電商運營模式案例 盒馬鮮生模式SWOT分析
    關鍵詞:生鮮電商;運營模式;SWOT分析中圖分類號:F724.6文獻標識碼:A收錄日期:2017年11月14日一、引言「民以食為天」,食材的購買作為飲食的第一環,在重視飲食的我國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隨著我國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生鮮類網購正逐步被人們接受。
  • 生鮮「戰疫」的B面:中上遊走向零售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不少人的活動半徑縮小至家裡的廚房和臥室之間,「線上買菜」的需求被瞬間激活,也讓去年差點倒下的生鮮電商平臺迎來了新的機會。此外還涉及到生鮮的盈利問題。生鮮產品的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但倉儲運營和物流成本就佔到了毛利率的三分之二,唯有提高客單價和客單量,才有盈利的可能。以至於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放言:「得生鮮者得天下,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
  • 渦陽縣智能生鮮保鮮櫃非標定製
    渦陽縣智能生鮮保鮮櫃非標定製民以食為天,食品消費市場涉及千家萬戶,生鮮產品作為高頻剛需產品,特別是生鮮電商行業無疑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一片藍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中國生鮮電商得到了高速發展。尤其2020年的特殊原因,生鮮電商的發展迅猛,未來幾年我國的生鮮電商市場仍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線上,天貓平臺在手機數碼、服飾美妝、生鮮食品酒水等行業全面爆發,銷售創紀錄;線下,6月18日當天約有7000萬人次湧入同步參與天貓618活動的線下門店,包括全國範圍內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天貓智慧門店以及銀泰、盒馬、大潤發的全國門店。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