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家生鮮電商倒下!60億無水花?這是生鮮的寒冬還是暖冬?

2020-12-05 騰訊網

「在生鮮電商這個賽道上,冷鏈物流就是它的路。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優選等玩家都是這條路上的賽車手。目前來看,這條路還是一條山路,上面的玩家有的開著跑車,有的開著貨車、有的開三輪。而易果曾經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條路建成高速路。」

當前,生鮮電商賽道正熱,我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卻宣布破產重組。

破產原因,外界猜測是阿里為扶持自己孵化的「親兒子」盒馬鮮生,而放棄投資出來的「養子」易果生鮮。而另有內部員工稱,阿里採用賽馬機制,是易果輸給了盒馬。

早在2013年,阿里即主導了易果的A輪融資,金額數千萬美元。接著,阿里領投了易果B、C兩輪融資。直到2017年,天貓還向易果注入了3億美元,作為其D輪融資。阿里還一度將天貓超市的運營權獨家授予易果。

哪怕是「養子」,易果也是一個曾被寄予厚望的「養子」。

為了揭開易果破產的原因,混沌大師兄採訪了生鮮電商的業內人士,其中包括多位曾在易果任職的工作人員。

掀開冰山的一角,易果陷入負債漩渦,最終不堪重負,主要是由於自建冷鏈物流帶來的巨大成本。

2005年,淘寶網、京東商城剛成立一兩年,網購還沒有普及。在上海生鮮市場,就出現了一家名為「易果生鮮」的電商。這一年,也被作為中國生鮮電商的元年。

剛上線時,易果只做單一的水果品類。這時候,市場上幾乎沒有像樣的生鮮電商。易果一路坦途,市場越做越大。

2009年,易果將生意擴大到蔬菜、禽蛋、肉類、水產、烘焙等生鮮全品類。一年後,獲得了天使輪投資。

在易果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也逐漸啟動,步入正軌。

2009年,被稱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年。這一年,中國3G正式發牌,移動網際網路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十年。同時,居民收入提高,生鮮的市場需求提升。生鮮電商的賽道正在預熱。2010年至2012年,天天果園、

本來生活網、京東生鮮等相繼成立。

2013年至2015年,賽道變得炙手可熱。資本持續湧入、多家企業跨行進軍。每日優鮮、一米鮮成立並獲得融資,天貓、一號店、京東到家、美團等都布局了生鮮領域。

也是在這個時候,易果與阿里結識。

「明顯看到生鮮消費的勢頭有點起來了,我們判斷,如果再埋頭做下去,只會是個小而美的生意,需要通過外部的資本來擴大規模。」易果生鮮創始人金光磊回憶。

當時,資本雄厚的阿里正在尋找生鮮電商領域的理想標的。

二者一拍即合。

阿里與易果的合作,從2013年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開始,一直持續到2017年,天貓為易果注入了3億美元作為D輪融資。阿里還曾將天貓超市生鮮的獨家運營權交予易果,年訂單量因此增長高達400%。

易果也對阿里產生了重度依賴。它逐漸將重心轉移到天貓超市,本身的網站和APP被放到一邊。2017年的數據顯示,易果生鮮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

一站式的冷鏈物流背後,是巨大的成本。

自建一個五千平方米的冷庫,且具備六大溫區,僅硬體成本就超過兩千萬元。另外,還需要投入人工成本進行維護,冷庫工作的普通員工,月薪至少需五千元。

而生鮮電商的物流分為三級:在原產地、區域配送中心、終端配送站點均需要建倉。

再加上運輸過程中的冷鏈車成本、質檢成本、加工包裝費用,以及不可避免的產品損耗。一條全鏈路的冷鏈物流,成本可想而知。

建立一條全鏈路,考驗已經巨大。如果要用全鏈路去覆蓋全品類,可稱得上「航母級」的工程。

我國生鮮品類繁多,地域分布分散。

禽蛋類分布在華東地區;奶類產地多分布於內蒙古、黑龍江、山東等地;深水水產分布於華東沿海地區,淡水水產分布於湖北、江蘇、廣東等地。

水果蔬菜則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分布:

上半年以南方果為主,主產地分布於廣東、福建、海南等地;下半年以北方果為主,主產地位於山東、陝西、河北一帶。橘子、橙子等主要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蘋果、梨等產於長江流域以北地區。

如果要用全鏈路去覆蓋全品類,這好比要在全國建高速公路,不是我們常規認知的高速公路,是一套專門為冷鏈物流服務的基礎設施。這樣大的工程,就算有阿里的支持,恐怕也捉襟見肘。

相關焦點

  • 生鮮電商紛紛按下「結束鍵」 背後的原因實在令人唏噓
    近期,生鮮電商妙生活、吉及鮮、呆蘿蔔等紛紛被曝出經營困難,有的甚至以倒閉告終。有數據顯示,截止12月11日,2019年生鮮電商融資事件數量為22次,同比下降38.89%。基於生鮮電商發展問題頻出,投資人也要追求回報率,生鮮電商融資環境並不樂觀。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這麼做對生鮮電商有利也有弊。現在生鮮電商對外宣講、拿地、拉投資,幾乎都在談產業,談供應鏈,談農業服務、談商業模式(當然也包括我),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倒在了服務農業的路上。接下來就從這幾個視角給大家剖析下生鮮電商的萬惡之源。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電商領域有句話:「得生鮮者得天下。」不過生鮮市場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4%盈虧平衡,88%虧損,70%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那麼生鮮電商這個盤子到底做的怎麼樣了呢?市場又如何呢?
  • 生鮮電商運營模式案例 盒馬鮮生模式SWOT分析
    而在生鮮電商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之時,「盒馬鮮生」更是異軍突起,成為了生鮮電商中的一匹黑馬。「盒馬鮮生」由侯毅創立,是阿里巴巴投資的「新零售」項目,擁有創新性的O2O生鮮零售經營模式,被認為將「顛覆傳統超市」、「改變生鮮業競爭格局」。盒馬鮮生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僅半年就實現了盈利,其各項財務指標平均水平還遠超同業。盒馬鮮生到底有什麼優點使得自身脫穎而出?
  • 物理學碩士的電商之路,創業5年打造生鮮巨頭,估值高達500億
    說起電商巨頭,你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一個呢?京東、天貓、拼多多、唯品會、還是聚美優品,當當網這些網際網路的巨頭呢?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頭部的電商巨頭競爭越發激烈,但是並不意味著其他垂直領域沒有機會。
  • 冰火兩重天的生鮮電商,2016年圍繞這5個關鍵詞折騰
    2016年又是電商高歌猛進的一年,物流、交易額都創下歷史新高。但凡事也總有例外,生鮮領域在這一年中似乎沒有什麼發展,基本上都在為生存下來而掙扎。商妹兒現在在百度上搜索「生鮮電商」與之相關的關鍵詞都是虧損、關店之類的。那麼這一年生鮮電商們究竟做了些什麼,行業現狀又為何「半死不活」?
  • 生鮮電商斷尾求生:從四處開花到先烈一片
    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後來者對品類瘦身,以按月配送的C 2B預訂帶來了暫時紅利,但面對規模化以及可複製的挑戰,南都記者採訪獲悉:不管是順豐優選、還是小的創業者,身在生鮮電商如履薄冰。  品類瘦身 便利升級  近年,生鮮電商從四處開花到先烈一片。
  • 生鮮「戰疫」的B面:中上遊走向零售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不少人的活動半徑縮小至家裡的廚房和臥室之間,「線上買菜」的需求被瞬間激活,也讓去年差點倒下的生鮮電商平臺迎來了新的機會。此外還涉及到生鮮的盈利問題。生鮮產品的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但倉儲運營和物流成本就佔到了毛利率的三分之二,唯有提高客單價和客單量,才有盈利的可能。以至於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放言:「得生鮮者得天下,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生鮮電商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多種模式。到目前為止,這幾種模式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在我看來,未來也將是這幾種模式並存發展的局面。  具體來說,生鮮電商有這幾種模式:  但是又想到已經是晚上了,小區旁邊的菜市場已經關門了,小區旁邊倒是有個生鮮便利店,但是剩下的菜可能都不怎麼新鮮了。用戶C:李女士,30歲,單身職場高級白領 場景:又到了周末了,正好想著自己做點飯,想買點新鮮高級的食材下廚做一次飯,不過她想要的食材旁邊的小菜市場又沒有,於是,徒步自己走到了一家大型商超裡面去買,結果一下子東西買多了,感覺太累了。
  • 生鮮電商搶灘錫城菜市場「線上買菜,比網購衣服還便捷」
    短短10多分鐘,就有3名年輕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註冊、下單。可現場的老年人熱情卻並不高。該小區居民王阿姨說,這種年輕人感覺方便的新事物,對她來說有點「麻煩」,她還是喜歡去菜市場,「熱鬧,便宜,自己挑出來的菜看得見摸得著。」該小區「80後」居民陳先生的想法截然相反,他是該小區較早使用「叮咚買菜」的居民之一。他告訴記者,今年年初,母親來無錫幫他們帶孩子。
  • 生鮮電商再演"虧本賺吆喝"
    目前網上常見的為低級別的L和XL級別車釐子,但電商都說是「大車釐子」,這存在一定誤導。「應當明確告知消費者是哪個級別的產品。」但他也承認,即便是L級車釐子,電商給出的價格仍有吸引力:「每500克L級的進口車釐子不算分裝費、快遞費,成本就要二三十元。」  那麼,這些車釐子質量如何?
  • 四類生鮮電商典型企業分析涉及天貓、京東、盒馬、超級物種
    背景:生鮮電商平臺行業分析第二篇。根據平臺背景來區分生鮮電商平臺類型?看第一遍的時候有幾個名詞,似懂非懂?按照平臺背景將生鮮電商分為四類。平臺背景?N的竟然不知道什麼叫平臺背景。進入正題,但你讀完這四大類型典型企業分析,應該也就明白了。一、綜合電商平臺:代言人天貓、京東,就是啥都賣,可自營,可代運營,可入駐。(1)天貓生鮮:3類生鮮購買場景,1.喵鮮生:高端生鮮,主打高品質進口生鮮產品。
  • 陳肇隆 把生鮮細分市場做到極致
    「生鮮電商行業還遠遠沒有成熟,假以時日,電商模式一定會完全改造和重構產業鏈,超越和顛覆傳統模式。」11月3日,電果網創始人陳肇隆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講述電果網的品牌戰略及生鮮電商的發展之道。談戰略立足草根探索改善消費體驗新京報:電果網保持10年持續盈利的策略是什麼?陳肇隆:2006年我們以13000元創業。
  • 生鮮這筆帳 這家創業公司比巨頭們算的清
    億邦動力網:是不是可以認為,生鮮電商這筆生意,真正要算好的就是一筆物流的帳?徐正:按照我們的構想,以前置供應鏈為基礎,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之後,應該反向上遊成為一個優質農產品品牌孵化器,屆時,如視頻拼到後面會拼內容一樣,作為生鮮電商拼到最後還是拼「第一公裡」和貨源。
  • 原標題:一周投融資:生鮮電商依舊矚目 本來生活獲1億美元C輪融資
    以此計算,本來控股估值達7.85億美元。本來控股是生鮮食品電商企業,實體是本來生活網。  也就是說主打生鮮食材購買的電商網站「本來生活網」獲得上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九陽股份等幾家股東。本來生活網是一個專注於食品、水果、蔬菜的電商網站,提供冷鏈配送、食材食品直送到家服務。
  • 李志剛聊社區團購:4萬億生鮮大戰及終局
    2014到2015年,圍繞生鮮電商大概有4000到5000家創業公司。我在2016年1月8號就預測過,99%的生鮮電商公司必死。 2018年8月,社區團購創業熱潮興起。我們經過調研和分析,認為巨頭一定會進入。 2020年7月之後,巨頭陸續入場。
  • 京東生鮮加拿大館開館:大龍蝦跨洋送來還是活的
    今天下午,京東生鮮加拿大館正式開館。加拿大成為首個在京東開設生鮮館的國家,同時也開創了國內電商設立生鮮國家館的先例。目前,京東生鮮加拿大館已覆蓋海鮮水產、冷凍食品、肉禽蛋奶、水果、豬牛羊肉等多個品類,其中,海鮮水產產品多達300餘款,豬牛羊肉類商品增速迅猛,同比增長超300%。
  • 破產重整:易果生鮮從先驅變成先烈
    目前已經有確定的重組方,但是,對於具體的細節他並未透露更多。 早在7月底,就已經有傳聞稱易果生鮮破產了,只不過,誰都不願意家醜被外揚而已。 易果生鮮破產能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首先當然是因為它破產了,更重要的是它曾經是生鮮電商的鼻祖,如今淪落至此,多少有些令人唏噓。 眼下,生鮮電商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詞語了,尤其是疫情之後,生鮮電商迎來了一波小陽春。
  • 中國市場生鮮零售交易突破2萬億 性價比是關注焦點
    上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鮮電商爆發式增長,在促進農產品銷售、方便日常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人逐漸養成「網購生鮮」的新習慣。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持續恢復,線下生鮮市場逐漸吸引消費回流。那麼,對喜愛生鮮食材的人來說,究竟是去市場現場挑選好,還是完全信賴電商平臺?兩種渠道的發展呈現哪些新特徵?對此,筆者進行了走訪。
  • 電商巨頭火拼生鮮「保鮮戰」 紛紛創新出協同倉、前置倉、銷地倉
    &nbsp&nbsp&nbsp&nbsp新華報業網訊(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楊靜)生鮮已經成為電商競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而生鮮的競爭,更多依靠一個「鮮」字,誰在「保鮮戰」上搶得先機,這生鮮的競爭也就贏了一半。